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3 毫秒
1.
太阳能与地源热泵联合温室大棚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室大棚是现代农业中不可替代的技术,但其受天气影响比较大,采用太阳能—地源热泵联合系统作业的方式,可充分利用二者的优势,使得温室大棚一年四季稳定运行。为此,设计了太阳能与地源热泵联合温室大棚系统及该系统的PLC控制回路,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简要分析,可为后续太阳能—地源热泵联合系统在温室大棚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地源热泵在日光温室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一种新型加热方式-地源热泵,并在顺义三高建造了地源热泵加热温室,对其加热效果进行了试验。测试结果表明,室外、试验温室与对照温室夜间平均温度分别为-7.9℃、14.4℃和8.7℃,加温效果明显。地源热泵加热与传统燃煤锅炉相比,平均节能为29.6%。  相似文献   

3.
浅层地能热泵技术在农业设施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浅层地能(热)(Geothermal Energy)是地表浅层(土壤、地下水)吸收太阳能、地热能而蕴藏的低品位热能(<25℃)。它有别于传统深层(<5km)地热能,基本不受地域和气候的影响,其温度相对恒定,是1种非常重要的新能源。开发利用浅层地能(热)已经成为我国未来供暖与制冷替代能源的首选。本文重点介绍开发利用这种浅层地能的价值,率先把浅层地能热泵技术应用到农业设施中进行了试验研究。我们在西三旗生态园的设计中采用了地源热泵机组,在地面开设冷热源抽灌井,并配置以井水作为中间介质与地下恒温岩土进行热交换的能量循环采集系统,在生态酒店内设置能量提升及释放单元。对西三旗生态酒店地源热泵冬季使用状况进行测试,通过测试温度、湿度等指标来检测温室地源热泵能耗情况,并与相同情况下的常规空调所需能耗做比较,通过实际检测得出地源热泵冬季采暖节能比使用常规空调节能30%左右。  相似文献   

4.
随着采油井含水率逐渐升高 ,许多油井进入低产期。应用经济评价方法 ,建立的低产采油井经济极限产量数学模型 ,可分别计算出三种不同情况下的经济极限产量 ,为低产采油井制定相应的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南京地区玻璃温室中地源热泵的加温效果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低纬度地区玻璃温室中地源热泵系统应用的可行性,在南京市溧水区的玻璃温室中进行了地源热泵系统加温试验。结果表明,地源热泵系统能够有效增加玻璃温室内的温度,制热系数达到3.39,较传统的燃煤锅炉加温平均节能36.38%;冬季使用地源热泵系统加温日运行费用为0.24元/m2,低于采用燃煤锅炉加温的日运行费用0.29元/m2。  相似文献   

6.
在未来投产的井深及地面条件差的区块,定向井、超深井、稠油井增多,采用常规抽油杆采油,存在使用寿命低、开采效益差等问题。认为对这些井采用连续抽油杆采油比较合适,因为它能够降低投资和生产成本。在调研国内连续抽油杆技术应用情况的基础上,介绍了连续抽油杆的性能指标和技术特点,分析了这些井采用连续抽油杆采油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当前在中国温室设施中应用和推广地源热泵技术尚存在诸多不利因素,大大限制了该项技术在设施农业领域中的发展。为探寻合理的解决途径,对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关键技术和其在中国的发展概况进行了相关的阐述和分析,并以中国农业大学上庄实验站已经建成使用的地下水式温室地源热泵空调系统为实例,介绍该系统的组成、工作流程、性能参数和使用情况,探讨温室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在推广和使用中可能出现的投资较高,长时间运行性能不稳定等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通过红井子作业区采油及集输系统的水样及结垢腐蚀产物分析、水质配伍性试验、腐蚀挂片试验等对采油及集输系统结垢、腐蚀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红井子作业区采油及集输系统腐蚀的原因为水质矿化度过高而引起的电化学腐蚀,结垢的主要原因为水质中的Ca~(2+)、Ba~(2+)、Sr~(2+)、SO_4~(2-)及重碳酸根离子形成CaCO_3、BaSO_4或_结垢。根据红井子作业区采油及集输系统腐蚀结垢机理,针对性开展了防垢防腐药剂研制,研制出新型缓蚀新型阻垢剂FHZJ。在模拟水样中,其加量为100mg/L时,可使20#钢片的腐蚀速率由0.082mm/a降至0.051mm/a;在Ba~(2+)离子浓度为650mg/L,SO_4~(2-)离子浓度为1250mg/L,其加量为50mg/L时,对硫酸钡的阻垢率达到100%,将新研制的阻垢缓蚀剂在红井子作业区采油及集输系统进行现场应用,压力上升仅为原阻垢剂的1/3,防垢防腐效果优良。  相似文献   

