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超对接”中越库配送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我国农产品物流成本过高以及鲜活农产品流通环节中损失率过高等问题,提出了服务于"农超对接"的越库配送模式,并论述了越库配送模式在"农超对接"中的应用,为"农超对接"中的越库配送模式提供了流程设计、功能设计、技术设计以及效益分析。在"农超对接"中,配送企业以越库配送模式完成鲜活农产品的配送,不仅符合鲜活农产品及时配送的要求,降低了农产品流通成本,更节约了成本提高了配送效率。  相似文献   

2.
"农超对接"主要是解决农产品"买卖难"的问题及降低流通环节费用,最终实现农民增收。简述了国家鲜活农产品"农超对接"政策的出台背景,分析了"农超对接"在相关利益群体包括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超市和政府之间的实施效果及在鲜活农产品生产、流通至进入市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农超对接"进一步解决实际问题的实施展望。  相似文献   

3.
"农超对接"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产品流通方式,对于缩减农产品流通环节、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民增收以及统筹城乡发展意义重大。基于供应链的视角,对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农超对接"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为我国农超对接供应链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借鉴与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4.
在国内,"农超对接"作为农民销售产品的一种新型模式,已开始在发达城市进行实践。石家庄现有的农产品流通模式有多种,可是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介绍了农超对接的内涵及其发展现状;其次,分析石家庄农产品流通的不足;最后,结合农超对接理论及我国关于农产品流通的宏观政策,探讨了推动石家庄农产品流通全面实现"农超对接"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福建农业科技》2011,(5):75-75
日前,长汀县引进厦门中健农超新农业有限公司"农超对接"项目。该项目在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环节,通过鲜活农产品“超市+基地”的模式,引导大型连锁超市直接与鲜活农产品直接对接。据了解,农产品到超市的销售链中,中间流通环节占到总利润的30%-40%,“农超对接”后有望让农民收益增加,超市利润增加10%左右,而市民购买价格则降低...  相似文献   

6.
于璐 《河南农业》2014,(1):26-27
随着大型连锁超市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快速发展,“农超对接”作为-种新型模式出现在农产品供应链中.2008年12月,国家商务部、农业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农超对接试点工作的通知》,对农超对接试点工作进行了部署.家乐福、沃尔玛等全球零售连锁企业率先作为试点开展了“农超对接”项目,这种做法不仅帮助农民提高了市场的适应能力,促进产业链优化,而且提高农产品安全水平,增加农民收入.本文从几个农产品安全供应链视角对“农超对接”模式进行分析,认为其是优化产业链、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途径之-.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大型连锁超市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快速发展,"农超对接"作为一种新型模式出现在农产品供应链中。2008年12月,国家商务部、农业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农超对接试点工作的通知》,对农超对接试点工作进行了部署。家乐福、沃尔玛等全球零售连锁企业率先作为试点开展了"农超对接"项目,这种做法不仅帮助农民提高了市场的适应能力,促  相似文献   

