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废弃茶叶渣对废水中铅(Ⅱ)和镉(Ⅱ)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采用单因素实验方法,考察了铅和镉离子的初始浓度、吸附时间及pH对吸附的影响,并绘制了三种因素对吸附率及吸附量的影响曲线。结果表明,茶叶渣对Pb2+和Cd2+的吸附率、吸附量随着时间的延长均增高,最后分别达到72.13%、3.56mg/g和93.75%、4.69mg/g;随着Pb2+和Cd2+初始浓度的增加,吸附量均呈上升趋势,最后分别达到4.06mg/g、4.71mg/g,Pb2+的吸附率呈下降趋势,而Cd2+的吸附率呈上升趋势;随着pH的升高,两种离子吸附曲线都为先升后降,各自的最佳pH分别为5、7。通过改变Pb2+和Cd2+的离子初始浓度、吸附时间和调节溶液pH值,废弃茶叶渣对能够对废水中Pb2+和Cd2+有良好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2.
陈莉  庞婷  闫瑞  郑妍 《保鲜与加工》2019,19(4):125-130
以甘薯渣为原材料经改性制备甘薯渣吸附剂,配制不同浓度的Cr6+、Zn2+水溶液,研究甘薯渣吸附剂对水中Cr6+、Zn2+的吸附效果。分析溶液初始浓度、吸附剂用量、pH、温度、吸附时间、吸附剂粒径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甘薯渣对水中Cr6+和Zn2+的吸附效果显著优于活性炭,对Cr6+、Zn2+的吸附机理为以化学吸附为主的化学物理吸附,遵循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能很好的描述改性甘薯渣对Cr6+、Zn2+吸附规律。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测和傅氏转换红外线光谱(FTIR)分析结果表明,改性甘薯渣表面疏松多孔结构可提供多吸附位点,且羟基、羧基等基团有利于对Cr6+、Zn2+的吸附。该吸附剂解吸处理后可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3.
沸石粉对溶液中铜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沸石粉是广泛用来控制和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无机材料,为了探究沸石钝化重金属Cu2+的作用机理,笔者通过批次振荡试验研究了沸石粉吸附溶液中Cu2+的热力学和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等温吸附过程极显著遵循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沸石粉中Cu2+的最大吸附容量为3.839 g Cu/kg,为优惠型吸附。吸附动力学极显著符合Lagergren准二级、Elovich和双常数方程,为快速吸附过程,吸附速率主控步骤为液膜扩散。△G<0,△H>0,△S>0,表明沸石吸附溶液中Cu2+的过程为自发吸热熵推动反应。  相似文献   

4.
将啤酒废酵母制成一种新型的生物吸附剂,用于吸附重金属离子铜。研究了不同温度、时间、pH值,以及铜离子浓度和酵母浓度条件下,啤酒废酵母对Cu2+的吸附能力。初步确定了啤酒废酵母对Cu2+吸附的最佳组合,即吸附温度为35℃,吸附时间为55 min,起始pH值为5,酵母的质量浓度为1 g/L,Cu2+质量浓度为22 mg/L,在此条件下啤酒废酵母对Cu2+吸附率可达到90.00%左右。通过L16(45)正交实验表明,Cu2+质量浓度和pH值是影响啤酒废酵母吸附铜离子能力的显著因素。对吸附了铜离子的啤酒酵母进行解吸实验,表明在浓度为1 mol/L的HCl中,其解吸率为55.00%,与1 mol/L的NaOH和去离子水相比,有较高的解吸率。  相似文献   

