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为了提高榛树种子的发芽率,以平棒种子为试材,进行了浸泡吸水和沙藏播种试验,结果表明,播种前浸种24h,带壳榛子和榛壳的吸水量即可占总吸水量的50%以上;常规沙藏处理3个月能明显提高榛子的出苗率,可达到30%。  相似文献   

2.
实际生产中,芹菜种子发芽率偏低的问题时有发生,细致分析造成种子发芽率偏低的具体原因,并从种子繁制、加工、存放以及播前种子处理等相关环节入手,可有效提高芹菜种子发芽率。  相似文献   

3.
小窍门     
《蔬菜》1991,(6)
种子发芽率简易测定法预知种子发芽率,有利于确定确切的用种量,夺取好收成。农家测定种子发芽率的简易方法是:先从存放种子的不同部位取出小样混合,再从中随意取出100粒种子,以2.5厘米的间隔,将每粒种子置于一块30平方厘  相似文献   

4.
菠菜种子发芽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几种处理对菠菜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剥皮处理能极显提高菠菜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低温处理能显提高菠菜种子的发芽势、极显提高发芽率;赤霉素处理能显提高菠菜种子发芽率。10g/LKNO3浸种和40g/L的NaOH浸种却显或极显降低了菠菜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枳和枳橙种子发育过程中积累的内源激素、糖类与发芽率之间的兲系,分别选取不同成熟期的枳和枳橙果实,测定其种子IAA、ABA、淀粉、果糖、蔗糖、葡萄糖、可溶性糖含量。结果表明:枳种子IAA、ABA、果糖、蔗糖对发芽率有促迚作用,淀粉、葡萄糖对种子发芽率有抑制作用,但作用均不显著;枳橙种子IAA、ABA、果糖、蔗糖对发芽率有抑制作用,淀粉、葡萄糖对发芽率有促迚作用,其中发芽率与果糖含量呈显著负相兲,说明枳橙种子果糖对发芽率有显著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发芽率是种子重要的质量指标。良好的发芽率检验,才能正确反映出种子批的种用价值和播种品质,为种子贮藏、加工和销售提供可靠的依据。通过科学规范的样品扦取、发芽床准备、发芽条件控制,能确保种子发芽率检验结果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作者结合在种子发芽率检验领域多年的工作实践,对主要蔬菜种子样品获取、室内发芽条件设置和流程等进行总结,可为大部分蔬菜种子的发芽率检验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采用硅胶干燥的方法对‘皖杂一号’和‘丰收2号’西瓜品种的种子进行超干贮藏试验,几种不同干燥水平处理的种子在室温条件下历经了23年的密闭贮藏,种子含水量分别降至2.32%和2.23%时,发芽率分别为96%和91%。种子发芽率的高低与其含水量呈显著负相关;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干种子种胚蔗糖含量与发芽率的变化呈正相关,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与发芽率的变化呈负相关。比较‘皖杂一号’超干贮藏9、15、20和23年后种子发芽率变化发现,当种子含水量≥5.22%,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发芽率下降较快;种子含水量在1.65%~4.12%,发芽率下降缓慢,经20~23年密闭贮藏后仍保持较高的发芽率。本试验结果表明,二倍体西瓜种子在超干条件下贮藏可以长期保持良好的生活力。  相似文献   

8.
不同因子对钝萼铁线莲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钝萼铁线莲种子用不同浓度GA3溶液、不同温度、不同光照、不同储存条件处理进行萌发试验。结果表明:用GA3处理能促使钝萼铁线莲种子萌发时间提前,但对种子的发芽率没有影响;钝萼铁线莲种子在有光条件下发芽率明显高于黑暗条件;在25℃时种子具有最高的发芽率(74.67%);随着储藏时间的增加,种子发芽率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9.
提高桂花种子发芽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取多种措施处理桂花种子,提高桂花种子发芽率.结果表明:4月中下旬收种(树上采摘)较为适宜;带皮桂花种子发芽率低,仅为9.0%;除去外果皮及果肉带壳桂花种子发芽率较高,达到43.7%,去壳后桂花种子发芽率为42.0%,GA3处理在10~100 mg/L浓度范围内浓度越高效果越好;经低温层积处理后播种的桂花种子,由于有腐烂现象,其发芽率偏低.  相似文献   

10.
<正> 普通西瓜种子发芽率一般可达95%以上,而无籽西瓜种子发芽率只有60—70%,最高80%左右。如果采种过程和浸种催芽方法中某一环节掌握不好就会使种子发芽率大幅度下降,可降到20—30%,甚至更低。无籽西瓜种子发芽率低是阻碍无籽西瓜发展的原因之一。发芽率低的原因,除了种皮厚、种胚发育不良、子叶抱合和空壳种子(表1)  相似文献   

11.
本实验研究了低温处理砂梨果实对其种子沙藏发芽率的影响。不同杂交组合的砂梨杂交果实在4℃冷藏处理100d,种子沙藏后发芽率显著高于常温下处理砂梨杂交果实,其中安农一号×翠冠(冷藏处理)发芽率最高,发芽率为79.67%,安农一号×新世纪(冷藏处理)发芽率居中,发芽率为45.00%,安农一号×4-16(冷藏处理)在冷藏处理中发芽率最低,发芽率为30.67%;种子发芽的时间比对照缩短50d;种子发出的芽比对照健壮,生活力强。  相似文献   