8.
在陕西省推进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推行"农超对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村基础设施短板以及农产品投入不足等问题。"农超对接"是农产品供应链的主要模式之一,与传统模式相比,"农超对接"模式优势明显"。农超对接"高效实施的关键问题是要发挥超市、合作社和政府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王艳梅 《湖北农业科学》2011,(17):3671-3673
"农超对接"模式是我国农产品供应链发展史上的最新变革,受到政府和社会的高度关注。"农超对接"模式在我国尚处于摸索试验阶段,为了有效实施"农超对接",就要充分发挥超市、合作社和政府三方面的作用。分析了"农超对接"的障碍,提出了发展"农超对接"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农社对接"通过合作社开设社区直销店(点)实现农产品与消费者直接"见面",中间环节比农超对接、农校对接更少,农民和市民得到的实惠更大,因此逐渐发展起来,成为当前农产品流通的新型模式,对稳定和发展"菜园子"生产、"菜篮子"消费,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农超对接"这种农产品销售模式被广泛应用,"农超对接"即农产品生产与超市销售对接,是一种减少农产品流通中间环节,降低流通成本的重要手段。"农超对接"过程中农产品质量的可追溯性一直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辽宁省"农超对接"信息平台的设计将辽宁省"农超对接"的各相关主体与物联网技术相融合,构建了更加方便、快捷、高效的信息平台,可以实现农民专业合作社、连锁超市、消费者等多方信息共享,推动辽宁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农超对接"发展模式新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超对接"是农产品流通方式的变革和供应链条的优化,这项工作也是我国2010年"一号文件"中的工作重点之一.目前"农超对接"的开展主要采取超市+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模式单一、农民生产技术不够等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其发展速度和范围.探索农民超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型消费单位+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对接模式,对提高"农超...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我国香蕉产业为例,通过将传统香蕉流通过程与"农超对接"政策实行后的理论流通过程进行对比。分别从流通模式、品牌建设、产业组织化及产业链4个方面,就我国当前在农产品领域实行"农超对接"政策对产业的影响进行了辩证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为优化和推进"农超对接"政策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4.
"农超对接"使得流通成本平均降低了15%左右,保障了农产品稳定供应,稳定了农产品价格,促进了农民增收,但在"农超对接"繁荣红火的背后,全国各地出现了农业合作社或连锁超市退出"农超对接"的浪潮,"农超对接"的稳定性受到挑战。从农户、超市、农超合作要素、外部资源能力4个方面,对"农超对接"稳定性的前置因素进行辨识,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农超对接"稳定性的前置因素进行回归处理,分析与其稳定性呈现负相关和正相关的因素,并基于此提出优化前置因素、培育与促进"农超对接"稳定性条件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5.
"农超对接"是当前促进农产品流通的一种新型模式。随着超市规模的扩大、消费者需求层次的提升,"农超对接"已成为农产品流通的主要发展趋势。本文论述了"农超对接"的意义,并指出推广"农超对接"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农超对接”,是指农户和商家签订意向性协议书,由农户向超市、菜市场和便民店直供农产品的新型流通方式,主要是为优质农产品进入超市搭建平台。““农超对接””的本质是将现代流通方式引向广阔农村.将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对接起来.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销一体化链条,实现商家、农民、消费者共赢。伴随着国内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的大形势“农超对接”这种物流体系中的新模式逐渐受到了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正>"农产品往哪销?放心蔬菜哪里买?"这些群众关注的问题在辽源有了新的答案。辽源市从促进农民增收,保障食品源头安全入手,精心组织了蔬菜种植户与企业之间的"农超对接"活动,开启了"农户+大型商场超市"的产销模式,标志着辽源市农产品流通进入全新模式。此次对接将现代物流方式引向了更加广阔的农村市场,将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小作坊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衔接起来,实现了农民多年来"蔬菜直  相似文献   

18.
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产品的建设也在不断取得进步。然而近年来"蒜你狠""姜你军""豆你玩"等现象的层出不穷,人们开始对农产品的流通模式产生质疑,这些现象让人们开始不得不思考或许农产品还有新型流通方式。在这些背景下,"农超对接"这种新型的流通方式应运而生了。"农超对接"为农产品的生产流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新模式,生产销售直接对接,直接对消费者负责,满足市场的需求。而在此基础上继续农产品品牌建设,不仅将"农超对接"的高度大大提升,而且品牌建设必将更为顺利和高效。  相似文献   

19.
2008年底,商务部、农业部联合启动农产品农超对接试点,组织开展农村积极发展农产品现代流通方式,推进农产品"超市+基地"的供应链模式。2009年中央1号文件强调"支持大型连锁超市和农产品流通企业开展农超对接",迎来了"农超对接"发展的新机遇。"农超对接"让农产品"轻装"进城,这种运作模式,在带动农民致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期特别就这一模式,向广大读者进行全方位解读。  相似文献   

20.
"会种难卖"是合作社发展中遭遇的最大困境,皇母合作社通过"农超对接"扩大了市场,解决了产品销售问题。"农超对接"的供应模式实现了生产者和销售者的双赢,促进农产品质量的提高,增加农民收入,有效地推进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