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谷氨酰胺转胺酶可催化机体外大多数食品蛋白质的交联反应。论述谷氨酰胺转胺酶的功能特性、作用机理,以及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谷氨酰胺转氨酶能催化酰基转移反应,使蛋白质分子间和分子内产生共价交联,从而改变蛋白质的功能与特性。与其他来源的谷氨酰胺转氨酶相比,微生物谷氨酰胺转氨酶因其不需要钙离子激活、分子量小、易于纯化、应用成本低等特性,在食品、医药等领域显示出更广阔的应用前景。微生物谷氨酰胺转氨酶主要来源于链轮丝菌属。 本文对链轮丝菌属产谷氨酰胺转氨酶菌株的选育、发酵条件的优化、MTG的分离纯化、MTG结构、MTG基因的克隆、转化和修饰、MTG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微生物转谷氨酰胺酶在乳制品中的应用技术本项目研究了微生物转谷氨酰胺酶在乳制品中的应用,通过此技术生产的酸奶,存放期间,乳清析出较少,增强了对酸、对热的抵抗性,提高了保水性,提高了酸奶质量。在重制奶酪生产中,添加微生物转谷氨酰胺酶处理后,使乳清蛋白和酪蛋白交联在一起,可以提高奶酪的质量,增加经济效  相似文献   

4.
果蔬复合重组鹿肉脯的加工特性与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营养、风味、加工特性的鹿肉和猪肉为原料,添加胡萝卜、膳食纤维(苹果皮)、低聚异麦芽糖、大豆蛋白、鸡蛋等营养物质,经谷氨酰胺转胺酶(TG)的粘合交联重组,研制开发风味独特、营养均衡的果蔬复合重组鹿肉脯。通过对肉脯的硬度、弹性、内聚性、咀嚼性等质构特性的单因素试验研究,确定酶作用温度、谷氨酰胺转胺酶用量、大豆蛋白用量和食盐用量对肉脯品质与质构特性的影响。采用Box-Behnken设计,借助SPSS和Design-Expert7.1.6软件及拟合回归方程,对重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得出复合肉脯最佳工艺条件为:酶作用温度42.68℃,TG用量1.15%,大豆蛋白用量3.36%,食盐用量2.06%,对应样品的综合因子得分最大可达397.508。  相似文献   

5.
考察了微生物谷氨酰胺转胺酶(TG)对豆腐加工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点浆温度、石膏添加量、点浆后保温时间和加酶量4个因素中,TG的添加量对豆腐的产量影响最大。100g豆浆中TG的添加量为3U时豆腐的产量高达51.5g,且豆腐的感官特性也较好;但若添加过量的酶(5U),豆腐产量反而降低,原因可能是添加过量酶,会导致豆腐中蛋白的过度交联,降低了豆腐的保水性能。  相似文献   

6.
剪切力对链霉菌谷氨酰胺转胺酶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以摇瓶发酵过程中添加玻珠为剪切力,对链霉菌(Streptomyces sp.)HS-1发酵生产谷氨酰胺转胺酶的影响,在10 L发酵罐上不同搅拌转速对产酶的影响。结果显示,摇瓶发酵中,在种子阶段添加玻珠,提高剪切力不能促进产酶;在发酵阶段,加入4颗玻珠时,酶活相对最高,比对照增加20%;36 h时添加玻珠,与对照相比,酶活提高12%,菌体浓度增加40%,且氨基氮消耗明显。10 L发酵罐中,适宜的搅拌转速为250 r/min,36 h调整转速至250r/min,酶活比维持90 r/min提高21%。因此剪切力对谷氨酰胺转胺酶发酵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增强剂和交联剂对大豆分离蛋白膜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可溶性淀粉、明胶、琼脂、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4种增强剂和谷氨酰胺转胺酶(TG)、单宁、多聚磷酸钠3种交联剂对大豆分离蛋白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膜液加入可溶性淀粉、明胶、琼脂和多聚磷酸钠,不能很好地改善膜的性能;加入CMC-Na和TG酶与单宁,能显著的增加膜的抗拉强度,但是,加入单宁的膜为棕黄色,表观效果较差;加入0.15%TG酶,膜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转谷氨酰胺酶在其最佳的作用浓度、反应温度和作用时间条件下,添加几种非肉蛋白对重组碎羊肉卷的粘合性能。将多组非肉蛋白处理组与空白处理组做比较,利用质构分析仪测定其流变学特性,由此筛选出作用效果比较好的非肉蛋白。结果表明,加入转谷氨酰胺酶可以提高肉块间的粘合性能,而且添加卵清蛋白、蛋黄蛋白、大豆分离蛋白和酪蛋白与转谷氨酰胺酶之间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从而使碎肉形成致密的凝胶网络结构。其中,酪蛋白的添加对于成品凝胶硬度、凝聚性、粘着性以及咀嚼性的提高都较其他处理显著,即质量分数为0.04%的转谷氨酰胺酶、0.2%的酪蛋白为最优配方。这是一个用鲜肉原料制造重组肉制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猪肉鸡肉复合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复合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特性对研制高品质的猪肉鸡肉复合肉制品至关重要。通过单因素试验和二次多元回归设计试验研究谷氨酰胺转胺酶(TG-B)、猪肉鸡肉比、复合磷酸盐、pH值、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对肌原纤维蛋白凝胶强度的影响并对工艺进行优化。研究表明,TG-B酶用量、保温时间和保温温度对肌原纤维蛋白的影响显著;优化出凝胶强度与影响因素间关系的回归数学模型,当TG-B为3.4%,保温时间2.0 h,保温温度45.2℃时,复合肌原纤维蛋白凝胶强度最大为14.03 N.mm,验证试验结果为14.02 N.mm。  相似文献   

