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我国农药工业经过近70年的发展,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原药生产国。农药的创新研究经历了仿制、仿创结合及自主创新几个阶段,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的农药创新在平台建设、体系建设、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以及品种创新均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已经成为具有新农药自主创新能力的国家……  相似文献   

2.
<正> 英国Makhteshim Agan公司的A.M.Sisson等指出,仿制农药是农药市场中发展最为迅速的部分,过专利期产品的销售额估计将从1997年的200亿美元上升到2007年的275亿美元。所谓仿制农药,即指"一家公司或其分公司主要从事过专利期农药  相似文献   

3.
<正> 现代农药问世半个多世纪以来,农药发展方向一直是众说纷坛的讨论话题。现代农药诞生之初,人们追求其"功能性",忽视其"安全性",出现不少剧毒、高毒的商品化品种。如有机磷类杀虫剂的特普(该类第一个商品化品种,市场出现于1943年。大白鼠急性口服毒性1.12mg/kg,本段中以下仅列出此数据)、对氧磷(3)、甲氟磷(7.5)、八甲磷(雄,9.1);有机氯类杀虫剂的艾氏剂(38)、狄氏剂(46)、异艾氏剂(12~17)、异狄氏剂(7);杀虫杀鼠剂氟乙酸钠(0.22)、氟乙酰胺(5.3);还有杀虫剂氢氰酸、无机砷化台物,杀菌剂有机汞化合物等。  相似文献   

4.
<正> 农药使用的不安全因素即它们的一些严重副作用,如对人、畜的急性毒性,对作物的药害,对农作物及农、畜、水产品的残留污染,对环境的污染等。提高农药使用的安全性,即克服或缓解这些副作用的不良影响。我国这方面的问题还比较严重,值得高度重视。一、从源头抓起 (一)农药品种方面农药发展方向为高效、经济与低副作用。故有严重副作用的农药品种当属  相似文献   

5.
据统计,目前我国有农药生产企业2600家,2005年全国农药总产量为100.9万吨(折百)。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然而这些中国制造的数量庞太的农药,有多少是“中国创造”的呢?!据统计,目前中国自主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药只有井冈霉素、噻菌铜(龙克菌),单嘧磺隆、氯噻啉、杀虫丁、异丙酯草醚、呋喃虫酰肼、吡唑硫磷、金核霉素、氟吗啉,硝虫硫磷、氯甲胺磷等为数不多的产品。在我国已研制、投产的200多个农药品种.基本上部以仿制国外的品种为主.  相似文献   

6.
<正> 一、农药市场1.农业播种面积、作物品种规模表近年我国耕地面积及主要作物耕地面积(万公顷) 2.农业结构的调整为适应加入"WTO"新的形势,我国农业结构将发生重大的变化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正当前在我国新农药创制投入相对不足的情况下,通过新化合物的设计与合成、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筛选以及作用机制等方面研究,已初步形成我国农药科技创新基础理论体系和新农药发现平台。然而,新农药创制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我国原始创制结构偏少目前发现的大多结构是基于国外已有品种的化学结构,许多品种都是经过"me-too"和"中间体衍生法"(沈阳中化农药化工研发有限公司农药创制团队提出的新农药创制策略,利用关键  相似文献   

8.
<正>(接上期)四、对农药剂型及具体农药制剂应进行包括"环境相容"要求在内的综合性评价农药原药的环境毒性,除有效成分外,其他可能存在的有毒成分,特别是比有效成分毒性更高的成分,如合成副产物,未反应的原料、中间体、催化剂等,甚至包括有效成分在一般贮存条件下可能较快分解或转化的产物,都在考虑之内。因此,农药发达国家对原药登记注册或进口均要求有"全分析"数据,一般要列出占有百万分之一份额(1mg/kg)及以上的全部成分。  相似文献   

9.
<正>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启动而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生物信息学(bioinformatics)将生物学、计算机科学、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科学地融合渗透在一起。四十年前,中国农药开始由仿制向仿创结合转变。当今中国,在农药大兴创制之风的时候,密切关注和认真学习新兴的生物信息学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它将成为农药创制科研工作的显微镜和望远镜……  相似文献   

10.
正近10余年来,世界农药市场呈螺旋型向上发展,而我国农药产量持续增长,但增幅减小。10多年前,我国农药创制曾掀起一股热潮,但近几年来有所降温。这里有费用的原因,微薄的科研费用难以支撑昂贵的研究和登记费用。由于有较多的同类产品,往往其效果相仿,并缺乏新颖性,难以占有市场。为此,应提升理论水平,开拓创制思路,开发独创性的农药品种……敬请关注第17期主题"国外农药市场特点及对我国农药行业的影响"欢迎广大读者、作者积极投稿,参与互动。  相似文献   

