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解决唐菖蒲采后瓶插过程中花朵衰老、细胞膜破坏的问题,研究了不同配方保鲜剂对唐菖蒲切花瓶插期间的花枝鲜重、基部第一朵花花蕾直径、开花级数、CAT(过氧化氢酶)活性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4%蔗糖+500mg/L 8-羟基喹啉柠檬酸+100mg/LAgNO3配方处理的唐菖蒲切花瓶插寿命可达10d,其保鲜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以切花月季(Rosa hybrida)品种Samantha和Kardinal为试材,探讨了乙烯和乙烯作用抑制剂1-MCP处理对不同品种花朵开放和衰老以及内肽酶活性和种类的影响。结果显示,两供试品种都对外源乙烯敏感,但花朵在乙烯处理后形态上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Samantha表现为乙烯处理显著促进花朵开放和衰老进程,导致花瓣脱落;而Kardinal则明显抑制花朵开放进程,出现僵花,直接衰老萎蔫。两品种在乙烯引起花瓣总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和内肽酶活性的升高方面,以及1-MCP处理获得与乙烯处理相反的效果等方面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但是Kardinal的变化远比Samantha剧烈。同时,乙烯处理引起花瓣丝氨酸蛋白酶所占比例的增加方面依然是Kardinal比Samantha显著。上述结果表明,本试验供试的两个切花月季品种开花和衰老对外源乙烯反应的不同可能与相应花瓣中内肽酶的变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3.
黄虹心  杨昌鹏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3749-13750,13940
[目的]为了找出唐菖蒲(Gladiolus hybridus)保鲜液中合适的蔗糖浓度,探寻乙烯利对唐菖蒲切花的影响。[方法]进行不同糖浓度保鲜液试验和不同用量乙烯利的催花试验。[结果]唐菖蒲能耐受20%的蔗糖浓度,且该处理的小花开放总数最多、花径最大,盛花期最长。而低糖处理(2%~6%)的花枝在瓶插后期花径减小,盛花期明显缩短。唐菖蒲切花在经过乙烯利处理后没有明显的呼吸跃变现象,小花开放速度比较均匀,但是高浓度乙烯利处理的花枝前期开放速度较快,后期小花无法正常展开,花瓣变色、坏死,比对照的盛花期减少了2 d左右。[结论]唐菖蒲保鲜液中添加高浓度的蔗糖(10%~20%)比低浓度(2%~8%)的保鲜效果好。唐菖蒲虽然没有明显的呼吸跃变现象,但是属于乙烯敏感类型,高浓度的乙烯会对其造成明显伤害。  相似文献   

4.
以切花月季品种‘天使’、‘唐娜小姐’和‘红成功’为试材,测定了花朵开放过程中整朵花以及花瓣、雄蕊、花柱、花托和子房、花萼5部分的乙烯生成量和ACC含量。结果表明,花朵的乙烯生成量变化类型主要取决于花瓣,品种间乙烯变化类型的区别也取决于花瓣。3个品种花朵不同部位乙烯生成量的变化趋势相近,都在花朵开放前期出现明显的峰值。花蕾发育早期,3个品种花瓣ACC含量占整朵花ACC总量的比例远低于乙烯生成量所占比例,而花器其它部位则相反,尤其是雄蕊的ACC含量极高而乙烯生成量却相对很低;在花朵开放后期,3个品种表现不同。推测,在花朵开放进程中花器其它部位可能向花瓣运输ACC,不同乙烯变化类型的品种可能在花器不同部位间ACC的运输分配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
芍药采后贮藏生理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该文对芍药两个耐贮藏性不同的品种,在低温干燥贮藏过程中水分、乙烯、呼吸速率及呼吸途径等生理变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贮藏过程中花枝水分状况与切花寿命相关,没有发现呼吸、乙烯与切花寿命关联,呼吸途径变化与水分变化有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6.
西昌地区切花百合保鲜剂配方的筛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解决百合采后运输和瓶插过程中花朵衰老、细胞膜破坏的问题,研究了不同配方保鲜剂对切花百合品种西伯利亚(Siberian)瓶插期间的花枝鲜重、花蕾长度、CAT活性、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D配方(30 g/L S+400 mg/L 8-HQC+200 mg/L GA)对延缓切花百合衰老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杨梅果实贮藏期间若干生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以荸荠杨梅(Myrica rubra Sieb.et Zucc.)八成熟果实为试验材料,分别测定了在(21±1)℃、(11±1)℃和(1±1)℃三种温度下贮藏过程中的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POD、PG、可溶性果胶和纤维素含量等若干生理指标的变化。在(21±1)℃贮藏温度下,出现了呼吸高峰和乙烯释放高峰,表现出某些呼吸跃变型果实的特征。POD和PG与杨梅果实的衰老关系密切,而纤维素酶可能不是引起杨梅果实衰老的主要生理因子。  相似文献   

