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方法建立相应的绿洲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遥感图像解译的方法提取环境因子数据,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对数据进行管理和计算,得出评价单元的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EQI),并以此为依据对研究区进行评价。研究得出,石河子垦区总体生态环境质量属于一般;全垦区以143团生态环境质量最好,属于良好;垦区北部靠近沙漠的团场,生态环境质量属于较差。  相似文献   

2.
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6年颁布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技术规范》为概念框架模型,对其中部分指标及权重进行了改进,构建了玛纳斯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且采用相关数据对该流域1976~2005年近30年的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EQI)进行了相关评价。结果表明,1976~2005年该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由34.44提高到了48.26,流域的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土地退化指数有所下降,水网密度指数、环境质量指数和污染负荷指数则有所上升,流域生态环境好转和恶化并存,总体上,生态环境由较差状态转化为一般状态,生态环境质量在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改进的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EQI)计算方法是符合研究区实际情况的。  相似文献   

3.
昌吉州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1 ~ 2012年生态环境时间序列数据为数据源,建立了昌吉州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熵值法确定各生态因子的权重,给出影响因子的重要性排序,得到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最终对昌吉州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昌吉州生态环境质量呈现上升趋势.以生态环境综合指数评价来看,生态综合指标数由2001年的0.013 7增长至2009年的0.475 8,该期间生态环境质量处于较差状态.从2010年开始环境状况逐年得到改善,2012年生态综合指标数为0.940 0,属良性状况.生态综合指标数的增长说明昌吉州政府重视及采取因地制宜措施逐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促进区域生态环境的保护,使生态环境向好趋势发展.  相似文献   

4.
以西藏林芝地区著名的世界柏树王园林、色季拉山森林公园及错高湖风景区为例,在对相关指标调查的基础上,选择旅游对景区生态环境干扰的8个因子,进行指标因子的分级及赋值;采用Delphi(专家咨询法)和AHP(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各指标因子的权重,计算景区生态干扰度指数,进行干扰度的评价.结果表明:色季拉山景区生态干扰度指数为0.84,属于中度干扰;错高湖景区生态干扰度指数为0.72,属于轻度干扰;世界柏树王园林景区干扰指数为0.91,处于中度干扰状态.针对各景区特点,提出了相应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5.
国家环境监测总站2004年出版的《中国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报告》显示,根据卫星遥感数据和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数据显示,庆元县的生物丰度指数98.48、植物覆盖指数100、水网密度指数98.58、土地退化指数8.83、污染负荷指数0.17、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EQI)97.85,在全国31个省、2348个县(市、区)评价单位中,庆元县名列第一,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生态环境第一县”。  相似文献   

6.
2015年8月对广西金秀进行实地考察和相关参数监测,构建了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体系,采用综合评价指数(EI)对其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广西金秀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数EI=76.19,等级为良,生态环境质量较好,适宜发展生态旅游、养生旅游;25个评价指标中影响程度在0.04以上的有13个,说明广西金秀地区环境状况处于较好水平地区,生态要素构成合理,绿化率较高;得分较低的是水土流失率(56.00)和荒漠化面积比重(40.00),介于达标值边缘的有城镇污水处理率(62.66)、生态垃圾无害化处理率(61.33)、风寒指数年平均值(62.46),说明城市应加强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治理力度,增强城市污水和生态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包头市为研究对象,运用层次分析法从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3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建立研究模型,得到包头市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自1992年~ 2006年15a的综合指数,数据表明1992年~2006年包头市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水平较低.在此数据基础上,运用灰色系统预测模型和相应检验方法,对2007年~2016年的城市生态环境综合指数进行了预测,经预测,2007年~2016年,城市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将会一直提高,2014年~2016年,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将达到Ⅰ级,但这是相对于1992年~2006年指标体系的标准值而言.今后随着形势的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标准值和预测体系也要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8.
基于生态安全理论和研究方法,运用P-S-R指标体系模型,从生态环境压力、生态环境状态和生态环境响应3个方面建立了南平市高坪竹海生态旅游区的生态安全指标评价体系,并运用该体系对研究区的生态安全状况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南平市高坪竹海生态旅游区的生态安全综合指数为0.7002,属于比较安全的状态。  相似文献   

