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不同来源马铃薯品种淀粉含量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通过对目前我国保存的国内外642份马铃薯品种(系)淀粉含量的测定及其与育成单位生态条件的相关分析,初步弄清了我国马铃薯品种资源淀粉的含量水平和不同来源品种(系)淀粉含量的差异,并筛选出淀粉含量超过20%以上高淀粉资源9份。  相似文献   

2.
对目前我国保存的608份马铃薯品种(系)采用比重法测定淀粉含量的结果进行分析,初步明确了我国及国外马铃薯品种(系)淀粉含量水平和不同来源品种(系)淀粉含量的差异,并筛选出淀粉含量超过18%的资源45份。  相似文献   

3.
马铃薯高淀粉资源的鉴定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水比重法测定淀粉含量,对从国内外收集引进的382份马铃薯资源进行鉴定,筛选出40份高淀粉含量种质资源。通过对其抗病性、耐贮性等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Colmo、Spunta、Gasore、NS51-5和克新15号共5份高抗马铃薯晚疫病、耐贮藏性强、高淀粉含量、芽眼浅的优异马铃薯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4.
结合不同环境条件筛选马铃薯高淀粉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两年对不同地区种植的78份马铃薯品种(系)淀粉含量的测定和分析,发现环境条件对马铃薯淀粉含量影响较大。在适宜的生态环境下,马铃薯品种(系)的淀粉含量普遍提高,增幅为0~6.2个百分点。据此提出利用不同环境条件筛选马铃薯高淀粉材料的新思路,在增加入选准确率的同时,对所选材料的淀粉含量及其变化范围、受环境影响等情况能够较好的掌握,为田间生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
为了创制优异的加工型马铃薯基因型和新品种,试验对98份马铃薯种质的块茎品质(淀粉、还原糖含量)进行检测,鉴定筛选出20份高淀粉(淀粉含量≥18.0%)种质材料,39份低还原糖(还原糖含量≤0.20%)种质材料。根据种质的亲缘关系和主要特性进行杂交亲本的选配,配制“高淀粉×低还原糖”类型的杂交亲本组合,筛选出后代F1单株表现优异的炸片高淀粉加工型组合“天薯10号×克新17号”。对组合“天薯10号×克新17号”后代239份F1群体的淀粉含量、还原糖含量和炸片色泽进行检测与分析,鉴定筛选出一批具有优良基因型的马铃薯种质材料:83份基因型淀粉含量≥18.0%,56份基因型还原糖含量≤0.20%,85份基因型炸片色泽值≤3.0。这些优异的基因型可作为高淀粉和低还原糖马铃薯品种选育的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6.
高淀粉马铃薯品种块茎大小与淀粉含量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同一地点以不同高淀粉马铃薯品种为试验材料 ,对各品种的总块茎产量、不同级别块茎产量、淀粉含量和淀粉产量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高淀粉马铃薯品种单位面积上淀粉产量取决于总块茎产量和淀粉含量。不同大小块茎的淀粉含量受品种影响较大 ,有些品种各级别块茎的淀粉含量相对一致 ,有些品种的差异则较大。分别测定不同级别块茎淀粉含量 ,用加权平均方法得到某品种的淀粉含量 ,比随机取样得到的淀粉含量更准确  相似文献   

7.
高淀粉马铃薯品种块茎大小与淀粉含量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同一地点以不同高淀粉马铃薯品种为试验材料,对各品种的总块茎产量、不同级别块茎产量、淀粉含量和淀粉产量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淀粉马铃薯品种单位面积上淀粉产量取决于总块茎产量和淀粉含量。不同大小块茎的淀粉含量受品种影响较大,有些品种各级别块茎的淀粉含量相对一致,有些品种的差异则较大。分别测定不同级别块茎淀粉含量,用加权平均方法得到某品种的淀粉含量,比随机取样得到的淀粉含量更准确。  相似文献   

