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霍博士拌种肥在玉米上的应用结果表明,株高增加3.4cm,穗位高降低0.5cm,植株性状明显好于对照,产量达11395.5kg/hm2,比对照增产235.5kg/hm2,增产率达2.11%。  相似文献   

2.
长期稻-稻-紫云英轮作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为了探讨湘南红壤稻田多熟制的增产潜力,对红壤稻田的轮作制度布置了长期定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长期稻-稻-紫云英轮作能够促使分蘖速度加快,增加水稻有效穗和粒数,早稻有效穗比稻-稻-冬闲(对照)增加83.1万/hm2,每穗粒数比稻-稻-冬闲增加29,晚稻有效穗比稻-稻-冬闲增加48.0万/hm2,每穗粒数比稻-稻-冬闲增加18。(2)长期稻-稻-紫云英轮作使水稻生育期延迟2~7d成熟,结实率比稻-稻-冬闲降低3.1%~5.1%;(3)长期稻-稻-紫云英轮作能够提高水稻产量尤其是生物产量,水稻稻谷总产比稻-稻-冬闲轮作增产54081.1kg/hm2,增幅26.4%;水稻稻谷平均产量比稻-稻-冬闲轮作增产1088.0kg/hm2。水稻稻草总产比稻-稻-冬闲轮作增产44109.1kg/hm2,增幅27.1%;水稻籽粒平均产量比稻-稻-冬闲轮作增产882.2kg/hm2。  相似文献   

3.
采用大区对比的方法研究了水稻秸秆在不同处理条件下还田对水稻生长和产量以及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秸秆还田后对水稻产量均产生增产作用,增产范围在2.7%~10.6%。其中秸秆全量还田(7500kg/hm2)配施碳铵210kg/hm2+碳酸钙300kg/hm2时水稻产量最高,达到8301kg/hm2,比对照增产10.6%;其次是秸秆半量还田,配施碳铵210kg/hm2的处理,产量8217kg/hm2,比对照增产9.5%;秸秆全量还田+碳铵90kg/hm2的处理产量最低,增产率为2.7%。同一调查日期内各处理株高相近。处理4对水稻稻瘟病、胡麻斑病、褐变穗等病害的抗性明显增强,稻瘟病发病率降低20个百分点,抗倒伏和抗早衰能力明显增强。随着秸秆还田量的增加,穗粒数、空瘪率呈递增趋势,千粒重呈下降趋势。碳铵施用量与产量呈良好的正相关,相关系数为1。处理4比处理3每公顷增产水稻274.5kg,增产率为3.4%。  相似文献   

4.
中晚熟玉米新品种评比展示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近几年审定,在太原市有推广价值的19个中晚熟玉米品种进行评比展示,结果表明,晋玉168产量居第一位,平均产量11938.5kg/hm2,比对照农大108增产21.5%;晋玉811产量居第二位,平均产量11871kg/hm2,比对照增产20.8%;先玉335产量居第三位,平均产量11232kg/hm2,比对照增产14.3%;强盛49产量居第四位,平均产量11077.5kg/hm2,比对照增产12.8%;屯玉50产量居第五位,平均产量10947kg/hm2,比对照增产11.4%;永玉3号产量居第六,平均产量10839kg/hm2,比对照增产10.3%;潞玉6号产量居第七位,平均产量10728kg/hm2,比对照增产9.2%;强盛12产量居第八位,平均产量10128kg/hm2,比对照增产3.1%;农大84产量居第九位,平均产量10051.5kg/hm2,比对照增产2.3%;农大95产量居第十位,平均产量9963kg/hm2,比对照增产1.4%;强盛16居第十一位,平均产量9952.5kg/hm2,比对照增产1.3%。建议2008年太原市春播中晚熟玉米主推品种是晋玉811、先玉335、晋玉168、强盛49、永玉3号、农大84;搭配品种是潞玉6号、农大95、强盛16、强盛12。春播中熟主推品种是先玉335。  相似文献   

