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危害食用菌的主要害虫有以下几种:菌蚊包括眼菌蚊、小菌蚊、大菌蚊、菇蚊等。成虫因种类不同,分别为黑褐色至黄褐色,体长1.8~6毫米;幼虫乳白色至灰白色,体长4.7~16毫米,头黑色。主要以幼虫危害子实体,造成子实体枯死或腐烂。菇蝇包括黑腹果蝇、菇蝇、菌蝇等。?..  相似文献   

2.
<正> 1 虫害种类1.1 菌蚊。包括眼菌蚊、小菌蚊、大菌蚊、菇蚊等。成虫因种类不同,为黑褐色或黄褐色,体长1.8~6mm。幼虫乳白色或灰白色,体长4.7~16mm,头黑色。幼虫主要为害食用菌子实体,也为害培养料和菌丝体,造成子实体枯死或腐烂。1.2 菇蝇。包括黑腹果蝇、菇蝇、菌蝇等。成虫褐色或黑色,触角比菌蚊短,幼虫白色,无头。幼虫无头是与菌蚊的主要区别。成虫常在腐烂的子实体上觅食和产卵。幼虫蛀食子实体,造成子实体腐烂,亦能为害菌丝体,使菌丝腐烂。1.3 跳虫。常见的有角跳虫、黑角跳虫、黑扁  相似文献   

3.
一、害虫种类 危害平菇的主要害虫有菇瘿蚊、菇蝇、小菇蚊等。菇瘿蚊又名菇蚋、小红虫,其幼虫体长1.5毫米左右,全年都可发生危害,严重危害期在5~10月。菇蝇成虫为黑色的小苍蝇,幼虫是白色的蛆。小菇蚊幼虫为白色。被这些害虫危害的平菇产量下降,品质变差。  相似文献   

4.
一、害虫种类 (一)眼菌蚊又叫尖眼菌蚊,俗称小黑蚊子、小苍蝇、白蛆(对幼虫).属双翅目,蚊类昆虫.成虫体长2~3毫米,褐色或灰褐色,体表具毛,有一对膜质前翅和一对转化为平衡棒的后翅,腹眼发达,顶部尖,在头顶延伸并左右相接,形成眼桥,触角丝状,16节,雌虫腹末尖细,雄虫腹末有一对铗状抱握器.幼虫白色透明或乳白色,初孵化的幼虫长0.75毫米,宽0.1毫米,后期5.5毫米、宽0.5毫米,共12节,无足,头黑色,骨质化,咀嚼式口器发达.  相似文献   

5.
一、害虫种类(一)眼菌蚊又叫尖眼菌蚊,俗称小黑蚊子、小苍蝇、白蛆(对幼虫)。属双翅目,蚊类昆虫。成虫体长2~3毫米,褐色或灰褐色,体表具毛,有一对膜质前翅和一对转化为平衡棒的后翅,腹眼发达,顶部尖,在头顶延伸并左右相接,形成眼桥,触角丝状,16节,雌虫腹末尖细,雄虫腹末有一对  相似文献   

6.
菇蚊是平菇栽培的重要害虫,整年发生,危害严重。特别是开春以后,随着气温升高,虫口密度增大,常造成平菇子实体原基及幼菇被菇蚊幼虫为害而造成大量减产,甚至栽培失败。因此,抓好菇蚊的综合防治是平菇安全生产的重要一环。一、菇蚊的危害菇蚊中普遍发生、为害较重的是眼菌蚊和小  相似文献   

7.
李锦龙  贾秀芬 《甘肃农业》2005,(10):188-188
经调查,危害本地食用菌的双翅目主要害虫为瘿蚊、蚤蝇、黑粪蚊。其幼虫在幼嫩子实体或菌丝中蛀食穿行,造成减产。防治应以预防为主,以杀灭成虫为主。  相似文献   

8.
杨梦尼夜蛾是石河子垦区近几年发生的一种新的林木害虫,虽然出现时间短,但发展迅速。因其产卵分散,危害树木种类多,其老熟幼虫对棉田也造成一定危害。一、形态特征及习性1.形态特征成虫:雌成虫体长18~21毫米,翅展41~44毫米;雄成虫体长17~20毫米,翅展41~43毫米;头壳褐灰色,雌虫触角丝状,雄虫触角双栉齿状。前翅灰褐  相似文献   

