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浅谈玉米空秆的形成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两年,我市玉米生产取得可喜成绩,农民从中获得收益.面积有了较大发展.玉米空秆是目前在生产中常遇到的一个棘手问题,对玉米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有较大影响。玉米空秆是指植株没有形成雌穗,或有雌穗但没有结籽粒的现象,也是指有秆无穗或有穗无粒的植株。大致有两种类型,一是有雄穗没果穗;二是有雄穗也有果穗,但果穗不长大不结实。前者为完全性空秆,后者称不孕穗空秆。现就玉米生产中发生空秆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
玉米空秆表现两种症状:1先天不育型空秆又称"公玉米",就是指一株玉米没大的果穗,小的果穗也没有分化,产生的原因是种子内在问题,如种子生理机能衰退,新陈代谢失调,致茎秆中的养分不能输送给果穗,幼穗腋芽因缺乏营养物质而不发育,但雄穗正常。2不结穗型空秆  相似文献   

3.
戴鹏湾  邱菊 《新农业》2014,(7):23-23
玉米常发生不结果穗或虽结果穗,但结粒很少或不结粒。被人们称之为“空秆”,导致粮食减产,危害极大。1.根据田间调查分析,大体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①气候。光照不足造成空秆。从穗小花分化到吐丝后第17天,光照不足穗数明显减少,光照严重不足出现空秆现象。阴雨天气过多:玉米抽雄散粉时期,阴雨连绵,  相似文献   

4.
<正>近几年来,每年都有玉米田空秆病害发生,发生面积在不同区域有大有小,危害程度有轻有重,发生时一般减产10-20%,严重者达到30-50%。空秆病害经常被农民朋友误认为是种子质量问题,其实这是玉米生产中的一种生理病害现象,采取适当措施可减轻或杜绝这种现象的发生。一、危害症状玉米空秆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玉米秆上根本没有果穗,是先天不育株,群众称之为"公玉米",比较少见。另一种类型是茎秆上有果穗,但受外界环境条件影响,使玉米在雄穗抽  相似文献   

5.
<正>近几年来,每年都有玉米田空秆病害发生,发生面积在不同区域有大有小,危害程度有轻有重,发生时一般减产10-20%,严重者达到30-50%。空秆病害经常被农民朋友误认为是种子质量问题,其实这是玉米生产中的一种生理病害现象,采取适当措施可减轻或杜绝这种现象的发生。一、危害症状玉米空秆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玉米秆上根本没有果穗,是先天不育株,群众称之为"公玉米",比较少见。另一种类型是茎秆上有果穗,但受外界环境条件影响,使玉米在雄穗抽  相似文献   

6.
玉米通常都结1~2个穗,一般一个穗的居多,但在生产过程中,常出现空秆,影响产量提高。先天不育型空秆又称”公玉米”,产生的原因是种子内在问题。如种子生理机制衰退、新陈代谢失调、输导组织受障碍,致茎秆中的养分不能输送给果穗,幼穗腋芽因缺乏营养物质而不发育,但雄穗正常。  相似文献   

7.
<正> 在农业生产上,玉米空秆现象经常出现。据调查玉米空秆率一般为15%~20%,严重者高达30%以上。空秆是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一)空秆的主要原因 1、雄穗对雌穗的抑制 玉米的雄穗是由顶芽发育而成,生长势强,雄穆分化比雌穗早7-10天;雌穗由腋芽发育而成,发育较晚,生长势较弱。当外界条件不适合时,雄穗对雌穗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如营养不良时,雄穗利用顶端优热将大量的养分吸收到顶端,雌穗因营养不足发育不良而形成空秆。 2、营养失调 在雌穗分化阶段,如果营养不足,光合面积较小,有机物质积  相似文献   

8.
玉米空秆是在玉米种植中常遇到的一个棘手问题,它较大地影响了玉米的产量和经济效益,为提高玉米产量,降低空秆率,提高玉米产量,现将玉米空秆的主要原因和防止措施介绍如下:1空秆的主要原因1.1雄穗的抑制玉米的雄穗是由顶芽发育而成,生长势强,雄穗分化比雌穗早7~10天。雌穗是由腋芽发育而成的,发育较晚,生长势较弱。当外界条件不适合的时候,雄穗对雌穗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空秆是指玉米植株未形成雌穗或有雌穗但不结籽的现象。秃尖也叫秃顶或虚尖,是指玉米果穗顶部不结实的现象。缺粒是指玉米果穗除顶部以外的部分籽粒发育缺位的现象。倒伏是指玉米茎秆的折断或倾斜,是严重影响玉米产量的四个重要因素。1玉米空秆、秃尖、缺粒和倒伏的发生原因1.1玉米空秆发生的原因玉米空秆率一般在3%以上,严重的达20%~50%。空秆的发生与品种遗传因素有关。玉米大田生  相似文献   

