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柞蚕高饲料效率新品种981与9906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适应两高一优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为进一步提高我国柞蚕场资源利用率、避免资源无谓消耗,改进蚕场生态环境,提高养蚕效益,以提高饲料转化效率为育种目标,经9年18代择选,育成了柞蚕高饲料效率品种981和9906,新品种性状稳定,产量分别比青6号增产14.94%和23.32%。饲料效率均优于首例高饲料效率品种8821和8822,其中茧重转化率比8821、8822高0.67个分点,茧层生产率比8821、8822高0.04个百分点。2004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
石淑萍 《新农业》2007,(1):55-55
强健性柞蚕新品种抗大及其杂交种抗大×(8821·8822),是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经11年系统攻关选育而成的具有突出抗病抗逆性状的丰产型工化品种。杂交种抗大×(8821·8822)将抗逆性状、产量性状、饲料效率性状及茧丝工艺性状实现了平衡提高,具有强健好养,适应性强,稳产性能好的特点。2004年纯种抗大及其杂交种抗大×(8821·8822)通过了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品种审定,被专家评价为具有国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杂交种抗大×(8821·8822)以其综合抗病、抗低沮饥饿和高饲料效率3性状,实现了柞蚕生产的高产、稳产。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4年新晶种放莽面积就已占全国柞蚕生产总面积的46.7%。[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强健性柞蚕新品种抗大及其杂交种抗大×(8821·8822),是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经11年系统攻关选育而成的具有突出抗病抗逆性状的丰产型二化品种.  相似文献   

4.
一、高饲料效率良种--大三元 大三元是由8821、8822和选大三个品种组配成的三元杂交种.已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获辽宁省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 1.形态特征.8821幼虫体背苹果绿色.各眠起蚕头部灰白色,停食时头胸部昂起,似坐狮状,胸部格外健壮发达.8822幼虫体背宝石绿色,茧大色淡.大三元幼虫体背橄榄黄绿色,茧象牙黄色.  相似文献   

5.
中国柞蚕育种研究实践与理论重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中国柞蚕育种研究实践的综合分析,提出中国柞蚕育种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将中国柞蚕育种研究的历史前推了20年。概述了从近代到现代中国柞蚕育种研究发展的三个阶段:由单一的系统分离育种方式发展到兼用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等多种方法育种;由单一的柞蚕形态学选择发展到多种生物学性状选择与各种鉴定技术紧密结合;由单一的柞蚕选种实践发展到与遗传规律、性状相关分析等基础理论紧密结合,从而不断地提高柞蚕育种研究的水平和效果。评价了柞蚕高饲料效率新品种8821和8822及其二元杂交种和(8821·8822)×选大的研究是当代中国柞蚕育种研究的重大成果,创造了中国柞蚕育种史上理论研究与实物成果研究成功结合的先例。阐明了数量性状遗传是中国柞蚕育种研究的理论重点。  相似文献   

6.
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在实施国家科技部科技攻关引导项目过程中.运用基因重组原理.采取复式杂交方法.首先利用高产性好的选大做母本.以抗病性强的抗病2号为父本.在杂交后经过5年10代育成了柞蚕新品种抗大.继而又经5年纯种生产性能比较试验.然后将其同饲料效益高的8821·8822配制成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7.
抗大×(8821·8822)是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运用基因重组原理.采取复式杂交方法,精心育成的我国首例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柞蚕强优势杂交种。它将高产性、抗病性、适应性、饲料效率高、茧丝品质好等多种优点集于一身,实现了我国乃至世界柞蚕育种史上由单一性状改良到综合性状全面提升的新突破。这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成果.已经获得2005年度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相似文献   

8.
通过选择4个柞蚕饲料主导品种、3个蚕品种组成12个组合,并经过5次重复,全龄秋养室内育,调查饲料转化效率证明:(1)树种是影响饲料转化效率的第1因素,茧重转化率和茧层生产率分别占总作用的62.7%和47.62%;(2)蚕品种与树品种对饲料转化优劣表现一致,茧重转化率作用显著,而茧生产率作用不显著;(3)不同蚕品种与饲料品种饲料效率转化优劣表现一致,二者之间无特异性。即用好的蚕品种无论使用什么饲料品种相对饲料转化效率都高(两指标平均开差占平均20.02%);反过来无论使用什么蚕品种,用好的树种饲料转化效率都高,相对开差占平均数的35.80%。研究表明:在不可能大规模改变树种的前提下,培育使用高饲料转化效率的蚕品种不但有增产20%的可能性,且无饲料品种差异之忧。  相似文献   

9.
优质高效柞蚕三元杂交种 882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历经 10年选育成功的高饲料效率柞蚕三元杂交种 882, 是 “ 九五 “ 期间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取得的重大成果,已于 1999年 9月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1.特征特性卵扁椭圆形,栗褐色,卵壳乳白色,每克卵数 110粒,孵化率 97%.幼虫蚁蚕头壳红褐色,蚕体黑色,体背橄榄黄绿色,体侧鹦鹉绿色,气门上线佛手黄色,气门下线疣状突起晴山蓝色,臀板可可棕色.龄期经过:春蚕 50~ 53天,秋蚕 43~ 45天.成虫雌蛾岩石棕色,雄蛾山鸡褐色.茧象牙黄色.蛹黑褐色间有黄褐色.饲料效率比对照品种高出 18% 以上 .……  相似文献   