5.
昆明市小麦新品种(系)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昆明市10个小麦新品种(系)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098-9产量最高,达6 112.5kg/hm2,比对照(云麦57)增产2 017.5 kg/hm2,增49.27%;该品系高抗条锈和白粉病,无芒,易脱粒,茎秆弹性好,不倒伏,适宜山地种植。其次是F6-11-10,单产为5 490 kg/hm2,比对照(云麦57)增产1 395 kg/hm2,增34.07%;该品系属多穗型,熟相好,生育期适中,高抗条锈和白粉病。  相似文献   

6.
寒地水稻优化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小区对比的方法研究寒地水稻优化施肥技术,结果表明施氮肥的处理水稻单株分蘖、干物重均明显高于不施氮肥的处理,不同施肥方法对干物质累积量动态有明显的影响,INM1和INM2处理最高,INM4次之,FFP干物质积累量最低;施氮肥的处理穗长、平方米穗数、穗总粒数、穗实粒数和产量均比不施氮处理高.NO产量最低,6 433.5 kg/hm2,INM2产量最高,8 919.0 kg/hm2,比对照增产38.6%;INM1和INM4次之,分别为8 628.0kg/hm2和8 518.5 kg/hm2,比对照增产34.1%和32.4%;FFP和INM3产量分别为8 382.0 kg/hm2和7 749.0 kg/hm2,比对照增产30.3%和20.5%.在氮肥用量相同,施用方法不同的情况下,氮肥利用率差异较大,INM2施肥方式氮肥利用率最高,为43.5%,INM1处理次之,氮肥利用率为38.4%,INM3利用率最低,为23.0%.  相似文献   

7.
沼液对酒用有机高粱产量和地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沼液原液、清粪水可使高粱穗粒数和千粒重增加,沼液原液比对照增产672.39 kg/hm2,增产17.55%,施用清粪水比对照增产596.27 kg/hm2,增产15.56%;同时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因此沼液能增强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但对pH值无影响。  相似文献   

8.
以常规种植为对照,通过对抗旱保水剂45kg/hm2、60kg/hm2、75kg/hm2和90kg/hm2等4种施用量进行田间比较试验,分析其对新植蔗萌芽、分蘖、甘蔗产量和糖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抗旱保水剂可以提高甘蔗产量和糖分,其中以90kg/hm2施用量增产、增糖效果最好,其产量比对照增产13.4%,与对照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糖分比对照高1.29%;75kg/hm2施用量增产、增糖效果次之,其产量比对照增产5.1%,与对照差异不显著,糖分比对照高0.83%;45kg/hm2和60kg/hm2施用量产量分别比对照增产7.7%、4.3%,与对照差异不显著,糖分分别比对照低0.16%和0.67%。  相似文献   

9.
全膜双垄沟播玉米锌肥施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泾川县试验观察了锌肥不同施用量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酸锌施用量为45.0 kg/hm2时玉米折合产量最高,为13 166.7 kg/hm2,较对照增产1 400.0 kg/hm2,增产率11.9%;其次是施用量22.5 kg/hm2(推荐施肥量)处理,玉米折合产量为12 633.3 kg/hm2,较对照增产866.6 kg/hm2,增产率7.37%。同时锌肥可使玉米叶色加深,生长势增强,穗粗、穗长增加,秃顶率、秃顶长下降,穗粒数、百粒重增长,对玉米的生长具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杨梅 《农技服务》2010,27(4):451-453
在雷山县进行了6个马铃薯新品种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B01-31-9产量居第1位,产量为44439.0kg/hm2,比对照米拉增产16428.0kg/hm2,增幅为62.3%;B01-21-1产量次之,为42802.5kg/hm2,比对照增产16428.0kg/hm2,增幅为62.3%;超米拉产量为36552.0kg/hm2,居第3位,比对照增产10177.5kg/hm2,增幅为38.6%;9902-4产量为34734.0kg/hm2,居第4位,比对照增产8359.5kg/hm2,增幅为31.7%;B9910-9产量为33558.0kg/hm2,居第5位,比对照增产7183.5kg/hm2,增幅为27.2%。其中5个品种(品系)的综合表现均优于对照米拉,适宜在雷山县种植。  相似文献   

