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8年'南果梨'坐果率下降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鑫 《北方果树》2009,(1):56-57
‘南果梨’是秋子梨系统中的优良品种之一.其果个虽小,但色、香、昧俱佳。目前,在我市栽培面积已经达到2.13万hm^2,栽植株数1200万株,产量14万t。是我市东部山区农民致富的支柱性产业之一。近几年来。随着我市人工辅助授粉技术的不断普及,‘南果梨’的坐果率有明显提高。但2008年我市‘南果梨’坐果率普遍不高,为此,我站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到梨果产区的大屯、王石、马风等镇进行调查,今年我市‘南果梨’花序坐果率平均为38.9%,花朵坐果率为11.2%。  相似文献   

2.
代新  葛丰 《北方果树》2012,(5):43-44
‘南果梨’是我市的地方特色产品.以色泽鲜艳、果肉细腻、爽口多汁、酸甜适度、香味浓郁而享有“梨中之王”的美誉,深受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欢迎。目前.我市有20个镇300余个村栽植‘南果梨’,20余万人从事‘南果梨’产业。王石镇庙宇村村民李威是远近闻名的‘南果梨’生产状元。他的梨园为山坡地,面积2hm^2,共有‘南果梨’树1200余株。他用3年生大苗建园,3年见产(7~10kg/株),5年丰产(25~50kg/株)。  相似文献   

3.
马风镇位于海城市东部山区,七山一水二分田,是以山区为主的乡镇。全镇近1万户3万口人,主要产业是果树。2002年有‘南果梨’树60万株,产量2500t,年产值350万元。经几年的努力,2007年有‘南果梨’100万株,产量约1.75万t。产值4500万元。2008年因花期受冻产量1.5万t。其中‘南果梨’专业村祝家,2002年仅有‘南果梨’5万株.产量500t.产值仅70万元,现今‘南果梨’已达10万株,产量达7500t,产值达2000万元。楼房村祝恩家同是马风镇‘南果梨’示范标准园,面积为0.33hm^2,有果树146株,其中‘南果梨’100株,2002年(8年生)产量2000kg,2003年产量5000kg,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淮安市国营金湖县果园于1961年在丘陵地建立梨园28 hm2,其中雪花梨18 hm2.由于梨园土壤瘠薄粘重,土层浅,土壤板结,雨后土壤呈粘糊状积水,透气性差,再加之管理粗放、树龄大,致使梨树树势衰弱,经济效益低下.1998年37年生的雪花梨每公顷的产量、产值、投入和纯收益分别仅为20100kg、1.608万元、1.215万元和0.393万元.为了对这类低产园进行综合治理,我们于1999~2001年进行此项试验,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近几年,‘南果梨’以其适应性强、抗寒、优质、高效的特点在建平县富山街道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目前,建平县富山街道‘南果梨’面积133.3hm2,年产0.6万t,每666.7m2盛果期产量2 500~3 000 kg,售价3.00~8.00元/kg,产值近1万~2.5万元,市场销路广,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对富山街道农业发展、农民脱贫致富及生态环境改善起到了推动作用。‘南果梨’为中熟品种,外观艳丽,味甜多汁,有香气,口感好,深受消费者欢迎。  相似文献   

6.
王鑫 《北方果树》2009,(2):46-46
‘南果梨’是我市东部山区的重要支柱性产业之一。至2008年底,全市‘南果梨’种植面积2.13万hm^2,产量14万t,占全市水果总产量的70%。随着农业结构不断调整,市委、市政府计划把‘南果梨’作为我市东部山区的主导产业,并发展‘南果梨’合作组织,实现产、供、销一体化。但是。随着‘南果梨’知名度的提升。‘南果梨’的发展也越来越热,越是在热的时候.越容易出现问题。就此,笔者谈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7.
正‘南果梨’是鞍山的特产,号称"梨中之王",是我国四大名梨之一。近几年‘南果梨’质量明显下降,果农强烈期盼政府给予重视,早日解决这一难题。我们这些搞技术的人很关注‘南果梨’产业的发展,因此,对‘南果梨’质量下降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结合近几年的实践经验,提出如下报告。1‘南果梨’的产业地位全市‘南果梨’面积近2.67万hm2,约1 200万株,产量40万t,产值12亿元。主要分布在东部山区的18个乡镇,直接从事‘南果梨’产业的有8万户20万人。  相似文献   

8.
随着沈阜13.3万hm2现代农业示范带果品经济林建设的推进和辽宁省千万亩经济林工程建设的发展,彰武县新植‘苹果梨’面积已达2 333.3 hm2. 前福兴地镇大山村‘苹果梨’园,由夏振久带领10个农户于1995年定植,14.7 hm2,主栽品种为‘苹果梨’‘南果梨’,授粉树为‘锦丰梨’和少量‘朝鲜洋梨’.经历了1997、1998年冻害,均安全越冬.  相似文献   

9.
对1.4hm26年生板栗低产园进行改造,效益分析显示:3年内平均每1hm2产量从75kg提高到3450kg,平均每年每1hm2净收入4650元。以15年为一个生产周期、基准收益率10%估算,按现有经营管理水平和产量,其财务内部收益率仍可达到17.75%。每1hm2基准财务净现值6120元,第10年即可收回投资成本并有盈余,投资利润率达21.59%。但是,当销售收入减少15.7%以上或低改成本增加超过22.7%时,从整个生产周期来讲,即使采用现有栽培管理技术也难免亏损。  相似文献   