8.
乙烯对芍药切花衰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伟  郭绍霞 《江西农业学报》2010,22(3):54-57,61
以4个芍药品种‘奇花露霜’、‘春晓’、‘菱花晨浴’、‘桃花飞雪’的切花为材料,用5 mg/L乙烯利(ETP)、200 mg/L ETP、50 mg/L硫代硫酸银(STS)和去离子水(对照)进行处理,测定其瓶插寿命、花茎弯颈程度、花枝鲜重变化率、乙烯生成量等,研究乙烯对芍药切花衰老的影响。结果表明:‘奇花露霜’和‘菱花晨浴’对高浓度乙烯利(200 mg/L)和低浓度乙烯利(5 mg/L)均敏感,乙烯拮抗剂(STS)可明显延缓其衰老;‘春晓’、‘桃花飞雪’只对高浓度乙烯利敏感,STS对其作用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失水胁迫对月季切花花瓣内肽酶活性和种类的诱导与花朵衰老进程加速之间的关系。【方法】以切花月季Samantha为试材,分别进行了如下处理:(1)反复失水胁迫处理,即依次失水胁迫24 h、复水12 h、然后再次失水胁迫24 h,(2)ABA预处理后的失水胁迫处理,即50 μmol•L-1的ABA处理12 h后,失水胁迫24 h;并以直接蒸馏水瓶插作为对照。【结果】(1)失水胁迫和再次失水胁迫,即两次胁迫处理期间花颈的弯曲状况相近,但失水胁迫后花朵的瓶插状况差异非常明显,其中,再次失水胁迫后的花朵出现了严重的僵蕾现象。ABA预处理明显减轻了失水胁迫期间花颈的弯曲程度。(2)第1次失水胁迫后复水6 h,花朵水势能够恢复到胁迫前的水平,而花枝鲜重和花瓣内肽酶活性在复水12 h后才能恢复到胁迫前的水平;再次失水胁迫后,花朵水势下降和花枝鲜重损失率都呈现与第1次胁迫相近的变化,但是花瓣内肽酶活性的变化更为剧烈,上升幅度更大。ABA预处理有效抑制了失水胁迫带来的水势降低、鲜重损失以及内肽酶活性的升高。(3)对照花材在自然开放和衰老进程中,没有检测到金属蛋白酶和巯基蛋白酶活性;丝氨酸蛋白酶活性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在衰老时进一步显著升高。失水胁迫对花瓣内肽酶活性和种类的诱导与花朵自然衰老诱导一致。失水胁迫明显诱导提高了丝氨酸蛋白酶活性,复水使其活性恢复到胁迫前的水平,再次失水胁迫进一步加剧其活性的升高。ABA预处理显著降低了失水胁迫诱导的丝氨酸蛋白酶活性的增加。【结论】失水胁迫对花瓣中丝氨酸蛋白酶活性的强烈诱导与复水后瓶插期间衰老进程加速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
对浙江余杭塘栖主栽的3个枇杷品种(大红袍,夹脚和白砂)果实采后膜透性、呼吸强度、乙烯产生及果实的耐贮性作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枇杷果实采后膜透性逐渐增加,但不同品种增加的速度不同,以大红袍果实最快,夹脚次之,白砂最慢。不同品种果实采后呼吸强度及乙烯产生都是逐渐不降的,但在数量上存在明显差异,以大红袍的呼吸强度和乙烯产生最高,夹脚的次之,白砂的最低。果实贮藏期间腐烂发生的大小程度依次为大红袍、夹脚和白砂,因此耐贮性大小依次为白砂,夹脚和大红袍。这些结果表明,枇杷采后膜透性,呼吸强度和乙烯产生的高低与果实衰老和腐烂变质密切相关,可作为衡量不同品种耐贮性大小的重要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11.
PurificationoftheEthyleneInduced70kDProteinfromCarnationPetalJiangWeibo(Dept.ofFoodScience)广泛的研究表明乙烯在许多花卉衰老和一些水果的成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充分的证据显示乙烯诱导的花瓣反应依赖于新的蛋白质合成。深入研究那些与乙烯反应相关的蛋白质将为了解乙烯作用的机理、控制乙烯作用奠定基础。在不同的植物器官中,一些乙烯诱导的蛋白Rto鉴家中夹。涉们曾发来了中乔石竹花瓣中鉴宁出/。情诱导的70kD蛋白。本立报道对7。烯诱导的70kD蛋白的更深入的研究结果。香石竹花朵刚刚完全开放时采收。花枝(5cm)置于去离…  相似文献   