12.
光温调控及氯化钠处理对千屈菜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O(CK)、900、1100、1700、2000 mg/L 5个浓度的氯化钠溶液处理千屈菜种子进行发芽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浓度的升高,种子发芽率逐渐增强.方差分析表明,当浓度高于1700mg/L后,种子的发芽率明显下降.千屈菜种子发芽期间变温处理的发芽率>固定温度条件下的发芽率;有光条件下的发芽率高于无光状况下的发芽率.  相似文献   

13.
无籽西瓜种子因其胚胎发育的不完全性,存在“采种量低、发芽率低、成苗率低”的三低现象。对发芽率而言,除了其本身遗传特性的影响外,种子采收过程中的处理方法对其亦有较大影响;无籽西瓜种子采后发酵时间的长短对发芽率影响很大。试验表明,不同品种的无籽西瓜种子随发酵时间的延长,发芽率均有所降低,但降低的幅度因品种而异;同时种子表面产生不同程度的麻纹,影响了种子外观质量。无籽西瓜采种时,发酵时间在1小时内对发芽率影响不大,最好不发酵处理,做到随采———随洗———随晾,这是克服无籽西瓜种子发芽率低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用2003-2008年这6 a所制的马铃薯杂交实生种子做发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刚过休眠期的种子发芽率高,而贮藏时间长或是未过休眠期的种子发芽率低,随贮藏年限的增加,发芽率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5.
以杜梨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处理对杜梨种子萌发的影响。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的KNO3、硫脲、萘乙酸,生长素处理与低温处理方法。研究结果表明:KNO3,硫脲,和生长素均能促进杜梨种子发芽与根生长,且药剂浓度不同,种子发芽率与根生长也有所不同;种子低温处理天数不同,种子发芽率明显不同,随着处理天数的增加种子发芽率逐渐增加,处理时间30d以上为宜;低温处理与药剂处理配合对于提高种子发芽率和根生长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6.
王澍  郭雪  程希平  巩合德 《北方园艺》2015,(21):161-163
以云南不同品种玛咖种子为试材,采用不同温度对玛咖种子进行处理,分析玛咖种子发芽特性,旨在提高玛咖种子的发芽率。结果表明:15~25℃温度范围内,发芽势、发芽指数、鲜重、干重均随温度提高而提高。不同温度条件下,玛咖种子的发芽率均大于90%,且发芽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综合考虑玛咖发芽各项指标,玛咖种子发芽的最适宜温度为25℃。另外,除了干鲜重,黄色玛咖种子发芽率等各项指标均大于黑色玛咖种子。  相似文献   

17.
黄花月见草种子发芽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温度、光照、贮藏条件对黄花月见草种子发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花月见草种子在152、02、5和30℃恒温条件下均可萌发,发芽率接近60%,15/25℃变温下发芽率较高,达98%。光照对种子萌发影响不大,可以推测黄花月见草种子为非光敏型种子。贮藏期也是影响种子发芽率的另一因素。保存24个月的种子发芽率超过50%,从发芽势考虑,贮藏期不超过15个月的种子更利于齐苗。  相似文献   

18.
窄叶野豌豆种子存在硬实现象,硬实种子不透水,在不经过处理的情况下,发芽率极低(8%)。为提高窄叶野豌豆种子的发芽率,采用98%的浓硫酸对窄叶野豌豆种子进行浸种处理。通过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发芽可知,窄叶野豌豆种子发芽最适温度为10℃。在10℃温度条件下,经浓硫酸浸种处理10 min的种子发芽率达到100%,发芽势达到82%。用浓硫酸处理5~50 min的种子平均发芽率为95.8%,平均发芽势为68%;而不经浓硫酸处理的空白对照试验组发芽率仅为8%。  相似文献   

19.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高峰林场火力楠(Michelia macclurei Dandy)人工林种子为材料,置于人工气候箱发芽,研究种子经不同时间长度自然脱水后的发芽率差异。结果表明:火力楠种子自然脱水5~40d,其含水量随脱水时间增长而降低,其中,第1~5d含水量下降速度最快,自然脱水第5d,仅有新鲜种子含水量的28.7%;种子发芽率也随自然脱水时间增长而降低,但自然脱水5~20d,其发芽率与新鲜种子发芽率相比差异均不极显著,自然脱水2~60d,其发芽率均极显著低于新鲜种子发芽率。  相似文献   

20.
贮藏年限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实验室贮藏不同年限的7种作物种子35份材料的发芽率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作物种子发芽率变化各年不同,年降速率为0.135%~0.543%,其中以豌豆年降速率最大,豇豆最小,不同作物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年度间作物发芽率差异也显著,经最小显著极差法测验,对照(1a),6a与24a种子发芽率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对照与11a,11a与24a种子发芽率差异达显著水平。6a与11a,对照与6a之间种子发芽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