10.
微生物效应蛋白在植物与微生物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发挥种间的信息交流功能,起到重要的桥梁作用。它通过抑制植物受体诱导的免疫、调控植物基因转录、酶激活或抑制等方式为微生物侵染植物提供便利。不同类型微生物效应蛋白发挥的功能不同,作用方式和分子机制也不尽相同,且研究状况存在一定的差异,本研究通过回顾近些年来微生物效应蛋白的研究结果,对其在细菌、真菌、卵菌等病原菌及有益共生菌侵染宿主过程中的作用和分子机制进行总结,为植物-微生物相互作用机制深入研究提供相关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在真核基因中,组蛋白会发生多种共价修饰,其中组蛋白的甲基化在表观遗传学中起重要作用。不同的甲基化位点产生不同的作用机理,组蛋白H3K9的甲基化与异染色质形成、基因沉默有关;组蛋白H3K4的甲基化与基因转录激活有关;组蛋白H3K36的甲基化与RNAPⅡ有一定的关系。最近首次报道了组蛋白甲基化的可逆性,并发现组蛋白去甲基酶:LSD1和含有Jmjc域的组蛋白去甲基酶。这些去甲基酶可使不同程度甲基化的组蛋白H3K4、K9、K36去甲基化,同时与基因转录存在联系。  相似文献   

12.
试验以发芽糙米粉和小麦粉为原料,按一定比例采用直接发酵法制成米面包。工艺中通过添加转谷氨酰胺酶(TG)和谷朊粉提高面包品质、增加发芽糙米粉的添加量。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发芽糙米米面包的最佳配方(质量分数)为:转谷氨酰胺酶(TG)0.15%,谷朊粉12%,发芽糙米粉22%,水55%(以小麦粉和发芽糙米粉的总量为基准);最佳工艺参数为:发酵时间2.5 h,醒发时间60 min,烘烤温度(底火)220℃(180℃),烘烤时间22 min。  相似文献   

13.
田间条件下转玉米C4型PEPC基因小麦的光合生理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琼  许为钢  李艳  齐学礼  胡琳  张磊  韩琳琳 《作物学报》2011,37(11):2046-2052
为了检验转PEPC基因小麦是否具有C4光合生理特性,以转PEPC基因小麦和对照周麦19为试验材料,分别于抽穗期、开花期、花后第7天和花后第15天测定其单株旗叶的气体交换参数日变化,对净光合速率日变化进行单位日光合总量分析, 并且对净光合速率日变化与单株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日变化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在花后第15天测定其单株叶绿素荧光参数,并在成熟期调查了单株产量性状。与对照相比,转基因株系在4个测定时期的旗叶净光合速率明显提高,尤其在花后第15天,单位日光合总量较对照提高29.1%和23.3%,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明显增加,胞间CO2浓度降低;花后第15天12:00与8:00相比,转PEPC基因小麦的Fv/Fm、qp、NPQ、ΦPSII的变幅均小于对照;单茎重、千粒重、单穗重和收获指数较对照显著增加。以上结果表明,转PEPC基因小麦材料在田间条件下光合特性明显优于对照,且具有提高小麦产量水平的潜力。  相似文献   

14.
The first South African soft wheat breeding programme was initiated in 19 90 , consequently almost no information is available on soft wheat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general combining ability (GCA) of several spring wheats for biscuit-making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A full dialled cross was made with five spring wheats with good biscuit-making quality and a sixth hard wheat with poor biscuit-making quality. Seventeen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were measured. When the GCA to specific combining ability (SCA) ratios were calculated, strong additive gene action was shown for all characteristics, excluding flour colour and biscuit diameter, which suggested high heritabilities for most characteristics. Non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showed more non-additive than additive gene action. Three of the soft wheat cultivars combined well for the characteristics important for biscuit-making quality.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完善普通小麦春化特性理论基础,从不同春化特性小麦品种RNA-Seq结果中筛选得到一个春化诱导上调表达的EST序列Unigene3230,经NCBI比对与小麦wcor14a基因序列一致。为进一步明确该基因在春化过程中的功能,利用荧光定量PCR分析了wcor14a基因在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特性,结果显示,wcor14a基因能够响应低温、ABA、干旱等非生物胁迫。对wcor14a基因在不同春化发育特性小麦品种中的表达分析表明,该基因在不同发育特性小麦品种中的表达总体表现为春性半冬性冬性强冬性,而且表达时间表现为冬性和强冬性早于春性和半冬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