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稻田养鱼、稻鱼共生的基础上,将河蟹养殖引入稻田,建立鱼—蟹—稻共生系统,旨在进一步利用稻田水体和空间,更好地控制稻田病虫害,提高稻田养殖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2.
在2010年~2013年通过淤泥曝气技术的开发应用,开展了对高密度养殖池塘增氧与水质调节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实验水体的亚硝酸盐含量明显低于CK水体、养殖产量显著提高。养殖水体淤泥曝气技术是高密度养殖水体水质的关键控制技术,养殖水体DO、NH3-N、NO2—N等主要水质指标明显优于对照池,实现了养殖期内低投入、低排放,是一项节能、环保的新型水产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3.
在2010年~2013年通过淤泥曝气技术的开发应用,开展了对高密度养殖池塘增氧与水质调节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实验水体的亚硝酸盐含量明显低于CK水体、养殖产量显著提高。养殖水体淤泥曝气技术是高密度养殖水体水质的关键控制技术,养殖水体DO、NH3-N、NO2—N等主要水质指标明显优于对照池,实现了养殖期内低投入、低排放,是一项节能、环保的新型水产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4.
通过在河蟹养殖池塘合理混养经二次淡化后的南美白对虾,充分利用养殖水体空间饵料等资源,探索蟹池混养南美白对虾新模式。采取健康养殖技术优化改良养殖生态环境,使水体内物质和能量呈良性循环,通过科学优化水体生物结构、维护养殖水体生态环境平衡,建立起良性循环的适宜养殖环境,既优化了资源,又提高池塘水体的利用率和单位水体的产出率。  相似文献   

5.
利用2014年6 ~ 10月养殖塘口记录的饲料投喂量、水体溶解氧量、水温、气温、浊度、降雨量作为模型输入,检测的氨氮作为模型输出,建立了用于养殖水体氨氮模拟的Elman网络.利用2014年11月的观测数据,对模型的模拟能力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建立的养殖水体氨氮预测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水体中氨氮浓度的变化趋势,模拟的绝对误差平均值为0.016 mg/L,决定系数R2为0.74.说明Elman网络建立的预测模型在养殖水体氨氮含量变化预测中具有强非线性动态描述能力,对养殖水体中氨氮的预测有较好的适用性和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6.
正海水池塘多营养层次生态健康养殖技术以虾蟹为主要养殖对象,在养殖过程中集成水质调控、营养物质循环利用、疾病生物防控和质量安全控制等技术。利用三疣梭子蟹和鱼类等摄食病虾防治疾病传播、贝类滤食水体中的有机碎屑、浮游生物调节水质的特点,建立池塘生态健康养殖模式。主要养殖模式采用"虾—蟹—贝—鱼"等,养殖虾类主要包括中国对虾、日本对虾、凡纳滨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养殖水体蓝藻水华从暴发到降解的整个过程中水体细菌群落的变化特征,于2015年5—7月在珠江水产研究所养殖基地进行为期8周的室内模拟试验,模拟养殖水体蓝藻水华从暴发到降解的整个过程,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蓝藻水华发生过程中水体细菌群落的组成。结果表明,养殖水体细菌群落组成在蓝藻水华从暴发到降解的整个过程中发生了显著变化。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在水体中的比例随蓝藻水华的暴发而上升,随蓝藻水华的降解而下降;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在水体中的比例随蓝藻水华的暴发及降解呈现一直下降的趋势;蓝藻水华衰败末期水体中的溶解氧几乎耗尽,隶属于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厌氧菌嗜阳菌属(Heliophilum)在水体中的比例升高;试验期间养殖水体的细菌多样性,随蓝藻水华的暴发而降低,又随蓝藻水华的降解而升高。  相似文献   

