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探索岩黄连对覆膜和光照的需求,为昭通地区岩黄连高效栽培提供技术指导。以岩黄连幼苗为试验材料,对不同覆膜处理(覆膜、未覆膜)和遮阴度处理(0%、30%、50%、70%、90%)下岩黄连的生长及产量进行测定,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覆膜处理的平均移栽成活率达到94.44%,比未覆膜处理组提高9.67%。覆膜处理的全株鲜重、全株干重分别达到0.728、0.150 kg/m2,比未覆膜处理组分别提高65.45%、40.59%。50%遮阴度处理的全株鲜重、全株干重、根鲜重、根干重、株高、蒴果长度、花序数、蒴果数、种子数均达到最大值。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发现,株高、蒴果数、蒴果长度、花序数是种子数的决定性因素,且对种子数的正相关作用依次增强。综合分析,覆膜和50%遮阴度对岩黄连的移栽、生长和产量最佳,研究结果可为昭通地区岩黄连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春大白菜生长和营养品质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卷心1周后开始每隔7天取样调查春大白菜‘菊锦’生长和营养品质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卷心2周后叶球高度就不再增加,4周后叶球周长达到最大值;外叶叶片面积和外叶总面积在4周时达到最大值,而外叶叶柄面积在卷心1周后基本保持恒定。从外到内,叶片停止伸长生长的时间逐渐延迟。外叶、内叶、根的鲜重和干重逐渐增加,卷心4周后达到最大值,但是外叶增加幅度较小。从卷心开始,外叶、内叶、根的干物质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外叶在2周后、内叶和根在3周后不再降低;净菜率则呈增加趋势,卷心开始3周后达到最大值。蛋白质、总糖含量以叶片高于叶柄,而氨基酸、可溶性糖含量相反,以叶柄高于叶片。内叶的营养物质含量随着发育进程降低或保持不变,而心叶营养物质含量均呈升高趋势。  相似文献   

3.
对336份甜菜种质资源苗期的15个表型和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定,并通过隶属函数、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方法对甜菜种质资源耐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后叶干重、株高、根长、叶鲜重、根鲜重、根干重、叶片饱和鲜重和叶片相对含水量等指标均显著降低,根冠比、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等4个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主成分分析将15个单一指标转化为6个综合指标,可代表原始数据信息的75.95%。聚类分析将336份甜菜种质资源分为5个类群,其中耐旱性强种质16份,耐旱性较强种质49份,耐旱性中等种质109份,耐旱性较弱种质79份,耐旱性弱种质83份。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胚轴直径、株高、根长、叶鲜重、根鲜重、根干重、叶干重、叶片饱和鲜重、叶片相对含水量和根冠比与D值呈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烤烟漂浮育苗中烟苗的基本生长规律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2000-2001年,以NC89为供试品种,采用商品基质和育苗专用肥,进行烤烟漂浮育苗基本生长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苗床期内,烟苗的茎高、单株根鲜重和茎鲜重在生育期内呈现持续增加趋势;茎围、单株根干重和茎干重在生育期内呈现先缓慢增加后迅速增加趋势;螺旋根发生率在苗床期内的变化是大十字期迅速增加而后基本趋于稳定。烟苗的根、茎、叶、全株中干物质积累均呈S型曲线,且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在小十字期和大十字期,烟苗各器官的干物质分配规律是叶>根>茎;在七叶一心期和成苗期,烟苗各器官的干物质分配规律是叶>茎>根。叶片内叶绿素含量、NR酶活性、SOD酶活性、根系活力均呈递增趋势;烟苗叶片中INV酶活性在整个苗床期内基本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与烤后烟叶中主要化学元素含量相比,烟苗体内的N,K,Ca,Mg特别丰富,尤其是小十字期。  相似文献   

5.
王丽娜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19):215-218
采用无土盆栽方式,以菊芋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的NaCl,Na2CO3胁迫下菊芋幼苗总鲜重、根、茎、叶鲜重、干重、叶绿素含量等生物量变化。结果表明:低浓度25mmol.L-1的NaCl促进幼苗的生长,与对照相比生物量略增;当NaCl浓度为100mmol.L-1~200mmol.L-1时幼苗的生长受到抑制,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呈降低趋势,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当NaCl浓度>200mmol.L-1 生物量突增。低浓度的Na2CO3促进幼苗的生长,当Na2CO3浓度>20mmol.L-1幼苗的生长受到抑制,随浓度的递增生物量呈下降趋势,叶绿素含量也呈下降趋势。菊芋幼苗受碱胁迫比受盐胁迫强烈,说明菊芋幼苗具有很强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6.
为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对洞庭湖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的生物量累积规律与降解糖化特性进行初步研究。以湖南洞庭湖的芦苇为试验材料,对其地上部分月生物量变化及降解产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株高从4月开始一直呈增长趋势,9月生长基本停止,鲜重和干重均呈相似的变化趋势;(2)综纤维产量也呈增长趋势,至9月其含量达最高78.7%;(3)经碱解和酶解联合处理后,茎和叶的还原糖得率可分别达237.17 mg/g和242.62 mg/g。  相似文献   

