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丽华 《国土绿化》2010,(12):35-35
<正>仅仅一年的时间,在浩瀚的乌兰布和沙漠上,一望无际延绵的沙丘便被一条纵贯南北的大漠通途——乌兰布和沙漠首条穿沙公路分隔开。公路两侧各150米宽的人工护路沙障网格沿公路向前延展,网格内近3万亩梭梭、花棒等沙生灌木,紧紧锁住了公路两旁的流沙。此外,今年4万亩的飞播造林也将绿色注入穿沙公路两侧。车行路上,一眼望去,一块块麦草网格沙障延绵开去,保护着"穿沙公路"的安全。  相似文献   

2.
穿沙公路是鄂尔多斯市杭锦旗自筹资金4500万元建设的,从独贵塔拉到锡尼镇,全长115公里,横穿库布齐沙漠的一条地方公路,1997年4月开工当年10月竣工,每个牧民铺设0.02hm^2柴草沙障,组织万人大会战。是当地群众对沙漠防、治、用并举的改造运动,被誉为当代的“愚公移山”行为,并被树立为内蒙古自治区的“穿沙精神”。  相似文献   

3.
从2000年以来,杭锦后旗大力开展防沙治沙攻坚战,组织了声势浩大的治沙植绿运动,先后在乌兰布和沙漠腹地压柴草沙障13.4万亩,修建穿沙公路60多公里,打组合水井160多眼,开挖渠道30公里,整地4万亩,完成乔木造林、人工灌木造林、飞播和人工模拟飞播造林24.5万亩,现已形成一条长48.6公里、平均宽350米的阻沙林带。  相似文献   

4.
白敬 《内蒙古林业》2012,(10):47-47
为有效阻止乌兰布和沙漠向东扩张,从2009年开始,巴彦淖尔市启动实施了乌兰布和刘拐沙头综合治理工程,经过三年共三期工程实施,在刘拐沙头西侧沙漠腹地修建了32公里穿沙公路,并围绕穿沙公路在乌兰布和沙漠腹地建成一条大型阻沙林带。2012年,巴彦淖尔市启动了刘拐沙头综合治理四期工程。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库布齐沙漠夜鸣沙沙物质、库布齐沙漠穿沙公路两侧沙障内沙物质、银肯响沙的沙物质、响沙湾附近新月形沙丘沙物质以及响沙湾附近固定沙丘沙物质各粒级颗粒的百分含量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夜鸣沙的的粒径均一,分选良好,其中细沙占95.72%,这是夜明沙在夜晚自鸣的主要原因;(2)银肯响沙的细沙占89.54%,比...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浑善达克沙地流动沙地上黄柳活沙障的防风固沙效益,通过对设置3年后的不同类型的活沙障进行测定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沙障设置3年后,沙地趋于固定,障内植物种类明显增多;设置黄柳活沙障的区域内下垫面粗糙度显著增大,风速明显减弱,其顺序为:4 m×4 m黄柳网格沙障〉6 m×6 m黄柳网格沙障〉间距4 m的黄柳带状沙障〉间距6 m的黄柳带状沙障〉流沙,而且黄柳网格沙障降低风速的能力较带状沙障强;当旷野平均风速为7.86 m/s时,只有流沙和间距6 m的黄柳带状沙障起沙,其他几类活沙障内均不起沙。  相似文献   

7.
207国道植物再生沙障防沙治沙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7国道90—100 km段公路沙害治理中,采用黄柳在流动沙丘迎风面上设置积沙、聚沙带——植物再生沙障,结合高立式和低立式红柳、芦苇生物沙障,不仅取得了阻沙、固沙、防止沙丘前移的理想效果,同时结合其他人工措施短时间内大幅度增加沙丘的植被盖度,达到了阻沙、固沙和增加植被盖度的双赢目的。  相似文献   

8.
锡——乌穿沙公路全长115公里,位于鄂尔多斯高原西部,南起杭锦旗锡尼镇,北止乌拉特前旗乌拉山镇,其中有51.4KM穿越库布其沙漠,故名穿沙公路。这条穿沙公路把黄河以北的110国道和库布其南面的109国道连接起来,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这条公路的成功与否,关键是流沙治理。  相似文献   

