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棕榈科植物主要病虫害防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棕榈科(Palmae)植物约有210属2800种,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主产热带亚洲及美洲,少数产于非洲。我国原产及引种栽培的共约250种,主要分布在云南、海南、广东、广西和福建等省地。 随着棕榈植物的广泛栽植,其病虫害种类及其危害的严重性也逐渐增加,成为棕榈栽培与管理中不可忽视的问题。现对发生严重的几类病虫害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厦门观赏棕榈植物引种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厦门植物园引种的5 6种棕榈科植物为材料,应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决定系数分析等方法,分析原产地的经纬度、海拔、植物的生态学特性、定植时间等因素对引种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厦门地区引种棕榈植物的3个关键成败因子是原产地的纬度、海拔和引种定植时间;分布于南北纬2 0°以上的中纬度棕榈植物、分布于高海拔的种较易获得引种成功;引种定植时间宜于初春之后到秋季之前进行;棕榈植物原产地的经度以及内陆或沿海适应性,对引种棕榈植物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
华南的短期绝对低温是引种热带棕榈成败的关键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全世界已知的棕榈科植物约有210属3000多种,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热带亚洲及澳洲的种类最多,约有100多属,1300多种,其次分布美洲约有60多属,800多种,少数产于非洲。欧洲仅1属,1种。我国约有28属,100余种(含常见栽培种),产西南至东南部各省区。现在华南植物园引种棕榈种类约有71属,260种(包括未定名种)。 由于地理隔绝,棕榈植物的寡种属有近百种之多,其中绝大部分生于高温多湿的热带雨林区,混生于丛林之中或阴蔽于林荫之  相似文献   

4.
本园自1978年9月建立以来,就承担了湖南省科委、省林业厅下达的珍贵树种引种驯化及繁殖技术的研究,在搜集、引种、繁殖、栽培了2000多种植物(其中木本植物1500多种,变种、品种、草本植物  相似文献   

5.
正新疆阿勒泰山区植物资源极其丰富,其中园林药用植物和园林食用植物也非常多,阿勒泰地区林科所引种其中9种,并进行多年驯化栽培,经多年物候观测发现,虽然其引种驯化区环境不同于其生境,但生物学特性表现优良,适应阿勒泰平原及浅山区的生态环境,耐寒性强,可用于园林栽植,或作为药用、食用植物及林业资源栽培。本文依次从每个植物的主要观赏特性、生境、引种驯化栽培物  相似文献   

6.
一、国内外木本植物引种驯化的概况我国植物资源之丰富是举世闻名的,仅种子植物就有2.5万多种。我国还是许多栽培植物起源的重要中心之一。我国劳动人民是引种驯化野生植物和外来植物的能手,我们的祖先不仅创造了自己的栽培植物,而且也大量地引种和驯化了外来的经济植物。例如原产美洲的玉米、甘薯,南美的马铃薯、落花生,经济林木中的核桃、可可、咖啡、  相似文献   

7.
耐寒棕榈科植物的北方园林应用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棕榈科是世界上3个最重要的经济植物类群之一,也是最为独特的观赏植物。文章介绍了棕榈植物中耐寒种类的地带性分布和部分相对较耐寒的棕榈植物,提出了棕榈科植物中耐寒种类应用研究的一些建议。认为耐寒棕榈科植物在北方园林上的应用,是需要一个复杂的引种和科研过程,涉及到棕榈植物的抗寒性、抗冻性和抗旱性等。因此,引种和应用上要谨慎行事,综合各种相关因子,最好从多渠道、多方位进行引种试验,以防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相似文献   

8.
介绍观赏棕榈植物五十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前全世界现存棕榈科植物共有210属3000多种,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棕榈科植物应用价值广泛,许多品种可供园林绿化和盆栽装饰观赏。 它们优美的株型、婆娑的叶片、典雅的花果,颇受人们的喜受,人们总是喜欢用“蕉风椰雨、椰风海韵”来形容南国海滨城市独特的热带风情,把棕榈植物看作是热带自然景观的象征。近年来,园林引种应用棕榈植物新品种不断增加。现将我公司近几年推广应用的优新种和传统种共50种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9.
棕榈科植物在厦门的引种栽培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棕榈的幼树培育和移植后的管理等方面阐述了棕榈引种栽培的主要技术,并对它们在多方面的应用作了初步的总结,为该树种在厦门的引种栽培和科学管理以及园林绿化等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九江珍稀濒危植物种质资源库内木兰园,从1983年开始引种木兰科6属53种植物。经过5年多引种驯化栽培,生长理想或比较好的有46种,占引种总数的90%。本文介绍了各引进树种在新的环境条件下的生长发育表现,包括适应性、越冬性、越夏性,从而初步筛选出适宜于九江引种栽培的树种。  相似文献   