8.
DTOPSIS法评价44份CIP引进马铃薯新品系的适应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合评价44份国际马铃薯中心(CIP)马铃薯资源品系,筛选优良品系,为其在生产上的应用和推广提供参考。试验设在云南建水县,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以‘合作88’为对照,采用DTOPSIS法对马铃薯品系的单株产量、干物质含量、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还原糖含量、大中薯率和晚疫病等级进行综合评价,以筛选出高产、优质的马铃薯品系。在44份品系中,有30份品系的综合表现优于对照品种,可作为进一步试验的备选品系,其余材料值小于对照,说明其综合性状差于对照,可作进一步试验观察或给予淘汰。‘滇薯23’Ci值排第2,产量排第2,产量是对照的3.4倍,淀粉含量中等,有较高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新型栽培种在育种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自70年代初开展新种筛选工作以来,已选育出150余份抗病,高产,综合经济性状好的亲本材料,这些有价值的种质资源极大地丰富了马铃薯的基因库,以普通栽培种做母本,新型栽培种做父本是获是优良品种和高产实生薯群体的有效组合方式。新型栽培种与普通栽培种杂交后代不仅在产量上具有杂种优势。而且在品质上也较现有品种好,特别是在抗晚疫病和淀粉含量方面,显著或极显著高于现有品种。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以高淀粉品种晋薯2号、中淀粉品种内薯3号、低淀粉品种紫花白为材料,对不同生育时期叶片及叶柄的全氮、全磷、全钾量进行了测定分析.其结果:同一品种内,随生育时期的推移,叶片和叶柄的氮、磷、钾含量均逐渐下降;各品种氮、磷在叶片中的含量始终高于叶柄,而钾在叶片中的含量则始终低于叶柄;不同品种叶片和叶柄氮、磷、钾含量变化与品种的淀粉含量呈正相关。生育中后期相关更显著,而叶柄氮、磷、钾含量与品种淀扮含量达到了显著正相关.因此,生育中后期叶柄的氮、磷、钾的含量是衡量马铃薯品种淀粉含量高低的重要生理指标,可做为马铃薯高淀粉育种早期选择和品质预测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1 前 言培育高淀粉马铃薯品种一直是马铃薯育种的目标。准确而有效地进行高淀粉低世代材料的鉴定和筛选,是加快育种过程的有效途径。目前,在育种中常采用比重法测定淀粉含量,该方法简单、快速,但需要足够量的块茎,而各品系在低世代选种圃块茎量都很少,无法进行分析。本文通过对旋光法、折光法、比重法等几种马铃薯淀粉测定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快速、准确、用样量少的马铃薯淀粉含量测定方法,以加快品质育种进程,做到早期筛选。2 材料与方法21 材料用于该研究的17份马铃薯品种均采自克山马铃薯研究所。22 方…  相似文献   

12.
马铃薯适应性强、产量高,块茎富含淀粉,其淀粉品质优于其他作物。马铃薯淀粉加工需要品种产量高、淀粉含量高,且在年际间表现稳定。以垦区主栽品种‘延薯4号’为对照,评价6个马铃薯品种的块茎产量、淀粉含量、淀粉产量及其稳定性,以期筛选出适用于当地马铃薯淀粉加工的品种。试验于2019~2021年在克山农场进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4次重复。块茎产量、淀粉含量、淀粉产量品种×年份互作效应显著,所以需要进行品种稳定性分析。‘北薯2号’淀粉含量21.77%,淀粉产量11 304 kg/hm2,均显著高于对照品种‘延薯4号’,且年际间表现稳定,表现出淀粉加工品种的潜力。‘东农321’淀粉含量14.82%,稳定性中等,块茎产量较高,为53 170 kg/hm2,稳定性好,由于块茎产量较高,所以淀粉产量较高且表现稳定,可作鲜食和淀粉加工兼用型品种试种。研究结果可为马铃薯淀粉加工企业品种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正>湖北恩施南方马铃薯研究中心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直注重专用加工型马铃薯新品种的选育,特别是70年代和80年代以来,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和国际马铃薯中心(CIP)密切合作,征集了大量有益基因资源,从而使专用加工型马铃薯新品种选育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现已选育出鄂马铃薯1号、鄂马铃薯3号及南中552等适于薯条或薯片加工的马铃薯品种。这些品种由于淀粉含量较低一直不能满足日益兴起的马铃薯淀粉加工业的需要,而新育成的高淀粉品种鄂马铃薯5号正好填补了这一空白。  相似文献   

14.
我国自70年代初开展新型栽培种筛选工作以来,已选育出150余份抗病、高产、综合经济性状好的亲本材料,这些有价值的种质资源极大地丰富了马铃薯的基因库.以普通栽培种(S.tuberosum)做母本、新型栽培种做父本是获得优良品种和高产实生薯群体的有效组合方式.新型栽培种与普通栽培种杂交后代不仅在产量上具有杂种优势,而且在品质上也较现有品种好,特别是在抗晚疫病和淀粉含量方面,显著或极显著高于现有品种.  相似文献   

15.
贮藏期间马铃薯几个主要加工品质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宁夏南部山区近几年几个主栽品种为试验材料,测定了不同贮藏时期几个主要加工品质指标。结果表明:其加工所要求的主要的品质指标干物质、淀粉含量在收获时最高,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不同品种马铃薯块茎干物质、淀粉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贮藏中期下降最多,贮藏末期各品种干物质、淀粉含量有所回升。还原糖等含量的变化与淀粉磷酸化酶、蔗糖转化酶的活性息息相关。随着低温贮藏天数的延长,不同品种马铃薯还原糖含量呈上升趋势。因此,在马铃薯加工利用时,对于低温长时间存贮的马铃薯根据加工利用目的如淀粉加工、食品加工必须进行升温贮藏,以降低淀粉磷酸化酶的活性,增加淀粉合成酶的活性,使糖转化为淀粉,提高块茎的淀粉含量,降低还原糖含量。  相似文献   