9.
为了有效发挥乡村的生态环境保健效益,特对乡村生态保健空间的建设适宜性进行评价,以确保乡村康养旅游的有序发展。在梳理乡村生态保健空间评价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包括目标层、准则层、要素层和指标层,由35项具体指标组成的评价体系,划定评价标准与等级。以杭州“龙门秘境”村落景区为例,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乡村生态保健空间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美景度、环境清洁度、舒适度、自然度、活动开展适宜度5个方面,其中,环境与气候条件是乡村生态保健空间建设的重要影响因素。基于本文构建的评价体系,案例地的综合评价分数为4.162,属于优等级,说明其生态保健空间建设适宜性很好,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10.
从生态安全角度,创新性地建立包含生态环境、景观格局、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四大因素的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使环境影响评价体系更加全面。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相结合的综合确权法对指标赋权,运用改进的综合指数评价模型计算规划前后的安全分值,定量探讨土地整治规划对生态环境的具体影响。以湖南省平江县为例进行实证分析,计算出全县2020年相对2010年的生态安全综合指数为1.1204,土地整治规划对环境的整体影响是正面的,在生态安全方面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李强 《南方农业学报》2012,43(11):1807-1812
[目的]为杨州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科学管理和生态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扬州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生态环境指标体系,通过对游客调查问卷、环境监测和专家打分的方式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景区生态旅游环境整体水平良好,但景区生态旅游环境质量仍有待提升,才能满足游客对5A级风景名胜区的旅游要求.[建议]应加强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游客参与性强的生态旅游项目;加强对游客生态旅游管理,合理确定和控制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做好环境保护项目规划;加强对游客生态旅游知识的教育与引导;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管理和培训,以推动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李抒音  姚崇怀  刘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20160-20162,20176
以武汉市东南郊的青龙山地区为研究对象,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提取相关信息,并通过德尔菲打分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建立评价模型,进行综合敏感性评价,最终确定各级生态敏感区,从而为青龙山风景区生态规划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3.
针对旅游生态系统特点,以生态系统健康理论为基础,以"压力—状态—响应"(PSR)为指标框架,结合信息熵理论、专家评判系统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建立了旅游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模型,将生态系统健康程度划分为健康、较健康、亚健康、不健康和病态5个级别,作为评价依据。实证研究以玄武湖风景区为评价单元,提取其压力、状态、响应指标信息,同时整合社会经济统计、问卷调查等多源数据,通过指标权重分析,识别出游客量、游客增长率等影响玄武湖生态系统健康的主要因子,并对玄武湖风景区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分析、评价。研究结果显示,2007~2009年玄武湖风景区生态系统的综合健康度分别为0.60、0.61、0.63。可见,该旅游生态系统已由"亚健康"过渡为"较健康",综合健康指数正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利用AHP法对南安市灵应寺风景旅游区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综合评价,可为该旅游区的开发提供参考依据,也可为其他旅游区的开发提供借鉴。【方法/过程】以南安市灵应寺风景旅游区为例,采用AHP法构建生态旅游资源综合评价的模型,从生态旅游及历史文化资源要素、环境特征和开发条件3个方面筛选出生态旅游区的休闲娱乐价值、教育价值、科研价值、观赏价值、生态环境、配套设施、交通条件、市场环境等22个评价指标,并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德尔菲法获得各指标权重,进一步对南安市灵应寺风景旅游区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分析、评价。【结果/结论】结果显示,南安市灵应寺风景旅游区的历史文化价值较高、资源类型多样、旅游客源市场条件良好,旅游开发潜力较大,但是存在知名度不高、资源聚集度较低、旅游配套设施开发尚不完善等问题;根据评价结果对该地旅游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巴松错风景区旅游环境容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旅游环境容量的评价体系进行总结,将旅游环境容量分为旅游空间环境容量、旅游生态环境容量、旅游设施环境容量和旅游社会环境容量4个分量指标。用4个分量指标对巴松错风景区的旅游环境容量进行评价,指出巴松错风景区的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其空间环境容量是开发中的限制因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客观准确地评价和预测滁州市农业生态质量状况及发展趋势。[方法]选取滁州市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评价指标进行筛选,建立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模型,采用灰色系统GM(1,1)模型对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进行预测。[结果]滁州市农业生态环境质量长期处于III级,且波动幅度较小;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指标和农业环境污染指标对滁州市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较大。[结论]滁州市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有很大改善空间,人类活动对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已建立的辽宁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评价指标体系,结合2018 年各环境要素监测结 果,对研究区辽宁省进行了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并利用GIS 软件直观的将评价结果呈现,为类似地区 不同时段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从生态系统稳定与干扰指标两个方面构建矿区生态环境质量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技术修正确定各指标权重,提出大型矿区生态质量评价模型和生态质量评价标准,以淮南煤矿区为例,运用RS和GIS技术,分析了淮南矿区近30年的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结果表明,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处于下降趋势,主要由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煤炭开采的继续、环境保护措施不得力以及复垦地区的二次塌陷、治理标准低等原因所导致。  相似文献   

19.
城市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分析了城市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确定的原则和方法,从城市生态系统空间结构、生态功能和协调度3个方面构建了指标体系,讨论了各指标体系标准值的确定方法.采用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了城市生态环境评价模型,并以郑州市为例进行了城市生态环境的现状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