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衡玉1587     
<正>衡玉1587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以自选系H78为母本、H79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1主要特征特性衡玉1587冀中南夏播生育期104 d左右,与生产推广品种郑单958熟期早3 d左右;幼苗叶鞘紫色,株高265 cm,穗位108 cm,穗位适中,整齐,雄穗分枝7~12个,叶片数22片,株型紧凑,耐密,茎秆韧性好,抗倒伏,抗病虫,抗旱节水;花药浅紫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玉米产量,培育适宜高密度种植和适宜机械化收获的株型,已成为当前玉米育种的需求.本研究以4个玉米杂交种及其亲本为材料,以'郑单958'为对照.通过测量株高、穗位高、基部第三节间茎粗、雄穗长度、雄穗分枝数、叶夹角,计算叶向值和叶面积,计算中亲优势和超亲优势.结果表明,与双亲相比,'新单61'、'新单68'、'新单6...  相似文献   

3.
玉米新品种新科19选育及其栽培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科19是新乡市农业科学院用自选系K380作母本,自选系H863作父本杂交育成的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玉米新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比对照郑单958增产8.1%,生产试验中比对照郑单958增产9.7%;植株紧凑,高抗瘤黑粉病和矮花叶病,高抗大斑病,中抗茎腐病,中抗小斑病。  相似文献   

4.
姜晓清 《当代农业》2014,(23):22-22
苏玉34由江苏省大华种业集团有限公司选育,属中熟夏播杂交玉米,适宜江苏省沿淮和淮北地区种植。原审定编号:苏审玉201203。引种号:皖农种函[2014]607号。该品种2013年参加安徽省引种试验。该品种出苗快而齐,苗期长势较强,幼苗叶鞘紫色,株型较紧凑,叶片宽大,穗位上下叶片着生较密;果穗筒形,籽粒纯黄色、半马齿型,穗轴粉红色,全生育期约99天。株高238.6厘米,穗位100.6厘米,和对照郑单958接近,穗长16.4厘米、粗4.9厘米,穗行数14.8行,每行29.3粒,千粒重351.8克。平均亩产量较郑单958增产9.12%,达极显著。  相似文献   

5.
不同高油玉米品种的生长发育、产量及含油量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5个高油玉米品种和长治地区的主栽玉米品种郑单958进行生长发育、产量及含油量的比较。结果表明,大丰高油303全生育期偏短,产量极显著低于对照郑单958;QS-T的全生育期偏长;ND621,ND698,高油5580的全生育期和对照郑单958基本一致,含油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ND621和ND698的产量与对照郑单958间差异不显著,高油5580的产量与对照郑单958间差异未达到极显著水平。ND621,ND698和高油5580是长治地区发展高油玉米生产的适宜品种。  相似文献   

6.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于灌浆期对两种株型的高产玉米品种丰禾1(平展型)及郑单958(紧凑型)的冠层结构特征进行研究,并对灌浆期冠层结构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中密度处理下(丰禾1为5万株/hm2、郑单958为6万株/hm2),灌浆末期叶面积指数最高,衰减最慢,产量最高(丰禾1为9896kg/hm2、郑单958为10867kg/hm2);灌浆期平均叶倾角总趋势为先增大后减小;两个株型玉米品种株高、穗位高均随密度增加而增大,茎粗变化趋势相反;灌浆前期和中期叶面积指数与穗数呈显著正相关,与百粒重显著负相关;茎粗与穗粒数正相关,与百粒重呈现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索高温胁迫对不同玉米品种生长发育的影响,选用6个不同耐热性能的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从大口期至抽雄吐丝期,进行人工模拟高温处理。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玉米雌穗抗氧化物酶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中种8号、郑单958、中单909、登海605雌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趋势,其中中种8号、郑单958增加较大,说明高温条件下这两个品种能迅速做出反应抵御。而先玉335和新单38呈降低趋势,说明这两品种对高温比较敏感。  相似文献   

8.
<正>衡玉321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以自选系H14为母本、H13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17年通过河北省审定,品种审定号:冀审玉20170049,突出特点高产、广适、粮饲兼用。1主要特征特性衡玉321冀中南夏播生育期108 d左右,与生产推广品种郑单958熟期相当;幼苗叶鞘紫色,株型紧凑,株高260 cm,穗位95 cm,穗位适中,整齐;茎秆有韧性,抗倒伏,抗旱节水;中抗大、小斑病,抗  相似文献   

9.
《新农业》2015,(21)
<正>2015年4月21日,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召开第三十七次会议,对有关农作物品种进行审定。会议审定通过玉米新品种67个,简介如下。35 MC4592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以京4055为母本、京92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单交种。特征特性:在辽宁春播生育期129天,比对照郑单958短1天,属中晚熟玉米杂交种。幼苗叶鞘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99厘米,穗位高124厘米,成株21片叶。雌穗花丝浅紫色;雄穗花药紫色。果穗筒型,苞叶中,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机械化单粒播种技术条件下北京地区春玉米不同品种之间播种质量差异,以农华101、郑单958(CK)等15个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14个参试品种粒距合格指数均较对照郑单958高,差异为15.8%~52.6%,其中农华101、京科665、丹玉8201、登海618和先玉3355个品种与对照郑单958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农华101粒距合格指数最高,为96.7,较对照郑单958增加52.6%。  相似文献   

11.
<正>1.连胜2018品种来源一代杂交种,组合为5833/W074。母本5833是郑58变异株自交纯化而成,父本W074选自美国杂交种。由山东连胜种业有限公司选育,审定编号为鲁审玉20160001。特征特性株形紧凑,夏播生育期103天,比郑单958早熟4天,全株叶片20片,幼苗叶鞘浅紫色,花丝浅紫色,花药紫色,雄穗分枝6~10个。区域试验结果:株高239.4厘米,穗位87.9厘米,倒伏率0.6%、  相似文献   

