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多肽1号苦瓜新品种是以湖南地方品种蓝山苦瓜与广东条瘤苦瓜杂交后代定向选择而成的自交系G189-4为母本,以从贵州引进的绿苦瓜与广东大顶苦瓜杂交后代中定向选择而成的自交系G102为父本,通过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多肽P含量高,达1.046mg·g~()-1)(FW),果实表皮绿色,果肩平,突瘤,圆筒形,瓜长28~30cm,粗6cm,肉厚1.1cm,味微苦,单瓜质量400g左右,一般每667m2产量3400kg左右。田间表现较强的抗白粉病和疫病能力,适宜我国南方地区早春栽培及加工专用。  相似文献   

2.
春玉苦瓜的母本G91022-1是由广西地方品种南宁苦瓜经8代株内自交获得的稳定自交系,父本G91064是由广东地方品种广东油身苦瓜经6代单株自交获得的稳定自交系.植株生长势中等,分枝力强,节间较短,蔓长4 m左右,主蔓结瓜为主,第1雌花节位在第8~10节,商品瓜棒形,顺直,浅绿色,粗条状瘤,瓜纵径26~28 cm,横径6~7 cm,肉厚1.2 cm,略苦,单瓜质量326 g.早熟,从出苗至始收59 d(天),前期产量420 kg·(667m2)-1左右,总产量3 200kg·(667 m2)-1左右.对白粉病和疫病的抗性比广西大肉1号强.较耐热,适于湖南地区作早春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3.
宁瓜1号是以自交系K-03为父本,K-09为母本配制而成的苦瓜一代杂种。生长势、分枝力强。中早熟,第1雌花节位为第12~16节。瓜呈平蒂棒形,瓜长28~36 cm,横径7.0~8.5 cm,肉厚0.9~1.2 cm,皮浅绿色具光泽,圆条瘤相间、瘤顶平,单瓜质量500 g左右。每667 m2产量2 500~3 000 kg,对白粉病的抗性与翠玉相当,适宜福建省苦瓜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4.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在3种不同栽培措施下对江科1号大顶苦瓜进行比较试验,定期对各个处理的苦瓜形态特征及特性指标进行测定。试验结果表明,株距50 cm、留单蔓、搭"人"字架处理的苦瓜肉厚,产量比其他2种处理具有明显优势,是最适合江科1号大顶苦瓜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谭边大顶苦瓜是广东省特色蔬菜地方品种,在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谭边村已有60多年的种植历史。该品种在珠三角地区远近闻名,因其产品品质优、肉厚瓤少、瓜型美观,在市场上供不应求,绝大多数销往港澳地区。为保护地方传统农业品种、增加产品附加值和进一步提高其市场竞争力,2005年2月,谭边大顶苦瓜在国家商标局注册为“谭边大顶”商标。该品种适合珠三角地区种植,每667m^2产量约2500kg,产值6000~8000元。  相似文献   

6.
穗新2号苦瓜的选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穗新2号苦瓜是以农家品种滑身苦瓜和引进品种英引苦瓜为亲本,经杂交选育而成的新品种。该品种耐热、早熟、高产、优质。瓜形长圆锥形,皮绿色且有光泽,单瓜重024~045kg,肉质脆嫩,甘苦味适中。夏秋种植产量为1100~2000kg/666.7m2。适于广东、广西、福建等地夏秋季种植。  相似文献   

7.
大顶苦瓜在华南地区有着较长的栽培历史,是华南地区重要的特色蔬菜,营养丰富、保健价值高,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为提高种植户的栽培水平,在多年选育与种植苦瓜的基础上,制定较为完善的栽培管理技术,并介绍了杜阮、谭边和江科3号大顶苦瓜3个潜力优良品种,旨在进一步提高华南地区大顶苦瓜种植农户的生产效益,大力推广传统特色蔬菜。  相似文献   

