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马铃薯“3414”配方施肥效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在马铃薯生产中,施肥的种类和用量对马铃薯生产具有重要的作用。[方法]试验通过采用14种不同处理施肥方法的"3414"试验,寻求好的施肥配方组合。[结果]试验结果表明,第12(N1P1K2)种处理的施肥方法不但对马铃薯的株高、茎粗、分枝、叶面积等农艺性状有较大的作用,其茎叶产量也最好。即每667 m2施氮、磷、钾分别为12.5 kg、8.0 kg、25.0kg,马铃薯茎叶产量为4 334.2 kg,地下薯块产量达到2 866.8kg,在14个配方试验组合中是最高的。[结论]通过实验,为马铃薯栽培选择好的施肥配方组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探索水稻施肥的科学配方。[方法]主要设置3个水稻配方进行田间验证,并以配方2(N-P-K=10-5-10)为优化施肥区,设7个处理。[结果]该次试验得到的3个配方施肥处理产量间差异不明显,但是配方2与缺素区、无肥区产量差异达到0.05显著差异水平,而配方1和配方3与缺素区、无肥区产量间差异不显著。[结论]3个配方中的配方2作为优化施肥是可行的,高于或低于配方2的施用水平都会不同程度地造成水稻减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施肥配方对番茄经济性状、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以提高番茄种植效益。[方法]试验设计5个施肥配方,1个常规处理,通过试验筛选最适宜番茄种植的施肥配方。[结果]在5个施肥配方中,以N∶P∶K=22∶20∶20(62%)的配比表现最佳,产量达40 122.30 kg/hm~2,较当地常规处理增产6 750.75 kg/hm~2,增产率达20.23%,产值为80 244.60元/hm~2,较当地常规处理增加产值13 501.50元/hm~2。[结论]综合番茄经济性状、经济效益、产量来看,以N∶P∶K=22∶20∶20(62%)施肥配方最优,该施肥配方设置合理,有利于番茄生长和产量提高。  相似文献   

4.
免耕秋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效果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周晓舟  唐创业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3):5535-5537
[目的]应用电脑专家系统,对免耕秋玉米进行测土诊断、配方施肥试验,探讨其施肥效果。[方法]采用单因子随机区组设计,设配方施肥(按施肥建议卡施)、常规施肥(按往年常规施)和不施肥3个处理。[结果]测土配方施肥产量高于不施肥和常规施肥,分别高65.39%和20.81%;果穗性状和株高、苞位高也优于不施肥和常规施肥。测土配方施肥比不施肥增效634.44元/hm2,常规施肥比不施肥亏损1160.56元/hm2。免耕秋玉米产量对土壤养分的依存率为73.05%,配方施肥与目标产量的吻合度为86.14%。[结论]免耕秋玉米配方施肥比常规施肥和不施肥产量高、效益好、性状优;产量对土壤养分的依存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麻竹叶片对营养元素高效利用的最优肥料配方,为麻竹高产高效栽培和科学施肥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试验共设4个配方施肥处理,分别是处理1:N-P2O5-K2O=19-7-10;处理2:N-P2O5-K2O=17-8-11;处理3:N-P2O5-K2O=12-12-12;处理4:传统施肥(碳铵),研究不同配方施肥对麻竹叶片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配方施肥能促进麻竹叶片营养元素的吸收,施肥前后各处理麻竹叶片营养元素含量大小顺序为:处理2、处理1、处理3、施肥前、处理4。[结论]配方施肥处理2的施肥效果最佳,其叶片营养元素含量均高于其他施肥处理,传统施肥处理4的叶片营养元素含量反而比施肥前有所下降。可见,配方施肥具有明显提高麻竹叶片营养元素含量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双季晚稻肥料利用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安徽省东至县双季晚稻肥料利用率。[方法]2015年在东至县东流、尧渡、官港、昭潭4个乡镇开展双季晚稻肥料利用率试验。[结果]在产量上,配方施肥较常规施肥增产523.35 kg/hm~2,增产率达6.8%;在肥料利用率上,配方施肥氮、磷、钾的利用率分别为35.4%、17.7%和40.1%,常规施肥氮、磷、钾的利用率分别为34.5%、7.4%和24.7%,配方施肥氮、磷、钾的利用率分别比常规施肥氮、磷、钾的利用率提高0.9、10.3和15.4百分点。[结论]配方施肥的肥料用量适宜及配比合理,能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且明显提高肥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7.
夏玉米测土配方专用肥的施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夏玉米种植前土壤养分状况,评价基于土壤养分供应状况生产的测土配方专用肥的应用效果。[方法]2006~2007年在河北省清苑县、河北农业大学实验农场开展小麦-玉米测土配方施肥的试验示范工作。[结果]针对土壤养分含量状况,提出"稳氮增磷控钾"的施肥方针。因测土配方施肥,增效达1 116元/hm2,使用配方肥平均节约肥料成本300元/hm2。[结论]测土配方专用肥可以明显提高夏玉米产量,降低肥料投入成本,增加农民收益。  相似文献   

8.