5.
为考察鸭粪中重金属的行为,采用一次平衡法,对鸭粪对Cu2+和Zn2+的吸附-解吸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鸭粪对Cu2+、Zn2+的吸附热力学过程在24 h内达到平衡,其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245.35 mg/kg,1129.34 mg/kg。分别用Langmuir型和Freundlich型吸附模式对吸附过程进行拟合,拟合的结果表明,鸭粪对Cu2+、Zn2+的吸附过程均较符合Langmuir吸附模式。用化学动力学中的一级反应方程lgC0/C=k1t和二级反应方程1/C-1/C0=k2t对该吸附动力学过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鸭粪对Cu2+的吸附过程更符合二级反应规律,而对Zn2+的吸附过程更符合一级反应规律。鸭粪对Cu2+、Zn2+的解吸动力学过程表明,重金属的解吸量较小,且在较短时间内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通过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的方法对法桐落叶渣吸附Cu~(2+)条件进行优化,建立浓度(X_1)、加入量(X_2)、pH(X_3)、温度(X_4)、时间(X_5)5个因素与吸附率(Y)的回归模型:Y=75.365 07+11.822 68X_1-6.858 95 X_2+0.239 10 X_3+2.163 83 X_4+1.100 91 X_5-4.777 08 X_1~2-2.435 83 X_2~2-2.255 09 X_3~2-1.491 18 X_4~2-3.431 78 X_5~2+3.835 57 X_1X_2+0.600 02 X_1X_3-3.153 86 X_1X_4-0.299 78 X_1X_5-0.304 83 X_2X_3+0.798 87 X_2X_4-0.013 50X_2X_5-0.231 74 X_3X_4-1.440 78 X_3X_5+0.935 30 X_4X_5。得出各因素对法桐落叶渣吸附Cu~(2+)影响顺序为:浓度加入量温度时间pH。从模型可知,在加入量0.5 g,pH=6,温度20℃,时间4 h的条件下,法桐落叶渣对Cu~(2+)吸附率最高可达88.19%。本研究为落叶的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对实现经济循环发展和保护环境具有积极意义,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针对石榴汁在加工与储存过程中极易褐变的问题,试验研究了石榴汁色素稳定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石榴汁色素对温度和pH比较敏感,在较低温度和酸性(pH4)条件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Ca2+、K+、Na+、Zn2+、H2O2、甜味剂和紫外光对石榴汁色素的影响不明显;Fe3+、Cu2+和Na2SO3会引起石榴汁色素的较大损失;日光照射对石榴汁色素的影响也较大。所以,在石榴汁加工及储存过程中,应在较低的温度下保持一定的酸度,避免高温、光照或与含Fe3+或Cu2+的材料接触。  相似文献   

8.
电化学法处理养殖粪便重金属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浏阳市永安镇某养殖场养殖粪便中Cu2+、Zn2+、Cd2+、Pb2+等重金属离子的含量进行了分析,并以石墨板为阳极、不锈钢板为阴极的电化学方法对养殖粪便进行处理,考察了电解电压、电解时间等因素,对样品不同区域pH以及Cu2+、Zn2+、Cd2+、Pb2+等重金属离子处理效果的影响,同时计算能源消耗费用。结果表明,阳极区域的pH呈下降的趋势,阴极区域的pH呈上升的趋势,且反应稳定后阴极和阳极区域的pH值之和等于14;在反应器中的不同区域内,各重金属离子的去除效果均不同,阳极区域的去除效果最佳;在样品初始浓度为90g/L、pH值为6.82的条件下,当电压为40V,电解时间为4h时,对养殖粪便的处理效果与费用最佳,此时反应器中Cu2+、Zn2+、Cd2+、Pb2+等重金属离子的去除率分别为62.32% 、79.78%、55.37%、58.56%,处理1m3的养殖粪便所需的费用为10.75元。  相似文献   