8.
冠春3 号是以材料327 作母本,以材料63 作父本配制成的苦瓜一代杂种。植株生长势旺盛,早熟,主侧蔓均可结果。主蔓第1 雌花节位为第8~10 节。瓜长棒形,瓜长28~35 cm,横径5~7 cm,肉厚1.0~1.2 cm,单瓜质量450~600 g。每667 m2 产量3 000~3 500 kg,田间对白粉病、疫病和枯萎病的抗性强于对照蓝山长白和春秋王,适宜四川、湖南、江西等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9.
冠春5号是以高代自交系327作母本,以自交系186作父本配制而成的苦瓜一代杂种。植株生长势旺盛,早熟,从播种至始收82 d(天)。主侧蔓均可结果,主蔓第1雌花节位为第7~8节。瓜长棒形,瓜长25~35 cm,横径5~7 cm,肉厚0.9~1.0 cm,单瓜质量420 g左右。果表皮浅绿色,点状突起与短条状突起相间瘤状物,尾部钝,果肉脆,苦味淡。早春栽培一般每667 m~2产量约3 000 kg,田间对白粉病和疫病的抗性优于对照新农村油绿苦瓜。适宜四川、重庆等地种植。  相似文献   

10.
赣优2号是江西省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选育的苦瓜杂一代新品种.其母本苦瓜强雌系Q9-4,是通过对槟城苦瓜的一个高雌花率单株经连续6代自交分离,定向选择而成,该强雌系生长稳健,果实绿色,棒形,长直瘤,质优.父本A13-12,为江西地方品种经多代自交定向选择的早熟高代自交系,果实绿白色,棒形,大果,大粒瘤,肉厚,微苦,品质优良.赣优2号2003年配组成功,经品种比较试验及在江西南昌、宜丰、丰城和广西北海、云南保山等地试种示范,表现早熟、丰产、果实商品性好、抗病抗逆性强,深受菜农好评.  相似文献   

11.
佳玉苦瓜是以强雌系24-K为母本,以高代自交系2-W为父本配制而成的苦瓜一代杂种。植株生长强健,早熟,主蔓第8~12节着生第1雌花,雌花率高,连续坐果能力强。商品瓜呈长纺锤形,瓜长26~32 cm,横径7~9 cm,肉厚1.1 cm,瓜色浅绿有光泽,瓜面剌瘤与短纵瘤相间,肉质脆嫩,苦味中等,单瓜质量400 g左右,产量2 600 kg•(667 m2)-1以上。适宜在福建、广东、湖北、四川等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
"优佳4号"苦瓜是以"黑子大顶"苦瓜和"百万发"苦瓜2个品种杂交后经过系统选育而成。该品种早熟,果实短棒形,条状瘤与粒状瘤相间,瓜皮绿色,有光泽;苦味中,苦瓜皂甙含量高,比对照"青丰绿皮"苦瓜高126.65%,平均667m2产量为3 100.2kg,比对照"青丰绿皮"苦瓜增产12.3%,可作为苦瓜茶专用品种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苦瓜新品种‘美玉1号’是以雌性较强的自交系E23-13为母本,中晚熟油瓜自交系K13-B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第1雌花节位14.7 ~ 15.6节,第1个瓜坐瓜节位16.4 ~ 16.7节。瓜呈长圆锥形,瓜皮绿色,圆瘤为主,间有条瘤。瓜长26.8 ~ 27.6 cm,横径6.06 ~ 6.45 cm,肉厚1.20 ~ 1.23 cm。单瓜质量355.1 ~ 374.9 g,单株产量1.38 ~ 2.00 kg,一般栽培产量约52.47 ~ 59.97 t • hm-2。适宜在广东、广西、海南、福建等地春、秋季种植。  相似文献   

