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银杏良种早实技术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广西桂北银杏产区采用‘大佛手’、‘大马铃’、‘华口大白果’3个银杏良种营建矮化、密植、早实丰产示范林111.30 hm2,辐射林459.06 hm2,经过大耐性推广应用,达到了3~5年挂果,6~8年投产的目标.示范林和辐射林总产银杏142.22万kg,产值达2 275.5万元.经过试验分析,常规施肥的平均单株新梢量高于对照3.1倍,新梢长度高于对照的1.13倍,单株产量高于对照1.74倍;配方施肥的平均单株产量高于对照1.25倍,种实出核率高于对照15%;人工疏果的平均单抹新梢量高于对照3.11倍,新梢长度高于对照1.15倍;疏果的植株种实浮水率仅1%,而对照的种实浮水率达86.4%.对7~8年生的银杏示范园进行调查分析,采用早实良种建园的产量均优于常规品种,其中华口大白果品种平均单株产量高于常规品种4.2倍;大佛手品种平均单株产量高于常规品种2.0倍;大马铃品种平均单株产量高于常规品种3~4倍.  相似文献   

2.
早实丰产栽培技术一直是制约泡核桃(Juglans sigillata Dode)产业集约化经营发展的瓶颈。通过试验总结形成的螺旋状交替环剥促进泡核桃早实丰产方法,与无规则砍伤、横向环剥与环切、纵向刻伤、普通螺旋状环剥等造伤促产技术比较,具有安全性高、稳定性好、工作效率高、操作简便、容易被种植农户掌握、树势强旺反弹率低、早实丰产效果明显等优势,有效解决了泡核桃产业化连片种植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矛盾,在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技术发明为泡核桃早实丰产栽培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3.
“毛白杨速生丰产栽培技术的研究”是山东省科委1986年下达,由山东省林科所承担的课题。1993年5月22日山东省林业厅受省科委的委托,邀请专家进行了验收。验收测试结果表明:5年生河北易县雌株毛白杨林平均胸径达到18cm,平均树高达到13.6m,实现了毛白杨早期丰产的目标。不同栽培措施试验林效果显著,其中4年生施肥试验林平均胸径12.6cm,平均树高10.2m,是对照林的2.06倍  相似文献   

4.
采用黄花倒水莲种子进行不同催芽方法、芽苗不同移栽密度进行了种子出苗率及苗木生长量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处理A、处理B的种子出苗率均较高,分别达72.3%和67.0%,处理C的出苗率最低,仅为35.3%;芽苗移栽密度以株行距10cm×10cm、10cm×5cm的苗木生长量较高,平均苗高分别为21.0cm,20.1cm,平均地径分别为0.53cm,0.52cm,平均主根长度分别为16.2cm,12.1cm,≥5cm长Ⅰ级侧根平均条数分别为24.2条/株、19.6条/株;株行距5cm×5cm的苗木生长量最低,平均苗高为13.4cm,平均地径为0.38cm,平均主根长度分别为9.2cm,≥5cm长Ⅰ级侧根平均条数分别为12.8条/株。  相似文献   

5.
在大渡河干旱河谷3个典型地区(康定市金汤乡陇须村(KJ)、泸定县杵坭乡联合村(LC))、康定市姑咱镇甘孜州林科所苗圃(KG))开展早实核桃品种8518、9818、云新14号和香玲引种栽培试验,并以本地品种为对照,评价早实核桃品种的成活率、保存率以及地径、株高等生长指标,以筛选出适合大渡河干旱河谷地区引种栽培的优良早实核...  相似文献   

