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为害十字花科蔬菜的小菜蛾、菜青虫属于发生普遍、危害重而又难于防治的害虫。小菜蛾、菜青虫易产生抗药性,药剂防治效果不稳定,并且同一药剂对不同龄期的小菜蛾、菜青虫防效不同。本试验筛选了几种高效、低毒的化学及生物药剂进行田间药效对比试验,综合评价参试药剂对小菜蛾、  相似文献   

2.
2.5%世隆防治蔬菜菜青虫与小菜蛾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该药剂防治暮青虫、小菜蛾具有高效、安全、无残留、无公害的特点,见效快,持效期长,是防治菜青虫、小菜蛾的理想药剂。从经济有效的角度出发,防治菜青虫、小菜蛾推荐使用浓度以7500-10000倍液为宜.在害虫的卵孵化期至低龄幼虫期使用,可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3.
小菜蛾、菜青虫危害十字花科蔬菜,且小菜蛾已对菊酯类农药产生抗药性,难以防治.选用阿维菌素等多种药剂开展防治小菜蛾、菜青虫试验,结果表明:参试新农药防治效果良好;但在防治中要科学合理使用这些农药,不要连续多次使用,以免产生抗药性.  相似文献   

4.
不同药剂防治小菜蛾、菜青虫效果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小菜蛾、菜青虫危害十字花科蔬菜,且小菜蛾已对菊酯类农药产生抗药性,难以防治。选用阿维菌素等多种药剂开展防治小菜蛾、菜青虫试验,结果表明:参试新农药防治效果良好;但在防治中要科学合理使用这些农药,不要连续多次使用,以免产生抗药性。  相似文献   

5.
用乙基多杀霉素等5种高效低毒农药进行防治小菜蛾和菜青虫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乙基多杀霉素对小菜蛾和菜青虫都有较好的速效性,三氟甲吡醚防效较差,其他各药剂对小菜蛾和菜青虫都有较好的防效和持效性,未见各药剂对蔬菜生长产生不良影响,同时也未见对其他有益生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不同药剂防治菜青虫和小菜蛾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40 g·L-1虫螨腈等7种不同药剂防治小菜蛾和菜青虫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7种药剂对小菜蛾和菜青虫均有一定的控制效果.其中240 g·L-虫螨腈胶悬剂对小菜蛾和菜青虫防治效果最为理想,见效快持效久,药后7d对菜青虫和小菜蛾的防效仍为91.96%和95.73%;25%噻虫嗪水分散颗粒剂3 000倍液防效最差,速效性和持效性均不理想,药后7d对菜青虫和小菜蛾的防效分别为49.21%和57.20%;其余药剂对小菜蛾和菜青虫控制效果较好,且有一定的持效性.试验期间50%杀虫环可溶性粉剂处理区出现新叶黄化等轻微药害现象,虽然可逆,但仍不推荐使用;其余各处理未见对甘蓝生长产生不良影响,安全无药害.  相似文献   

7.
生物农药对小菜蛾和菜青虫防治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高平  鞠桂清  王建如  余生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4):3405-3405,3423
研究了不同药剂对小菜蛾和菜青虫的防治效果,统计出校正防效。结果表明:适宜山东省泰安市地区防治小菜蛾的生物农药品种为菜蛾敌、高效氯氟菊脂、农哈哈、阿维高氯氟;防治菜青虫的生物农药品种为农哈哈、天惠虫清、阿维高氯氟、必锐灵。  相似文献   

8.
氟铃脲防治菜青虫见效快、效果明显,于2~3龄幼虫高峰期用药1次,药后d,防效即可达85%左右,最高可达95%以上;该药剂对小菜蛾也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氟铃脲经济有效的用药量以50mL/667m^2为好;在菜青虫特大发生的情况下,必须用药2次,间隔期为5~7d。氟铃脲是防治菜青虫和小菜蛾的理想药剂,值得在蔬菜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姚桂芳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4):169-170
进行了抑杀净等多种特异性杀虫剂及其混用防治春季蔬菜菜青虫、小菜蛾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抑杀净、农美防治菜青虫、小菜蛾效果明显,低龄幼虫高峰期用药一次,防效可达90%以上,明显优于农拜它、米满的防效,是防治菜青虫和小菜蛾理想的药剂,值得在蔬菜上推广应用.其经济有效的用药量以750mL/hm2为好,同时还要注意施药均匀周到,大发生时必须用药2次,确保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0.
小菜蛾、菜青虫主要危害甘蓝、花椰菜、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取食植株叶片,威胁蔬菜的高产、稳产,影响蔬菜的商品性。为实现有效的防治效果,筛选出防治小菜蛾、菜青虫的杀虫剂,进行了本次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35%氯虫苯甲酰胺对小菜蛾、菜青虫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均最佳,100亿孢子/毫升短稳杆菌、30亿OB/克和100亿芽孢/克粘颗? 苏云菌、300亿OB/毫升小菜蛾颗粒体病毒这三种生物农药对小菜蛾、菜青虫也有较高的防效,但速效性不高。10%虫螨腈、33.3%虫螨腈和1.7%依维菌素、5%甲氨基阿维菌素这三种药剂对小菜蛾和菜青虫的防效一般。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12a-羟基龟藤酮EC对十字花科蔬菜害虫小菜蛾幼虫、桃蚜、菜青虫和黄曲条跳甲成虫的防治效果,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该药剂对上述4种害虫均有较好的防效.在药后3 d时,对黄曲条跳甲成虫、桃蚜、菜青虫和小菜蛾的防效分别是93.6%、98.3%、84.3%和87.6%.10%12a-羟基鱼藤酮EC防治此类害虫时不仅防效高而且作用速度和持效性均优于对照药剂52.5%农地乐EC;另外,该药剂在田间高剂量使用时,没有药害,对农作物安全.因此,该药剂可推荐用于防治小菜蛾等十字花科蔬菜害虫.  相似文献   

