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9 毫秒
1.
水稻OsVDAC2基因的克隆及亚细胞定位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VDAC(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又称作线粒体孔蛋白,在调节线粒体的代谢和能量功能以及线粒体介导的凋亡中都发挥重要作用。但水稻中VDAC家族的亚细胞定位及其生物学功能尚未清楚。依据NCBI公布的水稻OsVDAC2的ORF序列设计引物,从水稻品种日本晴叶片cDNA中扩增得到目的片段。构建OsVDAC-GFP融合瞬时表达载体,转化水稻原生质体对其进行亚细胞定位。激光共聚焦观察结果表明:水稻OsVDAC2蛋白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旨在研究羔羊、胎儿成纤维细胞、绵羊类胚胎干细胞及处理方式对核移植效率的影响。比较了羔羊皮肤成纤维细胞饥饿及消化后平衡时间对细胞可用率的影响;胎儿成纤维细胞饥饿及消化后平衡时间对细胞可用率的影响;羔羊成纤维细胞、胎儿成纤维细胞、类胚胎干细胞在可用率及对融合率的差异和类胚胎干细胞与转基因羔羊皮肤成纤维细胞对核移植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饥饿对胎儿成纤维细胞可用率影响不大(P>0.05),但平衡时间影响极大(P<0.01);饥饿及平衡时间对胎儿成纤维细胞影响都很显著(P<0.01);胎儿成纤维细胞的可用率极显著高于类胚胎干细胞和羔羊皮肤成纤维细胞(P<0.01),融合率显著高于羔羊(P<0.05),但与类胚胎干细胞间没有差异(P>0.05);胚胎移植后,类胚胎干细胞的怀孕率显著高于羔羊皮肤成纤维细胞(P<0.05)。饥饿和平衡时间对供核细胞的可用率有显著影响,类胚胎干细胞的核移植效果好于成纤维细胞。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福寿螺消化纤维素的生理机制,本研究采用PCR-DGGE技术分析了福寿螺胃肠内容物的菌群结构。无菌条件下采集福寿螺胃、肠内容物,提取细菌总DNA;以通用引物扩增细菌16S rDNA V3区;DGGE电泳,回收、克隆、测定DGGE优势条带。结果表明,雌雄福寿螺胃肠菌群结构相同,均为22种细菌;10个明显条带的序列分别与气单胞菌属(Aeromonas sp)、希瓦氏菌属(Shewanella sp)、粘质沙雷菌(Serratia marcescens)、肠杆菌属(Enterobacter)、铁单胞菌属(Ferrimonas sp)和5个不可培养的细菌的16S rDNA V3区序列高度相似。分离到2株细菌,其中1株为腐败希瓦氏菌。  相似文献   

4.
病原侵染后杨树叶片中两个关键酶的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corbate peroxidase,APX)和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S-adenosyl methionine synthetase,SAMS)在植物胁迫应答中扮演重要角色。为了研究这两个酶与杨树抗病的关系,以杨树高抗无性系“NL895”(P. euramericana CL“NL895”)为实验材料,利用实时定量RT-PCR(Real-time RT-PCR)技术,分析病原侵染不同时间后杨树叶片中这两个酶在mRNA水平上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这两个酶均差异表达且表达量下调,表明二者与杨树抗病过程是密切相关的。进一步将APX和SAMS在转录组水平上的表达变化与蛋白质组水平上的变化进行比较后发现,二者在两种水平上的表达变化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赵磊  邵雪亚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35):128-133
目前快速城市化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是土地研究的热点之一。为了研究快速城市化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因子,将快速城市化地区划分为城区、郊区和工业主导区3个部分,分2个时段研究了2002-2010年各分区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并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因子。研究结果表明,土地利用变化的热点集中在城区和工业主导区;2006-2010年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幅度要明显大于2002-2006年,其中两期建设用地分别增加806.40 hm2、3112.91 hm2;耕地、林地等地类大规模减少,二者两期减少之和均占减少总面积的85%以上,建设用地迅速增加;经济发展、外部政策干扰是刺激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因素。在土地利用和产业规划过程中进行用地分析,科学实施规划改善土地利用结构,保护水体、林地、耕地等地类,提高土地利用率是保护耕地、林地等地类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
广东省典型地区福寿螺越冬后的种群密度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 要 福寿螺作为一种入侵生物,已对广东地区农业生产造成极大的危害。为了了解广东省不同地区福寿螺种群的越冬及其恢复状况,本研究在2010年3月底以前调查了广东省6个典型地区(汕头、韶关、肇庆、增城、茂名、湛江)三种不同生境(水田、旱地、水渠)下的福寿螺种群密度,研究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不同地区福寿螺密度差异情况。结果表明:三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福寿螺的密度差异显著,水渠最多,水田次之,旱地最少;不同地区之间水田和水渠中福寿螺密度存在一定差异,有些地区之间达显著水平;总体而言,汕头、肇庆、湛江、茂名、韶关、增城单位面积福寿螺的种群数量依次增加;土地利用与管理方式可能是造成福寿螺在不同地区总体密度差异的主要原因;利用福寿螺作为饲料,发展养殖业,能实现变废为宝;实施水旱轮作,能减少福寿螺的暴发危害。关键词 福寿螺 生物入侵 密度 调查  相似文献   