10.
柞蚕5龄取食特点与饲料效率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柞蚕5龄食下量约占总食下量的80%,且正是体重增加,丝素积累最关键时期。由于柞蚕5龄蚕体较大,取食活动旺盛,也便于观察和研究。柞蚕不同品种饲料效率有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性主要体现在5龄。那么5龄取食特点即活动规律与饲料效率有何关系。弄清这些问题无论对学科建设还是品种选育研究等工作都会有很好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早在1995年从“青6号”保育材料中发现的特大型突变个体.然后以蚕体色与蚕茧色为表型标志进行系统培育.经过4年6代连续选择提高而育成的柞蚕高饲料效率新品种“9906”,具有产量高、龄期短、产卵多、抗性强等特点,已在2004年通过辽宁省品种审定.2007年获得辽宁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经多年试养、示范与推广表现良好.  相似文献   

12.
<正> 蚕茧生产效率的提高,包括蚕和桑品种的改良以及利用发育调节技术来提高生产效率两个方面.从家蚕遗传育种角度来说,首先是改良蚕品种提高蚕茧的生产效率,即培育能充分利用桑叶而且茧丝量多的高饲料效率品种.蚕的饲料效率受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的制约,环境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可人为控制,而遗传因素则是由蚕品种固有特性所决定的,须通过品种改良  相似文献   

13.
我国有130多个柞蚕品种,其中实用品种30多个,现介绍应用最多、产量、效率最佳的6个实用品种。 (一)高饲料效率新品种——大三元  相似文献   

14.
柞蚕是世界上最宝贵的生物资源之一。柞蚕业是辽宁的优势产业,年产茧量占全国的70%以上,占世界的63%。通过对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综合分析,认为辽宁柞蚕优势在于:柞林资源丰富,饲料上佳;气候温和湿润,节律宜蚕;蚕场林相明显,生态良好;蚕种类型多样,品种优良;科研面向生产,技术先进;种地兼营放蚕,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15.
通过研究担桑产茧量、茧重和茧层量饲料效率,探讨四川省首对细纤度三眠蚕品种“蜀细1号”与四眠蚕的饲料效率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蜀细1号”食下1 kg桑叶的产茧量为58.72 g,比四眠蚕的产茧量高20.72%。“蜀细1号”的茧重饲料效率为5.83%,茧层饲料效率为1.25%,分别比四眠蚕高33.11%,26.26%。以上研究为三眠蚕品种“蜀细1号”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柞蚕生产是山区、半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产业,其特点是投资少、见效快、销路好、经济效益高,农民说:“种地带放蚕,收入一年顶二年。”因此,广大农民放养柞蚕的积极性非常高。保持柞蚕生产高产、稳产,除了提高放养技术水平和放养高产品种外,更主要的是提高蚁蚕保苗率。目前,放养柞蚕,收蚁结茧率不高,一般在40%~47%,严重地影响了经济效益的提高。出现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秋蚕蚕期正是雨季,高温多湿,各种害虫繁殖、活动猖獗,对小蚕期的蚁蚕危害特别严重。  相似文献   

17.
柞蚕人工饲料的研究:柞蚕摄食因子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柞蚕人工饲料摄食率低而不稳制约着作蚕人工饲料的实用化,其核心问题是柞蚕摄食因子即作柞蚕诱食,咬食,吞咽因子均不清楚,为此开展了本项研究。该项研究为改进和完善柞蚕人工饲料配方,促进柞蚕人工饲料实用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品种来源: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实验种场1982年对青六号品种的自然突变蛾进行累代添毒选择及高温强化等方法选育出的抗软化病、高产中早熟柞蚕新品种。1998年10月经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推广。  相似文献   

19.
<正> 家蚕以桑叶为食料,从中摄取各种营养物质,建造蚕体,维持生命和生产丝物质。因此,桑叶的营养价值和实用价值,势必影响蚕的生长发育和饲料效率。为了明确不同桑品种的叶丝转化率,即茧层生产效率状况,曾选用湖桑32、湖桑7、湖桑199、湖选四个品种,于1986年秋蚕期进行了饲料效率比较试验,初步探明了桑品种间饲料率的差异程度。为了进一步明确上述四个桑品种春蚕期的饲料效率状况,又于1987年春蚕期进行了本试验,结果趋势与1986年秋蚕期基本一致。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辽宁柞蚕业在国内外柞蚕生产中一直占主导地位,柞蚕茧年均产量5万多吨,约占全国的80%.不但产量丰富,而且拥有世界最大的柞蚕品种资源库,80%的世界柞蚕种质资源保存在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