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县东风公社共联大队胜利生产队在农田基本建设的同时,大力发展蚕桑生产,从1975年以来,退田还桑,积极改造老桑园,发展集中成片新桑园33.9亩,五年时间,已亩产蚕茧超过200斤,1979年全生产队全年饲养蚕种88张,张产83.46斤,总产蚕茧7344斤,平均亩产蚕茧216.6斤。1980年春夏两季蚕茧饲养蚕种40张,张产106.41斤,总产蚕茧4256.5斤(春蚕30张,张产110.02斤,总产3300.5斤,夏蚕10张,张产95.6斤,总产956斤),平均亩产已达125.57斤。为全县蚕桑战线树立了高产典型。  相似文献   

2.
湖州市郊区(原吴兴县范围)的秋蚕生产,在1971-1980年的十年中,共饲养秋蚕种(分早、中、晚秋三期饲养)1661861张,平均张产44.8斤,总产秋茧744556担,秋蚕饲养张数占全年总饲养张数的43.48%,秋茧产量占全年总产茧量的31.85%.而1981-1983年的三年中,共饲养秋蚕种545216张,平均张产63.6斤,总产秋茧346864担,  相似文献   

3.
<正> 丹阳县珥陵公社有一个养蚕季季高产,春蚕张产连续二年突破100斤的高产单位,这就是庆丰大队第十一生产队。该队现有桑田12亩,80年饲养蚕种43.5张,总产茧3262.3斤,平均张产75斤,其中春种10张,产茧1046.8斤,平均张产104.7;81年饲养58张,总产茧4478.7斤,平均张产77.2斤,其中春种18张,产茧1826.9斤,平均张产101.5斤  相似文献   

4.
德清县洛舍公社章家桥大队,有专业桑园288.3亩,1979年平均亩产蚕茧达到274.4斤,比1978年每亩提高70斤。蚕茧总产、亩产和茧款收入有一个比较大幅度的增加,全大队全年饲养蚕种874张,平均单产90.5斤,其中春蚕351张,平均单产103.1斤,夏蚕129张,平均单产91.3斤,早秋蚕177张,平均单产79.6斤,中秋蚕217张,平均单产78.57斤,最高的第六生产队1979年全年饲养蚕种73张,平均单产高达99.23斤,其中春  相似文献   

5.
<正> 吴堡县今春蚕又喜获丰收。全县共养蚕371张,产茧26441.7斤,平均张产71.3斤。总产比去年同期增长31%,比去年全年产茧量还多908斤;单产比去年同期的68.6斤增加了12.8斤。出现了平均张产超过七十斤的公社五个(寇家原、横沟、郭家沟、丁家湾、岔上),平均张产在八十斤以上的大队九个,七十斤以上的大队五十二个。  相似文献   

6.
<正> 我们大队现有九个生产队,479户,2220人,2700亩集体耕地,其中新老桑园136.5亩。今年以来,由于认真贯彻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了党的农村经济政策,大灾之年,粮食总产达到220.87万斤,比去年净增10.5万斤,人平分配90元,比去年净增10元。蚕茧生产也获得了丰收,全年发种174张,总产茧105.13担,比去年增长了121.3%,蚕茧产值1.95万元,蚕桑总收入达到2.4万元,全年平均张产茧60.4斤,平均张产值112.07元。最高的第3队,15亩桑园,全年发种44张,产茧30.88担,平均张产茧达到70.2斤,亩产茧超过200斤,亩产值超过400元。我们大队是从1979年开始搞一步成园  相似文献   

7.
长坡蚕种站从办站的1969年到1980年的12年间,共饲养(原蚕区)220批,蚁量达11770公分,总产蚕茧51198.7斤,平均公分产茧量4.35斤,平均死笼茧率在1.7—4.9%;参加制种的种茧37425.3斤,总制蚕种72266张  相似文献   