7.
高纯度牦牛子宫内膜基质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其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获得高纯度的牦牛子宫内膜基质细胞,对牦牛子宫内膜使用胶原酶消化,分离基质细胞进行体外培养,研究其生长特性,并对其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结果,牦牛子宫内膜在37℃条件下,以2 g/L的胶原酶Ⅱ消化2.5 h,更换新鲜消化液继续消化2.5 h,消化效果好;用74 μm滤网过滤,再经400 r/min离心和自然沉降去除上皮细胞,可分离得到大量的单个细胞,所得细胞贴壁后可见梭形和多角形2种形态,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这2种形态的细胞均表达波形蛋白,阳性率可达95%以上,不表达角蛋白。结果证明已成功分离到高纯度的牦牛子宫内膜基质细胞。  相似文献   

8.
饥饿对鲫鱼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和流变学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饥饿对鲫鱼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和流变学性质的影响.于21±1℃条件下,在室内水族箱内对鲫鱼进行了为期28d的饥饿实验,分别在饥饿开始后的0、7、14、21、28d取样并测定了其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和全血粘度.结果表明血液中红细胞数和红细胞压积分别在饥饿后7d和14d内显著下降,而白细胞数和红细胞沉降率分别在饥饿后7d和21d内显著上升;鲫鱼血清中的血糖对饥饿特别敏感,在饥饿后7d内明显下降(P<0.05),此后几周变化不明显(P>0.05);总蛋白和白蛋白在饥饿后7d内均有所增加,然后下降;谷丙转氨酶活性在饥饿后14d内明显下降,甘油三脂和总胆固醇在饥饿后21d内明显下降;饥饿对鲫鱼血清钙离子浓度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没有显著性影响.全血粘度值在饥饿后14d内下降,随后全血粘度值逐渐增加,到饥饿后28d时仍低于正常值.结果提示,饥饿对鲫鱼大部分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和血液流变学性质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9.
种子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有机农业生产中对种子来源、转基因状况以及在种子处理方面都有明确要求。为了确定种子在有机生产认证中的要求、发展现状以及评价种子是否满足有机产品认证标准要求时所存在的风险,本研究通过资料收集及整理的方法确定了有机作物生产中对种子的认证要求、发展现状及风险分析,分析得出目前种子来源不是引起有机作物认证风险的主要因素,引入转基因种子和种子处理是该环节的主要认证风险来源。评价转基因风险的主要依据是其商业化种植的程度及其研究状况,这一标准决定在有机生产过程中使用转基因种子的风险高低;在使用常规种子过程中,种子是否受到化学药剂的处理也是在该环节中的一个重要风险。通过对有机种子风险进行分析可以为生产者及检查认证人员提供在种子环节应该注意的问题,以提高有机生产的符合性。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福建早稻多年田间观测数据与气象资料的相关和回归分析,研究气象条件对早稻产量结构要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穗结实粒数是造成早稻产量年际变化的主要因素,幼穗分化到乳熟期的光温水条件对早稻产量起着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摘 要 本文应用Grimelius银染法对黄雀(Carduelis spinus)消化道嗜银细胞的分布、密度、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食管和嗉囊中未发现嗜银细胞,消化道其它部位均有嗜银细胞,其分布密度大体呈波浪型,有两个分布高峰分别是腺胃和回肠,十二指肠分布密度最低。嗜银细胞主要分布于粘膜上皮之间和腺泡上皮之间,也有少量位于上皮细胞基部。嗜银细胞形态多样呈椭圆形、锥体形、梭形等,其中锥体形嗜银细胞突起伸向肠腔 ,梭形嗜银细胞两端均有突起,分别指向肠腔和固有膜。本文还结合黄雀消化道嗜银细胞分布型的形成与各部位消化功能有关的特点进行了讨论,认为黄雀消化道内嗜银细胞具有内、外分泌两种功能  相似文献   