12.
一氧化氮延缓草莓成熟衰老的生理效应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9  
 以硝普钠(SNP)为一氧化氮(NO)供体,研究了不同浓度NO对丰香草莓采后果实乙烯产生、呼吸强度、维生素C(Vc)、可溶性蛋白、失水腐烂和相对电导率,以及超氧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5 μmol·L-1 SNP释放NO可以抑制草莓果实乙烯的产生和呼吸强度,延缓乙烯产生和呼吸高峰的出现,并推迟了果实固酸比、Vc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时期,抑制果实腐烂失水和相对电导率升高;使果实CAT活性显著增强,SOD活性在后期高于对照,但POD活性低于对照。10 μmol·L-1 SNP对果实产生轻微毒害作用,1 μmol·L-1 SNP延迟草莓衰老的效果不明显。证明了NO抑制果实衰老与其浓度的相关性,揭示了NO保护细胞膜结构完整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3.
以台农1号芒果果实为材料,研究了室温贮藏条件下(20℃、RH 70%~85%)外源激素对采后芒果脂氧合酶(LOX)活性、脱落酸(ABA)含量、呼吸强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用100mmol/L的乙烯利(CEPA)溶液浸果3min,使贮藏期芒果的LOX活性高峰提前出现,在贮藏前期(10 d以内)对芒果果实的呼吸强度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使ABA含量保持在较低的水平;5 mmol/L的ABA溶液浸泡果实3 min,也使贮藏期LOX活性高峰提前出现,对芒果的呼吸强度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由此推测,芒果采后衰老过程与LOX活性、ABA含量和乙烯含量三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唐菖蒲开花过程中的部分生理生化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唐菖蒲穗状花序上,表现出明显的发育和衰老顺序,分析测定结果表明,由花朵的生长到衰老,蛋白质,糖的含量呈下降的趋势,氨基酸总量,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 性以及膜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的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15.
测定了4个唐菖蒲品种开花期植株母球茎,更新球茎,根,茎,叶,花蕾,花瓣,花药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及花瓣和花药的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谱,酯酶(EST)同工酶谱,结果表明,在唐菖蒲植株的不同器官中,新生器官及幼嫩器官的SOD活力较强,衰老器官的SOD活力较弱,适应性越强的品种,其花瓣的POD同工酶谱带越多,不同品种花药的EST同工酶带也有差异,但难看出与适应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乙醇处理对蒌蒿采后生理生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外源乙醇(1、2、3和4mL/kg)对采后萎蒿生理生化的影响,测定了贮藏过程中的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叶绿素含量、粗纤维含量、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的活力与失重率以及感官品质等指标.结果表明:适当浓度(2mL/kg)的外源乙醇处理可以显著延缓采后萎蒿的衰老,从而可延长萎蒿的贮藏寿命.乙醇是一种安全无毒的化学物质,而且乙醇处理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因此其是一种理想的萎蒿保鲜剂.  相似文献   

17.
试验研究了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对香蕉乙烯代谢和褐变的影响。结果表明,经1-MCP处理的香蕉,乙烯的释放量、PPO活性的上升均受到抑制,香蕉果实褐变度的上升和硬度的下降受到延缓,MDA生成量减少,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香蕉总酚的生成,降低了香蕉的呼吸强度,并且推迟了呼吸高峰和乙烯释放高峰的到来,延缓了香蕉果实的后熟过程。  相似文献   

18.
以甘肃省庆阳地区栽培的籽用南瓜主栽品种为试材,分两个年度对籽用南瓜采后生理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籽用南瓜贮藏过程中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总体上都呈现上升趋势,但是二者的最大值并不同时出现;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贮藏时间对呼吸强度有显著性影响;采后的衰老变化引起籽用南瓜组织的膜脂过氧化程度提高。  相似文献   

19.
1988年在江苏省江都果园对鸭梨、酥梨果实的呼吸强度,乙烯生成量、果胶酶活性、果实硬度等进行测定,结果如下:鸭梨、酥梨两品种果实均可在树上通过呼吸跃变而成熟,分期采收的果与树上留果在盛花后155天即9月18日通过呼吸高峰,跃变时有超前的果胶酶活性峰、超前或平行的乙烯生成峰,但酥梨果没有检测到乙烯。另外,晚采的果实比早采的果实较快的进入呼吸跃变。  相似文献   

20.
黄虹心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5):8431-8432,8467
[目的]为了探寻简便安全的方法使香石竹(Dianthus caryophyllus L.)切花在短时间内盛开,以减短存货期并随时满足用花需求。[方法]采用乙烯利溶液喷撒花枝、将乙烯利加入瓶插液以及将乙烯利放在花枝旁边3组处理方法。[结果]适宜的乙烯浓度(环境中乙烯浓度为8.65×10-6 mol/L左右)可促使香石竹切花提前4~5 d盛开,观赏期达7 d,处理的花枝花色正常,最大花径和花枝重有所提高。但是高浓度乙烯、乙烯利溶液喷撒花枝和将乙烯利加入瓶插液均对香石竹产生明显伤害,造成花瓣变色、坏死,花朵不能完全开展。[结论]超过浓度阀值的外源乙烯能使香石竹切花迅速开放,在花枝旁边放置适量乙烯利溶液可有效地促进花朵盛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