12.
氟啶脲等药剂防治菜青虫、小菜蛾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乃斌  张夕林 《安徽农学通报》2006,12(10):154-154,54
氟啶脲防治菜青虫见效快,效果明显,2-3龄幼虫高峰期用药1次,药后1d,防效可达85%左右,最高可达95%以上;并对小菜蛾也具有很好的防效。氟啶脲经济有效的用药量以750m l/hm2为佳;在菜青虫特大发生的情况下,必须用药2次,间隔期为5-7d。氟啶脲是防治菜青虫和小菜蛾理想的药剂,值得在蔬菜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2004年蔬菜上发生特大菜青虫虫灾,尽管都选用药剂进行了适期防治,但由于发生数量太大,一次用药后,残留虫量仍很高,加上有的农户使用药剂不对路、错过防治适期,防治质量较差等诸多原因,甘蓝型卷心菜上残留虫更多,且多是3~4龄幼虫,为了寻求适用于无公害蔬菜生产,且对高龄菜青虫效果优良的杀虫剂,笔者于2004年6月上旬末进行了氟铃脲及其混用防治高龄菜青虫、  相似文献   

14.
通过田间大区试验评价了14种杀虫剂田间推荐剂量对甘蓝上菜青虫和小菜蛾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对菜青虫防治效果在药后3 d达到80%以上的药剂为氯虫苯甲酰胺、虫螨腈、乙基多杀菌素、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小菜蛾防治效果在药后3 d达到70%以上的药剂为氯虫苯甲酰胺、乙基多杀菌素、多杀菌素和三氟甲吡醚。药后7~14 d,氯虫苯甲酰胺、氟虫双酰胺和氟啶脲3个药剂对菜青虫的防治效果与药后3 d基本保持一致外,其他药剂的防治效果随着时间逐步下降,14个药剂对小菜蛾的防治效果随着时间的推移都下降。虫酰肼、腈氟虫腙、高效氯氰菊酯对菜青虫和小菜蛾的防效均较差,不建议田间使用。  相似文献   

15.
小菜蛾、菜青虫田间药效试验及农药残留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菜蛾、菜青虫是我县十字花科蔬菜上的主要害虫,近年来,随产业结构调整,蔬菜面积增加,危害加重,且化防效果差,被菜农称为“不治之症”,形成了化防次数多、农药残留高、蔬菜售价低、市民不敢吃的现象.为有效控制小菜蛾发生危害,减少用药次数,让市民吃上放心菜,我站于2004年4月25日进行不同药剂防治小菜蛾、菜青虫田间药效对比试验,并进行蔬菜农药残留检测.  相似文献   

16.
夏、秋季在甘蓝上用6种不同药剂进行处理,统计喷药前后菜青虫,小菜蛾的虫口基数,然后计算各处理的虫口减退率和校正防效。结果表明,所选的6种药剂对菜青虫的防效都较理想,除速凯和驱避剂外,其余4种药剂对小菜蛾的药效也较理想。  相似文献   

17.
氟啶脲对菜青虫、小菜蛾的防治效果及其应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汉炎 《上海农业科技》2009,(4):144-144,146
氟啶脲防治菜青虫见效快,效果明显,于2~3龄幼虫高峰期用药1次,药后1d,平均防效可达85%左右,最高可达95%以上;对小菜蛾也具有很好的防效;氟啶脲经济有效的用量以50mL/667m^2为好;在菜青虫特大发生的情况下,必须用药2次,间隔期为5~7d,确保防治效果和蔬菜高产优质。因此,氟啶脲是防治菜青虫和小菜蛾理想的药剂,值得在蔬菜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生物源杀虫剂2.5%菜喜胶悬剂防治甘蓝小菜蛾和菜青虫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5%菜喜胶悬剂1 000、1 500、2 000、3 000倍液防治甘蓝小菜蛾和菜青虫的速效性好,药后第1 d的防效优于20%氰戊菊酯乳油2 000倍液和20%米满悬浮剂2 000倍液.以1 000倍液防效最好,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对小菜蛾的防效分别达91.42%、94.46%、92.77%,对菜青虫的防效分别达93.18%、96.06%、94.48%.示范结果表明,2.5%菜喜胶悬剂1 000倍液对小菜蛾的防效为89.74%~92.76%,对菜青虫的防效 90.19%~93.47%.从防效、成本等方面综合考虑,大面积示范推广该药剂的适宜剂量为1 000倍液.  相似文献   

19.
《农技服务》2017,(5):29-30
通过对2%阿维菌素与其他药剂及不同浓度进行防治菜青虫、小菜蛾,结果表明:2%阿维菌素对青菜虫等进行防治,可以取得良好额成效。利用药液对青菜虫进行防治,在用药5天之后,可以提升防治效果96%左右,在用药7天之后,防治效果在95%左右,在防治小菜蛾中,要用之后的五天药效在95%左右。防治最佳时期选择在低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植物源农药对十字花科蔬菜小菜蛾、菜青虫的防治效果,开展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与常用生物农药1.8%阿维菌素乳油相比,1%印楝素·苦参碱乳油防治小菜蛾和菜青虫的速效性、持效性均较好,且对低龄小菜蛾和菜青虫的防效较好;3%除虫菊素微囊悬浮剂、7.5%鱼藤酮乳油分别对小菜蛾、菜青虫的防效高、持效性好,适宜在生产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