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香鱼人工育苗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香鱼养殖近几年己在浙江、福建、广东、山东等省市开展 ,但在人工育苗过程中常会遇到产卵量少、卵质差、受精率低、发眼率不高 ,以及最后的育成率不理想。笔者多年研究香鱼人工育苗技术 ,积累了有关经验 ,现将有关香鱼人工育苗的关键技术概述如下 ,以供同行参考。1 香鱼亲鱼的质量亲鱼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亲鱼产卵数量和卵子的质量 ,是搞好人工育苗的第一个关键。这个关键要求创造好的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 ,满足香鱼性腺发育的需要。1 1 亲鱼挑选 香鱼一年性成熟 ,其性腺发育的季节变化 ,8月中旬为第Ⅱ期 ,9月中下旬大部分卵巢达到…  相似文献   

2.
香鱼人工育苗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人工饲养的香鱼成鱼作亲鱼进行人工育苗,在育苗池中充气孵化,按生长日龄采用轮虫、桡足类及卤虫无节幼体作饵料,配合其它措施可使成活率高达82.14%。  相似文献   

3.
香鱼(PlecoglossusaltivelisT.et.S,见彩中插2)为名贵经济鱼类,近年来逐渐成为闲置养鳗场、水库及溪流的增养殖新品种。有关香鱼的人工育苗国内外已有许多报道,但实现苗种的稳定批量生产,尚有许多技术问题待解决,其中包括育苗中的饵料系列与投喂技术问题。不同发育阶段的香鱼对饵料的种类、数量和营养均有不同的要求,在香鱼苗种生产中,掌握不同饵料的营养价值和投喂技术对提高香鱼苗种的成活率与质量,降低育苗成本,实现大批量生产十分重要。笔者在2003年10月至2004年1月进行香鱼批量育苗生产中,采用轮虫、微颗粒饲料、卤虫无节幼体、桡足…  相似文献   

4.
<正>香鱼Plecoglossus altivelis隶属于鲑形目香鱼科,福建闽东区域俗称"时鱼",当地溪河均有分布。1998~2001年福建省宁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突破香鱼全人工批量育苗技术后,促进了宁德市香鱼养殖业的发展,2004年全市香鱼养殖面积近7.0hm2,产量650t,2011年~2013年全市每年均投苗900×104~1100×104尾,年产香鱼700t  相似文献   

5.
通过同一饵料系列(轮虫、卤虫无节幼体、桡足类、颗粒配合饲料)中不同的轮虫投喂时间,桡足类、颗粒配合饲料的比例,比较研究香鱼人工育苗的成活率、畸形率、白化率等育苗效果,以完善香鱼全人工批量育苗工艺.试验表明,在香鱼人工育苗仔稚鱼培育早期延长轮虫的投喂时间到15日龄可提高育苗的成活率及苗种规格;增加桡足类投喂量、减少颗粒配合饲料的投喂或采用研制全价的颗粒配合饲料有助于降低苗种的白化率;苗种的畸形与卵质有直接的关系,但同时与饵料、水质条件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6.
根据作者多年来香鱼人工育苗的实践经验,总结了香鱼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中关键性的技术。  相似文献   

7.
正香鱼(Plecoglossus altivelis)分布于我国通海河溪以及日本与朝鲜半岛,其肉质细嫩,清香独特,自古被视为水中珍品。香鱼为洄游性一年生鱼类,海水育苗,淡水中养殖,目前国内香鱼人工养殖和育苗已产业化,浙江和福建的香鱼繁育和养殖产业为国内  相似文献   

8.
我场2000年自外地购进香鱼发眼卵25万粒,共孵化出香鱼幼苗约10万尾,经过半年左右的培育,存活不足1000尾,损失惨重。现将育苗失败的原因分析如下,供同行参考。一、开口饵料蛋黄投喂太多,水质恶化香鱼幼苗期由于轮虫、卤虫供应不充足,大量投喂熟蛋黄,残饵导致水质变坏,池水氨、氮浓度经常分别保持在0.8毫克/升和0.5毫克/升,水质状况不能达到香鱼幼苗所需的各项指标,幼苗期死亡率高达20%。二、过滤池没有起到净化、改良水质的作用由于育苗早期采用循环过滤式的培育方法,但过滤池没有形成生物膜,起不到过滤…  相似文献   

9.
二、育苗放流技术 作为放流或养殖用的人工苗种,有车虾、鲍、海参、银蛙、真鲷、香鱼、河豚鱼、梭子蟹、海带、紫菜等;利用海区天然苗种作为养殖或放流用的,有,蛳鱼,牡蛎和扇贝等。这次,我们没有考察到紫菜、海参和梭子蟹的育苗情况。下面将考察到比较特殊的育苗技术和放流增殖效果作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0.
香鱼全人工育苗中的几点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鱼的人工育苗1965年始于日本。我国于1979-1980年人工繁殖获得成功,同时对其繁殖习性作了调查研究。1993年又获全海水工厂化育苗成功。1998年上海市水产研究所对香鱼的胚胎发育作了研究。1999年宁波大学于白仔鳗池中培育苗种22.3万尾。笔者于1998-2000年进行了香鱼全人工育苗试验,获得成功。2000-2001年,笔者经过技术改进,于9口池子,共360m3水体,培育出平均规格3.6cm的苗种330万尾,现将育苗过程中的几点体会总结如下: 一、亲鱼促熟 近年来,香鱼养殖突破了苗种和技…  相似文献   