8.
<正> 史家坪大队地处丘陵山区,土地瘠薄,粮食低产,多种经营项目少。1965年,在坡地栽桑30亩,多年来是大队集体经营。1980年是历史最高产量,养蚕48张,平均张产52斤,产值85.60元,总产茧250O斤,总产值4108元。平均每亩桑园产茧83.3斤,产值136.9元,用工2054个,每工日值2.00元。1983年,随着农业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和完善,史家坪大队以750元三年的时间承包给社员户杨文杰经营,他狠抓了桑园管理,实行科学植桑养蚕,夺取了蚕茧大丰收。全年养蚕四期共50张,平均张产53.9斤,产值87.91元,总产茧2696.5斤,总产值4395.46元,平均每亩桑园产茧89.9斤。产值146.50元,比种粮食收入高1.5倍,卖接穗3200斤,  相似文献   

9.
<正> 延川县文安驿公社,下驿大队,82年10个蚕桑专业户和重点户,养蚕34张,总产茧2059.8斤,平均张产茧60.6斤,总产值3653.4元。与81年比,产茧量与产值分别增  相似文献   

10.
<正> 青石乡蚕桑辅导员沈定秀根据山区柴多的有利条件试验用蒸汽消毒蚕具的办法取得良好的效果。今春专业户陈泽英家建直桶消毒灶一座,社员刘孝敬利用这座灶消毒蚕具,养春蚕2张产茧183.1斤,张蚕产茧91.5斤,总产值323.9元,比他81年1张春蚕产茧31斤,82年1.5张春蚕产茧3.6斤高3倍到30倍。陈泽英今年养蚕四次8张共产544.9斤,平均张产茧68.1斤,早秋蚕2张产茧144斤,张产72斤,中秋蚕1.5张产茧94斤张产62.7斤,比去年1.5张中秋蚕产茧30斤高2.1倍,全年总产比上年多244斤;  相似文献   

11.
王根法 《江苏蚕业》1991,(3):35-36,34
<正> 富安镇宝塔村蚕桑科技户王存根承包2.4亩桑园,1990年共饲养蚕种14.5张,生产蚕茧557.5公斤,平均张产茧38.45公斤,亩桑发种6张,亩产茧232.25公斤,全年蚕茧收入6355元,亩产值2647.95(见表)。几年来,王存根认真总结高产经验,不断采用新技术,连续三年亩产茧超200公斤。  相似文献   

12.
<正>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1980年我县的农副业生产,战胜了严重的自然灾害,获得了粮、棉、油持续丰收,林、牧、渔全面增产,蚕桑生产有了新突破。全县近四万亩桑田,养蚕106949张,总产茧63210担,平均亩产161斤,张产59.06斤。总产茧量比1979年增长19.22%。增产三成以上的有四个公社,四成以上的有三个公社。全县二十八个公社全部增产。亩产茧量比上年提高28斤,有五个公社超过二百斤;张产茧比前年提高4.66斤,有八个公社超过60斤。总产、亩产、张产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我们1980年蚕桑生产获得较好的收成,主要体会:一是“四靠”,二是“四抓”。“四靠”是;一靠贯彻调整方针。我们体会,去年蚕  相似文献   

13.
<正> 1985年,我县全面推广散卵蚕种,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全年发种9360张,均是散卵种,总产茧6793.8担,总产值103.36万元,平均单张产茧70.5斤,产值107.30元,比去年平附蚕种单张产茧63.3斤,产值89.90元。多产茧7.2斤,净增了11.4%。多产值17.40元,净增了19.3%。今年推广散卵,还出现了一些单张产茧量高的区、乡、村、组、户,郭北区发种  相似文献   

14.
<正> 陕南蚕区,产茧量占全省的90%以上,近年来由于生产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夏秋蚕饲养迅速普及,蚕病为害也随之有所抬头。1980年石泉县全年发种15000多张,平均张产仅33.3斤,(省农业局经济作物处统计资料),汉中县全年发种1,035张,由于蚕病为害,80多张蚕种粒茧未收,125张单产在10斤以下,平均张种产茧仅27.7斤。目前,  相似文献   

