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们根据沈杰等在火烧坪种畜场羊寄生虫防治研究,于1998年1月用丙硫咪唑按20mgkg剂量驱除前一年秋季感染的成虫及幼虫,3月底再次以同样的剂量驱除新感染的或残存的虫体,同时给每只羊投喂1粒芬苯哒唑长效控释丸,以避免春夏牧地上寄生虫的重复感染。经虫卵检查,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4~5月虫卵下降为100%,6月下降为93.82%,7~9月份分别下降为64.74%、64.16%和64.02%。投药后72天剖检结果,只发现1条奥斯特线虫,药物释放完全,管内剩余药物5mm,药物在绵羊体内连续释放期达3个月左右,与虫卵检查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2.
“内外净”一是种广谱、高效、低毒的新型驱虫剂,对畜禽体内多种寄生虫幼虫、成虫均有杀灭或驱除作用,从1993年3月 ̄1994年5月,1年多的时间里,我们选取了310头自然感染蛔虫、结节点、鞭虫等体内寄生虫严重的猪进行了临床疗效试验,结果表明:0.1ml/kg体和一对猪蛔虫具有良好的驱除作用,E.P.G(粪便虫卵数/g)减少率100%,结节点E.P.G.减少率40%,鞭虫E.P.G.减少率33.3%.  相似文献   

3.
火烧坪种草养畜示范场羊寄生虫病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火烧坪种草养畜示范场羊寄生虫种类调查和主要虫种生态学观察和抗寄生虫药物及适宜制剂试验研究基础上,设计了用高效低毒抗寄生虫药的给药程序,在秋末冬初牧地上寄生虫停止发育初,给每只羊以治疗剂量的广谱抗寄生虫药片剂,以驱除羊体内的寄生虫,第2年春牧地上寄生虫即将开始发育时,再给羊以同样剂量片剂,以驱除冬季又感染上和上次驱虫残存的虫体,同时给每只羊一粒连续释放可达3个半月的长效控释药丸,以避免春夏牧地上寄生虫的感染。经过2年实施,羊体内寄生虫荷量下降95.2%,牧地也得到了净化,养羊经济效益提高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4.
奥芬哒唑可湿性粉剂驱除藏羊线虫绦虫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使用5,10,20mg/kg剂量奥芬哒唑可湿性粉剂,对放牧藏系绵羊进行驱除线虫、绦虫试验。试验结果:5mg/kg剂量对消化道线虫、绦虫的虫卵转阴率,下降率均为100%,对原圆科线虫幼虫转阴率为60%,下降率为94.1%;10,20mg/kg剂量的虫卵(幼虫)转阴率,下降率均为100%,安全性良好。按5mg/kg剂量给当年生羔羊进行大群秋季示范驱虫,结果粪检虫卵(幼虫)呈阴性,驱虫羔羊比同一地区未驱虫的当年生羔羊保活率提高4.48个百分点,全部投药羊未发生毒副反应。试验初步证明奥芬哒唑可湿性粉剂安全有效,与本品原粉、片剂的驱虫效果及安全性一致。而该剂型投服方便,计量准确,省时省力,易推广。  相似文献   

5.
苯硫咪唑驱除棉羊内寄生虫的临床试验。结果表明,药效试验以3mg/kg B.W给药后4天对线虫卵的驱除率为100%;除毛首线虫外(驱虫率72.4%)对其它线虫的驱除率为99%以上。5mg/kg B.W对毛首线虫的驱虫率为93.3%,对其它线虫的驱虫纺为100%;对吸虫无效。安全试验表明200mg/kg B.W给药未见任何毒性反应。驱虫后一个月体重平均增长10%左右。推荐临床使用剂量5mg/kg B.  相似文献   

6.
使用苯硫眯唑干粉混悬剂,用于驱除自然条件下放牧的藏系绵羊消化道线虫。试验表明:10mg/kg剂量投药时,虫卵转阴率达99%,是群体寄生虫防治的首选剂型。  相似文献   

7.
应用奥芬达唑干混悬剂分别按5、10、15mg/kg.bw剂量1:2服给药,驱除黄牛自然感染线虫,投药后14d粪检结果:15mg/kg剂量试验组虫卵(幼虫)转阴率、减少率均为100%;10mg/kg剂量对消化道线虫虫卵转阴率909/5,减少率99.9%,原圆科线虫幼虫转阴率909/5,减少率94.6%;5mg/kg剂量对消化道线虫虫卵转阴率80%,减少率99.2%,对原圆科线虫幼虫转阴率70%,减少率91.1%;而对照组同期检查虫卵(幼虫)给药前后无明显变化。第21d剖检结果:15mg/kg、10mg/kg、5mg/kg剂量总计驱虫率分别达99.2%、97.4%和95.7%。均达到了高效。  相似文献   