9.
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在日光温室中的加温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通过对比测量有无地源热泵系统的两栋日光温室内的温度、空气湿度等环境因素.分析评价了地源热泵系统在日光温室冬季应用的效果.结果表明:在室外最低气温-8.8℃的条件下,热泵温室内的平均气温可达到21.5℃,比对照温室平均气温高13.7℃.比室外平均气温高23.9℃.热泵温室内的相对湿度在48%~74%范围内变化,其平均相对湿度较对照温室低20%,比室外条件低31%.地源热泵系统运行时,其制热系数COP为4.16.由此可见,应用地源热泵系统进行加温,其目光温室内的温度和湿度不仅可以满足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而且系统供热性能较高,节能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常冰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4):16911-16913
针对我国北方地区地源热泵空调系统普遍存在的热平衡失调问题,设计了一款地源热泵与太阳能复合空气调节系统,并于2010年在石家庄市的老年公寓工程改造中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效果良好,改造后比改造前地埋管换热器初始出水温度提高6℃;最低出水温度提高5℃;地源热泵机组能效比由1.67提高到3.82;冬季运行费用由20元/m2降低至11元/m2;该工程冬季总运行费用由5万元降低至2.75万元。该实例证明该系统结合了地源热泵和太阳能的各自优点,在石家庄地区应用效果明显,并且用于太阳能系统的初投资4.5万元一年后已收回成本,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裴峻峰  陈广敏 《油气储运》2012,31(4):289-291,326,327
利用燃油、燃气加热炉加热原油会造成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以太阳能和回注水热交换所获热量为高温水源热泵的低温热源,以电加热器为备用热源,用于集输原油的循环加热,可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分别建立了太阳能集热器和高温水源热泵的数学模型,采用Matlab中的Simulink仿真技术建模,输入现场运行参数进行仿真,通过模拟仿真预测太阳能与热泵联合供热系统的运行情况,并将模拟运行结果与其他供热系统进行经济性比较。结果表明:太阳能与高温热泵联合供热系统的制热温度达75℃,制热系数达3.5,年运行费用较电锅炉加热节省40.23×104元,增加的投资14个月即可收回,经济效益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12.
李东风 《油气储运》1994,13(2):43-45
在输油泵站中,对于用空气雾化的加热炉,只要把工艺流程稍加改造,使燃料油系统和水循环系统各成系,就可以重油代替原油作燃料,这一措施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投资省、见效快,并能充分利用烟气余热,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改造方案是以泰京线昌黎输油站加热炉为例,分析加热炉结构特点,提出改烧重油的实施方案,通过热力计算,按生产要求确定改烧重油的主要工艺参数,最后了经济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13.
输油泵站站内区域较小,生产设施及其相连的工艺管网相对集中,分支较多,管网的构成复杂,这些因素给站内采用常规的阴极保护系统带来了一定困难。区域阴极保护的特点就是保护对象为一定区域内金属结构的复合体。通过对站区区域性阴极保护技术课题的现场实施,提出:①阴极保护对象应首先集中在油罐底板,其次是埋地、地沟管道及其相关设备,②站内区域性阴极保护的极化电位在-0.85 ̄-1.20V范围比较恰当合理,③深井阳极  相似文献   

14.
通过混合应用线热源和圆柱源理论,建立了太阳能-土壤源混合式热泵系统的数学模型,并通过应用该模型,在Visual Basic语言基础上开发出了相关的计算软件。该软件在给定负荷的条件下不仅可以对单独的土壤源热泵系统进行设计与预测,还可以在已知当地日照的情况下对太阳能与土壤源热泵联合运行的情况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15.
以库鄯输油管道首站主泵控制系统为例,对输油主泵的控制原理、设计方案及实际应用程序进行了分析,指出对于单输入、多输出的主泵控制系统采用模糊控制优于传统的PID控制。经库尔勒首站输油主泵实际应用证明,模糊控制系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比较适宜在复杂的非线性、时变性、不确定性的控制系统中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索太阳能-水源热泵技术在设施农业领域的应用方法和发展潜力,寻求解决温室加温费用高、存在污染等问题的方法,对一种用于温室的太阳能和水源热泵联合加温系统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此项研究对太阳能-水源热泵这项新能源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可减少连栋温室水源热泵加温系统一次性投资和运行成本,降低能源消耗,为太阳能水源热泵联合作为温室有效的加温系统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针对大型输油泵机组轴瓦温度超高的问题,提出采用氟利昂制冷、PLC温控、超导热管等多种技术,设计研发了一种实用的氟利昂制冷降温系统。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有效冷却输油泵与电机的轴瓦高温,降低了输油泵机组的停机故障率,节省了维护成本。  相似文献   

18.
陈永军  廖德章 《长江大学学报》2010,7(4):122-123,134
现有油田监控系统存在复杂度高、维护困难和通信盲区等问题,针对这一状况设计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油井监控系统。采用数字信号控制器dsPIC30F4013构建基于ZigBee协议的无线监测网络。现场应用表明,该系统可实现油田生产管理的信息化和自动化。  相似文献   

19.
输油气站内生活采暖和制冷设备大多是电暖器和空气源热泵,能耗较高.从节能角度出发,分析了地源热泵技术的工作原理、工作过程及其相对于空气源热泵的优势.以北京某输气站为例,根据站内地质、气候特征,按照埋地换热器、负荷、流量设计计算方法,确定设备型号、传热介质类型及地埋管布局,在输气站内设计建造地源热泵系统.按照有关标准,对该系统进行节能监测,并分析其节能效果,结果表明:与空气源热泵相比,该系统节能率为27.62%;与电暖器相比,节能率可达63.81%,节能效果明显,长期运行经济效益可观,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温室太阳能与空气源热泵联合加温系统的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探索太阳能、空气源热泵技术在设施农业领域的应用方法和发展潜力,寻求解决温室加温费用高、存在污染等问题的方法,对一种用于温室的太阳能和空气源热泵联合加温系统进行了实验研究,介绍了系统的总体设计和试验方法,并在昆明地区对系统性能和温室加温效果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在昆明地区最冷月1月,蓄热水箱平均水温可达41.1℃,空气源热泵运行时,制热系数COP平均值均在3以上。无论晴天还是阴天,温室都能够满足作物生长需求。为太阳能空气源热泵联合作为温室有效的加温系统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