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大葱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与通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21个大葱品种为试材,对10个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通径分析与回归分析。相关分析表明:株高、葱白长、葱白直径、叶长、叶扁宽、绿叶数、叶鞘间距等性状均与单株重呈极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葱白长、葱白直径、叶扁宽、绿叶数是影响单株重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正>大葱切叶定植可以明显加快缓苗速度,有利于大葱生长发育,提高大葱产量。大葱切叶定植的具体做法:在育苗畦内拔出葱苗后,将葱苗整齐地捆成小捆,然后用铡刀切掉上部的部分叶片,只保留下部葱白和10厘米左右的葱叶。  相似文献   

3.
豫艺墨玉巨葱是河南农业大学选育的优良大葱品种,葱叶墨绿,葱茎如玉,生长速度快,抗病性能好,株高140~160cm,葱白长62~90cm,单株重0.5~1.5kg,比章丘巨葱棵大、白长、产量高,是综合性状表现最好的大葱品种之一.近年来在我市无公害菜基地大面积种植,畅销省内外,经济效益显著.现将其田间管理要点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4.
豫艺墨玉巨葱是河南农业大学选育的优良大葱品种,葱叶墨绿,葱茎如玉,生长速度快,抗病性能好,株高140~160cm,葱白长62~90cm.单株重0.5~1.5kg,比章丘巨葱棵大、白长、产量高,是综合性状表现最好的大葱品种之一。近年来在我市无公害菜基地大面积种植.畅销省内外,经济效益显著。现将其田间管理要点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5.
中国大葱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特征特性引进国外大葱繁殖材料,经多年选育而成的新品种,株高1.9米,葱白长达70厘米、粗直径达4厘米,最大单株重2公斤,被誉为"中国大葱王"。该品种植株高大,生长快,抗病,产量高,不分蘖,叶色深绿,辣味浓,成品葱粗大,葱白长,凡适合种植大葱的地区均可栽培,育苗移栽,重施底肥,合理密植,高产田块亩产鲜葱10吨。  相似文献   

6.
根据秦安土壤养分状况,增施钾肥,能够提高大葱的株高、葱周长、葱白长、单株重。试验结果表明,钾肥对大葱的产量和品质起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7.
粒用高粱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吉林农业科学》2015,(5):31-33
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法,对高粱5个雄性不育系和5个雄性不育恢复系及其组配的25个组合,进行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分析和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的通径分析。(1)通过表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穗柄长(0.5609)、株高(0.4923)、千粒重(0.4034)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单株产量(0.3846)、穗重(0.4389)呈显著正相关。(2)通过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的通径分析表明,对单株产量直接效应大小排序是:穗重穗柄长生育期茎粗千粒重穗长株高。  相似文献   

8.
1.选择品种。秋播大葱最适宜的品种为章丘大葱,此品种株型高大、产量高,且葱白细嫩,味甜而不辣。葱白(假茎)长60厘米左右,直径4~5厘米,单株重500克以上。  相似文献   

9.
不同生态区谷子创新种质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来自不同春夏谷区的60份谷子创新种质在山东夏播,对12个主要农艺性状的表现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生态区的谷子创新种质在山东的平均表现不同,选育新品种时应根据各地区农艺性状的特点进行。参试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与谷子单株产量相关的各农艺性状中,株高、主茎节数、主茎直径、主穗长、主穗直径、单株穗重、生物学产量、出苗—抽穗期天数、生育期等与产量性状呈正相关。其中相关分析表明,单株穗重、主穗直径与产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39、0.787,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农艺性状与产量的通径分析表明,单株穗重、主穗直径对产量的直接效应较大,与相关分析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0.
<正>寒青巨葱是利用国内外优良大葱繁殖材料经多年杂交后定向选育的种性稳定、综合性状优良的新品种。在辽宁朝阳地区栽培表现:植株生长健壮,葱白紧实,硬度高,叶裤紧包上叶,不易倒叶,抗旱、抗病、抗倒伏能力强。株高120~130厘米,葱白长60~80厘米,直径3~4厘米,单株重0.4~0.6千克,每亩产4500~5000千克。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育苗寒青巨葱春、秋育苗均可,提倡采取秋育苗。春育苗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地面化冻15厘米时顶凌播种,春育苗要适当稀播和早播,播种量每平方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积温、苗龄与大葱抽薹的关系,试验以章丘大葱为材料,研究了不同苗龄、不同积温条件下大葱抽薹的情况。结果表明:冬前活动积温为971℃(≥5℃)或777℃(≥10℃),有效积温为616℃(≥5℃)或542℃(≥10℃)时,大葱达到抽薹临界生理苗龄(株高13.8 cm,假茎直径0.4 cm,叶片数2.6叶)。达到此标准以上植株在经过550℃、262℃、132℃的0~10℃、0~7℃、0~5℃低温积温或者470℃、221℃、103℃的0~10℃、0~7℃、0~5℃有效低温积温即可发生抽薹。植株生理苗龄越大,抽薹需要的低温积温越少。  相似文献   