8.
使用5,10,20mg/kg剂量奥芬哒唑可湿性粉剂,对放牧藏系绵羊进行驱除线虫,绦虫试验。试验结果;5mg/kg剂量对消化道线虫,绦虫的虫卵转阴率,下降率均为100%、对原圆科线虫幼虫转阴率为60%,下降率为94.1%,10,20剂量的虫卵转阴率,下降率的100%,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9.
以自然感染消化道线虫的绵羊为对象,用复方伊维菌素注射液进行治疗,并用伊维菌素注射液、氯氰碘柳胺钠注射液和空白不用药进行对照,试验结果表明:复方伊维菌素注射液以0.05mL/kg体重剂量一次性肌肉注射,能够有效驱除绵羊消化道线虫。投药后第10天,虫卵减少率和虫卵转阴率分别为96.72%、90%;投药后第21天,均为100%,疗效明显优于单独使用伊维菌素注射液和氯氰碘柳胺钠注射液,且驱虫安全,无任何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0.
1998年12月下旬按0.2mg/kg体重剂量投服国产阿维菌素,对绵羊消化道线虫成虫的驱除率为99.85%,对幼虫的驱除率为99.94%,对原圆科线虫幼虫的驱除率为100%,对网尾线虫幼虫的驱除率为73.3%。  相似文献   

11.
伊维特菌素对牛体寄生虫驱虫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伊维特菌素注射剂0.2mg/g体重剂量驱除牛、羊、马、猪等家畜寄生虫高效安全,对体内线虫的成虫和虫卵均有良好的抑杀作用,对牛皮蝇幼虫等也具有高效杀灭作用.用0.3 mg/kg体重剂量对奶牛无不良反应,使用安全,但从驱除奶牛寄生虫混合感染、药物持效期、防治效果及经济效益等方面考虑,应用该药临床驱除奶牛寄生虫时,使用剂量以0.2mg/kg体重为宜.  相似文献   

12.
用人工感染捻转血矛线虫单一种试验羊粪便培养收集感染性幼虫。经0.06%和0.08%次氯酸钠脱鞘,脱鞘率可达90%以上,慢速致冷后幼虫的存活率为64.5%。加入冷冻保护剂不能提高冷冻感染性幼虫的存活率。用正常的感染性幼虫感染试验羊后第17d即可查到虫卵,剖杀后成虫的回收率为2.6%,而相同数量的冷冻保藏的感染性幼虫感染后第21d才查到虫卵,成虫回收率为0.8%。表明冷冻保藏后的感染性幼虫发育受阻,成  相似文献   

13.
国产伊维菌素口服液对绵羊寄生虫的驱除试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利用中国农业大学生产的伊维菌素(Ivermectin)口服液,选择1.5~2.0岁严重感染消化道线虫和某些外寄生虫的绵羊100只,分别口服0.15mg/kg、0.25mg/kg和0.30mg/kg体重的剂量,同时用进口害获灭(Ivomec)以0.2mg/kg体重皮下注射作对照。结果表明:①0.25mg/kg和0.30mg/kg口服液对消化道线虫的虫卵转阴率、虫卵减少率和驱虫率均为100%,对羊狂蝇蛆、痒螨病和羊虱能全部杀死;②0.15mg/kg口服液对奥斯特线虫的虫卵减少率仅为92.3%。对奥斯特线虫、毛圆线虫、毛首线虫的驱除率分别为98.5%、99.2%、93.3%。对其余线虫的驱虫率均为100%。其驱虫效果略次于0.25mg/kg、0.30mg/kg两剂量组;③对照药物害获灭对奥斯特线虫的虫卵减少率和驱虫率分别为97.6%和95.5%,对其余线虫的驱虫率也为100%。总之,从成本考虑,国产伊维菌素0.15mg/kg口服液口服经济、实惠、高效、安全  相似文献   

