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结合作者多年来普通昆虫学教学的实践,探讨了在普通昆虫学教学中实现师生互动的基本方法。把课前、课中和课后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课前注重师生交流,创设良好的学习气氛,精心准备讲授内容;课中注重归纳式与启发诱导式的教学方法;课后加强问题和网络互动,促进学生思考,实施扩展教学。通过教师主导作用的积极转化,促使学生主体本身全面发展,提高了教学效率,改善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伴随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微课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被成功运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微课更注重对学生主观能动性以及学习热情的提升。相比其他学科而言,土壤农化实验教学更加枯燥乏味,教学方法陈旧,而微课教学方式的引入可以通过课前、课中以及课后的教学应用,实现学生动手能力、学习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提升,让学生通过微课的形式更好地掌握高校土壤农化实验教学,通过合理的教育而引导提升学生融会贯通的能力,最终实现土壤农化实验教学的最终目标,推动农业的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3.
材料力学是工科专业基础课,在本科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鉴于近年来材料力学课时减少,传统课堂难以实现完整教学的现状,本课题组在材料力学教学过程中引入了问题式导入法,在课前引导学生预习新课,课后布置作业,并以作业作为课堂引入。通过在材料力学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问题式教学模式收效良好。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对五年制高职《插花艺术》课程教学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采用微课辅助教学,弥补课程课时不足,缓解实验实习设备限制,满足学生课前、课中、课后个性化学习需求,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促进学生理论知识水平、实践操作技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实验教学是训练技能、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手段,对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至关重要。根据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结合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学实际,通过做好课前讲解和课后总结,引导学生将实验结果与工程实际和现实生活相结合,增加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借助大学生创新计划等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进而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体育实践课教学是以学生参加体育锻炼为主体,体育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成功的实践课教学是与体育老师课前辛勤备课,课中严格执行教学案、完美无暇的示范动作、言简意明的要领讲解、善待差生以及课后总结反思等紧密相联。  相似文献   

7.
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影响,全国各院校开展了网络线上授课.为了更好地开展"猪病防治"课程线上和线下混合式教学实施过程,以"猪寄生虫病诊治"为例,从课程定位、教学内容重构、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难点解决和"五步式疾病诊断"教学流程等方面对"猪病防治"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了整体设计,并详细阐述了课前、课中和课后的教学实施过程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实施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线上和线下混合式、翻转式课堂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8.
思维导图在园艺植物育种学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园艺植物育种学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教学模式,探讨其在课前、课中、课后3个关键环节的应用,以期提高学生的创新和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9.
陈东妹 《农家参谋》2022,(11):165-167
乡村红色旅游资源设计课教学设计包括课前自学、课上测验和课后评价三部分内.在课堂上,通过对乡村红色旅游市场及其开发与营销的分析,提升学生职业素养,推进其工匠精神养成,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课后评价则融创新思维、团队意识、成本意识等思政内容于课程,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冯炎 《吉林农业》2010,(11):231-231
文章对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进行总结。通过抓住课前准备工作、课中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及课后的辅导工作,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该文分析了智慧职教背景下《现代食用菌生产技术》的教学基本情况,以金针菇栽培教学为例,提出了基于职教云班课的教学设计,将教学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3个阶段,并对教学效果进行了评价和思考。通过教学设计,增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药物化学是制药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作为一门连接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承上启下的重要课程,其教学质量的好坏对学生能否系统地学习和掌握药学专业知识起着关键作用。文章主要从理论教学方面和实验教学方面探讨制药工程专业药物化学的教学改革思路和做法。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推行案例教学法,对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必须把握案例教学法的各个环节,特别是课前、课上和课后,融会贯通,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24):295-296
传统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模式存在着一些普遍性的问题,通过"微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改善物理实验教学中所存在的弊端。而该模式主要包括视频学习、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等过程。应用该模式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过程当中,可以对一些有兴趣和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引导他们进行拓展实验和设计实验。而且该教学模式主要是在学生课前进行在线预习,因此课堂教学中拥有足够的操作时间,在下课后还可以进行相关的测验,以此来巩固知识的积累。学校还可以为其提供开放性的实验室,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主要针对"微课"翻转课堂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介绍了传统教学模式当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探讨了"微课"课程的基本特点,并提出了具体的应用对策,希望能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起到一些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5.
根据肉制品加工技术课程的特点,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学情,利用智慧职教云课堂,将传统课堂教学转变成课前自主学习、课中研讨学习、课后巩固学习三个阶段的混合式教学,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学习效率,实现了更科学多元的考核方式,提高了学生实践技能水平。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将诱导马铃薯试管薯的不同方法汇集于一幅思维导图中,要求学生课前通过查找文献,熟悉实验内容及原理;课中答疑实验相关内容,增强师生互动过程;课后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实验教学结果表明,思维导图组学生在图表制作、数据统计、分析与讨论等方面显著优越于对照组,有助于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理清思路和开阔科研思维能力,从而取得了较好的教学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17.
MOOC、SPOC等新型在线开放课程与学习平台迅速兴起([1]),为研讨式教学模式的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在分析研讨式教学模式优越性和局限性以及SPOC优势的基础上,将SPOC融于研讨式教学模式中,构建了基于SPOC的研讨式教学新模式。该模式分教师角色和学生角色两部分进行。大致过程是:课前SPOC线上教学;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和研究热点制定论题;在线组织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题目;学生根据选题通过查阅资料、SPOC平台和研讨等完成PPT准备;师生在线下的面授课堂上进行互动讨论;课后通过SPOC平台线上研讨互动。基于SPOC的研讨式教学模式具有普适性,但也应根据课程类型和课程内容有选择地使用。  相似文献   

18.
当前,《农作物生产技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现代农艺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在教学方法需要进行不断改革与创新,以使该课程能够更好地被学生接受与理解。案例教学法在《农作物生产技术》教学中的应用,使学生在课后参与到学习当中,通过课前的准备对学习内容有了初步了解,再通过课内研讨实现知识的深入学习,起到了"翻转课堂式教学"的重要效果,在实践中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利用移动教学工具能够将传统课堂与在线课堂相结合,形成一种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本文以农业设施设计基础课程为例,基于雨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将在线教学优势融入传统课堂,通过课前、课中、课后的有机融合,辅助案例教学和课堂扩展,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互动,解决了课堂时间受限、学习效率不高的问题,提升了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20.
结合高职院校动物微生物课程的特点,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借助超星学习通APP混合教学模式,按照课前、课中、课后三环节的思路探索混合教学模式在动物微生物课程教学中的具体实施方法。实践表明,基于超星学习通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实现了线上线下全方位的师生、生生互动交流,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