8.
田田 《河南农业科学》2011,40(6):142-144,148
提出了把生态学理念应用到欧洲鳗鲡养殖管理中的思路,即通过调控养殖水体生态环境因子,建立多样性水体生物结构,最大程度提高养殖水体自净和生态防病抗病能力,实现少换水、少用药、提高饲料效率和降低成本的养殖效果.试验共投白仔苗961 188尾,经过280 d的养殖,共收获鳗鱼54 890 kg,平均59 g/尾,成活率97.8...  相似文献   

9.
《天津农业科学》2015,(7):35-38
本文针对滨海新区水产养殖对气象服务的迫切需求,对8—11月份滨海新区高密度养虾基地露天实时海水养殖水体监测到的水环境进行了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池塘3层平均水温均高于气温,8—9月水温在20~28℃之间,适宜南美白对虾生长。10月以后水温逐渐下降,适宜度降低。阴天和多云天气时,会出现下层水温高于上层水温的情况,形成水体乱流,应特别防范翻塘浮头灾害出现。建立了池塘水温与气温关系模型,实时预报池塘水温,为水产养殖最佳繁育期、放养期、投饵期、捕捞期等生产活动提供科学依据,为大港地区安全水产养殖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0.
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模式的发展现状和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生态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新时代,亟须将可持续性的高质量水产养殖与水生环境保护相适应。池塘养殖作为世界水产养殖中最主要的形式,必须朝着环境友好型的复合—生态—水产养殖模式发展。本文总结了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模式的发展现状,并对其产生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进行了分析,表明该模式可有效实现工业化管理、集约化生产,并通过养殖水体循环利用达到养殖污水“零排放”,是一种高效节能、生态环保、质量安全的可持续性渔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1.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大力发展,养殖水体净化技术的研究受到普遍重视,利用反硝化技术净化养殖水体的研究日益增多。本文中阐述了养殖水体中硝酸盐积累所造成的危害,详细介绍了养殖水体反硝化净化机理以及生物载体、碳源选择、脱氧方法和反硝化工艺等的研究进展,并对反硝化技术在养殖水体净化方面的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2.
浅析了养殖水体氨氮积累的来源及危害,综述了目前测定养殖水体中氨氮的常见方法,并提出了一些降低水体氨氮水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掌握养殖水体和底泥中孔雀石绿残留的消除规律,为其环境污染治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人工模拟养殖生态系统,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探讨不同光照强度(1025、5320、12000 lx)、扰动强度(50、100、200 r/min)和p H(6.0、8.0、10.0)对孔雀石绿在养殖水体和底泥中残留与消除规律的影响。【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养殖水体中孔雀石绿残留量呈逐渐减少的变化趋势,而底泥吸附的孔雀石绿残留量呈降低—回升—降低的变化趋势。孔雀石绿在养殖水体和底泥中的残留量均是在光照强度12000 lx、扰动强度200 r/min、pH 8.0的条件下消除最快。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光照强度是影响孔雀石绿在养殖水体中残留消除的主效环境因子,光照强度与扰动强度是影响孔雀石绿在底泥中残留量消除的主效环境因子,p H变化对孔雀石绿在养殖水体和底泥中的残留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不同环境因子对养殖水体和底泥中孔雀石绿残留消除的影响作用表现为:光照强度〉扰动强度〉p H,因此清除水产养殖环境中的孔雀石绿残留应从底泥入手,通过暴晒和翻耕等方法制造高光照强度、高扰动强度条件以加速底泥中孔雀石绿的降解。  相似文献   