为探明不同配方施肥对黔西北山区猕猴桃产量的影响,指导猕猴桃种植科学施肥,以猕猴桃品种"金圆"为研究对象,进行"2+X"肥料田间试验,研究不同配方施肥对猕猴桃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种基础施肥试验中,测土配方施肥(TO)猕猴桃产量为1 517.52kg/667m~2,比常规施肥处理(T_C)高303.53kg/667m~2,增产率达25%;在优化配方施肥试验中,T_3处理[每株施基肥有机肥20kg、(NH_4)_2HPO_4 0.47kg、K_2SO_4 0.89kg、CH_4N_2O 0.30kg,萌芽肥CH_4N_2O 0.4kg,促花肥复合肥(16-8-21)0.5kg,壮果肥复合肥(16-8-21)0.4kg]的猕猴桃产量最高,达1 606.91kg/667m~2,均极显著(P0.01)高于其余处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红掌(Anthurium andraeanum)产业化育苗提供最佳施肥方案。[方法]以"粉冠军"组培苗为试材,在温室条件下研究了3种类型肥料的7种不同施肥方案对红掌组培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全营养的营养液配方肥(A、B肥)叶面喷施配合控释颗粒肥根部施肥。进行产业化育苗生产成本较低,成活率最高,植株生长量最大;栽种5个月后统计,成活率达96.5%,平均株高达8.12 cm,叶片面积达10.9 cm2,SPAD平均值达66.5。[结论]全营养的营养液配方肥(A、B肥)叶面喷施配合控释颗粒肥根部施肥最有利于红掌组培幼苗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鲁花8号为材料,设5个不同施肥处理,在固镇县进行示范试验研究。[结果]与大配方处理Ⅰ(T2)和传统施肥(T5)相比,小调整处理(T4)的荚果干重分别增加了7.51%、10.98%,总生物量干重分别增加了3.72%、8.37%;小调整处理(T4)荚果产量最大,大配方Ⅱ处理(T3)产量次之。与传统施肥(T5)相比,小调整处理(T4)和大配方处理Ⅱ(T3)的荚果产量分别增加10.98%和8.01%;小调整处理(T4)的花生荚果N、K吸收量占总养分吸收量的比例最大,分别为87.31%和45.56%。[结论]小调整施肥效果最好,而大配方Ⅱ施肥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11.
安徽省油菜施肥现状调查及其对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安徽省油菜生产建立高效施肥技术体系。[方法]于2008年对安徽省油菜主产区进行了油菜农民习惯施肥调查,进而分析了安徽省油菜施肥技术上存在的问题。[结果]肥东县、肥西县、贵池区、宣城市、广德县、居巢区、南陵县和六安市的油菜平均产量分别为2073.40、2177.40、2022.40、2187.60、1755.30、2415.40、2272.70和1605.30kg/hm^2。安徽省油菜种植中N、P2O5和K2O的平均施用量分别为198.60、56.10和48.60kg/hm^2,施用比例为1.00:0.29:0.25。目前,安徽省油莱施肥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有机肥用量低,施肥模式单一;氮磷钾比例不协调;施肥技术落后;缺少必要的施肥技术规程。[结论]安徽省应增加有机肥的用量,调整肥料施用结构.改进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确定青海省东部农业区春油菜的最佳氮、钾肥配比,为春油菜的配方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青杂305为供试品种,施肥方案采用"3414"不完全设计,包含氮、磷、钾3个因素,氮、钾肥各设4个水平,磷肥设1个水平,共9个处理。[结果]各施肥处理中,处理N2P2K1(N 133.80 kg/hm2、K2O 101 kg/hm2)春油菜产量最高,为5 780.67 kg/hm2;其次是处理N2P2K2(N 133.80 kg/hm2、K2O201.00 kg/hm2),产量为5 669.50 kg/hm2。通过"3414"肥效试验,获得该地区春油菜肥效回归方程,得出理论氮、钾最佳施肥量,即纯N170.71 kg/hm2,K2O 88.14 kg/hm2,总施肥量258.85 kg/hm2,最佳产量为5 746.59 kg/hm2。试验区土壤氮素含量为中肥力水平,土壤钾含量为高肥力水平。氮肥农学利用率在处理N2P2K2下达到最大值;钾肥农学利用率在处理N2P2K1下达到最大值。在处理N2P2K1下获得的纯收入最高,为24 210.95元/hm2。[结论]综合分析不同施肥方法的推荐施肥量,并结合青海东部农业生产实际,建议氮、钾的施肥量分别为N 170.00 kg/hm2、K2O 85.00 kg/hm2。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台州市花椰菜主产区的施肥模式。[方法]对台州市花椰菜主产区土壤进行检测,分析土壤营养成分,结合当地的施肥习惯,调整施肥量,进行配方施肥试验。[结果]依据蔬菜配方肥料用量的养分平衡法获得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结论]台州市花椰菜主产区对氮肥需求量大,对磷钾肥需求量小。  相似文献   

14.
