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筛选出了具有良好免疫原性的兔瘟强毒株GMH881和兔巴氏杆菌C51-17株,研制出了兔出血症-巴氏杆菌二联灭活苗,对疫苗进行了免疫剂量、免疫产生期、兔出血症抗体测定、免疫保护期、保存期等试验:确定出二联苗免疫剂量1.0 mL;二联苗在免疫后5 d对兔病毒性出血症强毒的保护率达到100%,二联苗免疫后7d对兔巴氏杆菌的保护率均达到80%以上;二联苗的兔病毒性出血症抗体测定,结果表明,二联苗免疫家兔后7d HI抗体均可达22.75,15 d明显上升,二联苗HI效价30 d达到最高峰,可达28.0,二联苗在60~120 d均可维持在27.0~25.5水平,到180 d时抗体水平面略有下降为25.25,二联苗分别在免疫后4个月、6个月用兔出血症强毒攻击均产生100%保护,在6个月用2个MLD的兔巴氏杆菌攻击保护率可达70%以上,二联苗4~8℃条件下保存期暂定为1年,25℃条件下暂定为半年。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筛选出了具有良好免疫原性的兔瘟强毒株GMH881和兔巴氏杆菌C51-17株,研制出了兔出血症-巴氏杆菌二联灭活苗。确定出二联苗免疫剂量为1.0mL;二联苗在免疫后5d对兔病毒性出血症强毒的保护率达到100%,二联苗免疫后7d对兔巴氏杆菌的保护率均达到80%以上;二联苗免疫家兔后7d兔病毒性出血症HI抗体可达22.75,15d明显上升,二联苗HI效价30d达到最高峰,可达28.0,二联苗在60~120d均可维持在27.0~25.5水平,到180d时抗体水平略有下降,为25.25,二联苗分别在免疫后4个月、6个月用兔出血症强毒攻击,均产生100%保护,在6个月用2个MLD的兔巴氏杆菌攻击,保护率可达70%以上;二联苗4~8℃条件下保存期暂定为1年,25℃条件下暂定为半年。  相似文献   

3.
以具有良好免疫原性的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野毒WF株和兔多杀性巴氏杆菌C51-17株作为种子,研制出了兔病毒性出血症、多杀性巴氏杆菌二联蜂胶灭活苗,并对疫苗进行了免疫剂量、免疫产生期、免疫保护期、保存期等试验,确定出二联苗免疫剂量1.0mL,二联苗在免疫后5天对兔病毒性出血症强毒的保护率达到100%,免疫后10天对兔多杀性巴氏杆菌的保护率均达到80%,二联苗分别在免疫后6个月用兔出血症强毒攻击仍产生100%保护,在6个月用1个MLD的兔多杀性巴氏杆菌攻击保护率可达80%以上,二联苗4~8℃条件下保存期暂定为18个月。  相似文献   

4.
用兔出血症毒(RHDV)和巴氏杆菌研制成蜂胶佐剂灭活苗,用1.0mL免疫试验兔,免疫后第5天,对RHDV保护率达100%;免疫后第7天对巴氏杆菌的保护率为72.5%,通过HI法监测兔病毒性出血症抗体水平,结果表明:蜂胶苗产生抗体时间较早,第7天后HI效价25.0,第20天效价显著上升达29.25以上,第30天达到最高峰,可达211.0,60~120 d均可维持在27.0~25.5水平,到第180天时抗体水平面略有下降为25.25,蜂胶苗分别在免疫后4个月、6个月用兔出血症强毒攻击均产生100%保护,在6个月用2个MLD的兔巴氏杆菌攻击保护率可达70%以上,二联苗4~8℃条件下保存期暂定为1年,25℃条件下暂定为半年。  相似文献   

5.
采用对本地区具有良好免疫原性的兔病毒性出血症强毒株和巴氏杆菌菌株,研制出常规二联灭活苗和铝胶二联灭活苗,用血清学方法对常规二联灭活苗和铝胶二联灭活苗免疫后兔病毒性出血症抗体的检测.结果表明,铝胶二联苗免疫家兔7 d HI抗体可达25,15 d明显上升,25.5,60~90 d达到最高峰,最高可达210,120~180d...  相似文献   

6.
采用对本地区具有良好免疫原性的兔病毒性出血症强毒株和巴氏杆菌菌株,研制出常规二联灭活苗和蜂胶二联灭活苗.用血清学方法对常规二联灭活苗和蜂胶二联灭活苗免疫后兔病毒性出血症抗体的检测.结果表明:常规二联灭活苗免疫后7 d HI抗体可达5.0log2,15 d明显上升,达5.510g2,30 d达到高峰,可达8.0log2,;而蜂胶二联灭活苗在免疫后7 d HI抗体可达5.0log,15d明显上升,达5.5log2以上,20 d显著上升9.25log2以上,30 d达到高峰,可达11.0log2.说明蜂胶提高抗体效价作用明显,可显著增强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7.
兔病毒性出血症、多杀性巴氏杆菌病二联蜂胶灭活疫苗分别与两种单苗进行免疫效力、免疫持续期及保存期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二联蜂胶灭活疫苗对兔病毒性出血症的免疫保护率为100%(10/10),对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的免疫保护率为90%(9/10),而两种单苗的免疫保护均为100%(10/10);二联苗和单苗免疫后第3天对兔病毒性出血症产生部分免疫力,至第10天产生坚强免疫力而对多杀性巴氏杆菌第14天产生坚强免疫力;二联苗和单苗免疫6个月后,对兔病毒性出血症的免疫保护为100%(10/10),对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的免疫保护为90%(9/10);二联苗和单苗在2~8℃和室温条件下保存15个月后,对兔病毒性出血症的免疫保护为100%(10/10),对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的免疫保护为90%(9/10)。二联苗中两组分的配比科学合理且两者之间无干扰作用。  相似文献   