6.
巨峰葡萄环剥促早熟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5年至1998年对巨峰葡萄进行环中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适时适度环剥,较对照提早成熟20 ̄30天,上市早,经济效益是对照的2倍。对关键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7.
核桃种植历史悠久 大理州核桃种植历史悠久,早在5500多年前,境内澜沧江流域就有核桃分布,1000多年前漾濞县就培育出良种大泡核桃。大理州是发明和应用核桃方块芽接最早的地区,几百年前就能应用嫁接技术实现泡核桃良种化栽培。上世纪九十年代,大理州林业科技工作者总结出的“八个一”桃桃种植技术标准和核桃大袋育苗栽培技术,极大地提高了核桃基地的建设成效,被作为核桃栽培的技术规范在省内外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针对无公害芦柑栽培,采用不同的株距种植,经过3年的经营管理、抚育施肥、病虫害防治,对柑树生长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芦柑栽培试验C每公顷栽培株树690株,分别比试验A、B、D每公顷栽培株树少13.04%、21.74%、41.30%;C每公顷平均树高,分别大于试验A、B、D每公顷平均树高的1.67%、3.39%、7.97%,枝条平均长度分别大A、B、D的3.45%、11.11%、1.54%,冠幅平均分别大A、B、D的3.39%、6.10%、7.96%。试验证明芦柑栽培的株行距较密不利于果树的生长。芦柑每公顷栽培株树应在690~780株生长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为发掘绿竹在南充地区的培育潜力,在南充3个区县采用绿竹桶装苗开展夏季和冬季栽培试验,对绿竹成活、发笋数量、成竹地径和株高等形态性状,耐寒能力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绿竹成活率均在82%以上;夏季种植后,当年即可发笋,平均出笋3.4~5个,冬季笋发育为一代成竹时,平均地径1.76 cm~2.49 cm、平均株高于2.4 m~3.1 m;第二年一代成竹平均出笋2个,笋成竹后平均地径为一代地径的1.5倍,平均株高为一代株高的1.56~1.85倍。冬季种植后,第二年夏秋季可出笋5.1~5.8个,其发育的成竹平均地径2.11 cm~3 cm,平均株高2.65 m~3.86 m;绿竹冬季未表现出明显的冻害。研究认为重庆绿竹适宜于在南充地区引种培养,相关研究将重庆绿竹适生范围往北提高了2~3个纬度。  相似文献   

10.
以"红提"葡萄为试材,通过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析了葡萄专用肥使用量对"红提"葡萄新梢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专用有机肥施用量为6kg/株时,新梢长度及新梢节间长度达到了最大值,分别为92.34cm、15.56cm,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9.39%、39.91%。对照新梢粗度最小为0.58cm,施肥量为8kg/株时,单粒质量、单穗质量、单位面积产量均达到了最大值,分别为11.43g、835.68g、32 696.64kg/hm~2,分别比对照提高45.60%、19.51%、30.22%。多重比较结果表明,当施肥量在6~8kg/株时,新梢生长及产量差异不显著,生产上建议葡萄专用有机肥施用量为6kg/株。  相似文献   

11.
沼气发酵残留物在昌宁县核桃栽培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昌宁县柯街镇仙岳村杞木林村民小组进行了沼气发酵剩余物对核桃生长及结果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核桃雌花初期和第一次果实迅速膨大期喷施、浇施沼液以及采果后深施沼渣等措施对核桃植株增产效果明显,平均坐果率提高到94.5%,比对照增加90.5%;株鲜核平均产量达41.7 kg,增产212%;盛果期平均株产鲜核果316.1kg,比对照增加54.2%.  相似文献   

12.
为丰富和创新成县核桃育种材料,改良现有核桃品质,以当地品种陇南15为母本,陇南755、香玲、薄丰、辽核2号、辽核3号等品种为父本,开展核桃杂交育种试验,对F1代的开花与结果习性、果实表型性状等指标进行了观察和测定,同时对不同核桃杂交种F1代果实性状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以早实性和雄先型的核桃为父本与陇南15杂交,可以获得结实期提前和雌花开花期推迟的杂交种;不同杂交组合,所得杂种后代果实表型性状差异显著(P<0.05),各杂种果实果壳表面特征整体表现较好;不同杂交组合所得杂种F1代果实性状存在多样性,变异最大的是果壳厚度,其次是出仁率和单果重,果实大小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寻能促进云南三台核桃中幼树生长结实的技术措施,从而为云南核桃的提质增效提供理论依据,以树龄为10~15 a的三台核桃中幼树为研究对象,采用修剪、螺旋环剥、花前灌水这3种技术处理进行了为期2年的试验研究,调查和综合比较分析了不同处理的新梢发枝力、果枝率、新梢生长量、单株产量。结果表明:螺旋环剥处理,能增加母枝抽发的新梢数量,但对新梢的营养生长却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能使其果枝率和单株产量均有提高,其平均单株结果数可达508.3个,增产效果明显;修剪处理,增强了中幼树的发枝力,增加了母枝抽发的新梢数量,增产效果也较明显;花前灌水处理,促进了新梢的长度生长和粗度生长,促进了其营养生长,对其果枝率和单株结果数均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增产效果不很显著。  相似文献   