12.
嗜银细胞在300日龄中国黄羽鹌鹑消化道中的形态与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消化系统的生理和病理学研究提供形态学依据,研究300日龄中国黄羽鹌鹑(Coturnix aponica)消化道嗜银细胞的分布和形态。取消化道各段,应用Grimelius银染法处理,观察嗜银细胞的分布、形态,并统计消化道各段嗜银细胞的分布密度,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法对雌雄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黄羽鹌鹑的口腔、食管、嗉囊、肌胃和泄殖腔未发现嗜银细胞,在消化道其他部位均有嗜银细胞,其分布曲线大体呈现波浪形,2个高峰分别出现在腺胃和结直肠,空肠的分布密度最低。嗜银细胞主要分布在腺胃腺叶内细胞、肠黏膜上皮细胞、肠固有层和肠腺泡上皮细胞之间。其形态多样,包括锥形、梭形、圆形、椭圆形等等,其中锥形嗜银细胞的突起伸向肠腔,梭形嗜银细胞两端均有突起,分别指向固有层和肠腔。说明黄羽鹌鹑消化道嗜银细胞的分布可能与其种属有关,结合黄羽鹌鹑消化道嗜银细胞分布与形态可以推测其有内分泌、外分泌和旁分泌3种功能。  相似文献   

13.
本实验通过HE、免疫组织化学SABC 染色和Western Blot方法对瘦素受体(Ob-R)在小尾寒羊消化系统中的表达进行研究。HE染色结果显示,各组织结构正常,细胞形态清晰可见;免疫组织化学SABC染色显示,在皱胃胃体部固有层胃底腺的主细胞和壁细胞及十二指肠黏膜上皮细胞和固有层肠腺的柱状细胞中均可见大小数量不等的棕黄色颗粒;western Blot 实验发现,在胃和小肠均检测到120KDa、110KDa和98KDa三条带。120KDa长型瘦素受体蛋白在胃中表达量显著高于小肠中的表达;110KDa的短型瘦素受体蛋白,在小肠和皱胃中表达量接近。98KDa短型受体蛋白在胃和小肠表达均较弱。实验结果表明,瘦素受体在小尾寒羊消化系统中的表达,对调节能量平衡和饲料摄入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澳洲野生棉种子叶色素腺体延缓形成的组织结构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对5个澳洲野生棉种休眠种子、种子发育过程中的子叶和种子萌发过程中的子叶进行连续切片观察,并以比克氏棉为例进行透视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具有子叶色素腺体延缓形成性状的澳洲野生棉种及其杂交后代的休眠种子,虽肉眼看不到色素腺体,但具有一群不同于其它细胞的特殊细胞群,其整体结构类似色素腺体的雏形。因此,提出了“色素腺体原”的新概念。澳洲野生棉种在开花后的幼胚器官形态建成期均先出现色素腺体细胞,然后经数次分裂形成一团色素腺体细胞群,挤压周围细胞而形成为色素腺体原,并保持该结构至种子成熟。当种子萌发16h后,色素腺体细胞解体,形成色素腺体。此外,本研究对澳洲野生棉种子叶色素腺体延缓形成性状的遗传调控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旨在研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福建04A(PRRSV-FJ04A)株感染仔猪后的组织病理变化和病毒在仔猪体内各器官的分布情况。采用PRRSV-FJ04A株人工接种30日龄PRRSV抗体阴性仔猪,通过组织学观察与荧光定量RT-PCR技术,对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主要器官及免疫器官等组织进行了病理和病毒抗原定量分析。结果表明,PRRSV-FJ04A毒株接种猪群10天,肺脏中有大量肺泡细胞变性、坏死,巨噬细胞增生;淋巴结淋巴细胞坏死;脑神经元变性、坏死,脾小体有大量细胞碎片,肝脏有颗粒变性,扁桃体隐窝上皮脱落等;PRRS病毒在猪群体内各器官含量分布含量以最高为肺脏,其次为淋巴结、脑、扁桃体、血液等,而在肾脏中病毒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黄花补血草的耐盐机制,利用石蜡切片法和光学显微镜法,从植物解剖学角度对黄花补血草营养器官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叶片和茎表皮细胞排列紧密整齐,分布着典型的耐盐结构盐腺。此外,其外切向壁增厚,表皮外有很厚的角质层,有利于减少蒸腾,根部维管组织比较发达,这些加强的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和同化组织间接地提高植物的抗盐能力;黄花补血草在长期适应过程中,盐腺的分布和发达的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和同化组织是提高其抗盐能力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对分布于中国东北地区的驯鹿消化道进行了大体解剖学的观察。驯鹿无鼻唇镜,仅有不发达的唇镜。舌无叶状乳头。雌、雄鹿均具有上犬齿。主要的唾液腺包括腮腺、下颌腺、单口舌下腺。胃包括瘤胃、网胃、瓣胃、皱胃。升结肠分为初袢、旋袢和终袢。旋袢具有5周向心回和5周离心回,在离心回的最后1周具有1个“S”状袢。  相似文献   

