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白琵鹭(Platalea leucorodia)繁殖期行为谱及PAE编码系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了解白琵鹭的行为特征以便于更好的保护,本研究采用焦点动物取样法和所有事件记录法对七星河保护区白琵鹭繁殖期的行为进行了观察,建立其繁殖期行为谱及PAE编码系统。本研究中共分辨并记录了白琵鹭的10种姿势、51种动作和92种行为;并将繁殖期白琵鹭的行为依其功能的不同分为16类,在PAE编码系统中把各种行为的相对发生频次与性别、年龄、季节的关系直接对应。结果表明:雌雄行为差别不大,只是雄性在繁殖期会出现求偶炫耀行为,雏鸟行为比较简单;繁殖期行为和个体行为中温度调节行为、通讯行为和杂项行为表现出季节性特点。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海河流域滦河水系的生态完整性和底栖动物群落的恢复,2013年5—8月对滦河水系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的群落结构特征进行了初步调查,共检测到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90种,隶属于7纲11目65属。利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对滦河水系的水质进行了初步评价,在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的基础上,对23个定量采样点的类型做了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水生昆虫23种,占26%;甲壳类2种,占2%;环节动物9种,占10%;软体动物10种,占11%;摇蚊幼虫46种,占51%。生物多样性指数表明滦河水系的整体水质为轻度污染,底栖动物的多样性与底质类型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2004年1月在南黄海28个站位所采集的沉积物样品,对小型底栖动物的丰度和生物量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共鉴定出自由生活线虫、底栖桡足类、多毛类、动吻类、双壳类、介形类等20个小型底栖动物类群,小型底栖动物的平均丰度和平均生物量分别为(1186.12 ±486.07) ind/10cm2和(1120.72 ±487.21) μg/10cm2,其中海洋线虫占绝对优势,其平均丰度为(1063.97 ±469.98) ind/10cm2,占小型动物总丰度的89.702%;其次是底栖桡足类,占4.193%。小型底栖动物的水平分布呈镶嵌式分布,沿岸站位小型底栖动物的丰度和生物量较高;垂直分布上,小型底栖动物分布于沉积物0-2、2-5cm和5-8cm的数量比例分别为74.33%、22.31%和3.36%。与环境因子相关分析表明,Chl-a的含量是影响小型底栖生物分布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4.
怎样解决棉田“当家肥”以满足棉花花铃期对养分的要求,从而达到保花、增铃,获得丰产,是当前棉花栽培上有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公社曾试验在棉田插种过春夏绿肥,由于前期气温低,干旱少雨以及选用绿肥品种不当,绿肥长势不好,鲜草产量低,效果往往不理想。近年来,我们在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中摸索到,棉田早春插种草木栖,是多、快、好、省地解决棉花“当家肥”的一个新途径。试验表明,早春插种草木栖作棉田“当家肥”,效果显著,棉花一般增产30—50%。  相似文献   

5.
湟水河上游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及水体理化因子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青藏高原农牧交错地带水生生物与环境指标的关系,于2015 年5 月(枯水季)和8 月(丰水季),调查分析了湟水河上游47 个样点水体的理化指标和大型无脊椎底栖动物。水体物理指标现场采用多参数水质检测仪和FP311 杆式流速仪检测;采集水样带回实验室测定化学指标,总氮和总磷采用过硫酸钾氧化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NH4 -N含量采用纳氏试剂光度法测定。底栖动物采用索伯网和D形网采集。结果显示:支流各项理化指标数据均优于干流,尤其以浊度、细砂淤泥比例、NH4 -N、TN和TP 最为显著。底栖动物共鉴定出28 科57 属59 种,其中昆虫纲7 目54 种,占所有底栖动物种类的91.5%,个体数4444 头,占所有底栖动物数量的76.4%,甲壳纲、软体动物类、寡毛类等底栖动物个体数占底栖动物总量的23.6%。湟水河上游支流底栖动物平均分类单元数(6.76)基本与干流相当(8.04),对水质敏感的EPT平均分类单元数支流(3.36)也与干流相当(2.48),但干流底栖动物耐污染种类比例明显高于支流,而支流敏感种类比例明显高于干流。从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和水体理化指标来看,湟水河上游支流总体优 于干流,其差异源于干流受污染较重。  相似文献   

6.
为了明确木醋液对桃蚜短、长期影响,以桃蚜为试虫,用100倍稀释木醋液处理小白菜饲养蚜虫,测得桃蚜繁殖发育数据。结果显示,木醋液处理显著缩短桃蚜繁殖期,而F1代繁殖期比F0代繁殖期延长37%;F0代和F1代产蚜总量与对照组相比分别降低62%和66%;处理组F1代和F2代的存活率比对照组降低23%和24%,但F1代和F2代之间差异不显著;F1代寿命缩短25%,F2代差异不显著。本研究证明木醋液能够缩短桃蚜的繁殖期,延长其若蚜历期,整体缩短桃蚜寿命,降低子代存活率。总之,木醋液对桃蚜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这种抑制作用会随着施用频次增加而逐渐减弱,即木醋液的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存在差异,所以木醋液具有开发为生物农药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氯鼠酮钠盐毒杀家栖鼠试验初报杨再学,文西明,郭仕平,梁志英,黄学昌(贵州省余庆县植保站)周绍南(贵州省农业厅植保站)氯鼠酮钠盐(ChLorphaCine—Na)系南京军区后勤部军事医学研究所研制的新型高效抗凝血杀鼠剂,它具有高效、安全、灭鼠谱广、适口...  相似文献   

8.
正与动物合作得最好的植物,要算是蚁栖树了。这种树比较高大,茎上有节,叶柄很长,叶片像手掌,全形像蓖麻。巴西树林中,有一种啮叶蚁,专门吃树叶,只有蚁栖树不怕吃。原来,蚁栖树有许多"警卫员"——  相似文献   

9.
为揭示黑龙港运东水系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与时空分布模式,2013年6月对海河流域黑龙港运东水系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进行了采样调查,采用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分析该水系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的生物多样性,并对其进行聚类和因子分析。共检测到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64种,隶属3门6纲21科49属,其中昆虫纲34种(53.1%),腹足纲13种(20.3%),寡毛纲9种(14.1%),瓣鳃纲4种(6.2%),甲壳纲3种(4.7%),蛭纲1种(1.6%)。结果表明该水系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种类组成以昆虫纲的摇蚊为主,而生物量组成则以腹足纲的种类为主。该水系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相对简单,物种多样性较低,生物量和密度分布不均匀,但漳卫新河和南运河段物种较为丰富。使用耐污种寡毛纲颤蚓科来指示水体污染程度,该水系各河流中游污染较轻,上游和下游河段均呈中度或重度污染。  相似文献   

10.
蜂群春繁期指的是蜂群越冬后蜂王开始产卵到当年第一个主要蜜源流蜜阶段到来为止,该阶段一般可分为蜂群的复壮期和蜂群快速繁殖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