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2014年5月传来了一个令盐城市盐都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全体职工振奋的喜讯:由该所水稻育种专家、高级农艺师张亚主持育成的杂交中籼新组合川优065和常规粳稻新品种盐粳13号在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五十五次会议上通过审定,凝聚了他多年心血的盐粳(籼)系列水稻品种家族又添了两个新成员。张亚,1960年12月出生于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1981年参加工作至今一直致力于水稻育种研究  相似文献   

2.
大粒优质杂交水稻新品种天优1120的选育研究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采用"籼掺粳恢恢交低世代测鉴"专利育种方法选育出大粒、高千粒重的籼型恢复系盐恢1120,再利用盐恢1120与优质三系不育系天丰A配组,育成了优质高产多抗三系杂交水稻新品种天优1120。该品种具有大粒优质(米质达国标三级优质米标准)、适口性好、高产稳产、增产潜力大、熟期适中、适应性广、抗病性强等特点。2008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本文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其启示。  相似文献   

3.
早籼恢复系明恢2155产量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恢复系的配合力表现是杂交水稻杂种优势水平发挥的重要因素;育种实践证明,应用高配合力的优良恢复系进行测交配组,是选育强优杂交水稻新组合的一条重要途径。明恢2155是三明市农科所通过利用籼粳杂交选育的中间材料K59与抗稻瘟病亲本多系一号杂交,导入部分粳稻优势基因,选育成的早熟优质籼型三系恢复系;具有适应性广、恢复力强、配合力强、  相似文献   

4.
盐粳15号系由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用武粳2517与盐粳11号杂交,经5年7代自交选育而成的中熟中粳水稻新品种。该品种具有产量高、稳产性好、品质优、抗倒性强、灌浆速度快、出米率高、适应性广、适合多种栽培方式种植等优良特性。  相似文献   

5.
<正> 水稻的常规稻和杂交稻的育种研究,基本上仍以品种间间杂交为主,所选育出的新品种和新组合,在产量等主要经济性状上出现了徘徊状況,适应不了水稻生产进一步发展的需求. 多年来育种界提出利用籼稻与粳稻亚种间的杂种优势的设想,并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由于结实率和稳定性等方面的问题至今得不到理想的解决,这一设想尚无法在生产上大面积加以直接利用. 近年来我们利用组织培养等生物技术,将籼粳稻亚种间杂种一代F_1的优势加以部分地稳定,已培育成功籼粳型水稻新品种“金优1号”.它的选育过程是,1987年早季进行籼粳稻杂交:金早4号×金粳1号(两个亲本都是我所选育的新品种).1987年晚季种植杂种  相似文献   

6.
常优5号     
《中国农业信息》2012,(1):37-38
审定编号:国审稻2010037品种名称:常优5号选育单位:江苏省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品种来源:常01-11A×CR-205省级审定情况:2010年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粳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单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47.4天,比对照常  相似文献   

7.
水稻籼粳杂交衍生系创新效果评价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断聚合和累加不同有利基因的方法,历时21年4个选育阶段,进行水稻籼粳杂种优势利用的育种实践.育成了32个水稻籼粳杂交衍生系,试图评价衍生系创新的效果及在实用型亚种间杂交稻改良中的有效利用.通过对水稻籼粳杂交衍生系创新过程和主要产量相关性状的鉴定与分析,认识到水稻籼粳杂交衍生系的创新是一个逐步认识与改良的育种实践.第一,在育种的早期阶段,应聚合多个广亲和基因与恢复基因,并重视分蘖力、千粒重及落粒性状的选择;中期阶段是解决生产实用性问题,改良农艺性状和籽粒充实度;实用阶段是达到推广应用的目标.第二,籼粳交恢复系后代选择技术不同于常规选择法.有效的选择法是用籼粳交恢复系后代与多种类型胞质不育系进行广泛测配.第三,扩大双亲籼粳遗传差异,在恢复系综合性状改良的基础上适度增加粳稻成分,可提高杂种优势.第四,通过有利基因的不断聚合和累加,优良株型和高产、优质、抗逆性和适应性相结合是选育实用型强优势籼粳亚种间杂交稻的育种策略与技术.  相似文献   