测土配方施肥对玉米产量及化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测土配方施肥对玉米产量及化肥利用率的影响。[方法]在吉林省玉米主产区不同类型土壤上,选择当地主推品种为供试玉米品种,设置测土配方施肥与农民习惯施肥对比试验,研究测土配方施肥对玉米产量构成因素、产量、肥料效益与肥料利用率的影响作用。[结果]在吉林省东、中、西部地区不同土壤上,测土配方施肥的穗长、秃尖和穗粒数等玉米产量构成因素均好于农民习惯施肥,千粒重和穗粒数分别提高1.6%~6.7%和3.8%~8.0%。与农民习惯施肥相比,测土配方施肥显著提高了玉米产量,增产玉米122~1 228 kg/hm2,增收398~1 457元/hm2;化肥利用率提高0.22%~13.26%,说明测土配方施肥的肥料用量及配比基本合理。[结论]测土配方能达到玉米增产、节本、增效的目的,大大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5.
周小武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14):159-161
[目的]探讨配方施肥对佛冈县水稻生产的影响。[方法]以广东省佛冈县汤塘镇为试验地点,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配方施肥和常规施肥对水稻产量、养分吸收、肥料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配方施肥处理产量达7 014.3 kg/hm~2,较常规施肥增产14.22%,较空白对照增产46.82%;净收益较常规处理增加了3 497.7元/hm~2,较空白对照增加了7 267.2元/hm~2;肥料利用率较常规施肥提高了19.36个百分点。[结论]初步确定佛冈县合理的水稻施肥配方为N∶P2O5∶K2O=9.6∶2.4∶7.2。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安徽省优良地方品种鸡群中禽白血病病毒J-亚群(ALV-J)的感染状况。[方法]对安徽省8个鸡场、7个不同地方品种鸡开展了ALV-J感染的血清学调查。[结果]安徽省被检测鸡场均存在ALV-J感染,被检测鸡群个体阳性率高达49.9%,甚至部分鸡场鸡群个体阳性率高达86.2%。AHDF5品种鸡个体阳性率高达86.2%,其次为AHDF2、AHDF6、AHDF3、AHDF7、AHDF4和AHDF1品种鸡。4个周龄段的鸡群均有ALV-J抗体阳性鸡,但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12周龄以下鸡群ALV-J阳性感染率相对较低,为7.1%;随着周龄的增大,ALV-J阳性率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最高达50%。[结论]安徽省地方品种鸡中ALV-J的感染非常严重,应及早对ALV-J进行净化和采取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7.
江山市水稻配方施肥对产量效应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确定江山市水稻种植的最佳氮、磷、钾施肥配比,为水稻配方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二优培9为供试品种,氮、磷、钾肥各设4个水平、18个组合处理,检测各处理对水稻产量因子及产量的影响。[结果]以施氮肥180.0 kg/hm2的组合处理平均产量最高,磷素对产量的影响没有氮明显,钾肥的施用量越高产量越高。产量最高的组合处理为氮(N)180.0kg/hm2、磷(P2O5)90.0 kg/hm2、钾(K2O)225.0 kg/hm2,产量为9 271.5 kg/hm2。[结论]结合当地生产实际,最佳施肥配方推荐量为:氮(N)180.0 kg/hm2、磷(P2O5)52.5~90.0 kg/hm2、钾(K2O)225.0 kg/hm2。  相似文献   

18.
[目的]针对传统常规施肥存在肥料利用率低、用工量大的问题,研究柑橘水肥一体化技术对产量和效益的影响,以达到节肥、省工、增效的目的.[方法]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城县种植的早熟温州蜜柑(宫川)、柳城蜜橘、沙糖橘为试材,采用配方肥与滴灌结合的水肥一体化施肥方式,统计不同处理对产量和效益的影响.[结果]采用水肥一体化不同施肥处理,与对照相比,处理①、处理②、处理③化肥使用成本分别下降了55.04%、39.96%和24.98%,人工成本下降了68.89%,产量则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其中,以处理②效果最佳.[结论]传统常规施肥存在肥料利用率低、浪费大、用工多的问题.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是一个较好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9.
赵阔礼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1):35-36,71
[目的]研究花培5号拔节期适宜的氮肥用量。[方法]采用随机区组排列,研究拔节期氮肥用量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拔节期氮肥用量为37.5~225.0 kg/hm~2时,产量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氮肥用量超过225.0 kg/hm~2时产量下降。[结论]安徽省沿淮花培5号在拔节期的最佳氮肥用量在225.0 kg/hm~2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