16.
中国大麦种质资源直链淀粉含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弄清中国大麦种质资源中直链淀粉含量的高低,为今后的糯大麦研究和育种提供参考,利用近红外反射光谱(NIRS)法对含糯性基因的167个中国代表性大麦品种的直链淀粉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中国大麦中鉴定发现的糯大麦种质均属低直链淀粉糯大麦(以下简称低直糯大麦),尚无一份是无直链淀粉糯大麦(以下简称无直糯大麦)材料。167份含糯性基因品种的直链淀粉含量变异范围为13.34%~38.23%,平均值为25.23%,标准差为4.18,变异系数为16.56%。品种内不同单株间直链淀粉含量不同,有的品种单株变异系数大,有的变异系数小。在28个品种中检测到直链淀粉含量小于15%的单株,其中在6个品种中共鉴定出7份材料,直链淀粉含量低于10%,可以在我国糯大麦育种和遗传等基础理论研究中优先利用。由于大麦品种间和品种内单株之间的直链淀粉含量存在很大差异,因此进行糯大麦种质资源鉴定筛选时,应在品种群体测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单株纯系繁殖鉴定;在杂交育种中选择糯大麦亲本时,不但要考虑备选品种的直链淀粉含量,还要考虑其个体基因型的遗传一致性。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玉米种质资源品质性状的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32,自引:6,他引:26  
顾晓红 《玉米科学》1998,6(1):014-016
对1986~1989年及1991~1994年国家种质资源库的,由全国26个省、市(区)农业科研单位繁殖提供的7609份玉米种质资源的主要品质进行了分析鉴定。我国玉米种质资源的粗蛋白质平均含量为11.92%,粗脂肪平均含量为4.8%,总淀粉平均含量为68.31%。其中2 537份玉米种质资源赖氨酸平均含量为0.289%,1060份玉米种质资源的直链淀粉含量为28.67%。粗蛋白质含量>15%,粗脂肪含量>7%,总淀粉含量>74%,赖氨酸含量>0.4% ,直链淀粉含量<2%的优质玉米品种的总筛选率分别为0.91%、0.47%、0.15%、1.02%和5.94%。  相似文献   

18.
不同马铃薯品种淀粉含量、淀粉产量及淀粉组成的评价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试验选用北方一作区8个当地主栽的马铃薯品种,在哈尔滨种植评价各品种的淀粉含量、淀粉产量和淀粉组成状况。试验结果表明:克新12号和延薯3号2个品种比较适合哈尔滨的气候和环境条件,具有较高的淀粉含量和淀粉产量。各品种马铃薯淀粉组成中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比例不同。直链淀粉含量低于25%的品种有:延薯3号、克新12号、尤金和陇薯3号。直链淀粉含量高于25%的品种有:晋薯11号、坝薯8号、青薯2号和东农303。  相似文献   

19.
连载火章刊登在1996年第一期1~6页4大麦品质育种的方法与主要成就4.1优质大麦资源的收集与鉴定我国自50年代中期即开始大麦品种资源的征集、整理的研究,1966年至70年代初期大部分工作陷于停顿状态,1979年9月召开全国大麦品种资源科技工作会议以后,这项工作得以重新开展,并在“七五”期间列入了国家科研攻关项目,迄今已收集并编目的种质资源已达13115份,其中栽培大麦11786份,近缘野生种1334份。栽培大麦中国品种8295份,国外品种3491份。同时分析了7000份材料的蛋白质,赖氨酸和淀粉含量,还对1000份材料的主要酿造品质性状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以高淀粉品种晋薯2号、中淀粉品种内薯3号、低淀粉品种紫花白为材料,对不同生育时期块茎淀粉含量、淀粉积累速度与淀粉磷酸化酶、蔗糖转化酶活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其结果表明:全生育期3个品种淀粉磷酸化酶活性均呈单峰曲线变化;不同生育时期,各品种淀粉含量与淀粉磷酸化酶活性无明显规律性;不同生育时期,各品种淀粉积累速度与淀粉磷酸化酶活性呈正相关。淀粉含量和温度是影响淀粉磷酸化酶活性的两个重要因素,而温度又起主导作用。全生育期,3个品种的蔗糖转化酶均呈苗期为最高,中期显著下降,后期略有回升的变化趋势;不同生育时期,各品种淀粉含量与蔗糖转化酶活性均呈显著负相关;不同生育时期,各品种淀粉积累速度与蔗糖转化酶活性亦呈负相关。因此,蔗糖转化酶活性可作为马铃薯高淀粉育种早期选择的重要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