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噻虫啉微胶囊剂在河西地区防治黄斑星天牛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保 《甘肃林业》2010,(6):40-41
黄斑星天牛在河西地区发生防治概况1、黄斑星天牛危害状况黄斑星天牛属鞘翅目天牛科,主要危害杨属、柳属、榆树和槭树,是西北地区危害杨树的一种毁灭性蛀干害虫,以幼虫蛀食韧皮部后钻入木质部危害,严重时破坏树木束导组织,切断了养分的传输,导致树木死亡。在河西地区2年1代,  相似文献   

2.
渭源县对黄斑星天牛的防治措施朱宗琦,何春彦渭源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定西地区南部,属高寒二阴地区。全县总土地面积2065.51平方公里,有林面积63.83万亩,其中,杨树林16.5万亩,占有林面积的25.84%。黄斑星天牛主要发生在路园、锹峪乡的2个村9...  相似文献   

3.
杨树天牛类害虫主要是星天牛、光肩星天牛、黄斑星天牛、桑天牛、云斑白条天牛等。其防治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4.
浅议黄斑星天牛的防治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青海省的林业生产实际,结合黄斑星天牛Anoplophora nobilis Ganglbauer的发生发展规律,总结多年来的治理经验,提出了严把监测预报、检疫、营林和工程治理等“四个环节”的工作思路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黄斑星天牛综合防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斑星天牛在陕、甘、宁三省(区)已成灾数十年。该虫以危害杨树为主,两年发生1代,是典型的 K 类生态对策昆虫。得出的杨树抗天牛序列,抗虫的理化机制,为营造抗虫生态型林打下了基础。对白僵菌等天敌和化学防治研究结果,为协调应用有效防治技术提供了资料。为生物学、生态学、解剖学、数学模型的研究结果提供了准确预测预报的技术依据。黄斑星天牛的综合防治应以营造抗虫速生生态经济型林为基础,实行多种有效防治手段相协调,以达到有虫而不成灾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黄斑星天牛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黄斑星天牛的研究概况。内容包括分类学,生物学,成虫的寄主选择,幼虫饲养,树木抗虫性,成虫生殖行为和生理学,以及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方面的工作,着重强调过去十年间在黄斑星天牛研究方面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分析三北防护林地区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glabripennis(Motsch.)和黄斑星天牛A.nobilisGanglbauer发生、危害、扩散特点的基础上,根据分类指导的原则,提出了不同类型区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8.
浅谈黄斑星天牛扩散蔓延原因及检疫刘玲玲据1992年统计,我省已有9个地(州、市)47个县不同程度地遭受黄斑星天牛为害,面积达73.2万亩,比1980年增加了276%,每年创造成的经济损失达上亿元。为什么黄斑星天牛防治花费了巨大的财力、物力仍然得不到有...  相似文献   

9.
杨树天牛,为蛀干性害虫,其生活隐蔽,常见有星天牛、光肩星天牛、黄斑星天牛、桑天牛、云斑天牛等。当涂县以光肩星天牛和桑天牛危害为主。光肩星天牛在江南多为一年1代,极少两年1代。11月在树干隧道内或皮下越冬,并于翌年4  相似文献   

10.
三北防护林地区天牛发生危害特点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在分析三北防护林地区光肩星天牛Anoplophra glabipennis(Motsch.)和黄斑星天年A.nobilis Ganglbauer发生,危害,扩散特点的基础上,根据分类指导的原则,提出了不同类型区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1.
利用天敌防治黄斑星天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控制黄斑星天牛的为害,通过释放花绒寄甲和肿腿蜂2种天敌昆虫,开展了黄斑星天牛生物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肿腿蜂释放应选择气温在25℃左右、相对湿度70%的晴朗天气进行;花绒寄甲应选择本地培养的成虫和卵进行投放,可提高天敌防治黄斑星天牛效果。  相似文献   

12.
结合山丹县黄斑星天牛(Anoplophora nobilis Ganglbauer)发生现状及黄斑星天牛特性,通过采用3%噻虫啉微悬浮剂、绿色威雷和2%氯氰菊酯乳油等3种不同防治药剂,在山丹县东乐镇西屯村进行了防治试验研究,找出了防治黄斑星天牛的最佳药剂和最适宜浓度,为巩固河西地区造林绿化和生态建设效果、确保以杨树为主的森林生态安全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杨树蛀干害虫主要有光肩星天牛、黄斑星天牛、桑天牛、刺角天牛、青杨天牛、杨干象、蒙古木蠢蛾、东方木蠢蛾、白杨透翅蛾等,其中以天牛危害为最。杨树蛀干害虫由于隐蔽在树干内生活,防治难度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对杨树天牛等蛀干害虫要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通过在黄斑星天牛化学防治区和对照区建立临时标准地,调查树下黄斑星天牛死亡成虫数、刻槽数、3龄以下活幼虫数、3龄以上活幼虫数、羽化孔数等,进行黄斑星天牛化学防治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树干注药+树冠喷药"有机结合的防治措施可使树下黄斑星天牛死亡成虫率达到52.1%,刻槽减退率达到89.1%,3龄以下幼虫减退率达到94.3%,且防治效果不受限于天牛重度、中度、轻度发生区。  相似文献   

15.
自2004年酒泉市发现黄斑星天牛疫情以来,扩散蔓延速度极快,危害日趋严重。为了有效控制该害虫严重发生及迅速蔓延的局面,通过调查发生现状,分析扩散原因,提出酒泉市治理黄斑星天牛的指导思想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张掖市黄斑星天牛防治现状与防治路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黄斑星天牛生活习性、为害特点,结合张掖市发生为害情况和防治现状,分析其蔓延原因,相应提出了切合实际的防治路径,为当地森林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7.
杨树是我省造林绿化的主要树种,但病虫害严重。下面将几种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简单介绍如下:一、黄斑星天牛属鞘翅目天牛科。主要以幼虫危害箭杆扬、大官杨、小叶杨等多种杨树及复叶槭、榆树、旱柳。生活习性:二年1代,当年以小幼虫或卵在树皮下越冬,次年以不同龄期的幼虫...  相似文献   

18.
在新疆焉耆县的黄斑星天牛危害区域营造了4种混交试验林,以观测研究不同混交林(纯林)对黄斑星天牛的抗性。结果表明:多树种混交林比纯林对黄斑星天牛危害的抗性强;在几种混交林中新疆杨与箭杆杨混交林抗虫性较好。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西平高速路防护林黄斑星天牛发生规律、诱因进行研究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光肩星天牛是河南省主要的林业害虫,对林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威胁.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并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分析了光肩星天牛预测预报与防治方法,旨在为光肩星天牛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