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黑龙江省蔬菜产业现状与发展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黑龙江省蔬菜产业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黑龙江省产业上游存在蔬菜种业水平低、与产业发展极不协调,产业中游存在生产发展迅猛、缺少标准化安全生产模式和集约化育苗与机械化水平程度低,产业下游存在出口加工、销售滞后等问题;分析了黑龙江省蔬菜产业在地理与自然环境、寒地蔬菜产业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并针对黑龙江省蔬菜产业发展技术瓶颈问题,提出了应增加蔬菜科研经费投入,加强优势蔬菜新品种选育、配套设施与栽培技术、采后与冷链物流技术等进行的攻关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徐小燕 《长江蔬菜》2016,(18):87-89
基于云和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未来云和县蔬菜产业发展需求,理清发展思路,规划发展目标和产业布局,稳固保障型蔬菜基地,区域化、规模化发展商品性蔬菜,提出推动蔬菜产业转型升级,建设高效生态,安全优质蔬菜产业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3.
夏枫  刘芳  何治  李永隆  黎莉 《长江蔬菜》2019,(14):70-72
广元市率先在全国提出发展生食蔬菜,推动蔬菜产业供给侧改革,超前引领全国现代蔬菜消费新需求。本文总结了生食蔬菜的起源与我国生食文化兴起、广元生食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对广元生食蔬菜产业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昆山市蔬菜产业的特点、剖析了产销环节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昆山市蔬菜产业发展的对策,可为昆山市蔬菜产业发展战略与规划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吉甫成 《长江蔬菜》2014,(12):71-74
浏阳市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市)、湖南省最大的"渡春淡"蔬菜基地、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县。通过对浏阳市蔬菜产业现状进行分析,明确了浏阳市蔬菜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展望并探索了浏阳市蔬菜产业发展的前景和新思路、新举措,以期进一步提升当地蔬菜产业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6.
从蔬菜生产规模、种植模式、销售方式等方面介绍了滨海县蔬菜产业的发展现状,初步探讨了滨海县发展蔬菜产业的优势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今后滨海县蔬菜产业的发展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瓜菜》2019,(11):83-86
河南省是蔬菜生产大省,蔬菜产业的发展不仅对保障全国蔬菜产品有效供应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农业支柱产业。笔者对河南省蔬菜产业整体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与分析,总结出在当前蔬菜产业面临转型升级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且提出了河南省蔬菜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贵阳市发展生态蔬菜具有独特的优势,蔬菜产业是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产业之一。立足贫困地区的特色资源发展生态蔬菜,对贫困户开展蔬菜产业精准扶贫,可以促进贫困地区尽早脱贫致富。为此,在分析了贵阳市生态蔬菜助推精准扶贫的经验、成效和存在问题基础上,提出了蔬菜产业精准扶贫的启示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单产保持稳定增长,到2013年,我国人均年蔬菜占有量已达到540 kg,远高于《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中建议的人均年蔬菜消费140 kg的标准。蔬菜市场已基本饱和,蔬菜产业发展进入了优质高产的新阶段,为满足消费者对蔬菜品质、种类与数量的新要求,对河北省蔬菜产业居民消费与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探索蔬菜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从区位、品牌、市场及种植加工等方面分析了湖南水生蔬菜产业发展的优势;并概述了湖南水生蔬菜的发展历程及科研现状;针对当前其产业发展中的制约因素提出了湖南水生蔬菜产业发展的对策,如发掘与利用水生蔬菜优异资源、加快水生蔬菜新品种选育进程、走产业化经营模式等措施,使水生蔬菜产业成为湖南农业的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  相似文献   

11.
黄冈市是湖北省主要的"菜篮子"生产基地之一,通过对黄冈市蔬菜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其在招商引资环境、质量监管、蔬菜专业合作社辐射带动力度、劳动力资源等方面存在问题,提出今后应在设施蔬菜的提档升级、服务好招商引资企业、搞好科技应用与推广、提高蔬菜生产信息监测水平、挖掘地方特色蔬菜资源、努力开拓蔬菜销售市场、延长蔬菜产业链接等方面有所突破,大力推进黄冈市蔬菜产业化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2.
我国蔬菜产业发展迅速,不同地区蔬菜产业发展呈现不同特点。本文基于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结合蔬菜产业发展实 际,建立中国蔬菜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和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对中国各个地区蔬菜产业竞争力进行分 析。研究结论为:① 全国各个地区蔬菜产业竞争力整体发展不平衡,不同省份蔬菜产业竞争力差距较大,蔬菜生产大省和 农业生产大省整体上竞争力较强,而农业基础较弱和农业生产规模较小的省份蔬菜产业竞争力较弱;② 东部地区整体蔬菜 产业竞争力较强,西部地区较弱,东部地区蔬菜产业发展基础较好,在市场需求、交通设施等方面具有优势;西部地区蔬菜 生产基础比较薄弱,同时,在交通设施约束下,蔬菜产业整体竞争力较弱;③ 全国蔬菜产业竞争力较强的地区依次为:山东、 河南、江苏、湖北、湖南、河北、广东、浙江和四川。  相似文献   