11.
不同饵料对香鱼育苗生长成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介绍了用不同饲料作为香鱼开口饵料的试验情况。其结果:鸡蛋黄、对虾无节幼体饵料(BP)、丰年虫片进取有替代或部分替代轮虫作为香鱼开口饵料,其中(BP)效果较好,另外在育苗后期,用不同饲料对香鱼稚渔的生长和成活情况作了初步的比较。效果好坏依次是:桉角类+桡足类〉卤虫幼体〉半年虫虾片〉鸡蛋羹+蛏子肉。  相似文献   

12.
香鱼人工育苗及养殖技术总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香鱼养殖要求水质清净无污染且水温较低。一些水质清瘦、基础生产力低下的山地湖泊、河流、水库及山涧溪流,均可进行香鱼养殖。人工条件下,幼香鱼(5~6厘米)经过5~7个月的饲养,一般体重可达100克以上。近几年来香鱼市场价格很高,生产性香鱼养殖  相似文献   

13.
香鱼全人工批量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于1998-2001年分别利用野生的成熟亲鱼、由野生鱼培育成熟的亲鱼与由人工苗养成后经培育成熟的亲鱼,采用注射性激素法或生态法使成熟亲鱼排卵,经人工授精,获得了不同批量的受精卵;采用不同的饵料系列与饲养管理技术,分别培育出平均全长32.9~60.0mm的鱼苗3.6、21.4、296.0万尾,育苗成活率达46.5~83.3%;建立了一套全人工大批量育苗工艺,为发展香鱼增养殖提供了大量苗种。  相似文献   

14.
沈盎绿  苏胜齐 《重庆水产》2000,(4):20-23,19
本文主要综述了中华绒螯蟹人工育苗的现状及目前中华绒螯蟹的几种人工育苗的模式,提出目前河蟹人工育苗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目前,在河蟹人工育苗过程中,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种育苗方式,一种是我国北方地区常用的清水育苗,即从Z1(状功体I期,下同)到出苗间,全部使用处理好的澄清海水,依靠人工饲料进行培育;另一种就是肥水育苗即从动一动全部用一些蟹苗幼体较爱吃的几种硅藻类作为天然饲料,进行生产育苗的方法。相对清水育苗来讲,笔者认为后者优点较多,近年来,江苏沿海采用此方法较多,效益显著。下面将两种育苗方式作简单的比较。一、操作技术1、简易程度不一样肥水育苗的难度要小于清水育苗,如用密度为40万/m’的单细胞藻液水布地,在自然水质条件良…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海参养殖和育苗规模不断扩大,传统育苗技术存在成本高和育苗周期长等缺点,已难满足生产的需要。而半人工育苗技术同传统全人工育苗技术相比,优势明显:第一,操作相对简便;第二,节省育苗成本;第三,可以缩短育苗周期。下面根据广大基层水产工作者的实践,并结合笔者经验,将海参半人工育苗的  相似文献   

17.
刺参具有很高的保健和药用价值,但野生资源急剧下降,人工育苗随之兴起。本文系统全面地介绍了人工育苗的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18.
研究采用人工繁殖苗种,经室内人工养殖促熟培育及繁殖调控,达到自然产卵受精。利用传统对虾育苗池,采用人工控温、生态调控育苗技术,成功培育出健康半滑舌鳎苗种,体色正常,自初孵仔鱼至今育苗成活率37.5%。  相似文献   

19.
杜涛  罗杰  林向阳 《水产科学》2004,23(7):24-26
为建立一套海水鱼类人工育苗技术,分别采用室内水泥池、室外对虾高位池以及室内水泥池与室外对虾高位池相结合的育苗方法进行美国红鱼、花尾胡椒鲷等鱼类人工育苗试验。结果表明:室内水泥池育苗成活率为11%~98 8%,室外对虾高位池育苗成活率最高为6%,室内外相结合育苗的成活率为37 5%~73%。采用前期室内人工培育,幼苗体长约10mm移到室外对虾高位池培育,既可提高育苗成活率,又可降低育苗成本,是目前值得推广的育苗方法。  相似文献   

20.
<正> 当前,河蟹人工育苗已成为我省沿海各育苗室的主导产业,1995年从事河蟹人工育苗的单位占育苗室总数的95%以上。随着育苗规模的不断扩大,育苗周期的不断延长,育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从而严重地阻碍着河蟹人工育苗生产的发展,1995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