9.
一、形态特征 瘿蚊又名小红蛆、菇蚋,瘿蚊成虫形似小蚊子,微小细弱,肉眼很难看见。虫体头部、胸部、背面深褐色,其他为灰褐色或淡桔色。幼虫可由卵孵化,也可由母体幼虫生殖。每条雌虫平均可产20多条幼虫。幼虫早期在料中危害,造成菌丝稀少,微弱。后期转移到菌丝和子实体。子实体被害,先在菇柄基部繁殖,后爬上菇柄与菇盖交接处,有的钻入菌褶,被虫蚀成伤痕道,呈淡桔红色。一朵菇多者常聚20~30条幼虫,严重影响了蘑菇的质量和产量。  相似文献   

10.
菇蚋,属昆虫纲双翅目,别名瘿蚊,是一种微小的蝇类.幼虫呈白色或橙色,可孤雌生殖.一条幼虫可发育成一条"母"虫,一周内可繁殖12~20条幼虫.幼虫以咬食菌丝体和子实体为生.对蘑菇的培育和生产危害很大,特别是大规模生产中发菌培养时期发生虫害,菌丝被食而不能长满袋,结果感染大量绿霉,造成发菌失效.生产中每年都进行预防,但每年都有因菇蚋之害而绝收的菇农.  相似文献   

11.
通过培养观察,蘑菇瘿蚊幼虫的适宜温度为16~18℃,相对湿度为80%~90%,在菌丝和子实体上主要是无性繁殖,6~8d繁殖1次,每条老熟幼虫可产生6~17条小幼虫;蛹对环境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在气温35~38℃、相对湿度50%~60%条件下,可存活52d。对漳州3个蘑菇主产区蘑菇瘿蚊发生情况调查:子实体感染率10.6%~18.8%,菇房污染率33.3%~42.9%,主要以成虫在蘑菇菌丝阶段进入菇房产卵繁殖,蘑菇生长期以老熟幼虫无性繁殖的幼虫危害菌丝和子实体。蘑菇休闲期蘑菇瘿蚊以蛹的虫态存活,主要栖息地为蘑菇培养废料堆积地、菇房周边垃圾粪土和菇房内残留废料。  相似文献   

12.
近年在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栽培茶树菇的过程中,发现了一种危害茶树菇的蕈蚊。通过扩增线粒体COI基因、序列比对进行分子鉴定,并构建系统发育树。同时对该蕈蚊进行制片和拍照,描述了其卵、幼虫、成虫的主要形态特征;另外,通过在培养箱中饲养该蕈蚊,观察、记录其生物学特征。结果表明,危害茶树菇的蕈蚊为Bradysia peraffinis Tuomikoski 1960,为江西省新纪录种,与Bradysia peraffinis COⅠ序列(登录号:JQ613799)的相似度达到99.85%。该蕈蚊以幼虫危害菌丝和子实体,研究发现,老熟幼虫爬至培养料口化蛹,羽化后飞出菌袋。其成虫活泼善飞,具有趋光性,生活史约20~29 d,年发生多代,世代重叠明显。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该蕈蚊发生规律和防控技术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小麦吸浆虫是一种毁灭性害虫,俗称小红虫、喝浆虫、黄疸虫、麦蛆等。吸浆虫属双翅目,瘿蚊科,幼虫金黄色,体长2.5毫米,成虫体长2毫米。小麦抽穗期,成虫在麦穗的颖壳内产卵,随着小麦的灌浆,幼虫吸食籽粒内的浆液,造成麦粒空秕。一般被害麦田减产30%~40%.重者70%~80%,甚至绝收。  相似文献   

14.
高举 《吉林农业》2001,(9):17-17
豆野螟是危害豆科蔬菜的一种害虫。它以幼虫蛀食豇豆、四季豆、扁豆等表面少毛的豆科植物的花蕾、豆荚。由于其蛀食危害,造成大量落花、落荚而大幅度减产,也严重影响品质。 豆野螟成虫体长10毫米~13毫米,呈黄褐色;老熟幼虫体长14毫米~18毫米,体色由淡绿色色变为  相似文献   