12.
不同玉米品种氮素利用率差异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选用辽单565、先玉335、郑单958、丹玉2166、丹玉39等5个玉米品种,每个品种设4个氮素水平处理。经农艺、生理性状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就同一玉米品种而言不同氮素水平对各个性状的影响有一定的差异,同一品种株高、穗位变化随着氮素水平的增加而增高,穗长、穗行数、行粒数变化基本稳定。辽单565、郑单958在不同氮素水平下百粒重之间差异很大;随着氮素水平的增加,光合速率有上升的趋势;叶面积指数有下降趋势,不同氮素水平间其差异较大;不同品种的叶绿素含量不同,随氮素的变化,差异也较大;辽单565在不同氮素水平下的产量差异不显著,其次是丹玉39,而先玉335、郑单958、丹玉2166不同的氮素水平间产量达显著水平,说明辽单565和丹玉39属于对氮素利用较高的品种。  相似文献   

13.
一、品种选择 选用株型紧凑、中晚熟、抗病抗倒、中大穗、产量潜力大的优良品种,如郑单958、先玉335、辽单565、京单28和32D22等。  相似文献   

14.
2013~2014年以郑单958为试验材料,在高、低两种地力条件下,设置超高产栽培模式(SH)、高产高效栽培模式(HH)、农民习惯栽培模式(FP)和对照(CK)4个处理,研究不同地力与栽培模式对夏玉米冠层结构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地力条件下夏玉米产量高于低地力,植株上部叶层更紧凑,穗位叶层能接受更多的光能,下部叶层衰老更快,LAI高,群体光合势高。同一地力条件下SH、HH栽培模式较FP、CK株高、穗位增高,穗位叶上升,茎粗较FP减小;SH、HH株型较FP更紧凑,LAI高,生育前期建成速率高,高LAI值持续期长,生育后期棒三叶以下叶层仍保持较高LAI水平;生育期内其光合势积累量高,且开花前光合势积累较CK高;SH、HH处理单位面积穗数和收获指数较高,实际产量显著高于FP、CK。  相似文献   

15.
株型调控对夏玉米冠层结构及生理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紧凑型玉米品种郑单958为材料,以"金得乐"化控试剂为调控株型的手段,在紧凑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玉米的株型,挖掘玉米的增产潜力。试验设为3个密度:60 000、75 000和90 000株/hm2,每个密度下设置相同的化控处理:T(6+12)6、12叶展期分别叶面喷施2.25和1.5mL/L"金得乐"(EC)试剂;T(6+8)6、8叶展期分别叶面喷施1.5mL/L EC试剂;CK对照不喷施。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密度下存在着不同的理想株型。中低密度下较为理想的株型为穗位低(占株高的40%),穗位层短即棒三叶叶间距小(占株高的17%),穗位层叶面积大(占整株叶面积的29%),穗上层叶片紧凑,叶间距大。高密度下较为理想株型为穗位低(占株高35%),穗下叶面积大(占整株叶面积的47%),穗位及穗上叶片紧凑,穗位叶面积较小(占整株叶面积的26%)、穗位及穗上叶间距大。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索适合永登县优质高产高效抗旱玉米品种,引进11个玉米品种进行了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11个玉米品种在生长发育特性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表现好的品种有郑单958和陇单339。郑单958产量达6 361.3 kg/hm~2,比对照品种金穗3号增产4.7%,在永登县旱作区表现为中晚熟,株高、穗长及穗粗适中,穗粒数较多,籽粒饱满,百粒重高,秃顶率低,出籽率高,抗旱性与适应性较强,可初步确定为主推品种。陇单339略次于郑单958,两者差异不显著,可作为后备品种。  相似文献   

17.
不同行距配置对新单38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新品种新单38为材料,研究5种不同行距(0.5、0.6、0.7、0.8m等行距和0.8m+0.4m宽窄行)配置对其农艺性状(株高、穗位高、雄穗主轴长度、雄穗分枝数、总叶片数、穗上叶片数及第7、第8、第9节的节间长度)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其余行距配置相比,0.6m等行距种植,新单38的穗位高较低,产量最高;0.8m等行距种植,株高较低,第8、第9节的节间长度较短,雄穗分枝数较少,产量最低;0.8m等行距种植的产量与其它处理相比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新单38的最宜种植行距是0.6m等行距。  相似文献   

18.
玉米种植密度对其产量及穗部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以玉米品种郑单958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排列,在田间种植条件下,研究了玉米产量及其穗部性状与种植密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天津地区以郑单958为代表的夏播玉米的最佳密度为5483株·667 m-2。在本研究的种植密度范围内,玉米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当密度达到一定程度之后,随着密度的增加,产量反而下降。种植密度对穗粗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对穗长、行粒数、穗粒数、单穗质量和单穗粒质量的影响达显著水平,而对穗行数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龙生306(原名忻玉6031)是以自育系295-1为母本,以D2g为父本,于2010年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品质育种课题组杂交育成的夏玉米新品种,生育期102 d左右,株型紧凑,耐密性好,高抗倒伏,抗旱性强,结实性好,品质优良。山西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显示,该品种分别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平均增产6.9%和2.9%,适合山西省南部复播区种植,一般单产10 179.0 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20.
该品种为中熟杂交种,春播生育期120 d(在沈阳地区),夏播90~95 d,与本育9、郑单958相当。株高260 cm,穗位96 cm,株型紧凑。果穗筒型,穗长22 cm,穗粗55 cm,14-16行,百粒重45 g,红轴。抗玉米各种叶部病害及丝黑穗病、青枯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