7.
春玉米胚的建成规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采用三因素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方法,对不同密度、施氮量和播期的,春玉米胚的形态建成及脂肪含量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春玉米胚建成过程中,其鲜重、干重、体积均呈直线递增变化,递增幅度以鲜重>体积>>干重;而含水率则呈直线下降趋势。密度增加、施氮量增大或期延迟,均使胚的鲜重、干重、体积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含水率则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胚中脂肪含量总的变化趋势呈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授粉后第35天。随密度增加、施氮量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甜菜库源比改变后含糖变化的响应机制,探讨了叶面积指数、地上干物质、地下干物质对含糖变化的影响。以‘KWS6167’为试材,分4个时期移栽,5个时间点取样,测定叶面积指数、地上及地下干重和含糖率。结果表明:衡量库的2个指标(地下干物质重和块根含糖率)在整个生育期内,块根单株干物质重和含糖率均呈直线上升的趋势。在4个生长阶段,地下干物质增长速率呈"N"型,而含糖增长速率呈倒"N"型。A、B、C 3个处理叶面积指数、地上干物质与含糖率在6月10日—8月10日间呈正相关关系,8月10日—10月7日呈负相关关系。D处理6月10日—10月7日,地上干物质、地下干物质与块根含糖率呈正相关关系。甜菜块根含糖率与地下干物质重和库源比皆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在黄瓜连作土中分别单独添加玉米、小麦或菊芋秸秆,研究不同添加比例的秸秆对黄瓜幼苗生长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添加小麦、玉米或菊芋秸秆均能在整体上促进黄瓜幼苗生长。第24天时,Y1.0处理的黄瓜幼苗的株高、全株鲜重、全株干重均显著高于Yl.5,Y2.0和对照;Xl.5处理的株高显著高于Xl.0和对照,全株鲜重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和对照;Jl.5处理的茎粗、全株鲜重、全株干重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和对照。Yl.0,X1.5,J1.5处理在三个时期均能提高黄瓜的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添加玉米或小麦秸秆均对黄瓜幼苗的生长有一定的化感促进作用,其中Yl.0和Xl.5处理的化感促进作用强度较大。菊芋秸秆处理中,Jl.0和Jl.5对黄瓜生长起到化感促进作用,J2.0起化感抑制作用。Yl.0,x1.5,J1.5可作为合适的秸秆添加比例。  相似文献   

10.
定量施肥对甜菜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3414"最优回归设计方法,研究定量施肥对甜菜干物质积累与分配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处理在甜菜生育时期叶片、叶柄和整株干物质积累量呈先增加再减少的规律,而块根干物质积累呈一直增加的趋势;叶片干物质分配比率呈下降趋势,而块根干物质分配比率呈上升趋势。氮、磷、钾肥的配合施用明显促进甜菜块根干物质积累量的增加。不施氮、不施磷和不施钾的3个处理平均块根干物质积累量为110.93g/株,与不施肥处理相比平均增长32.33g/株。氮、磷、钾全施的10个处理平均块根干物质积累量则为134.49g/株,与不施肥处理相比平均增长55.89g/株。  相似文献   

11.
不同育苗方式对苦瓜育苗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营养钵育苗、穴盘育苗、营养基质块育苗对苦瓜幼苗生长的影响,筛选出最佳的苦瓜育苗方式。调查不同方式育苗条件下苦瓜出苗速度、株高、茎粗、节间长、叶数、叶长、叶宽、地上部干鲜重、根干鲜重等生长指标,分析壮苗指数。3种育苗方式中,以营养钵育苗最好,幼苗的茎最粗,为3.02 mm;叶片最大,长、宽分别为5.77 mm和6.23 mm;根系最发达,鲜、干重分别为1.45 g和0.08 g;生长量最大,地上部鲜、干重分别为4.14 g和0.35 g;壮苗指数最高,为0.18。采用营养钵育苗,幼苗生长稳健,株高适中,茎粗,叶片宽大,根系发达,壮苗指数高,有利于培育壮苗。  相似文献   