9.
库布齐沙漠穿沙公路按地表状况划分为3个路段,通过对这3个路段的封育效果的不同层次的对比,得出了不同条件下的封育结果,并由该结果分析提出几点建议,为类似自然条件下实施封育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刘缓缓  李偲  关苏杭  马雪丽 《绿色科技》2022,(3):227-229,233
价值是线性旅游廊道保护和开发的前提,"交通+旅游"为旅游提供"方便"基础,完善的旅游交通可为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采用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法、德尔菲法等对G217独库公路、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阿尔泰山千里画廊、昌吉州南山伴行公路、帕米尔风景道等10条典型公路进行了旅游价值研究.结果表明:独库公路和塔克拉玛干沙...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农田林网对水稻的防护效益,1981年9—10月我们在丰县沙庄公社张黄庄大队2号稻田设点观测,现将初步结果整理如下:一、林网概况沙庄公社,位于复新河下游,属于河灌区,土质粘重,保水性能好,历年种植水稻.1969年以来,营造了大量的杂交柳、旱柳、杨树,张黄庄大队基本上实现了农田林网化.观测的林网网格东西长383米,南北宽249米,计143亩.网格内种植水稻105亩,种植绿豆38亩.南北两条林带由二行杂交柳组成,平均高7米,平均胸径6厘米,林龄6年,株行距1×1米,旁有小沟、农渠、渠顶、沟坡伴生着小柳树.东林带在大沟旁,由一行旱柳组成,平均高12米,平均胸径33厘米,株距4米,间有稀疏的小杨树.西林带由二行杂交柳组  相似文献   

12.
塑料网格沙障固沙技术在临策铁路治沙造林中的推广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塑料网格沙障固沙技术是用特制塑料网控制流沙风蚀,并通过营造防风固沙林,达到治理沙害的目的.该技术主要来源于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治沙研究所、北京林业大学.根据资料记载,从2005年开始,国内很多学者对塑料网格沙障固沙造林技术进行了专门研究,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治沙研究所、民勤县林业局分别从塑料网格沙障的固沙原理和塑料网格沙障对新月形流动沙丘迎风坡的风沙流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北京林业大学丁国栋教授指导的博士生毕业论文《几种不同材料机械沙障防风效应研究》中,对不同材质、规格、高度和孔隙度的沙障的土壤风蚀进行了野外观测.通过选择典型沙丘,从风速、集沙量、土壤侵蚀与堆积、粗糙度四个方面,对研究区不同立地条件下所涉及的风沙物理学中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中,将塑料网格沙障设计为四种不同高度、三种不同孔隙度和四种不同规格进行对比试验,取得了比较详细的研究结果,充分肯定了塑料网格沙障的防风固沙效果.  相似文献   

13.
流动沙地铺设沙障后土壤种子库变化对自然植被恢复评价和有效预测生态恢复进程具有重要作用。采用野外取样和温室内发芽测定方法,研究了浑善达克沙地固定沙丘活化风蚀坑铺设不同规格纱网沙障后,0~5 cm土层深度内土壤种子库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4 m×4 m网格沙障内土壤种子库为每平方米547.20粒,分别比4 m带状和6 m带状沙障增加143.00粒和288.90粒。网格沙障内积沙部位土壤种子库为每平方米718.75粒,风蚀部位为每平方米350.00粒。在4 m带状沙障前段位置土壤种子库为每平方米412.50粒,中段位置土壤种子库为每平方米645.80粒,沙障后段位置土壤种子库每平方米只有154.20粒。铺设沙障后,沙化草地土壤种子库为每平方米675.00粒,比平缓风蚀坑内土壤种子库高70.00%。直压立式PE纱网沙障对土壤种子具有明显的拦截作用,其中4 m×4 m网格沙障对土壤种子的拦截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民勤流沙治理中机械沙障的防风固沙效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研究民勤流沙治理中机械沙障的防风固沙效益,对设置的6种不同类型沙障进行测定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机械沙障设置后,可以提高流沙下垫面的粗糙度,降低近地表风速,固定流沙,减少风速。6种机械措施相比,塑料网格沙障价值系数最高,依次为:粘土方格沙障、麦草方格沙障、土工编织袋沙障、砾石方格沙障、棉花秆方格沙障。  相似文献   