9.
pH对不同来源腐殖酸吸附铅和锰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笔者以从草碳、褐煤和风化煤中提取的腐殖酸为供试材料,研究了三种来源腐殖酸对Pb2+和Mn2+的吸附率在不同pH值条件下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pH显著影响腐殖酸与Pb2+和Mn2+的络合反应。三种来源腐殖酸对Pb2+和Mn2+的吸附率均以pH3.5时为最低,随着pH值的增大,三种来源腐殖酸对Pb2+和Mn2+的吸附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当pH>5.5时,Pb2+和Mn2+的吸附率随pH值的变化较为平缓。pH值的变化对Mn2+和三种来源腐殖酸上的络合反应影响较大,由吸附率由pH3.5时的24%增加至pH5.5时的83%,增加了近2.5倍;而pH从3.5增大到4.5时,Pb2+的吸附率仅增加了约25%。与对照相比,pH3.5~5.5时,腐殖酸能够降低溶液中Pb2+的浓度,pH4.5~6.5时,降低Mn2+的浓度,从而降低该条件下这两种金属离子的生物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为深入研究沸石对水溶液中Cr(Ⅵ)吸附和脱附机理,利用合成沸石对水溶液中的Cr(Ⅵ)进行了吸附和脱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pH值对合成沸石吸附Cr(Ⅵ)影响较大,Cr(Ⅵ)的吸附率随pH值与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减小,但吸附量却随初始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Freundlich比Langmuir模型更适合描述其吸附行为,且其属于易吸附。在最优条件下,合成沸石在25.0、50.0和100.0 mg?L-l三种质量浓度下对Cr(Ⅵ)的平衡吸附量分别为3.58mg?g-l,6.76 mg?g-l和8.08 mg?g-l;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比准一级能更好地描述合成沸石对Cr(Ⅵ)的吸附行为,准二级动力学拟合得到的吸附量与实测吸附量相差小于5.8%,吸附传质过程主要受液膜扩散和颗粒内扩散的共同控制其吸附速率。在蒸馏水中Cr(Ⅵ)的E%仅为2.57%,而添加NaOH后脱附率明显增加,同时Cr(Ⅵ)在合成沸石上的脱附符合准二级反应动力学。, 为深入研究沸石对水溶液中Cr(Ⅵ)吸附和脱附机理,利用合成沸石对水溶液中的Cr(Ⅵ)进行了吸附和脱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pH值对合成沸石吸附Cr(Ⅵ)影响较大,Cr(Ⅵ)的吸附率随pH值与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减小,但吸附量却随初始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Freundlich比Langmuir模型更适合描述其吸附行为,且其属于易吸附。在最优条件下,合成沸石在25.0、50.0和100.0 mg?L-l三种质量浓度下对Cr(Ⅵ)的平衡吸附量分别为3.58mg?g-l,6.76 mg?g-l和8.08 mg?g-l;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比准一级能更好地描述合成沸石对Cr(Ⅵ)的吸附行为,准二级动力学拟合得到的吸附量与实测吸附量相差小于5.8%,吸附传质过程主要受液膜扩散和颗粒内扩散的共同控制其吸附速率。在蒸馏水中Cr(Ⅵ)的E%仅为2.57%,而添加NaOH后脱附率明显增加,同时Cr(Ⅵ)在合成沸石上的脱附符合准二级反应动力学。  相似文献   

11.
铜尾矿废弃地耐铜菌株的筛选及其对重金属抗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摘要:通过在固体培养基中加入一定浓度的Cu2+,从铜尾矿废弃地的土样中筛选分离得到一株耐铜菌株。研究结果发现,该菌株最高耐受Cu2+浓度为390 mg?L-1。菌株特性结果表明,该菌株最适生长温度在30℃左右,最适生长pH值为中性,但对渗透压耐受力不是很强。除对Cu2+具有耐性外,该菌对重金属Zn2+、Pb2+也具有较强抗性。  相似文献   

12.
采用批平衡实验法,比较研究了重金属镉在针铁矿、腐殖酸及针铁矿—腐殖酸复合胶体中的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在试验浓度范围内,三种吸附剂对Cd2+的等温吸附特征均可用Langmuir、Freundlich和Linear方程加以描述。其中以Langmuir方程的拟合效果最佳,线性相关系数为:0.991、0.996、0.999,由此得出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41.67、38.46、45.46 mg/g,表明腐殖酸与针铁矿复合胶体较两者单一体系的吸附力有所提高,且所吸附的镉均难以解吸,平均解吸率分别为5.871% 、5.918%、1.068%。三种吸附剂对Cd2+的吸附可分为两个阶段,即吸附开始4h内的快速反应阶段和此后的慢速反应阶段,在前4h的快速吸附阶段,吸附量可达到平衡吸附量的90%-95%  相似文献   

