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发展现代农业的背景下,农村土地流转问题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在分析了当前农村土地流转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农地流转市场化的必然性。提出运用多标志综合评价方法分析农村土地流转的市场化程度,开展了沿海与内地、城市与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化程度的比较研究。提出建立农地流转市场、明晰农地产权关系、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是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化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在加强土地经营权流转日益成为农村改革和发展重要课题的背景下,分析如何促进农村土地经营权合理流转。【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搜集资料,用调研法、经验总结法等对课题内容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结果】尽管土地经营权流转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作用,目前我国土地经营权的顺利流转仍面临很多障碍。应做好宣传工作,调动基层干部群众进行土地流转的积极性,进而建立健全农地流转的市场机制和正确发挥政府作用来促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结论】只有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和政府方面的服务保障,实现农村服务业的发展创新,才能促进土地经营权的合理流转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法律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光全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2):392-396
【摘要】:农村问题是中国建设和发展的核心问题,而土地问题则是农村问题的关键所在。建立完善农地承包经营权依法、合理、有序的市场流转制度对实现我国农地规模经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因此,有必要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予以反思,以期推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4.
农村土地流转中政府职能优化的策略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政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5):303-306
规范和促进农村土地流转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当前,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着缺乏有效的规范、土地流转中存在着侵权现象、随意改变流转土地的农业用途等问题。为此,应当优化政府培育土地流转市场的职能,农村土地流转中政府的政策制定职能,政府对农村土地流转程序的规范职能,政府对土地流转相关配套措施的完善职能。  相似文献   

5.
秦文佳  江辉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8):433-437
农村土地流转是市场经济发展新的阶段优化土地资源配置的迫切需要,对促进农业发展,维护农村稳定,增加农民收入起到积极作用;本文在对河南若干地区进行选择区域性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现状;研究了土地流转中存在的流转手续不健全、流转形式单一、规模化经营程度不高等诸多问题,并对问题背后深层次的原因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强化流转规范化管理、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等若干对策,为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提供了参考依据;土地流转机制的完善,土地法制的健全,在提高农民收益、保障农民权益上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对本时期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土地流转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兆基 《中国农学通报》2008,24(11):526-529
改革开放以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的稳定与发展有过功不可没的贡献。但自我国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这一产生于计划经济年代的制度,其本身的先天不足日显突出,尤其在土地流转方面的缺陷难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创设“土地银行”,构建新的农地流转机制,完善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已经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数的增加,土地荒废现象越来越严重,近年来耕地面积逐渐减少。土地是农民生存之本,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在保证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前提下加快土地流转速度。以山西省农村土地入股为例,对农地入股的现状、问题和对策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的健全,是发展和完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改造传统农业、构建现代农业的目标,也是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但目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体制不够健全,存在着缺乏市场流转中介组织,缺乏土地的定级及价格评估机构等问题。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完善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以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自身的法律制度等一系列的措施,达到稳妥推进适度规模经营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张志  安强 《中国农学通报》2020,36(36):152-157
为解决三权分置下农地经营权流转纠纷问题,运用问卷调查与实证研究法,以河北张北县为例,对364户农户在土地经营权流转前、中、后期3个阶段的法律认知进行实证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在土地流转的行为发生前,农户对土地权利的归属以及农地流转政策存在认知盲区;流转中农户维权意识淡薄,合同内容不规范,政府监管不力;流转后农户权利救济的行为方式的选择上以非诉的方式为主。为更好地保护“三权分置”下农地经营权流转中弱势农户的正当权益不受侵犯,农地流转前应加强宣传,培育流转中介组织;流转过程中要规范合同模式,完善流转程序;流转后需健全纠纷解决机制,提升农民维权能力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农村土地流转与农村社会保障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实现农村土地流转和农村社会保障的良性互动,应厘清和深入分析农村土地流转和农村社会保障的关系,在合理分配土地流转收益,切实维护农民的权益、以土地流转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中介组织,完善土地流转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在加强政府对农村社会保障的主导作用,确保农村社会保障基金保值增值、着重建立健全3项农村基本社会保障制度、构建多层次的农村社会保障结构的对策中促进农村土地流转。  相似文献   

11.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rural non-agricultural employment and farmland use circulation has always been a hot research topic without final conclusions.This paper uses survey data of"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CHARLS)"covering 1,549 households of 95 villages in Zhejiang and Gansu Province in 2008.According to the data analysis,Zhejiang Province has a higher ratio of rural households leasing out their farmland than Gansu Province has,while the latter has a higher ratio of rural residents going out for earning a living.In both provinces,non-agricultural employment and farmland use circulation show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but in Gansu,non-agricultural employment of farmers shows no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rural households leasing out their farmland.The factor shows that for peasants in underdeveloped regions of west China,they rely more on land because of its social security functions,so they are not willing to lease out their land even when they go to cities for earning a living.For local government,it is not appropriate to promote farmland use circulation by depending on the transfer of rural labor forces,fundamental needs of peasants must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相似文献   

12.
农村土地流转中的农民问题探究 ——以郑州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钰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4):142-145
内容摘要:目前各地的土地流转工作进行的如火如荼,很多文献都是关于土地流转可以带来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和更高的土地利用效率等,关于农民问题的研究大都停留在土地流转之后的一些补救措施上,而没有去深入探究土地流转中的存在的农民问题。课题组通过对郑州市农村调研后发现土地流转问题背后是农民问题,只有农民问题解决了,土地流转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相似文献   

13.
为了找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过程中的驱动因素,盘活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存量。根据驱动因素对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影响程度将其分为显著影响因子、较为显著影响因子和不显著影响因子三类,并对各类别驱动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研究。通过对重庆市永川区2个街道、3个镇的实地走访调研和388份有效问卷发放与回收,运用调查分析法和Logistic回归法对调研数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后农民的收入水平和农民社会保障是影响土地流转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土地流转过程中需要通过加强农民在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过程中的话语权和充分完善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以及改善农民就业环境等措施来保证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健康、有序、协调、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中国社会经济快速剧烈转型大背景,力求较准确地研究农地流转.经文献梳理,采用实地调研、经验总结等方法对农地流转进行综合性深入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农地流转规模较小、发展缓慢、收益偏低、多处于自发无序状态.进而分析可得,农地流转是乡村社会经济转型一部分,诸如农地流转渠道、现代农业技术应用、农村家庭生活方式变革、城市化下城乡互动、农村市场深化程度等,皆为社会经济转型组成部分,乡村转型整体缓慢导致农地流转缓慢.应从整体视角系统性促进农地流转,不应强推、不必迟滞、可积极有序引导随社会经济转型顺势而为.  相似文献   

15.
State-owned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market in China has evolved and been improved gradually, but use system of rural collective construction land has lagged far behind, so the urban-rural construction land market in China has been split with a result that use effi ciency of land resources is poor and collective land property rights of peasants are damaged.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problems of the current construction land market and also the causes, modern land property theory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 of neoinstitutional economics are applied to study dynamical mechanism and development path of the construction land market, to construct the unifi ed construction land market system of China, and to propose corresponding guarantee policies, so as to achieve the effective allocation of construction land and maximization of social welfare.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了解农村基层干部土地产权意愿,为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提供政策建议和改革方向。 研究方法:参与式快速农村评估。研究结果:农村基层干部普遍认为农村土地集体所有,集体成员处于动态变化之中,集体所有权权能不完善;耕地撂荒和土地细碎化严重,土地承包期太长。研究结论: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建立农户退出机制,赋予所有者完整的所有权权能,建立动态化土地流转机制,建立农户分享发展成果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