18.
丽斑麻蜥消化道嗜银细胞的分布及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丽斑麻蜥消化道嗜银细胞的分布、密度及形态。采用Grimelius银染法,结果表明:在丽斑麻蜥的消化道中嗜银细胞分布广泛,见于其全长。从其分布密度曲线可以看出,胃体和胃贲门部是嗜银细胞分布密度的最高峰,胃幽门部分布密度最低。嗜银细胞形态多样,主要有锥体形、长梭形、蝌蚪形、圆形以及椭圆形。广泛分布于上皮细胞基部、上皮细胞之间、腺泡上皮细胞之间。根据其形态,认为丽斑麻蜥消化道内嗜银细胞具有内、外分泌2种功能,同时丽斑麻蜥消化道内嗜银细胞分布型的形成可能与其食性及消化道各部位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黑龙江草蜥(Takydromus amurensis)消化道内生长抑素(SS)、胃泌素(Gas)、胰高血糖素(Glu)、胰多肽(PP)和P-物质(SP)5种内分泌细胞免疫组织化学的定位。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结果表明:在黑龙江草蜥消化道中,SS细胞除食管部外,其余各部位均有所分布,其分布密度胃部高于肠部。GAS细胞仅见于胃幽门部、十二指肠和空肠。Glu细胞分布于胃体、幽门和小肠,且幽门密度明显高于其他2处,PP细胞在胃体、幽门和十二指肠有分布,其中以十二指肠处的分布密度最高,SP细胞只在胃部检测到。内分泌细胞形态多样,多呈圆形、锥体形、梭形。黑龙江草蜥消化道内分泌细胞的密度分布与其消化道各部位的功能有关,它们的形态与其内、外分泌功能是相适应的。  相似文献   

20.
摘要: 应用卵白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 avidin-biotin-peroxidase complex,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家鸽(columbae livia domesticus)消化道生长抑素细胞的分布密度和形态学特点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 生长抑素(somatostatin , 简称SS)细胞主要分布于胃体及其以下部位, 其中胃体部的分布密度最高,小肠各段的分布密度较低,且小肠各部位间差异不显著。而在食管和嗉囊中均未发现ss细胞 。SS细胞的形态多样,主要有圆形﹑椭圆形和锥体形等。主要分布在上皮细胞基部、上皮细胞之间和腺泡上皮细胞之间。通过形态学观察认为:家鸽消化道生长抑素细胞的分布与其消化道各部位的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