13.
湖北作为全国蔬菜大省,蔬菜增值前景极大,发展后劲很足,正致力于发展蔬菜千亿产业工程。就发展蔬菜千亿产业提出以下8条建议:加快标准蔬菜园创建,加大沼气池建设,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加速发展外向型蔬菜产业,积极发展湖北省的高山茭白产业,积极发展无土栽培水生蔬菜产业,加快发展湖北省蔬菜保鲜加工产业,加大蔬菜加工设备的研发和投入。  相似文献   

14.
杨钰泽  李滢 《北方园艺》2020,(5):154-158
保定市蔬菜产业具有规模大、产量高的特点,在河北省主要蔬菜产区都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带动了保定市的经济发展。通过区位商和规模优势指数分析保定市蔬菜产业竞争力,探讨保定市蔬菜产业存在的制约因素。对此,该研究在蔬菜产业链、科技化水平的完善、市场的定位提出保定市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蔬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蔬菜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农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蔬菜种植面积持续扩大,但生产能力稳步增长的同时,我国蔬菜产业标准化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基于科技创新发展战略背景,探究了强化科技创新引领蔬菜种植产业标准化生产的措施,针对目前蔬菜产业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以期为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蔬菜产业是临淄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近年来,临淄区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蔬菜增效、菜农增收为目标,通过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农业项目的带动,奖励政策的制定,品牌销售的战略布局,以及“互联网+农业服务”新型技术服务模式的实施,使临淄区蔬菜产业顺利完成了产业升级换代。全区绿色蔬菜品牌产品达到44个,“临淄西红柿”“临淄西葫芦”“柳店韭菜”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商标。温室蔬菜平均收入达到30000元/667 m2,农民收入大幅增长。本文对临淄区蔬菜产业上的做法加以总结并对发展中遇到的土地流转、产业链延伸、品牌运作、营销模式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在借鉴其他类似区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进蔬菜园区基地建设、实施品牌带动战略、规范完善营销模式等发展对策,以期推动临淄区及周边蔬菜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摘要: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我国蔬菜产业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通过分析我国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蔬菜产业规模、产出效率及贸易关系,发现我国在自然禀赋、技术优势、贸易壁垒、产业合作等方面迎来发展机遇,但仍存在加工冷链物流尚未完善、种源研发实力偏弱、品牌建设能力不足、产品质量亟待提高等一系列问题及挑战,基于此,建议从完善贸易互通建设、推广先进蔬菜种植技术、完善蔬菜产业合作机制等方面积极探索,寻求我国蔬菜产业发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8.
四川南充有机蔬菜产业发展战略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向承勇 《长江蔬菜》2013,(22):71-74
近年来南充有机蔬菜生产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受自然条件限制、农村劳动力流失和产业基础薄弱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问题。本文基于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在有机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策略、有机栽培核心技术、农技人员培训和产销产业链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建议,以供本市蔬菜产业相关部门和企业参考。  相似文献   

19.
夏正凤  顾乔红  马秀玲 《蔬菜》2023,(12):44-47
摘要:为了推动东海县设施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从发展规模、区域分布、主导产品、市场销售、产业效益5个方面阐述了东海县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东海县设施蔬菜产业发展面临的种苗供应能力不足、生产机械化程度低、品牌建设不强、市场营销不到位、产后环节瓶颈凸显等方面的困难与问题,并根据当地实际,提出设施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包括加强品牌战略建设,提升设施蔬菜产业市场竞争力;加强生产要素集聚,提升蔬菜产业设施;建立产销服务网络,优化设施蔬菜销售渠道;加大蔬菜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力度,优化设施蔬菜产业结构;发展蔬菜精深加工,延伸蔬菜产业链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