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大豆根绒粉蚧属同翅目蚧总科绒粉蚧属,主要危害大豆。发生危害后,如果不防治或防治方法不当,可减产40%~70%。近年来,该虫在黑龙江省有逐年加重的趋势。自2005年发现危害以来,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九三分局发生面积已达到67hm^2。  相似文献   

2.
玉米纹枯病是危害玉米的重要病害.主要侵害叶鞘,也可危害叶片、果穗及苞叶。发病严重时,能侵入坚实的茎秆.但一般不引起倒伏。该病在全国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除危害玉米外.还可以侵害水稻、小麦、大麦、高粱等多种禾本科作物以及棉花、大豆等双子叶植物。近年来,有逐渐加重的趋势。一股发病率在70%~100%.减产10%~20%,重发区减产35%以上。  相似文献   

3.
冬小麦在秋苗期和返青后会受到多种地下害虫的危害,其中蛴螬在近几年有持续发展的趋势,而金针虫在洼区或灌区则有所回升。  相似文献   

4.
开封市麦田金针虫大发生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金针虫在我市麦田的危害有逐年加重的趋势。2008年麦播后金针虫在我市呈暴发态势,以兰考县、金明区最为严重,一度造成部分田块缺苗断垄,死苗率高达30%,严重地块缺苗断垄率达50%以上。  相似文献   

5.
小麦全蚀病是小麦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自2008年开始,小麦全蚀病在故城县麦田有加重发生趋势,主要表现在发生面积大,危害程度重,每年发生面积在10万亩左右,占小麦种植面积的20%~30%。由于小麦全蚀病前期危害症状隐蔽,小麦将近成熟时,田间出现枯白穗,呈条带状干枯死亡,老百姓开始疏于防治,等有危害症状后再防治已晚,造成小麦减产严重,严重地块减产30%以上,有些农户甚至因为小麦全蚀病连年严重发生而不敢再种植小麦,小麦全蚀病的重发生成为影响小麦产量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
据统计,广元市利州区葡萄生产每年因葡萄病害造成的损失约在20%以上。危害葡萄生产的病害种类约有40多种,造成较大危害的也有10多种。不同年份、不同的栽培方式,葡萄病害危害的程度不同。掌握葡萄病害发生的趋势和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更好地开展葡萄病害的防治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一、发生危害 近几年来。随着瓜类作物种植面积的逐年扩大,瓜类作物病毒病成为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其发生与危害呈加重的趋势。一般田块可减产10%~20%,重者可减产40%~50%,甚至绝收。另外,病毒还能影响瓜的形态和品质,病瓜甜味淡,无果香味,严重影响瓜果的商品价值。  相似文献   

8.
番茄是我国北方温室大棚种植区主要品种,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番茄灰霉病是温室大棚番茄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几年有上升趋势。一般可造成番茄减产20%~30%,严重影响番茄的产量和品质。番茄灰霉病不仅危害叶片、花、茎,还严重危害果实。  相似文献   

9.
油菜菌核病广发于全国各油菜产区,是油菜上发生最普遍、最严重的传染性病害。油菜染、发病,损失15—60%,严重的80—95%,特别严重的颗粒无收。近些年,由于气候变化和栽培模式的改变,发病和危害有逐年扩展和加重的趋势,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小麦纹枯病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纹枯病的发生及防治何文兰宋玉立(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郑州450002)麦纹枯病在我省近几年有逐渐加重的趋势,特别是肥水条件好,小麦产量水平高的麦田,其发生危害尤为严重。受害麦田,一般减产5%~10%,重者可达40%左右,为此,特将小麦...  相似文献   