8.
研制兔出血症-巴氏杆菌病蜂胶二联灭活苗2批,分别在4-8℃和室温条件下保存6个月、12个月后进行免疫保护试验。结果显示:蜂胶二联苗在4~8℃和室温条件下保存6个月、12个月,对兔出血症的保护率均为100%;4~8℃保存6个月对巴氏杆菌病的保护率为100%,保存12个月对巴氏杆菌病的保护率为90%;室温保存6个月对巴氏杆菌病的保护率80%,保存12个月对巴氏杆菌病的保护率为70%。据此可以确定蜂胶二联苗的保存期为4~8℃一年或室温半年。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制备了3种兔出血症灭活苗,经对试验兔进行免疫对比试验,以1mL为免疫剂量,7d后检测,发现3种疫苗均可产生抗体。组织灭活苗、蜂胶佐剂苗、铝胶佐剂苗7d的抗体滴度分别为27.1、27.2、26.5;14d的抗体滴度分别为27.9、29.0、28.0;45d的抗体滴度分别为26.8、28.5、27.5;85d的抗体滴度分别为25.5、27.2、26.2;145d的抗体滴度普遍下降。在免疫攻毒试验中,第7、15、50、90d攻毒时,3种疫苗的保护率均为100%,对照组全部死亡;150d攻毒时,组织灭活苗、蜂胶佐剂苗、铝胶佐剂苗的保护率分别为25%、75%、50%。以上结果表明,3种疫苗都有很好的免疫效果,其中以蜂胶佐剂苗的抗体滴度更高,免疫保护期更长。  相似文献   

10.
通过改进兔瘟、兔巴氏杆菌二联铝胶苗生产工艺,使其中的兔巴氏杆菌部分的免疫攻毒保护率大大提高。采用新工艺生产的13批疫苗,有7批4/4保护,6批3/4保护,达到不低于2/4保护的标准,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1.
Rabbit haemorrhagic disease virus (RHDV) and Pasteurella multocida bacteria cause severe losses among rabbit populations. The efficacy of a recently developed bivalent vaccine against pasteurellosis and RHDV was investigated. Doses exceeding 2 haemagglutinating units (HU) of viral antigen were sufficient to protect rabbits against infection with RHDV. The bivalent vaccine appeared to be safe for use in all age groups of rabbits, including pregnant females, even after treatment with 20 times the normal vaccine dose. Rabbits injected with 8 or 4 HU of bivalent vaccine showed high antibody titres against both organisms for 9 months after inoculation. The antibody levels against RHDV in young rabbits at 30 days of age were elevated when they originated from mothers with high antibody titres. The most suitable period for vaccination of offspring appeared to be around 50 days of age. The bivalent vaccine against pasteurellosis and RHDV combined speed and longevity of the immune response. Immune protection against pasteurellosis and RHDV can thus be achieved with only one manipulation.  相似文献   

12.
为评估鸡新城疫(ND)-传染性支气管炎(IB)-传染性法氏囊病(IBD)三联灭活疫苗对不同日龄和不同水平母源抗体雏鸡的免疫效力和持续期,本试验用该疫苗免疫7、14、21日龄SPF雏鸡和有母源抗体的普通雏鸡,免疫后采血测定ND血凝抑制抗体(HI Ab)、IB血凝抑制抗体(HI Ab)及IBD中和抗体(NA),并用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强毒攻击。结果显示,7日龄SPF雏鸡免疫后21 d ND HI抗体、IB HI抗体及IBD中和抗体效价分别为7.9log2、6.9log2和14.1log2,SPF鸡日龄越大,抗体水平越高;28日龄SPF鸡免疫后3个月,0.3 mL免疫剂量组试验鸡ND HI、IB HI及IBD中和抗体效价分别达6.5log2、6.1log2和13.6log2,IBDV攻毒保护率均为100%(10/10);不同日龄普通雏鸡免疫效果与SPF鸡试验一致,抗体水平随鸡日龄增大而升高,IBD攻毒保护率也都达到100%(10/10)。试验结果证实,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病三联灭活疫苗可使7、14及21日龄SPF雏鸡和普通雏鸡产生良好的免疫力,对雏鸡的免疫期至少为3个月。  相似文献   