8.
常优5号     
<正>审定编号:国审稻2010037品种名称:常优5号选育单位:江苏省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品种来源:常01-11A×CR-205省级审定情况:2010年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粳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单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47.4天,比对照常  相似文献   

9.
盐粳 93 5 3 8A是江苏省盐都县农业科学研究所选用自育中粳新品种盐粳 93 5 3 8,与泗稻 8号A杂交转育而成的BT型不育系。该不育系 2 0 0 1年 9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专家组现场技术鉴定 ,2 0 0 3年 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盐粳 93 5 3 8A与恢复系轮回 42 2配组育成的杂交中粳新组合盐优 2号 ,具有抗病性强、品质优、产量高、生育期适中和株叶型理想等特点 ,2 0 0 3年 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0.
甬优15系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作物研究所和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用甬粳4号A(原名:京双A)×F8002(原名:F5032)杂交选育而成的三系籼粳杂交中稻品种,2013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介绍了甬优15在建阳市示范种植表现、特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在人类摆脱自然束缚进入文明状态的历史进程中,环境的影响是不可逾越的自然障碍,世界上所有的农业文明都诞生在农牧交错带(1),这是环境给人类文明留下的烙印。由量变到质变是事物发展的基本法则,更是人类社会不断向前迈进的基本形式,伴随着人类社会每次质的飞跃,都与一群杰出的  相似文献   

12.
任桂梅  贺晓龙  路敏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3):2947-2948,2951
M延-5是从陕北南泥湾野生浅黄色羊肚菌菌盖中分离筛选的菌株。用不同碳、氮源对其分别进行固体、液体培养。结果表明:最佳碳源,固体培养为葡萄糖,液体培养为麦芽糖;最佳氮源,固体培养为尿素,液体培养为蛋白胨。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固体培养菌丝体长速,碳源中蔗糖显著快于葡萄糖、蔗糖,麦芽糖和淀粉极显著快于乳糖和甘露醇;氮源中酵母粉显著快于尿素和硝酸钾,前3种极显著快于蛋白胨、硝酸铵和硫酸铵。液体培养菌丝体干重,碳源中麦芽糖、淀粉、葡萄糖极显著高于蔗糖、乳糖和甘露醇;氮源中蛋白胨、尿素、酵母粉极显著高于硝酸钾、硝酸铵和硫酸铵。  相似文献   

13.
加拿大的农业科技及其组织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详细介绍了加拿大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及其组织,其总的研究发展方向由加拿大政府掌握.把科技政策、研究发展方向和国家需要结合起来通盘考虑,自上而下提出科研项目.  相似文献   

14.
保护地蔬菜病虫害发生特点及其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保护地蔬菜病虫害发生特点,掌握综合防治方法,把病虫为害损失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之下,达到优质、高产、低成本和农产品无污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在社会经济的不断推动之下,互联网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随之而来的则是网络文化的兴起,这对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冲击,但同时也是一种新的挑战;因而各高校要对网络文化树立正确的认知,将其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相互结合,因势利导,才能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不断深入。本文针对当前网络文化与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展开进一步的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16.
张小林  张挽澜  酒强 《北京农业》2012,(12):187-188
雪松是常绿的观赏树种,栽植时要选择恰当的栽植季节、苗木和采取正确的挖掘方法,后期管护浇水、施肥,加强高温季节以及越冬的管护。  相似文献   

17.
18.
朱宏斌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4):3558-3559,3561
对秦汉时期中国与印度的交流进行考证,在丰富的史料基础上,研究了当时中印的交通状况与农业科技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9.
论现代农业,农业科技发展与高校教学和科研组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在论述世界家业发展的三个阶段和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特点及其对农业人才素质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高等农业教育应当处理好专与博关系、两络与教师关系、外在知识系统性与内在思维创造性关系,指出了在学校管理中,应当逐步克服传统弊端,哿横向管理力度。  相似文献   

20.
王有俊 《农业与技术》2003,23(4):176-179
煤矿事故时有发生.分析认为发生事故的本质原因是工作人员缺乏有关的科学技术知识.发展、掌握、运用科学技术。提高人员的科学技术素质。不仅能促进经济发展,而且能保障人身安全,战胜灾害(包括煤矿灾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