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原蚕种茧评级方法的探讨浙江省蚕种公司吴一舟笔者曾分别于《蚕桑通报》1990年第4期和1993年第2期发表过有关原蚕种茧评级方法改革的文章,详细阐述了原蚕种茧评级方法改革的目的和意义。近几年在实践过程中,又对新的评级方法进行了多次修改,使新方法逐步...  相似文献   

2.
试论原蚕种茧评级方法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一舟 《蚕桑通报》1990,21(4):10-12
随着农村承包责任制的落实,栽桑养蚕已进入千家万户,所以原蚕区的批饲养量变少而批数则大幅度增加。传统的原蚕种茧评茧方法已难于适应变化了的生产形势。笔者通过调查研究,分析了传统评茧方法的某些不合理之处,并借鉴日本的评茧指标,提出了简便、易行的大样本评茧方式。通过试评较能体现优质优价原则。原蚕种茧评级方法的改革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须慎重行事。因此在改革过程中还须做大量的调查试评工作,逐步使各项指标趋于合理、完善。  相似文献   

3.
原蚕种茧评级方法的改革实施以来,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逐一加以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4.
试述种茧合作社对稳定原蚕生产基地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有江 《中国蚕业》2008,29(2):72-75
桐乡市丝源种茧合作社是浙江省同行业中首家成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合作社以产业为基础、市场为导向,紧紧围绕区域布局规划和种茧特色,抓好生产管理,提高产品竞争力,带动农户增收。合作社的成立,使社员生产有了目标,产品收购有了渠道,收益有了保证;进一步稳定了原蚕生产基地,为提高蚕种质量,保障蚕种供给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汤庆坤  韦伟 《广西蚕业》2004,41(1):29-31
从种茧中选出与该品种特性不符的不良茧及发育不良蛾单独制种,与正常蛾所制蚕种对比,结果表明:不良茧和不良蛾所制蚕种的毒率明显高于正常蛾所制蚕种的毒率;不良茧和不良蛾所制蚕种的合格卵圈率明显小于正常蛾所制蚕种不良茧和不良蛾所制蚕种的不受精卵圈率、不产卵蛾圈率、卵量不足蛾圈率均大于正常蛾所制蚕种,因此,种茧选择和母蛾选择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蚕种毒率和提高蚕种品质。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由于天气等原因,原蚕区蚕种生产往往蚕茧丰收而公斤茧制种量却很低,导致蚕种生产效益不高。通过近几年来的生产实践,笔者就提高公斤茧制种量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实践分析得出,蚕种生产中不同组(或原蚕区)间收茧数量基本一致但生产蚕种的数量、质量却存在较大差异,其主要原因是种茧收购后的技术处理和管理上存在问题。应该严格按照技术要求进行操作,做好种茧后期管理,可以提高制种率,增加产卵量,减少损失。  相似文献   

8.
随着蚕种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蚕种生产形式主要以原蚕区为主。近年来公斤茧制种量较低,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后期死蛹是重要原因之一,尤其黄死蛹在陕南较为普遍。因此,加强对原蚕区黄死蛹发生原因、规律和防治技术的探讨,对提高蚕种质量、提高公斤茧制种量有很大现实意义。1原因  相似文献   

9.
覃家全  周菊珍  李莉 《广西蚕业》2009,46(4):37-38,46
在蚕种生产中,种茧期保护是提高蚕种产量和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如何提高斤茧制种量和蚕种质量,对蚕种场来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下面是笔者通过多年生产实践,总结了一些关于种茧期保护的做法,仅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0.
邓玉娟 《广西蚕业》2008,45(2):45-47
通过加强原蚕区建设和实施原蚕饲养技术管理规范化,提高了原蚕饲养成功率,确保了种茧质量,为生产优质高产蚕种打下了牢固的基础,对蚕种生产具有指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