13.
用同胚培养的鸡新城疫Lasota株和传染性支气管炎H120(或H52)株以及用鸡胚成纤维细胞增殖的传染性法氏囊弱毒株以适当比例混合为抗原,用蔗糖脱脂乳作保护剂,经真空冷冻干燥制成三联弱毒疫苗。通过三批疫苗室内外各项指标的测试,表明该三联疫苗安全性能可靠,免疫效果确实,使用方法简便。在实验室进行的物理性状检验、无茵检验、支原体检验、剩余水分检验、真空度检查均符合国家标准;用10倍大剂量接种15日龄雏鸡无不良反应;以常规量颈部皮下接种免疫后,7d产生免疫力,免疫后14d抗鸡新城疫、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三株强毒攻击的保护率均为,100%。对15日龄雏鸡首免,其免疫期至少为30d,在-25℃保存期为1年。  相似文献   

14.
应用血凝抑制试验对水貂肠炎细小病毒灭活疫苗免疫水貂进行抗体水平动态监测,结果表明,疫苗接种14 d抗体达到保护,21~30 d抗体水平达到高峰;免疫180 d抗体仍在保护值以上。攻毒试验证实,免疫180 d后90%免疫水貂获得保护,确定水貂细小病毒性肠炎灭活疫苗免疫保护期可持续6个月。  相似文献   

15.
表达Ⅰ群Ⅳ型禽腺病毒(FAdV-4)Fiber-2 (knob)蛋白,以制备Fiber-2 (knob)蛋白亚单位疫苗并对其免疫效力进行评价.将FAdV-4 Fiber-2的knob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a,构建重组质粒pET28a-Fiber-2 (knob).将重组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 (DE3)...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研究疫苗、免疫剂量和注射方式对卵黄抗体效价规律的影响,探讨制备抗猪乙型脑炎病毒卵黄抗体蛋鸡的最佳免疫程序。选用无免疫褐羽蛋鸡180只,随机分成18组,每组10只。1、2组均为对照组,注射无菌生理盐水;3~10组采用皮下和肌肉两种注射方式,并依次注射灭活苗0.2、0.5、1.0和1.5 mL;11~18组同样采取两种注射方式,依次免疫相同剂量弱毒苗。各试验组分别于免疫前1 d、免疫后第3、7、10、14、18、21和28天采集当日鸡蛋6枚,提取卵黄抗体,测定效价。试验结果显示,1~6、11、12组卵黄抗体效价均为0,未产生明显免疫应答;7~10组注射灭活苗后7 d,平均卵黄抗体效价达到峰值,抗体持续时间为14 d;13~18组注射弱毒苗后14 d达到最高值,抗体持续时间为21 d;注射剂量相同但注射方式不同的两组之间比较,卵黄抗体效价差异不显著(P>0.05);相同注射方式,相同疫苗的各试验组间,随着免疫剂量的增加卵黄抗体效价逐渐加强,且差异显著(P<0.05)。以上结果表明,肌肉或皮下两种注射方式,蛋鸡产生明显免疫应答至少需要免疫灭活苗1.0 mL或弱毒苗0.5 mL。比较弱毒苗与灭活苗,灭活苗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速度较快,但维持时间较短;较少剂量弱毒苗就可刺激机体产生抗体,但速度慢、维持时间长。  相似文献   

17.
根据防制工作需要,在麦积区党川乡的五个羊场进行了绵羊Asia I-O型口蹄疫的区域预防免疫试验。通过监测免疫抗体水平,评价口蹄疫Asia I-O型双价灭活疫苗对绵羊的免疫效果,结果表明,新生羔羊首次免疫后要加强免疫,综合分析认为首次免疫后30d进行加强免疫是合理的。成年羊在有免疫抗体的情况下,接种Asia I-O双价疫苗后,抗体上升,有效保护期可达150d。免疫后150d(5个月),O型免疫抗体合格率为71.54%,为消除免疫空白期,间隔135d再进行免疫是科学的,根据监测结果分析认为成年羊1年2~3次接种双价疫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对388只含有母源抗体雏麻鸭和118只无母源抗体雏北京鸭分别进行了早期免疫接种。前者进行了不同日龄(1、5、10、15)、不同免疫途径(肌肉,皮下、点滴、饮水)鸭瘟弱毒疫苗的一次性免疫,后者进行了1日龄、不同途径(肌肉、皮下、滴鼻、喷雾)鸭瘟弱毒疫苗的首免和二免。无母源抗体雏鸭可采用肌肉和皮下途径免疫,最佳时间从1日龄开始首次免疫,免疫30天后进行二次免疫。对含母源抗体雏鸭也可采用肌肉、皮下途径,最佳时间从10日龄开始免疫,经过对含母源抗体和无母源抗体免疫雏鸭2个月的观察,前者经得住鸭瘟强毒10~(-8)的攻击,后者经得住10~(-3)的攻击;免疫效果高,免疫期达2个月仍保持着令人满意的免疫力,保护率达100%。含有母源抗体雏鸭,采用饮水和点滴途径免疫,前者最佳时间从1日龄开始免疫,后者从10日龄开始免疫,其安全性好,免疫效力高,免疫期达2个月,保护率达100%。用肌肉和饮水途径接种鸭瘟弱毒苗的方法进行大规模的预防接种,更为简便易行。 在试验中,还对早期免疫程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