11.
<正> 2003下半年,根据上半年农药市场的整体走势,新型农药需求量增长较大,但传统农药品种在市场上仍将占主导地位。谨对下半年我国农药市场形势进行预测,仅供参考。1、下半年农药市场的总体走势在杀虫剂中,有机磷农药有所下降。下半年在上半年的基础上将再减少2.8%左右;菊酯类农药与上半年基本持平;氨基甲酸酯类农药需求上升幅度较大,同比上升11.99%,其他类杀虫剂减少7.72%。各省分析数据表明,2003年国家已列入 PIC 中的4个高毒农药品种(甲胺磷、久效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需求量下降幅度较大。其中甲胺磷下降19.19%、久效  相似文献   

12.
<正>本刊讯日前,业内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总体看,中国农药企业在研发方面的投入普遍较少,新药研制能力全面落后于国外公司。但值得注意的是,也有少数龙头企业如中化集团等已开始重视研发,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实际上我们在有些领域已经迎头赶上。"中化集团农  相似文献   

13.
我国现阶段生产的农药品种约260个,分为杀虫剂、杀螨剂、杀菌剂、杀线虫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杀鼠剂等种类。化学合成的农药原药(品种)须加工成一定的剂型,形成不同规格的制剂或混合制剂才是市场销售的商品农药。到2000年,我国农药原药和制剂的比例达1.0:8.2,由于同一制剂又有不同厂家生产,包装规格和使用的商品名也不尽相同。加之,  相似文献   

14.
<正> 我国目前有农药企业2000多家,农药商品约10000个。农药生产能力约80万吨,产量约40万吨,防治农作物30亿亩次。然而近几年,农药工业却出现了前所未有困难,一方面本该淘汰的老品种淘汰不了,另一方面新品种又开发不出来。企业间的竞争进入白热化。由于企业间的竞争,造成了产品的低水平重复,又直接影响了经销商利益,多少农资经销商回忆起1990、1994年那段滚滚财源的日子,面对今时江河日下苦撑局面,显得无奈又迷茫。农药产品"钱"途何处?  相似文献   

15.
<正>今年来,在举国上下"双创"高潮迭起的新常态下,我国农药行业加快科技创新的步伐,产学研结合不断传出捷报,创制农药品种不断获得登记,实在可喜可贺。互联网条件下,科技创新的泛化特征愈加明显,只有牢牢抓住机遇,推动科技与"双创"紧密结合,不仅有利于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还能促进行业的结构调整,引领行业做大做强。创新是中国农药行业的出路,  相似文献   

16.
<正>"十五"期间,中国虽然有21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药品种取得农药临时登记,实现了创制农药零的突破,但是真正转化为规模生产的并不多。  相似文献   

17.
白杉 《农药市场信息》2003,(11):13-14,16
<正> 一、我国发展植物农药的条件和益处目前我国使用的农药80%以上为化学制剂。据统计,近年来,我国每年都要进口价值6亿美元的农药及农药原料。开发国产植物农药已成为我国农药发展的一条新路。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多样,拥有丰富的植物源农药品种资源,开发潜力巨大,其中具有杀虫抑菌作用的有毒植物就有1万多种。利用这些丰富的有毒植物资源生产对人畜无害的植物农药,有着十分喜人的前景。我国中草药资源十分丰富,全国各地荒山、荒地均可种植。如建设两座年产1万吨的工厂,约需各种中草药7~8吨,将可  相似文献   

18.
<正>(接上期)三、我国农药科技创新情况1.农药科技创新平台初具规模一批国家级农药科技创新平台先后成立,主要有:国家南方农药创制中心(浙江、上海、江苏、湖南四个基地,1995);农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沈阳、天津,1995);新农药创制与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沈阳,2007);国家农药创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2011);绿色农药与农业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贵州,2011);国家生物农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2012)。一批省部级农药科技创新平台也相继建立,主  相似文献   

19.
<正> 一、国外农药市场1.国外农药销售国外农药市场经过上世纪90年代的长足发展,跨入本世纪以来进入缓慢发展状态。根据英国WOOD 咨询公司的统计,2002年的全球农药销售额从2001年的271亿美元降至略低于270亿美元。在农药总销量中,除草剂接近50%,杀虫剂占27%,杀菌剂20%。2002年除了杀  相似文献   

20.
农药残留原因及减少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慧玲 《种业导刊》2009,(11):40-40
1造成农药残留的原因 1.1农药性质 六六六、滴滴涕等有机氯农药和其代谢产物化学性质稳定,在生物体内不易分解,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后,日积月累,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中毒。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化学性质不稳定,在施用后容易受环境条件影响而分解,但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存在着部分高毒和剧毒品种,如甲胺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