12.
以新选育的75个春玉米杂交组合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品比试验,对11个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株高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穗位、叶片数、百粒重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各性状对产量的直接效应为百粒重>出籽率>穗长>株高>穗行数>茎粗>空秆率>叶片数>穗位>穗粗>倒伏率。高产玉米杂交种应具有适当的株高、穗位和适宜的叶片数,穗长应适当加长,穗粗可适当加粗但不宜过粗,要具有较高的百粒重和出籽率、较低的倒伏率和空秆率。在选择时,要协调好各性状之间的关系,着重于株高、穗位、穗长、穗粗、百粒重、倒伏率、空秆率的选择,可放宽茎粗、叶片数、穗行数和出籽率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以凤豆14号、苏03021、启豆2号等12个秋播蚕豆品种为参试材料,考察了生育期、株高、荚长、单株夹数、单株粒数、百粒重和单株产量等7个主要性状之间的相关关系,并通过通径分析建立了单株产量(Y)的线性回归方程。结果表明,7个农艺性状间存在复杂的相关关系,其中单株荚数与单株产量之间表现出极显著的正相关性,而生育期与单株产量之间表现出显著的负相关性;各性状对单株产量的直接贡献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单株荚数〉荚长〉株高〉生育期〉百粒重〉单株粒数;单株产量(Y)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8.423+1.281X4+1.757X3;单株荚数(X4)、荚长(X3)被保留在最优方程中。  相似文献   

14.
萝卜主要性状与产量性状间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中关联度分析法,对萝卜(Raphanus sativus L.)杂交组合的株高、展开度、叶片数、叶重、叶长、叶宽、根长、根粗和外露长9个相关农艺性状与肉质根产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萝卜杂交组合单根重与其相关性状的关联度为:株高0.7533、展开度0.7057、叶片数0.7251、叶重0.6885、叶长0.6888、根长0.7652、根粗0.6791、外露长0.7626和叶宽0.6973,关联序和灰色权重依次为:根长>外露长>株高>叶片数>展开度>叶宽>叶长>叶重>根粗。  相似文献   

15.
鲜食甜玉米主要性状的灰色关联度、相关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0个甜玉米(Zea mays L.cv.Sweet)杂交组合为对象,对其鲜质量以及株高、穗位高、穗长、秃尖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茎粗、叶片数、穗上叶数、穗位叶长和穗位叶宽等12个主要农艺性状指标进行了调查,并与鲜质量进行了灰色关联度、相关及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甜玉米植株田间农艺性状与鲜质量相关程度较小;穗粗、行粒数、穗长与鲜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果穗粗、行粒数、穗长对鲜质量的直接影响较大,穗行数对鲜质量的间接影响较大.认为在高产甜玉米育种中,应重视穗粗和穗长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近年引进的甘蔗品种的12个性状的遗传变异以及这些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蔗茎产量对每公顷含糖量的贡献比锤度大,每公顷有效茎数对蔗茎产量的贡献比单茎重大,茎径对单茎重的直接效应比株高大。但每公顷有效茎数与单茎重、茎径有极显著的负相关,在选育种上和栽培上应注意合理兼顾,传它们相互协调。6月中旬和8月中旬地上部干重与产量有高度显著的正相关,可用作早期选择的指标。对甘蔗引种中应用选择指数进行了探讨,结果认为根据多性状构成的选择指数进行选择,可以获得较高的选择响应和相对效率。  相似文献   

17.
鲜食型糯玉米组合产量性状的决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乐素菊  王晓明  林绿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6):1616-1617,1692
对鲜食型糯玉米42个组合产量性状进行相关和决策分析.结果表明:穗长、行粒数、穗粗、秃顶长和株高与单穗鲜重和单穗净重呈极显著正相关;穗长与秃顶长和行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穗粗、行粒数、株高、穗长和穗位高对单穗鲜重和单穗净重有直接的作用;穗长、行粒数、穗粗和株高是提高杂交组合(F1)单穗鲜重和单穗净重的主要决定性状,穗位高则是主要限制性状.  相似文献   

18.
连香树和榉树容器苗苗木分级标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苗高和地径作为分级质量指标,采用逐步聚类分析方法,对连香树和榉树2树种8个月容器苗的苗木分级标准进行探讨。计算分析得出以下标准:连香树Ⅰ级苗,苗高≥34.65cm,地径≥0.38cm;Ⅱ级苗,34.65cm〉苗高≥28.35cm,0.38cm〉地径≥0.29cm;Ⅲ级苗,苗高〈28.35cm,地径〈0.29cm。榉树Ⅰ级苗,苗高≥26.0cm,地径≥0.29cm;Ⅱ级苗,26.0cm〉苗高≥19.5cm,0.29cm〉地径≥0.20cm;Ⅲ级苗,苗高〈19.5cm,地径〈0.20cm。  相似文献   

19.
用16个不同类型的圆果黄麻品种,研究了黄麻幼苗叶片 NRA 与9个主要产量性状的相关性,发现 NRA 与单株干皮产量、单株鲜茎重、单株纤维重、株高、分枝高、茎粗、鲜皮厚7个产量性状表现正相关。本文还进一步研究了 NRA 体外测定的稳定性及一些外部因子对 NRA 的影响。结果表明:NRA 体外测定方法稳定性较好;取样前24小时连续光照处理,用50mmol KNO_3溶液处理,在磷酸提取缓冲液中加入酚类物质的抑制剂 PVP 处理,均可显著提高黄麻幼苗 NRA 的诱导。  相似文献   

20.
广西自育甘蔗品种主要性状的遗传改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台糖134为对照,以广西1957~2006年期间杂交选育并通过国家审定(鉴定)或广西审定的22个桂糖甘蔗品种为材料,对不同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改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50年来甘蔗的株高、节数、节间长度变化不大;丛有效茎数、茎径、单茎重明显增加;产量大幅度提高,产量性状遗传改进明显;甘蔗早期(11月)锤度、成熟期(12月~3月)平均锤度前30年平稳上升,后20年上升幅度变小。株高、丛有效茎数、茎径对提高产量贡献最大,是广西甘蔗品种性状选择的主要内容;蔗糖分含量和早熟性取得明显改进,但要选育更早熟、更高糖甘蔗品种的难度加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