12.
春油菜干物质积累与硒的吸收、累积及分配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了探讨春油菜干物质积累与硒的吸收、累积及分配特性,采用田间小区实验,测定不同生育期春油菜不同器官的干物质量和硒含量。结果表明,春油菜干物质量在收获期急剧增长并达最大值,为48765.20 kg/hm2。不同器官干物质量和干物质比重变化不同,根、茎干物质量呈上升趋势,在收获期达最大值分别为3082.20 kg/hm2、15138.93 kg/hm2,但其比重呈下降趋势;叶干物质量及比重变化均呈下降趋势;籽粒和角果壳干物质量及比重变化均呈上升趋势,在收获期达最大值,分别为14922.60 kg/hm2、15621.47 kg/hm2。春油菜根、茎、叶、籽粒、角果壳硒含量均在角果期达到峰值,分别为0.16 mg/kg、0.26 mg/kg、0.60 mg/kg、0.21 mg/kg、0.34 mg/kg。春油菜硒累积量在收获期达最大值,为6.94 g/hm2,根、茎、叶、籽粒、角果壳硒累积量达最大值的时期分别为角果期、角果期、苗期、收获期、收获期,大小分别为0.24 g/hm2、1.45 g/hm2、0.32 g/hm2、1.66 g/hm2、3.84 g/hm2。收获期,春油菜不同器官硒含量及累积量大小为:角果壳>籽粒>茎>根。硒在不同生育期分配中心也不同,生长前期以营养器官为中心,生长后期以角果壳为中心。研究表明,春油菜干物质量、硒含量及累积量均在生长后期急剧上升。因此,在春油菜生长后期应注意硒素的合理施用。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不同浓度的外源物质脱落酸(ABA)对小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以2个小豆品种‘白红8号’和‘012-27’为试验材料,大田花期叶面喷施后,在不同生育期测量植株主茎长度、主茎粗度、叶片鲜重、根系鲜重及产量性状等。结果表明:花期施用浓度为100 mg/L和200 mg/L的ABA能显著降低‘白红8号’和‘012-27’的主茎长度。2个品种不同浓度处理与CK相比茎粗均显著增加。‘白红8号’和‘012-27’在处理A100中开花期叶片鲜重分别比CK增加了33.54%、23.81%。2个小豆品种A100处理的单株粒数与CK相比分别增加了12.80%、20.13%。综上所述,喷施脱落酸能降低小豆植株的主茎长度,显著增加主茎粗度、叶片鲜重、根系鲜重及小豆单株粒数,小豆花期喷施浓度为100 mg/L的ABA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4.
利用生物反应器大量生产东北刺人参不定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于丹  廉美兰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16):252-255
为了大量生产东北刺人参不定根,研究了培养方式和反应器内培养基中IBA浓度、糖种类以及白糖浓度对其不定根增殖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反应器可大量生产东北刺人参不定根;在反应器培养时,MS培养基中添加3 mg/L的IBA时不定根长势较好,其鲜物重、干物重最大,分别达到378.3 g、34.8 g;而白糖和蔗糖对不定根的增殖效果显著好于葡萄糖和果糖,因此,选用低价的白糖作为碳源,白糖浓度为50 g/L时其鲜物重、干物重以及增殖系数达到最大,分别为551.9 g、57.2 g和26.6。  相似文献   

