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军曹鱼营养需求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军曹鱼(RachycentroncanadumL.),亦称海鲡,俗称海戾鱼、海鲤等,自然界分布于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东太平洋除外)等热带亚热带水域。巴基斯坦、菲律宾、墨西哥等为主要捕捞生产国,我国沿海亦有分布,但产量较低。军曹鱼为肉食性鱼类,肉质细腻、味道鲜美,是作生鱼片的上好材料。军曹鱼易于驯化摄食人工饲料,生长速度快,年生长体重可达6~8kg,体长可达80~90cm,是海水网箱养殖中最有养殖前景的一种鱼类。目前,湛江海洋大学已成功解决了其人工繁殖问题,这必将会更进一步促进军曹鱼养殖业的发展。本文综述了军曹鱼营养需求方面的研究进展,为我…  相似文献   

2.
军曹鱼幼鱼对饲料中磷需要量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俗称海龙鱼、海鲡,属鲈形目、鲈亚目、军曹鱼科,是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及高水温海域的一种大型暖水性肉食性鱼类。在台湾和其它热带地区被认为是几种极具发展潜力的网箱养殖鱼类之一,并已在我国南部沿海诸省得到广泛养殖。几乎所有的水产动物均需要从饲料中补充磷,鱼类对饲料中有效磷的需要量大约在0.29%~1.1%之间。有关军曹鱼的磷需要量尚未见报道。本实验拟通过在精制饲料中添加CaH(2PO 42),设置不同梯度的磷,研究军曹鱼幼鱼对磷的需要量,为军曹鱼配合饲料研究和开发提供理论依据。选择体重为(22.1±1.9…  相似文献   

3.
军曹鱼营养需求与饲料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是世界上生长最快的鱼类之一,一年能够生长4~6kg,被认为是最有潜力的近岸网箱养殖鱼类。近年来,随着人工育苗和仔鱼培育技术的成功,军曹鱼在我国广东、海南等省的养殖规模逐渐扩大,其营养学及饲料配制技术方面的研究也得到广泛的重视。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关于军曹鱼的营养研究结果及目前军曹鱼饲料研究开发情况进行综述,以期为军曹鱼的营养生理、饲料配制以及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鱼粉、豆粕和酪蛋白为主要蛋白源,小麦粉为糖源,配制出基础饲料。分别在基础饲料中添加7.5%的牛油(BT)、鱼油(MFO)、豆油(SO)、玉米油(CO)或花生油(PO)作为不同脂肪源,制出5种等氮等能的试验饲料,并以此饲料投喂军曹鱼幼鱼(8.3±0.5g)8周。试验结果显示,饲料中的脂肪源显著影响军曹鱼的生长(SGR)和肌肉、肝脏的脂肪酸组成(P<0.05)。投喂饲料中含有鱼油的军曹鱼表现出最好的特定生长率,其次分别为豆油组、花生油组、玉米油组和牛油组。鱼油对军曹鱼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其中的EPA和DHA等n-3系列高不饱和脂肪酸(n-3HUFA)是军曹鱼的必需脂肪酸。  相似文献   

5.
以初始体重9.19g左右的军曹鱼为研究对象,在室内养殖系统进行为期6周的养殖实验,以寻求军曹鱼的最适饲喂频率。根据军曹鱼的营养需要,以鱼粉和大豆粉为主要蛋白源,以鱼油、豆油和卵磷脂为主要脂肪源,同时添加矿物质混合物、维生素混合物等,制作成粗蛋白含量45.1%、粗脂肪含量11.3%的实验饲料。设置5个饲喂频率,分别是4次/d、3次/d、2次/d、1次/d和1次/2d。每个饲喂频率处理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军曹鱼30尾。试验结果表明,4次/d饲喂组和3次/d饲喂组军曹鱼的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其他饲喂频率组(P0.05),3次/d饲喂组饲料效率显著高于其他饲喂频率组(P0.05)。高饲喂频率组鱼体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低饲喂频率组(P0.05),而水分和灰分含量明显低于低饲喂频率组(P0.05)。4次/d饲喂组和3次/d饲喂组鱼体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以及特定生长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且3次/d饲喂组饲料效率显著高于4次/d饲喂组(P0.05),所以本实验条件下军曹鱼的最适饲喂频率为3次/d。  相似文献   

6.
试验选用234尾军曹鱼随机分为6个处理,每处理设3个重复,每重复13尾鱼,采用单因素浓度梯度法研究军曹鱼幼鱼商品饲料中锌的最适添加量。在基础日粮(锌含量为75.47mg/kg)中分别添加锌0、30、70、110、150和190mg/kg,制成6种试验日粮,分别投喂军曹鱼幼鱼6周。试验结果表明,基础日粮组鱼成活率、饲料系数、特定生长率、血清碱性磷酸酶(AKP)活性、肌肉和血清锌含量与添加锌组无显著差异(P>0.05)。添加锌组骨骼和肝脏锌含量与基础日粮组差异显著(P<0.05),表现为随锌添加的增加而上升的趋势。以成活率和特定生长率为评价指标,军曹鱼商品日粮中的锌含量可以满足其正常生长需求,不需要额外添加锌。  相似文献   