14.
对33只人工饲养条件下的东北虎肠道寄生虫的调查表明,狮弓蛔虫为主要寄生虫,阳性率达63.64%,盐酸左旋咪唑以3mg/kg体重剂量,肠虫清以6-8mg/kg体重剂量的驱虫效果较好, 转阴率和虫卵减少率均达100%,对试验虎无任何不良反应,驱虫半年后重复感染率高达64.28%,试验证明粪便处理不当,虎舍周围土壤中含有大量感染性虫卵是重复感染的主要原因,提出结合驱虫做好粪便无害处理防止再感染的综合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15.
Ivermectin 是美国默克公司生产的驱除线虫及体外寄生虫的广谱驱虫药,该药属大环内脂类化合物,是由放线菌 Streptomy-ces avermitilis 经发酵而得。为评价 Iverm-ectin 驱除肠道线虫的效果及对猪的安全性。采用300ug/kg 剂量一次皮下注射进行了二批试验。Ivermectin 试验猪共55头,对照猪40头,均为自然感染猪。效果检查包括:试验前后各种线虫虫卵的数量变化,每组于用药后14天各解剖5头猪,以观察药物的驱虫效果。结果表明 Ivermectin 能有效地驱除猪蛔虫,有齿食道口线虫、类圆线虫、但对鞭虫仅有60%的驱净率。  相似文献   

16.
用阿维菌素驱除山羊体内外寄生虫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阿维菌素驱除山羊体内外寄生虫试验全福成(大通县青山乡兽医站810102)多年来,我乡用丙硫咪唑、溴氢菊酯、螨净驱除羊体内外寄生虫都取得了良好效果,但长期反复使用同一类药物,易使寄生虫产生抗药性。为此,笔者于1995年1~3月和1996年1~3月在本...  相似文献   

17.
伊维菌素浇泼剂防治绵羊寄生虫病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伊维菌素浇泼剂,驱除绵羊体内线虫和体外寄生虫,结果表明,0.5mg/kg体重剂量对主要7属消化道线虫和网尾线虫的虫卵(幼虫)转阴率、减少率均为100%,对原圆科线虫幼虫转阴率、减少率分别为87.59/6和91.3%,对线虫的总计驱虫率为99.04%;对绵羊颚虱的杀虫率达100%。表明伊维菌素浇泼剂0.5mg/kg剂量一次用药,驱除绵羊体内线虫和体外绵羊颚虱等寄生虫,高效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伊维菌素预混剂对妊娠母猪的驱虫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以妊娠后期母猪为实验动物,分为3个实验组和1个对照组,比较了不同剂量的伊维菌素预混刺驱除猪体内寄生虫的效果。结果驱虫后d7,中、高剂量组粪便中蛔虫虫卵的减少率和转阴率均达到100%,而且直到用药后40d,粪便中都检测不到虫卵,表明伊维菌素预混剂能有效驱除猪体内寄生虫,且能保持较长时间不再感染。结论试验中未见到药物对妊娠后期母猪造成任何可见影响,说明了伊维菌素预混剂对妊娠母猪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通过雏鸡人工感染鸡蛔虫和异刺线虫的试验证明,鸡蛔虫、异刺线虫单独或混合感染,对雏鸡的成活率及发育均有程度不同的影响。与不感染对照组相比,感染300个/只蛔虫卵的雏鸡成活率低19%(P<0.05),死亡峰期在感染后7~14天,增重低30.1%(P<0.01),影响增重峰期为感染后第1~10和21~40天;感染同量异刺线虫卵雏鸡成活率低10.3%(P>0.05),死亡主因是组织滴虫病,增重低16.6%(P<0.05),影响增重峰期在感染后第11~20天,混合感染减半量的两种虫卵,成活率低14%(P<0.05),增重低32.9%(P<0.01),死亡及发育受阻期与单独感染蛔虫卵组相似,但部分鸡死于组织滴虫病;单独感染减半量蛔虫卵,成活率低17.3%(P<0.05),增重低10.1%(P>0.05),死亡及影响增重峰期基本在感染后第1~10天。  相似文献   

20.
根据环湖地区绵羊主要寄生虫病的发生和流行规律以及防治现状,1月用阿维菌素按0.2 mg/kg.BW剂量投服2次驱杀内外寄生虫的基础上,4月初每羊投服1粒芬苯哒唑控释丸或丙硫咪唑缓释药弹,既可以驱除冬季感染的部分虫体,又预防了春季以后羊2次遭受寄生虫的重复感染,有效期达3个月以上,虫卵减少率达93%以上,经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芬苯哒唑控释丸投药后4~5月虫卵下降率达100%,6月份虫卵下降93.82%,7~9月份分别下降64.74%、64.16%和64.02%;对照组6月份出现肺线虫幼虫,试验组8月份出现。丙硫咪唑缓释药弹投药后4~5月份虫卵下降率为100%;90 d下降97.2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