11.
新型植物免疫激活蛋白维大力(VDAL)在春小麦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9 — 2020年在张掖市民乐县新天镇王什村,通过灌浆期喷施和播种期拌种新型植物免疫激活蛋白维大力(VDAL),研究其小麦相关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浆期喷施7.5、15.0、22.5 g/hm2处理的小麦千粒重、穗粒重均较清水对照提高;折合产量2019年分别为 9 523.0、10 040.0、10 240.0 kg/hm2,分别较清水对照增产7.04%、12.85%、15.09%。2020年分别为9 433.0、9 653.0、9 745.0 kg/hm2,分别较清水对照增产3.47%、5.89%、6.89%。2020年进行种子拌种,维大力用量86.58、173.16、259.74 g/100 kg种子处理较不拌种对照千粒重增加4.52%~7.23%;穗粒重增加3.30%~6.04%,折合产量分别为9 818.0、10 138.0、10 137.0 kg/hm2,较不拌种对照分别增产7.70%、11.21%、11.19%。综合产量表现及效益,初步认为维大力在灌浆期15 g/hm2喷雾处理或播种期173.16 g/100 kg种子拌种处理,均具有较好的节本增效作用,可在今后生产上应用。  相似文献   

12.
密度对谷子生长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庄云  马尧  牟金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1795-11795,11866
[目的]研究密度与谷子生长、产量性状的关系,为选育抗倒伏品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大田随机区组试验中,以不分蘖型谷子品种"鸭子嘴"为试材,设计18万、21万、24万株/hm23个种植密度,以26万株/hm2为对照,较系统研究了密度与谷子生长、产量性状的关系。[结果]18万、21万、24万株/hm2种植密度谷子的株高比对照分别矮化8.6%、6.0%和4.1%,茎粗分别比对照增大22.6%、11.3%和3.8%,谷子穗长、穗粗略有增加,穗重和穗粒重增加1~2g。3个种植密度的增产效果与对照均在0.05水平差异显著。产量最好的是21万株/hm2密度下的谷子,比对照增产75.5%,差异极显著。[结论]谷子的种植密度与株高呈正相关,与茎粗呈反比关系。21万株/hm2密度下谷子的产量最高,比对照增产700~900kg/hm2。  相似文献   

13.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干热风御防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了春小麦灌浆期喷施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效果,结果表明,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均可增加春小麦穗粒数和千粒重。以万代红750 g/hm2对水450 kg喷施的效果最好,小麦折合产量最高,为6 488.89 kg/hm2,较对照增产15.0%;磷钾动力300 g/hm2对水450 kg及碧护45 g/hm2对水450 kg喷施后,小麦产量分别较对照增产11.0%和10.2%。  相似文献   

14.
在旋耕方式下,以施用氮肥300 kg/hm2(CK)为基准值对照,研究了减施总氮肥的10%(RF10)、20%(RF20)、30%(RF30)3个处理对小麦产量构成及养分利用率的影响,为保障粮食安全生产能力、实现小麦化肥减量施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在300 kg/hm2(CK)施用量条件下,氮肥减量10%~30%,有助于增加穗长、茎、根和总干物质累积量;氮肥减量10%~20%,穗粒数增加,群体穗数、千粒质量下降,且减施20%时千粒质量下降显著;氮肥减量30%,群体穗数减少,穗粒数、千粒质量增加,但是与对照间差异不显著;与CK(7 985.6 kg/hm2)相比,氮肥减施10%~20%,对小麦产量影响不大,RF10(7 761.3 kg/hm2)、RF20(8 071.3 kg/hm2)处理产量变化差异不显著;氮肥减施30%则显著降低小麦产量,RF30产量比对照降低1 066.2 kg/hm2。此外,氮肥减施10%~20%(RF10、RF20)处理的氮肥农学效率比对照分别提高0.42,3.17 kg/kg,减施30%(RF30)则下降0.25 kg/kg;减施10%~30%(RF10、RF20、RF30)处理的氮肥偏生产力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2.13,7.01,6.33 kg/kg。  相似文献   