14.
微爆整地对核桃山地建园成效的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连续4年(1999年春至2002年秋)将微爆整地对核桃山地丰产建园初期的影响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成活率由61%提高到97%;枝条长度年均生长量增加了24cm,增长率为58%;枝条粗度(周长)年均生长量提高了11.3mm,增长率为43%;幼树挂果率由46%提高到98%,单株挂果数明显增加。分析其原因是:微爆整地改良了土壤结构,提高了土壤蓄水能力,增加了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Y形架不同整形方式对梨树生长结果的影响,研究了龙干式和二主枝2种Y形架整形方式下‘中梨1号’梨品种幼树树干直径、主枝直径、早期结果性能、果实品质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龙干式整形的‘中梨1号’树干直径、主枝直径、40%以上节位结果枝条数、单株平均结果数等均显著高于二主枝整形的‘中梨1号’,表现出良好的幼树早期丰产性。但龙干式整形的树势相对中庸,果实平均单果质量略小于二主枝整形的‘中梨1号’。除了龙干式的果心占比稍大于二主枝‘中梨1号’,2种整形方式的‘中梨1号’果实在果形指数、果肉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品质指标上并无显著差异。总体上,龙干式较二主枝式更容易整形,树势更中庸,幼树早期丰产性强,但需要强化水肥管理。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无患子春梢进行不同强度的修剪处理,结果表明:轻度修剪最有利于新梢的萌发,进行轻剪处理的标准枝,平均新梢数为5.67条,极显著高于中剪和重剪处理的标准枝,是不修剪处理组的2.73倍。进行中度修剪的标准枝上萌发的新梢,其基径和梢长的生长情况均明显高出不修剪或经过轻剪和重剪处理的标准枝;经轻剪处理的标准枝,其平均开花枝数和平均坐果枝数分别为3.75条和2.58条,较未做修剪处理的标准枝1.33条的开花枝数和0.83条的坐果枝数,分别高出了181.95%和210.84%;较中剪处理组高出了80.29%和63.29%,较重剪处理组则高出了220.51%和180.43%;各处理组标准枝的新梢开花枝率和结果枝率则是随着修剪强度的增强而呈递增趋势;修剪强度对各指标的关联序为:新梢平均梢长新梢平均基径平均结果枝数结果枝平均坐果数平均新梢数平均开花枝数。  相似文献   

17.
幼龄橄榄开花结实初步调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2000年在高州对幼龄橄榄开花结实进行调查,结果如下:春梢萌发期不同,成花株率、成花梢率、每梢花穗数和中穗花蕾数相差相当悬殊,在2月中旬至3月上旬萌发的春梢,其各种成花指标均居最高;成花株率、成花梢率、每梢花芽数、每梢存果穗数、每梢存果数随树龄的增大而明显增加;不同农家品种橄榄的成花挂果特性有很大差异,要提高橄榄园产量,选用优良品种是关键;母枝粗壮,枝上叶片浓密、较大、浓绿色、厚而硬的榄树,有利于成花挂果,其各种成花指标较高;花芽数、中穗花蕾数与结果母梢径粗分别呈极显著正向线性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31和0.916);经营管理水平高低对橄榄成花有显著影响,特别是立地条件较差的榄园,精细管理更显得迫切与重要,应及时对树体的养分供应及营养生长进行适当的调控。  相似文献   

18.
根据花椒树冠结构与产量的关系,确定影响花椒产量的主要结构因素,为丰产管理提供依据.对4个品种('大红袍'豆椒'黄盖狮子头'小红袍')的树龄、地径、树高、冠幅、标准枝(结果枝)数和产量进行调查,分析产量与树冠结构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花椒适宜栽植密度约50株/666.7m2,栽植后树高应控制在2.50 m左右...  相似文献   

19.
为了改进栽培措施、使早实核桃连年丰产稳产,研究了不同早实核桃品种的不同类型结果母枝的结实能力以及1 a生枝的拉枝效果,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早实核桃品种中,辽宁1号结果母枝连续结实能力最强,其4 a生枝段上连续3 a结果母枝比例及混合花芽比例分别为51.67%和55.83%;然后依次是辽宁3号、中林1号、绿岭和鲁果1号,分别为60.94%和36.30%、52.78%和36.99%、20.12%和42.83%、15.43%和15.30%。1 a生枝拉枝后的萌芽率平均为56%,未拉枝的仅36%,拉枝后平均新梢结果数提高了10%。  相似文献   

20.
核桃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3年的观察结果,阐述了核桃芽、花、叶、枝、果的一些生物学特性及生长发育规律,如核桃花的雌雄异熟性及叶、枝、果的生长进程,为科学栽培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