11.
茄子黄萎病俗称半边疯,半边黄,是茄子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几年来,由于种植面积的扩大和复种指数的提高,茄子黄萎病的发生与危害呈加重的趋势。据调查,轻发病田可减产20%~30%,重发病田可减产60%以上,严重影响菜农的经济收入。因此,为有效控制该病的发生危害,特提出如下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2.
小麦全蚀病是一种分布广泛的毁灭性病害。目前该病的发生已扩展到我国北方冬麦区、西北春麦区和长江中下游麦区,而且发生面积和危害程度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一般轻病田减产幅度为10%-30%,重病田减产幅度在50%以上,甚至绝产。[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随着蔬菜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尤其是保护地蔬菜栽培面积不断扩大的同时,蔬菜灰霉病的发生也更为普遍,蔓延速度更为加快,危害更为猖獗。 番茄灰霉病就是蔬菜灰霉病中的一种重要病害,一般可造成番茄减产20%。30%,严重时可高达50%以上,而且在蔬菜产区有发生越来越重的趋势,严重影响番茄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板栗疫病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数年的广泛调查结果表明,板凤在浙江发生普遍,但危害轻度的地方多,严重的地方少。危害稍重和严重的地方,多半是由于管理差,其他病虫弱枝多,特别是板栗吉丁虫危害重等原因诱发的。接种观察的结果是无伤接菌的发病率为0,轻伤接种(削皮接)的发病率为20%,重伤接种(撬皮接)的发病率100%,1a之后,发病株死亡率为33%和80%,表明栗疫菌对无人务或轻伤的板栗枝干难以侵染,对有较重伤口的板栗枝干则能造成较大  相似文献   

15.
小麦吸浆虫(俗称小红虫、麦蛆等)是小麦的重要害虫。小麦吸浆虫有麦红吸浆虫和麦黄吸浆虫两种。山东发生的是麦红吸浆虫。幼虫为害小麦的花器和麦粒,潜伏在颖壳内吸食正在发育灌浆的麦粒汁液,轻的造成瘪粒.影响千粒重,重的造成空壳.或使麦粒在麦穗上霉烂。小麦吸浆虫的危害,一般减产10%~20%,严重的减产40%~50%,甚至80%~90%,大发生年份可造成全田毁灭,颗粒无收。山东省1990年发现并扩大危害,我县2002年大发生,后经大力防治已基本控制为害,但今年又有回升趋势,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旱地杂草的感染度及其危害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感染度仅就杂草、作物的密度、鲜重、盖度及草作之比等方面进行了测量与分析。杂草对作物的危害程度以危害值作为衡量指标,即鲜重的草作比与盖度的草作比之和,危害值小于20%,则危害轻;在30—50%之间,则危害较重;大于50%,则危害严重。  相似文献   

17.
刘兴远 《新农业》2004,(5):43-43
稻水象甲是水稻生产的大敌,一般发生减产20%~30%,严重时减产60%~70%,甚至造成绝收。由于稻水象甲具有繁殖极快、迁移性强.昼伏夜出的特点,近几年来的为害有逐年加重的趋势。目前防治稻水象甲的农药较多,但不外乎高中毒有机磷.呋喃丹和水稻田不提倡使用的菊酯类,对螃蟹危害严重,无法使用。  相似文献   

18.
二化螟危害分蘖力强的杂交稻时,水稻营养生长危害重,产量损失较轻;但在生殖生长期危害轻,则产量损失较重。以产量损失2%为经济允许水平定论,其防治指标分别为:分蘖期每亩有卯140块或枯心率3%或枯鞘率7%:孕穗、抽穗期,当白穗率出现1.8%时应立即防治。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番茄青枯病的发生与危害呈逐年加重的趋势。据调查,轻病田一般减产10%,重病田减产50%以上,该病已成为番茄优质、高产的重要障碍,因此,应加强调查,及时防治。  相似文献   

20.
蔬菜根结线虫病是目前大多数蔬菜主要病害之一。据近几年在我市院上、店埠等8个镇(办)、32个小区上.对黄瓜、番茄等十几个蔬菜品种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其危害程度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受害的蔬菜减产在20%~30%,重者达50%,亦有更甚者,几乎绝收,严重影响蔬菜产量和品质,同时也挫伤了菜农种植蔬菜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