15.
在玉门市下西号乡的大麦上喷施巨丰的肥效试验结果表明:在拔节期和开花期各喷1次300倍巨丰465 kg/hm2处理的成穗数较对照增加37.05万穗/hm2、株高增加7.5 cm、穗长增加0.6 cm、穗粒数增加2.74粒、千粒重增加1.87 g,不孕小穗减少3.63个/穗,大麦产量可达到9 121.74 kg/hm2,较对照增产17.3%。  相似文献   

16.
开展生物有机肥料在有机稻米生产上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使用鸡粪能够促进水稻多分蘖,提早成熟,穗粒数增加,产量达到8 148.0 kg/hm2,比对照区增产592.5 kg/hm2,增幅达7.8%,建议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高产优质杂交糯玉米新品种渝糯19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优良糯玉米自交系S181为父本,京科糯2000二环系选育的N715为母本,组配成杂交组合YN703,在重庆市糯玉米区试中两年平均鲜穗产量11 910 kg/hm2,比对照渝糯7号增产6.95%,增产点占72.73%,生育期比对照早0.3 d;在重庆市糯玉米生产试验中,鲜穗产量10 800~12 195 kg/hm2,平均产量11 620.5 kg/hm2,比对照渝糯7号增产3.16%,居第2位,增产点占60.0%,生育期比对照晚2 d。2008年食用品质定等87.5分,居第3位,2009年为87.8分,居第1位,两年平均87.7分,表现外观品质好,糯性强,皮较薄,细腻,化渣,柔嫩性较好,优于对照渝糯7号。2010年经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渝糯19。  相似文献   

18.
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陈洪亮  杜艳霞  侯兴琴  张中兴 《农技服务》2010,27(2):211-211,226
对沼肥、农家肥、化肥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效果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施用沼肥的产量最高,单产达8660kg/hm2,比对照增产2282kg/hm2,增幅35.8%;施用化肥的单产达8462kg/hm2,产量居第2位,比对照增产2084kg/hm2,增幅32.7%;施用农家肥的单产达7796kg/hm2,比对照增产1417kg/hm2,增幅22.2%。说明,水稻施用沼肥的增产效果较高。  相似文献   

19.
不同DA-6施用量对菜心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DA-6能促进养分吸收、叶绿素合成和植株生长,其中60 mg/kg处理茎围最大为10.8 cm,比空白对照增加18.16%,叶绿素含量最高,比对照增加24.38%,产量最高为4315.49 kg/hm2,比对照增产710.45 kg/hm2,相对增产26.74%。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不同肥料配施对玉米增产和土壤培肥的效果,在延津县砂质潮土上开展了氮(0、90、180、270kg/hm2)、磷(0、90kg/hm2)、钾(0、90kg/hm2)的配施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氮磷钾配施可以显著提高玉米产量,较对照增加2.43%~17.44%。氮肥处理玉米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分别较对照增产6.89%、8.76%、12.57%;配施P 90kg/hm2或K 90kg/hm2后,与单施氮肥增产趋势一致,且以配施磷肥增产效果较好,较对照增产7.36%~13.58%;氮磷钾配施处理效果最好,玉米产量随施肥量增加而增加,其增产幅度分别比相应单质氮、氮磷配施和氮钾配施增产4.87%~8.03%、3.86%~4.56%和7.10%~8.21%。其关键在于玉米抗倒伏能力增强,百粒重增加。其中玉米茎粗较对照增加0.04~0.45cm,有效穗长增加0.10~1.82cm,百粒重提高2~10g。对土壤耕层养分分析表明,氮磷配施对砂质潮土培肥具有积极效果。与播种前比,土壤耕层有机质含量增加0.16~0.92g/kg,相应氮磷钾配施处理分别增加水解氮7.2~21.7mg/kg、有效磷0.73~0.94 mg/kg、有效钾0.1~1.3 mg/kg,仅氮磷配施处理有效钾降低明显,分别减少0.2~2.8mg/kg。说明科学施肥不仅能够提高玉米产量,而且利于土壤培肥。考虑综合效益和肥料成本,建议采用N270P90K90配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