11.
永泰 《湖南林业》2004,(11):24-24
随着城市环境绿化、美化的快速发展.棕榈植物越来越受青睐。但由于棕榈植物的引种和造园面积的扩大,随之而来的是病虫的发生和危害。其常见的病虫害及防治如下  相似文献   

12.
引种是指人类把外地(包括外国)野生和栽培植物引入本地栽种。有人把引种分为自然驯化(归化)和气候驯化(风土驯化)两种不同的概念。前者是指植物引种到另外一个地区栽培不需要改变其遗传性,就能适应新的立地条件顺利地生长、发育、开花、结实,传宗接代;后者是指引种的植物要通过种种人工措施才能使之适应新的立地条件,随着引种栽培措施而发生遣传性的改变。其实引种就是要采取种种栽培措施使之适应新的栽培条件,一个生产性栽培的植物不得不考虑经济条件,生产成本。所以引种栽培的植物,特别是树木,一定要适应栽培地区气候、土壤的条件,否则招致失败,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相似文献   

13.
鸡公山自然保护区共引种栽培药用植物34科82种,其中裸子植物6科18种,被子植物28科64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6种,国家三级保护植物4种。文章论述了保护区引种药用植物的种类、地点、用途及生长情况,并对其保护及引种驯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棕榈植物的鼠害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侨生  何洁英 《广东园林》1998,(1):39-39,16
在广东的园林花圃中,棕榈植物无论在种类、数量都迅速增长,规模不等的棕榈专类园圃相继展现。随着棕榈产业的快速发展,棕榈植物的鼠害也日益严重。因此,探讨害鼠为害棕榈植物的特性和有效的灭鼠方法,控制害鼠的发生和危害,避免和减少损失显得十分必要。 一、棕榈植物鼠害概况 在园林苗圃中,棕榈植物的鼠害最严重。棕榈植物的种苗、定植苗及较大苗木都受侵害。害鼠主要为苗木基部,咬断咬伤取食苗木。另外,在具有一定种植历史的棕榈  相似文献   

15.
仙人掌类植物属仙人掌科(Cactaceae),约有150属,近2 000种.该科植物原产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美洲、墨西哥为其分布中心,种类最多,约有1 000多种.在我国,除西南和华南沿海地区有少数仙人掌植物外,其它多为引种栽培[1].我国引种栽培60余属,600种以上[2].仙人掌类植物可供观  相似文献   

16.
棕榈类植物及其在园林绿化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在我国园林绿化中出现了一股棕榈植物栽培的热潮,那么,什么是棕榈类植物,棕榈类植物都有那些种类,这些类型的植物都有那些特点,以及在园林绿化中应该如何正确应用这类植物,本文就这些问题谈一些浅见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荚蒾属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生态价值、药用价值及经济价值。文章就荚蒾属植物的形态特征、资源概况、分类现状、应用价值、繁殖技术、引种适应性研究现状进行概述,并就荚蒾属植物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展望,旨在为资源开发、引种、繁育、良种选育与推广等方面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棕榈在甘肃天水的引种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种栽培是丰富当地树种资源的有效途径。从幼树培育和移植后的管理等方面阐述了棕榈栽培的主要技术,为该树种在甘肃天水的引种栽培和科学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安徽省木兰科植物引种驯化五十年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省木兰科植物的引种驯化始于晚清,率先引种栽培的是广玉兰和白兰花;大规模的引种始于新中国成立后,并经历了60年代起始阶段、80年代中兴阶段和本世纪初的大规模、广区域引种阶段;50多年来,全省共引种驯化木兰科植物7属、60余种,比较成功的约有40余种,其中适于江南地区栽培的有7属、40余种,适于江淮之间栽培的有6属、约30种,适于淮北地区栽培的有4属、10余种。并对木兰科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花期链条构建、花色搭配以及病虫害防治、古树名木保护、特色药用品种原产地保护等,提出了一些具有创造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湖南杜鹃属植物种类及引种适应性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对湖南杜鹃属植物的野外调查、资料收集、标本鉴定的基础上,对其在湖南省森林植物园的引种栽培适应性进行研究。湖南产杜鹃属植物57种1变种,隶属5亚属8组14亚组,其中映山红亚属数量最,多达21种,占36.21%;湖南省森林植物园引种保存湖南杜鹃属植物38种,其中杜鹃亚属2种、常绿杜鹃亚属11种、马银花亚属8种、羊踯躅亚属1种、映山红亚属16种。引种栽培效果表明:马银花亚属在引种栽培中适应性最强,8种均表现为优良;原生分布海拔低的物种适应性高于相对海拔高的物种。分析探讨湖南杜鹃属植物在长沙地区的适应性,提出杜鹃属植物异地保育和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