15.
在人工控水条件下, 以抗旱品种济薯21和不抗旱品种济紫薯1号为试验材料, 设置全生育期干旱胁迫(DS)、发根分枝期干旱胁迫(DS1)、蔓薯并长期干旱胁迫(DS2)、快速膨大期干旱胁迫(DS3) 4个处理, 全生育期正常灌水(WW)为对照, 研究其对甘薯内源激素及块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与对照相比, 2个品种不同年份的所有干旱胁迫处理的鲜薯和薯干产量均显著下降。其中, DS薯干产量减产幅度最大, 济薯21和济紫薯1号3年平均分别减产44.62%和56.21%; 其次是DS1, 减产32.03%和44.03%; 再次是DS2, 减产30.41%和39.39%; DS3的减产幅度最小, 为13.66%和17.88%。抗旱品种济薯21的减产幅度小于不抗旱品种济紫薯1号。干旱胁迫抑制了甘薯地上部生长及块根的形成和膨大, 两个品种的单株叶片数、蔓长、地上部干重、地下部干重和块根淀粉率, 与对照相比, 各时期均表现为, DS的减少幅度最大, 其次是DS1和DS2, DS3的减少幅度最小。不同时期干旱胁迫均引起叶片和块根中GA、IAA和ZR含量下降, ABA含量上升。地上部干重与叶片GA、IAA和ZR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与AB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地下部干重与块根GA、IAA和ZR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与AB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总之, 不同时期干旱胁迫均导致甘薯产量下降, 且胁迫时间越早, 对甘薯内源激素和块根产量的影响越大, 发根分枝期是甘薯对水分最敏感的时期。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对籽粒的生长发育的影响,此文以玉米杂交种‘农单5号’和‘农大108’为材料,采用玉米籽粒离体培养的方法,对籽粒的发芽率、败育率、α-淀粉酶活性、干重和鲜重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GA在低浓度(0 mg/L~1 mg/L)时,籽粒的发芽率、α-淀粉酶活性和败育率随着GA浓度的提高呈上升趋势,干重和鲜重都呈下降趋势;在较高浓度(1 mg/L~20 mg/L)时与上述情况正呈相反态势。当GA浓度为1 mg/L时,籽粒的发芽率、α-淀粉酶活性和败育率分别达最大值;当GA浓度为20 mg/L时,籽粒的发芽率、α-淀粉酶活性和败育率分别达最小值,而籽粒的鲜重、干重分别达最大值,并高于对照组,因此授粉初期喷洒一定浓度(20 mg/L)的GA对玉米产量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The effect of natural air temperature on the vegetative growth and alkaloidal yield of H. muticus L. was studied. The highest number of branches, diameter, fresh and dry weights of stem and roots occurred in September sowing at full-flowering and fruiting stages. Relatively higher temperature in Sept. sowing favoured leaf growth (number, area and dry weight). Hyoscyamine yield in different organs of the plants sown in Sept., excessively exceeded all other sowings during flower budding and full-flowering stages. Hyoscine yield was quantitatively very small as compared with that of hyoscyamine and even could not be detected in the leaves of winter sowings during full-flowering stage.  相似文献   

18.
不同栽培模式下春玉米物质积累与转运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解析不同栽培模式下产量形成差异,密、肥合理调控和选择最佳栽培模式提供理论指导,以‘先玉335’和‘金山27’为供试品种,在西辽河平原研究了农户模式(NH)、高产模式(GC)和再高产模式(ZGC)下春玉米物质积累与转运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春玉米各生育时期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均表现为NH>GC>ZGC,且3种模式间的差异随着生育进程推移而增大;春玉米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则表现为ZGC>GC>NH,且在成熟期不同模式间差异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春玉米单株干物质最大积累速率表现为NH>GC>ZGC,群体干物质最大积累速率的大小顺序则与之相反。春玉米各营养器官干物质转移量、转移率及其对籽粒的贡献率总体上表现为NH>GC>ZGC。从各器官的转运情况来看,2个品种叶的转移率高于茎鞘和穗部营养体,且以穗部营养体最小;器官物质转运贡献率‘先玉335’表现为茎鞘>叶片,而‘金山27’则表现为叶片>茎鞘;穗部营养体物质转运对籽粒的贡献率‘先玉335’大于‘金山27’。  相似文献   

19.
甘薯根系生物学性状的相关性、主成分和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宝卿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21):106-112
为研究甘薯根系生物学性状的内在关系,了解其形成和分化规律,为甘薯标准化栽培和新品种培育提供理论支撑。试验通过温室水培和田间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利用统计学方法研究了10个甘薯品种的根系性状。栽后10天,甘薯苗期根系的投影面积、表面积、平均直径和体积等形态性状贡献率最高且达80.56%;栽后20天,根平均直径的贡献率最高且达27.79%。收获后,单株块根总鲜重与倒三节、倒二节块根重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商品薯数呈显著正相关,与倒二节块根数呈显著负相关,与倒三节块根重量关联系数最高且达0.6595。在栽后15天,苗期根系的投影面积、表面积和体积与单株块根总鲜重之间呈显著负相关;而在栽后25天,苗期根系干重与单株块根总鲜重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苗期根干重、根体积、根长和根平均直径等性状与单株块根总鲜重关联度较大。栽后10天和20天可能是甘薯根系生长、分化的重要时间节点,节间长度和栽插深度影响产量形成,苗期根系生物学特性与收获后块根产量之间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