15.
<正> 江苏省东台县三仓公社三仓大队地处黄海之滨,属滨海盐渍土地区,农作物以棉花和棉粮夹种为主。全大队六个生产队的集体耕地面积1,892亩,成林桑园面积68.9亩,占集体耕地面积3.6%(目前新老桑园面积已近100亩)。从1962年开始栽桑养蚕。二十年来,蚕茧产量持续上升。1966年亩产茧达到100斤,1970年增至200斤,1974年达300斤,到1979年达350斤。1981年共饲养蚕种476张,总产茧达267担,比历史最高的1980年增长12.4%,亩产茧达387.5斤(按68.9亩投产桑园计算)。全大队有4个生产队亩产茧超过400斤,亩产桑叶6,000  相似文献   

16.
广丰县下坊公社三官殿大队蚕桑场,1980年建场,当年冬天就连片栽桑六万株,折合面积77亩。1981年兴建平房蚕室一栋,380平方米,现在又正在兴建一幢1140平方米的三层楼蚕室。栽桑第一年的中、晚秋采叶养蚕29张,产茧2366.5斤,茧款收入4116.82元,亩桑蚕茧产值达53.44元;栽桑第二年,全年春、夏、秋五次养蚕,饲养蚕种122张,产茧10252.5斤,平均亩桑产茧133.5斤,亩桑产值213.6元(平均茧价1.6元计),属全区首位,是我区蚕桑生产高产典型。三官殿大队蚕桑场在不到两年的短暂时  相似文献   

17.
<正> 一浙江省临安县紫水公社新梅大队,近三年来,春蚕张产年年超百斤,每张茧款超230元,全年平均张产超90斤。1981年春蚕张产104.45斤,张值233.68元,全年养蚕227.25张,平均张产94.02斤,每张茧款193.67元。其中第九生产队,春蚕张产105.6斤,每张茧款251.79元,全年张产100.01斤,每张茧款215.49元。见表1:  相似文献   

18.
海盐县的蚕茧生产居浙江省第5位,蚕茧生产是当地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在近年的春茧生产中该县以保证张产增总产、提高质量增效益为中心,不断创新蚕业科技,强化服务功能,有效地促进了春茧产质量的全面提高。2005年全县饲养春蚕50624张,平均张产50.36kg,总产茧2549.2t,不仅实现了蚕种增、张产增、总产增、收入增,而且创造了张产茧、张种收入超历史纪录;2006年全县饲养的53082张春种,平均张产茧又达到了50.14kg,总产茧2661.32t,实现了春茧连年夺高产。  相似文献   

19.
<正> 1982年,桃园大队王西香在自己的责任田麦地栽桑1.2亩,苗栽1500株的速成密植桑园,当年养蚕一张,产茧67斤,产值116斤,收小麦840斤,豆子70斤,套种出圃嫁接苗2500株,每斤小麦按0.20元算,豆子按0.25元算,桑苗每株按6分算,总产值达451.50元。实现了当年栽桑,当年养蚕,当年受益。83年,她养蚕4.5张,总产茧263斤,产值433.52元,平均张产茧58.4斤,产值  相似文献   

20.
海宁县周镇乡长联村第一承包组吕元昌发起由6户亲朋好友联户共育,春蚕6.5张,张产茧97.7斤,夏蚕2.9张,张产茧94斤,早秋蚕4.2张,张产茧79.3斤,中秋蚕9.25张,张产茧80.9斤,晚秋蚕3.75张,张产茧99斤.全年平均每张种收入159.84元.蚕室用吕元昌家房子改建,改建工由6户分摊,蚕具按蚕种数摊派,由各户清洗后交共育室统一消毒,消毒准备由每户抽出一人参加,养蚕用工除1人固定外,其余轮流,每日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