10.
空秆是指玉米植株未形成雌穗或有雌穗但不结籽的现象。秃尖也叫秃顶或虚尖,是指玉米果穗顶部不结实的现象。缺粒是指玉米果穗除顶部以外的部分籽粒发育缺位的现象。倒伏是指玉米茎秆的折断或倾斜,是严重影响玉米产量的四个重要因素。一、玉米空秆、秃尖、缺粒和倒伏的发生原因(一)玉米空秆发生的原因玉米空秆率一般在3%以上,严重的达20%~50%。  相似文献   

11.
12.
2010年3月,笔者就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赴广东、广西的部分地区进行了调研。从调研情况看,两地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高度重视,组织部署有力,基础保障扎实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制、机制、措施都取得积极进展,成效明显,但一些问题仍然较为突出,监管形势仍然较为严峻。本文基于调研实际,针对新形势对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段书平 《现代农业科技》2013,(2):280-281,285
以姜油树脂为原料,研究其对油脂的抗氧化作用及其稳定性。结果表明:油脂中添加一定量的姜油树脂后,油脂的抗氧化能力得到了提高,但随着添加量的增大,体系过氧化值减小的幅度减少,添加量在100-150 mg/kg较为适宜。姜油树脂稳定性较好,在100℃,太阳光照射、酸性条件下呈现良好的稳定性,并可长期常温存储,但其在碱性溶液中不稳定。  相似文献   

14.
水稻分蘖生长冗余和补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水稻生长阶段,首次将水稻冗余分为营养生长冗余(主要研究分蘖),生殖生长冗余(主要研究结实率),四川稻区和重庆市稻区(万州)多年试验表明:汕优63营养阶段分蘖的平均冗余分别为36.6%、39.1%,生殖阶段平均冗余分别为17.7%、14.6%;四川稻区、重庆稻区(万州)试验中,最佳有效穗、实粒数分别为16.25万穗/667m2、125.1粒/穗;四川稻区分蘖最佳冗余度为36.0%。  相似文献   

15.
不同施氮量和移栽时间对烤烟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翟琨  向东山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3):3097-3098,3181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旱地黄壤烤烟适宜的氮肥用量和移栽时间。结果表明,不同的氮肥用量和移栽时间对烤烟的生长发育及产质量具有显著影响。施纯氮低于150 kg/hm2时,烤烟产值和上等烟的比例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施纯氮量超过150 kg/hm2,其产值和上等烟叶的比例反而下降;以施纯氮150 kg/hm2的效果最好。适时提前移栽利于烤烟生长发育及产质量性状的形成,4月20日左右移栽烤烟产质量最好。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科技进步与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关系,总结了常德大力实施“星火计划”,加速农业化进程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二斑叶螨的形态特征、危害特点和发生规律,并提出了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8.
农用地与城镇土地定级估价之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了农用地与城镇土地定级与估价目的、原理、方法的差异,旨在对目前正在开展的全国农用地定级估价、全国城镇土地基准地价更新及平衡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候选新药VPK是哈药集团技术中心自主研发治疗脑卒中的一类新药。VPK以长春西汀为母核,经水解、缩合、环化、成盐反应制备而成,经元素分析、核磁共振、高分辨质谱、X-射线粉末衍生,X-射线单晶衍射对化合物进行结构确证,经PDE1活性研究显示,VPK和长春西汀均对PDE1有抑制作用,其IC50值分别为17.40和1.97μmol·L~(-1),VPK在脑卒中治疗领域疗效较好,采用Caco-2单层细胞模型测定候选药物VPK吸收及外排转运特性,结果表明,VPK在顶端到基底端(A-B)及基底端到顶端(B-A)方向均表现高渗透,该供试化合物是外排转运体底物可能性较小。  相似文献   

20.
陕西猕猴桃病虫害发生与危害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调查了陕西省猕猴桃病虫害的发生与危害,结果表明,主要有42种病虫害对猕猴桃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其发生具有4个特点:自然分布区病虫害种类少,危害轻,人工栽培区的种类多,危害严重;随着树龄的增大,病虫害种类增多,主要病虫害加重;各地具有典型的病虫害;不当施肥引起的生理性病害加重。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