14.
蟹、鲌、蚌立体高效生态养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充分利用水体空间,提高池塘养殖经济效益,降低养殖本身的污染,减少用药。江苏盐城地区近年来推广蟹—鲌—蚌立体高效生态养殖技术,河蟹规格平均在130克以上,每667平方米平均纯收入增加1500元。其生态优势在于利用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盆地环境条件下中华绒螯蟹幼蟹养殖对水环境的影响,于2021年5—9月对四川开江地区幼蟹养殖池塘及其水源的温度、溶解氧等11项水质因子进行监测,并采用单样本t检验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养殖期间,幼蟹养殖池塘水体电导率、水温、亚硝态氮和硝态氮含量与水源水体差异显著(P<0.05),pH、溶解氧和氨氮含量总体低于水源水体。幼蟹养殖池塘水体可溶性磷酸盐、高锰酸盐指数、总氮和总磷含量均超出Ⅲ类水域标准。盆地环境条件下中华绒螯蟹幼蟹养殖期间除总氮、可溶性磷酸盐、总磷和高锰酸盐指数外,其他水质指标基本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的III级标准和渔业水质标准,且养殖后期幼蟹池塘可溶性磷酸盐、总磷和高锰酸盐指数较水源水体差,表明幼蟹养殖对水环境存在一定污染,应当在幼蟹养殖过程中及养殖结束后对水环境进行改善和处理。养殖期间定期使用微生态制剂和养殖结束后对尾水进行净化处理是未来提高盆地环境条件幼蟹养殖生态效益的两大方向。  相似文献   

16.
水产养殖水体净化技术作为现代水产养殖工程中的一项新兴技术,以养殖水体为研究对象,利用先进的技术控制水产质量,采取物理、化学以及生物等方法改善水体内部环境,提高水产养殖生产力。目前,由于污染物的大量排放,严重污染了生产养殖水体的环境,给水产养殖业带来了很大困扰。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及我国科技水平不断的创新和发展,逐渐进入信息化时代,这也进一步推动了水产养殖产业的发展。本文针对我国水产养殖现状进行简要分析,并探讨水体净化技术的物理方法和生物方法,为水产养殖水体净化技术更加标准化提供些许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对鱼虾立体生态养殖相关知识的了解,学习鱼虾立体生态养殖对水体净化的原理,分析鱼虾立体生态养殖与水体净化的关系特征,结合实际案例分析鱼虾立体养殖怎样水体资源的利用并创造经济价值,从而促进鱼虾立体养殖技术的普及,使得生活中更多的人在自然环境中利用周边资源实践鱼虾立体生态养殖。  相似文献   

18.
稻虾共作模式下小龙虾养殖对水体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监测稻虾共作模式下小龙虾养殖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以及重金属含量,系统分析小龙虾养殖水体营养状况及养分排放强度、重金属污染状况。结果表明,小龙虾养殖水体营养物质含量较高,其中总氮(TN)、总磷(TP)和化学需氧量(COD)平均含量分别为2.21、0.50、59.0 mg/L;小龙虾养殖废水排放量平均为4 377.3 m~3/hm~2,其TN、TP和COD的排放强度分别为9.7、2.2、258.3 kg/hm~2。小龙虾养殖水体中Hg和Cr含量符合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级标准,而Cu、Zn、As和Cd的含量达到了Ⅰ级标准,可见稻虾共作模式下小龙虾受水体重金属污染的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对鱼虾立体生态养殖相关知识的了解,学习鱼虾立体生态养殖对水体净化的原理,分 析鱼虾立体生态养殖与水体净化的关系特征,结合实际案例分析鱼虾立体养殖怎样水体资源的利用并创造经 济价值,从而促进鱼虾立体养殖技术的普及,使得生活中更多的人在自然环境中利用周边资源实践鱼虾立体 生态养殖。  相似文献   

20.
该研究通过对常州地区水产养殖场不同养殖时段养殖池溏水体UV_(254)和COD值的检测,考察了两者在一个养殖周期内的变化情况,采用线性拟合的方法分析两者在不同养殖时段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一个养殖周期内,随着养殖时间的延长,水体UV_(254)和COD值均逐渐增大;养殖初期水体,UV_(254)和COD值相关性不显著;随着养殖时间的增加,饵料的投加和水生生物的代谢作用增强,两者相关性越来越显著,养殖中、后期水体,UV_(254)和COD值有较好的正相关性,可通过测量水体UV_(254)值并换算和估计水体COD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