13.
硅藻土对污染土壤中铅的固定效果及机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为了有效地将硅藻土应用于土壤铅污染修复,并加以推广,逐步恢复受污染土壤的生产能力,研究了硅藻土对污染土壤中铅的固定效果、吸附过程、等温吸附和吸附动力学。结果表明:硅藻土能充分将土壤中交换态的铅转化为残渣态,硅藻土的施加不会对土壤pH值和有机质等理化性质造成较大改变;硅藻土对Pb2+的吸附过程控制步骤是孔道内的化学反应;硅藻土对Pb2+的吸附动力学属性符合伪2级动力学模型,等温吸附符合Langmuir模型,最大吸附量qm为10.428 mg/g。硅藻土可以有效固定土壤中的铅,并降低其生物有效性,可作为铅污染土壤的有效改良剂。  相似文献   

14.
实验测定了粉煤灰对酸性金黄G染料废水中酸性金黄G染料的吸附效能。研究了加灰量,pH值及活化处理温度对粉煤灰吸附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粉煤灰对酸性金黄G染料有极明显的吸附效能,可具有极好的以废治废效果;随着粉煤灰的加入,染料去除率大幅度提高,对于染料浓度低于50mg/L的溶液,去除率可达到100%;吸附pH值范围为5~6.5,活化温度为300℃时,粉煤灰的吸附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15.
典型畜禽粪便配伍食用菌菌渣堆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三种典型畜禽粪便工厂化高温好氧堆肥过程中物理化学参数的动态变化规律,为典型禽畜粪便和食用菌菌渣废弃物有机肥料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分别以新鲜牛粪、猪粪和鸡粪配以2倍质量(DW)的食用菌菌渣进行堆肥试验,研究了堆肥过程中温度、pH值、铵态氮、硝态氮和发芽指数等理化指标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堆肥过程中牛粪、鸡粪和猪粪处理在55 ℃以上的持续时间均超过15 天,堆体温度均超过70 ℃。堆肥结束时,猪粪、鸡粪、牛粪处理的pH值分别为7.59、7.81、7.48,符合腐熟堆肥pH值在 5.5 ~ 8.5的一般标准,种子发芽指数(GI)均大于80%,总养分(N+P2O5+K2O)分别为4.31%、5.01%、4.57%,只有鸡粪处理满足有机肥养分标准(NY525-2012)。堆肥过程中各处理铵态氮含量逐渐下降,硝态氮含量逐渐增加,至堆肥结束时牛粪、鸡粪和猪粪处理铵态氮的减少量分别为45.6%、29.2%、33.9%,而相应地硝态氮含量分别增加到2.59 g kg-1、2.57 g kg-1、2.15 g kg-1。[结论]本研究结果可为适度规模养殖场的畜禽粪便进行堆肥处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Cr(Ⅵ)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规律,探明Cr(Ⅵ)在土壤中的吸附行为,采用室内振荡平衡法,以褐土、潮土以及黄绵土为研究对象,研究振荡时间、温度对土壤吸附Cr(Ⅵ)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土壤对Cr(Ⅵ)的吸附平衡时间和吸附量不同。3种供试土壤的振荡平衡时间顺序依次为黄绵土>潮土>褐土;在吸附平衡24 h时,3种供试土壤的吸附量顺序依次为潮土>褐土>黄绵土(2)随着温度的升高,吸附量逐渐下降,不同类型的土壤下降速度不一样。3种供试土壤对Cr(VI)的吸附量下降速度的顺序为潮土>黄绵土>褐土。3)3种供试土壤吸附Cr(Ⅵ)的等温线均符合 Freundlich方程和 Langmuir方程,但Freundlich方程的拟合效果更好。(4)3种供试土壤的吸附都是非自发的(ΔG>0),且放热(ΔH<0)的化学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