14.
襄育二号苦瓜,是我所1989年从引进的杂交种锦珠后代中选育的。该品种肉质厚,脆嫩,微苦,品质优,商品外观好,比本地常规种提早上市1个月左右,深受菜农和消费者欢迎。为了进一步摸索其高产栽培技术,1994—1995年连续两年进行襄育二号苦瓜高产栽培试验,亩收鲜瓜4500kg以上,比常规种增产45%。其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5.
‘青脆1号’是以强雌性自交系K0914为母本,白色苦瓜自交系K0905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苦瓜新品种。强雌性,主蔓第5~8节着生第1雌花,早熟性好。分枝性强,主侧蔓均可结瓜,持续结果能力强。果实棒形,瓜色浅绿,瓜长25~30 cm,横径5~6 cm,单瓜质量350~450 g,肉厚1.0~1.5 cm,条瘤为主,间有圆瘤,苦味适中,商品性佳。适宜在上海及周边地区春、秋季种植。  相似文献   

16.
 ‘赣苦瓜4 号’是以强雌系Q0702-10 为母本,高代自交系BK0703-1 为父本配制的苦瓜一 代杂种。早熟,主蔓第一雌花节位8 ~ 10 节,雌花率高。果实长棒形,绿白色,果面瘤粒饱满,光泽度 好,商品性极佳。果长30 ~ 35 cm,横径6 cm,肉厚1 cm,单瓜质量400 g。肉质脆嫩,品质优良。一般 产量45 ~ 60 t · hm-2。  相似文献   

17.
桂农科9号是以综合抗性强的自交系MC72为母本,以耐低温、高抗白粉病的自交系MC104为父本配制的早熟、丰产、耐低温苦瓜一代杂种。第1雌花节位为第8~12节。果实长棒形,墨绿色,果面瘤粒饱满,光泽好。瓜长30~35 cm,横径6 cm,肉厚1.0 cm,平均单瓜质量420 g。味甘微苦,肉质脆爽,耐冷凉性好,田间对白粉病和枯萎病的抗性强于对照翠妃。每667 m2产量3 600 kg以上,适合华南地区春提早、秋延后露地和大棚种植。  相似文献   

18.
苦瓜新品种‘俏绿珍珠苦瓜’是以雌性较强的自交系LCP90-11为母本,早熟优质丰产油瓜自交系M5-2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第1朵雌花着生节位春季16.3节、秋季16.5节,第1坐瓜节位春季17.8节、秋季18.0节。瓜长圆锥形,瓜皮绿色,圆瘤为主,间有条瘤。瓜长27.9~30.6 cm,横径5.64~6.34 cm,肉厚1.11~1.12 cm。单瓜质量355.0~442.3 g,单株产量1.36~1.99 kg,一般栽培产量约37 500 kg·hm-2。适宜广东、广西、海南和福建等地春、秋季种植。  相似文献   

19.
金绿苦瓜是由材料Y100作母本,913#作父本配制而成的苦瓜一代杂种。植株生长势旺盛,单株坐果能力强,瓜长圆锥形,表皮油绿亮泽,瓜长25 cm左右,横径约5.7 cm,肉厚1.0 cm,单瓜质量320 g左右,感官品质优;鲜果VC含量622 mg•kg-1,可溶性固形物23 g•kg-1,粗蛋白9.9 g•kg-1,粗纤维12 g•kg-1。中抗白粉病,田间表现耐热、耐寒性好。每667 m2产量3 800 kg左右。适宜华南地区春秋种植。  相似文献   

20.
佳玉是以强雌系24-K为母本,高代自交系2-W为父本配制而成的苦瓜一代杂种.植株生长强健,早熟,主蔓第1雌花节位为第8~12节,雌花率高,连续坐果能力强.商品瓜长纺锤形,瓜长26~32 cm,横径7~9 cm,肉厚1.1 cm,瓜色浅绿有光泽,瓜面刺瘤与短纵瘤相间,肉质脆嫩,苦味中等,单瓜质量400 g左右,产量2600 kg·(667 ㎡)-1以上.适宜在福建、广东、湖北、四川等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