15.
直播生物沙障固沙成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呼伦贝尔沙地采用网格状生物活沙障直播技术具有明显的固沙效果。跟踪调查表明:直播3年植物盖度为55%,杨柴平均高度增加到78.3 cm,沙障网格中心平均风蚀下降到0.2 cm。并且随着沙障生长时间的延长,能够迅速形成不同类型的结皮,形成"结皮肥岛效应"。  相似文献   

16.
固沙措施对人工生物结皮层养分和颗粒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野外取样和室内分析测定方法,研究了不同沙障规格、流动沙地不同部位和喷洒人工生物结皮后生长时间等对人工生物结皮层养分和颗粒组成特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0.5 m×0.5 m沙障网格保护下人工生物结皮层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含量分别是1.0 m×1.0 m沙障网格保护下的1.13倍、1.51倍和1.36倍,物理性粘粒、粘粒含量分别是1.0 m×1.0 m沙障网格保护下的1.09倍、1.03倍。丘间地和背风平缓沙丘的人工生物结皮更有利于颗粒物质沉积和养分含量的增加,并随着人工生物结皮接种后生长发育时间的延长,人工生物结皮层的养分含量、颗粒物质含量明显增加,其固沙效果也随之增强。  相似文献   

17.
选取科尔沁沙地不同生长年限活沙障,调查并测定了土壤种子库的种类组成、密度以及物种多样性等特征。结果表明:(1)仅有封育措施时,流动沙丘没有物种存在。建活沙障后,7年和5年样地的行间和行下物种种类比生长3年样地多,1年生植物逐年增多。(2)随沙障生长年限延长,土壤种子库中种子密度表现出逐年增多的趋势。(3)在物种多样性和相似性方面,建活沙障的样地变化趋势不明显。封育3年后的流动沙丘无物种多样性,与其他样地相比相似性系数为零。(4)建活沙障后,各样地在物种种类和种子数方面逐年增多,认为建黄柳和羊柴网格状活沙障可以达到治理沙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刘乐 《湖南林业》2012,(11):48-48
10月15日,冷水江市启动紫云峰绿色通道建设活动。200多名林业干部职工将在紫云峰森林公园进行为期15天的义务劳动,对园区所有公路两边15米宽范围内的杂草等进行清除,统一种植高规格风景林,共同完成3条园区公路7158米长的绿色通道建设。  相似文献   

19.
何淼红 《湖南林业》2004,(10):37-37
大云山国家森林公园是岳阳县的边老贫困山区。从毛田镇上大云山的公路始修于20世纪60年代。这条20公里长的山区公路,穿越3个乡镇,有200多个弯道,平均路面宽4、2米,属等外公路,冰雪天不能走车。交通基础设施差已成为森林公园经济发展的瓶颈。修好这条路,造福一方,是当地领导追求的工作目标,更是广大群众多年的企望。然而,在悬崖峭壁上拓修改造公路,资金是最大的困难。2001年7月7日,全国政协副主席毛致用视察森林公园时,属托岳阳市、县领导千方百计将该公路改造立项,并敦促省交通厅支持50万元作为拓改启动资金。随即,县政府投入100万元,毛田镇投入200万元,成立了毛云公路改造指挥部。2003年9月18日,大云山旅游公路改造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对甘肃河西地区沿沙绿洲边缘防风固沙林演变方式及其后期形成的积沙带植被结构与稳定性的调查分析,研究认为:数十年来,随内陆河上游来水减少,固沙林内水分供给能力的减弱,植物种类由初建乔灌木逐步被低矮的耐旱灌丛和逐水草本取代,随之形成了具有阻挡流沙越境的积沙带;积沙带的形状与积沙规模取决于当地风沙侵袭强度,防护林建植位置、时间,农田经济利用所采取的维护程度,带上不同部位着生植被借助农田渗余水的补给,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沿沙防风固沙林建设及其演变形成的积沙带,对越境流沙起到了重要阻积作用,是目前维护沿沙绿洲长期安全重要屏障,应采取必要措施保护与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