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乐业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地处云贵东南麓,平均海拔1128 m,是广西县城海拔最高的县份。全县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年均降水量为1372 mm,相对湿度在83%以上,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非常有利于各种农作物的生长[1]。全县耕地面积10000 hm^(2),其中3330 hm^(2)为水田,绝大部分田块每年只种植单季稻,土地利用率低,经济效益较差。为最大限度利用土地和温光资源,农业部门在海拔900~1200 m的逻沙乡高山区示范推广菜心—菜心—水稻—萝卜1 a 4熟种植模式,成效明显,不仅能优化农作物种植结构,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经济效益,还能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和土壤理化性状。  相似文献   

2.
云和县地处浙西南山区,全县50%的耕地为海拔650 m以上的山垄梯田,山区农民在耕地上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经济效益低,为引导山区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2002-2003年,我们在海拔900m的黄源乡进行无公害反季节高山西瓜示范试验.示范面积7 hm2,平均单产2 548 kg/667 m2,667 m2产值达2 000多元,为山区农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效益农业增添了新的亮点.  相似文献   

3.
2001年云和县引进夏盛萝卜在海拔850~950m的陈坞等行政村试种,获得了较好的种植效益,单产达2500~3000kg,以1.4元/kg批发上市,667m2产值达3 500~4 200元,扣除肥料200元、种子300元、农药等成本净产值约2 900~3 600元,较种植水稻,可提高经济效益8倍左右。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针对平利县冬春季低温寡照的气候条件和人多地少的自然条件,采取简易保护地栽培措施种植时令蔬菜,既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又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效益.春黄瓜—夏秋莴笋—越冬芹菜一年三茬栽培就是平利县蔬菜栽培模式中的一种,三茬蔬菜667m2产值能达到3万元左右,在同类地区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由于宁南地区具有海拔高、气候冷凉、无霜期短等自然特点,利用拱棚实行1年内小叶菜—移栽西芹—小叶菜三种三收栽培模式,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产出率、单位面积产量和经济效益,还有效提高了资源贡献率和菜农的收入.  相似文献   

6.
浦江县是一个“七山一水二分田”的丘陵山区县,中低海拔山地资源丰富,自1996年试种山地蔬菜以来,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种植水平不断提高,种植效益不断增加。目前,全县山地蔬菜种植面积1733hm2,总产值达1.26亿元。经多年实践,摸索出一套马铃薯-长瓜-秋四季豆山地蔬菜高效栽培模式,该模式1年3茬,667m2总产量6500~8000kg,总产值8600—9800元,667m2净收入7000~8500元,经济效益可观。现将该模式的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属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海拔400~500 m,年均气温18.5 ℃,年降雨量1 450 mm。全年无霜期345 d(天),气候温和,具有“天然温室”的优势,适宜种植多种反季节无公害蔬菜。为了增补三都县及周边市场蔬菜周年供应,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复种指数,促进种植业结构调整,提高经济效益,笔者经过3 a(年)的时间在三都县西北片区万亩商品蔬菜基地建设中探索多种高效种植模式,其中线椒—黄瓜—莴笋一年三熟反季节蔬菜种植模式经济效益可观,每667 m2 年产线椒2 450.21 kg,黄瓜4 410.54 kg,莴笋3 518.54 kg,年产值15 983.42 元,扣除成本3 700 元(物资及人工投入),全年纯收入为12 283.42 元,投入产出比为1∶3.3。现将此模式的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充分利用冬季抛荒农田,武汉市黄陂区探索了水稻收获后种植一季薹用油菜的种植模式。与中稻—红菜薹比较,水中稻—薹用油菜种植模式经济效益高,省工、病虫害少,有利于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9.
为改善长阳高山白萝卜种植效益不高、连作障碍严重等问题,在长阳1 000、1 200、1 400、1 600 m 4个海拔点进行高山白萝卜—甜玉米地膜覆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海拔1 200 m的综合产值最高,达4 913.6元/667 m~2,其次是海拔1 400 m,达到4 885.6元/667 m~2。  相似文献   

10.
2001年云和县在海拔850~980 m的高山地带种植菜豆,主要栽培品种有丰收1号、芸丰623、双青12、特选2号、83-B等,单产分别达1500~2000kg,667 m2产值3 200~4000元,净产值3000~3800元,较种水稻可提高经济效益8~10倍.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