15.
<正>斑大蚊是近年发现的一种农业新害虫,为害多种作物,如棉花、小麦、西瓜、黄瓜等。虫害主要发生在施用过有机肥的棉田、西瓜田中,田块间虫量差异较大,因此要注意到田间查看并及早防治。一、形态特征斑大蚊属双翅目,大蚊科。成虫体长15~25毫米,翅展40~50毫米。幼虫体长10~30毫米;无足;身体深灰色,  相似文献   

16.
襄樊地区近几年的平菇栽培受虫害影响损失呈上升态势,据不完全统计平均受害率达30%~40%,其中平菇厉眼菌蚊被广泛认为是国内菌蚊的优势种代表。1.平菇厉眼菌蚊形态特征(1)成虫体形微小,雄虫体长3毫米左右,通体黑色,头部小,复眼很大,有毛;触角16节,长约0.7毫米;翅淡烟色,长2~2.  相似文献   

17.
玉米螟的综合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螟属鳞翅目,螟蛾科。全国各玉米种植区均有发生。危害玉米、高梁、谷子、麦类等。一、危害症状玉米心叶期幼虫取食叶肉或蛀食未展开的心叶,抽穗后钻蛀茎秆,引起雌穗发育受阻而减产,蛀孔处易倒折。穗期蛀食雌穗、嫩粒,造成子粒缺损霉烂,品质下降。二、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0~13毫米,翅展24~35毫米,黄褐色蛾子。雌蛾前翅鲜黄色,翅基2/3部位有棕色条纹及一条褐色波纹。雄蛾略小,翅色稍深。卵长约1毫米,扁椭圆形,鱼鳞状排列成卵块;初产乳白色,半透明,后转黄色,表具网纹,有光泽幼虫体长约25毫米,头和前胸背板深褐色,体背为淡灰褐色、淡红色或黄色等。  相似文献   

18.
张宏  杨丽 《农村科技》2006,(10):21-21
一、虫害形态特征苹果小吉丁虫雌成虫体长7~9毫米,宽约2毫米,雄成虫体长6~8毫米,全身紫铜色,具金属光泽,各部分表面密布细小刻点。幼虫乳白色,体细长而扁平,头小,褐色。苹果小吉丁虫主要以幼虫危害,初孵幼虫仅在果树枝干表皮下蛀食,其隧道蜿蜒如线,表皮多破裂,老龄幼虫在韧皮部和形成层串蛀,形成不规则的虫道,并顺生长方向回旋成一个长椭圆形封闭的圈,被害皮层干裂枯死,表皮呈黑褐色,如火烧状,虫疤上有琥珀色树液流出,俗称"冒红油"。我县在7月下旬进入成虫危害期。  相似文献   

19.
蛴螬是金龟子幼虫,主要有东北大黑鳃金电和黄锡丽金龟。幼虫和成虫均可危害。幼虫主要取食大豆的地下部分,尤其喜食柔嫩多汁的根茎,咬断幼苗根、茎,断口平截,造成枯死苗,易于识别。一头幼虫可连续危害数株幼苗,常常造成缺苗断垄。虫量多时可成片将大豆须根吃光,造成地上部枯黄,严重影响产量。成虫喜食叶片、嫩芽等,形成残缺和空洞,可加重危害。1形态特征1.1成虫体长16~21毫米,宽8~11毫米,黑色或黑褐色,具光泽。触角10节,鳃片部3节,黄  相似文献   

20.
塔里木垦区枣瘿蚊发生和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枣瘿蚊又名枣芽蛆,属双翅目瘿蚊科,也称卷叶蛆、枣叶蛆、枣蛆、枣芽蛆等。 一、形态特征 1.成虫成虫虫体似蚊,橙红或灰褐色。雌虫体长1.4~2.0毫米,头、胸灰黄色,胸背隆起,黑褐色。复眼黑色,触角灰黑色。雌虫腹部大,共8节;雄虫略小,体长1.0~1.3毫米,灰黄色,触角发达,长过体半,腹部细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