10.
南果梨抗寒力极强,适于在辽北寒冷地区栽培,现已是彰武县名牌果品。全县现有南果梨1000hm2,年产量为0.825万t,平均666.7m2产量为550kg。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梨果产量和品质 ,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近年来我区采用多头高接换种技术 ,改造成年劣种梨园 2 0 0 0 hm2 ,嫁接成活率 90 %以上 ,基本上达到 1年成形 ,2年株产 3 0 kg,3年株产 1 0 0~ 1 50 kg,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增加。如我市董村镇刘山村的高接换种梨园67hm2 ,年产优质梨 1 50万 kg,每 1 kg售价由原来的 0 .60元增加为 2 .40元 ,全村仅此一项增收 2 70万元。现将高接换种技术及配套管理措施介绍如下。1 高接换种技术1 .1 选择适宜的砧穗组合 根据市场需求和本地栽培条件的特点 ,确定淘汰的梨品种有笨梨、黄梨、香蕉梨、茄…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从日本引入‘美人指’葡萄(Minicure Finger)。。2002年,盖州市太阳升乡尚和寨村由山东引进苗木8 000株,按0.5 m×5 m的株行距共栽植2 hm2。2年生平均产量9 000 kg/hm2,售价7.00元/kg,产值6.3万元/hm2;3年生平均产量21 000 kg/hm2,产值14.7万元/hm2;2006年产量27 000 kg/hm2,产值18.9万元/hm2。因其具有极高的商品价值,很多果农在发展。但是,近几年,由于栽培管理不当,病害严重,产量低,栽培面积日趋减少。为了充分发挥‘美人指’葡萄的潜在优势,现将尚和寨的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苹果大面积低产园改造的栽培技术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昭琪  蒋长玉 《中国果树》1991,(1):25-28,19
<正> 苹果生产是济宁市果品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低产园改造前的1985年,济宁市苹果面积达13万亩,其中结果园面积有11万亩,苹果总产量为5000万kg,结果园平均亩产仅454.5kg。在11万亩结果园中,低产园面积有7万亩,占结果园面积的63.6%,年产苹果2000万kg,平均亩产仅285.7kg,为结果园平均亩产的62.9%。长期以来,单产低是我市苹果生产中急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我  相似文献   

14.
洋县白石67hm2丰水梨园于2000年春季建成。栽植密度4m×1.5m,667m2栽112株。由于管理方面的问题,2004年每667m2产量为1680kg,收入也仅500多元。果农普遍反映该品种果个小,商品性差,严重挫伤了果农的生产积极性。经过我们深入的调查以及同其它丰水梨园的对比研究,现就该园栽培管理中造成低产的原因分析如下,并提出相应的对策。1低产低效原因分析1.1品种混杂丰水梨属大果型品种,在洋县8月中旬成熟,果实近圆形,褐色。单果重一般200g以上,树势中庸,易成花,早果,果肉细嫩、多汁、味甜。该园以日本丰水梨为主栽品种。表现为花期不集中,长达25天;果…  相似文献   

15.
板栗是苍山县北部山区经济林栽培的主要树种之一,栽培面积1800hm^2,年产量1200t,结果园每公顷产板栗600kg,高产园达3000kg。但高产园面积小,大部分处于低产状态,少数成龄园中不但产量不高。而且果实品质差。经济效益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果农经营管理的积极性。为了尽快改变低产园现状,我们在下村、贾庄两个乡选择有代表性的低产板栗园进行综合改造试验。  相似文献   

16.
桐柏县是河南省优质板栗的主产区,全县板栗栽培面积1.37万hm2,年产量超过800万kg,总产值5000万元以上。目前板栗生产上普遍存在管理粗放、空苞率高、低产低效等问题,为提高板栗的单位面积产量和品质,加强夏秋季栗实膨大和花芽分化期的管理非常关键。  相似文献   

17.
丘陵山地枣树低产园的改造与复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枣树在我市已发展到25万株,进入结果期的树17万株,是我市经济林的主要栽培树种之一。但由于枣树主要分布在丘陵山区的11个乡镇,土壤条件差,栽培管理粗放,致使产量低、品质差。近几年来,我们把枣树低产园改造作为经济林管理的重点,现已改造10万余株,总增产...  相似文献   

18.
位于辽宁西北部寒冷半干旱地区的建平县,土地资源丰富,光、热等气候资源也适应南果梨的生长.近年来,通过西辽河综合开发、退耕还林等项目的牵动,全县开发‘南果梨‘面积3 500 hm2,210万株.进入初结果期(5~10年生)的达2 100 hm2,126万株,占开发总面积(株数)的60%以上.但初结果期树平均株产仅5.6 kg,每666.7m2产量224 kg,产值533.60元.‘南果梨‘树适期不结果严重挫伤了果农开发南果梨的积极性.鉴于此,我们对‘南果梨‘适期不结果的原因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9.
我市‘南果梨’产量虽然较大,但果品质量却不如从前,有明显的下降趋势。突出表现在果个较小、着色不好、果皮不亮、肉质较硬、石细胞明显增多、芳香味不浓、甜度不够,严重影响了梨果的销售和价格,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南果梨’产业的发展。分析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20.
<正>梨树是多年生落叶果树,在全球均有广泛分布,是我国果树生产中的主要树种之一,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目前,我国梨树栽培面积96.9万hm2,占全世界梨树总栽植面积的61.92%;产量1353.81万t,占全世界梨果总产量的63%。然而,危害越来越严重的腐烂病成为影响我国梨果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旱作梨园较普通梨园主要表现在缺水少肥、低产低效、树势较弱等特点,腐烂病的发生尤为严重。为此,笔者对旱作梨园的梨树腐烂病的发生原因进行了研究,并采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