7.
军曹鱼MHC-Ⅱα基因全长cDNA的克隆及其组织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根据其他鱼类MHC-Ⅱα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兼并引物,运用同源克隆和末端快速扩增方法扩增了军曹鱼MHC-Ⅱα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并对cDNA及其氨基酸序列进行了分析,比较了军曹鱼和其他物种的MHC-Ⅱα氨基酸序列的差异,分析了军曹鱼MHC-Ⅱα基因的组织分布及经LPS刺激后头肾组织中MHC-Ⅱα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军曹鱼MHC-ⅡαcDNA全长998 bp,包括53 bp的5′末端非编码区(5′UTR)、234 bp的3′末端非编码区(3′UTR)及711 bp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236个氮基酸,其蛋白质分子质量约为25.94 ku,等电点为4.39;军曹鱼MHC-Ⅱα蛋白质序列具有一些重要的特征,包括前导肽、α1、α2、CP/TM/CYT区和保守的半胱氨酸等;军曹鱼MHC-Ⅱα与鼠、人及其它鱼类的氨基酸同源性在25.0%~69.5%之间。Real-ti me PCR检测结果显示,MHC-Ⅱα基因在正常军曹鱼组织中均有表达,但其表达量在各种组织中存在差异,其中较强表达于头肾、鳃,中等程度表达于脾脏、肠,在心脏、脑、肌肉中表达较弱;经LPS刺激后,头肾中MHC-Ⅱα基因表达下调。  相似文献   

8.
2002年在2口面积分别为1000m^2、1334m^2的池塘中,放养规格为2.5~3.0cm的淡水白鲳夏花鱼种,同时搭配彭泽鲫夏花和鲢鳙鱼种,通过5个月养殖,1号池每667m^2成鱼产量543.2kg(其中淡水白鲳365.7kg)、产值5988元、纯利润2650元,2号池每667m^2产量552.3kg(其中淡水白鲳380.9kg)、产值6155元、纯利润2823元,其经济效益是目前常规鱼传统养殖的3~4倍。  相似文献   

9.
经驯化后,挑选鱼龄为36 d,初始体长为(8.02±0.32)cm、体重为(7.32±0.26)g的健壮军曹鱼稚鱼420尾随机分成7组,每组3个平行,每个平行20尾鱼,分别投喂7组饲料中的一种,这7组饲料分别是:对照组(D0),只含基础饲料,不添加VE和CA;实验饲料D1~D6,在每千克干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VE 100、0、100、75、50、25 IU和CA 0、12、12、6、3、1.5 g,投喂12周,探究不同剂量维生素E(VE)和/或柠檬酸(CA)添加剂对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稚幼鱼主要组织/器官的顺乌头酸酶(ACO)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基因的表达、抗氧化酶活力和多不饱和脂肪酸代谢的影响,为开发适合军曹鱼稚幼鱼配合饲料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投喂添加不同剂量VE和/或CA日粮的军曹鱼的肝、肌肉、心脏、脑和肾ACO和PPARα基因表达量、SOD、CAT、GPx和GST的活力、PUFAs和n-3高度不饱和脂肪酸(n-3 HUFAs)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投喂联合添加VE和CA日粮(D3~D6组)的鱼上述指标分别显著高于投喂单独添加VE(D1组)或CA(D2组)日粮鱼的相应指标(P0.05)。D5组鱼的ACO和PPARα基因表达量、SOD、CAT、GPx、GST、PUFAs和n-3 PUFAs含量最高,分别显著高于其他组鱼的相应指标(P0.05)。在本实验条件下,添加不同剂量的VE和/或CA添加剂能够显著提高军曹鱼稚幼鱼的ACO和PPARα基因表达量、抗氧化酶活力、PUFAs和n-3 HUFAs含量;联合添加VE和CA能够协同显著提高鱼的上述指标,分别显著高于单独添加VE(D1组)或CA(D2组)者;最佳添加量是VE 50 IU和CA 3 g/kg干饲料。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探究在氯化钴(Co-Cl)和蛋氨酸钴(Co-Met) 2种钴(Co)源下饲料Co含量对军曹鱼幼鱼生长性能、血液学指标和组织Co沉积的影响,并比较2种Co源的生物学效价。以脱维酪蛋白和鱼粉为主要蛋白质源配制基础饲料,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对照)、2、4、8、16、32 mg/kg(以Co计)的Co-Cl或Co-M et,配制11种试验饲料(共用对照)。挑选健康的初始体重为(22.18±0.35) g的军曹鱼幼鱼990尾,随机分为11组,每组分配3个网箱(重复),投喂同一种试验饲料,每个网箱养殖30尾鱼,共投喂10周。结果显示:1) 2种Co源下,特定生长率(SGR)、增重率(WGR)均随饲料Co含量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饲料Co含量极显著影响军曹鱼幼鱼的SGR、WGR和饲料系数(FCR)(P0.01),饲粮Co源和Co含量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SGR、WGR、成活率(SR)(P0.05)。2)饲粮Co源极显著影响红细胞计数(RBC)(P 0.01),饲料Co含量极显著影响RBC、血红蛋白浓度(HGB)、红细胞压积(HCT)(P0.01),饲料Co源和Co含量的交互作用极显著影响HCT (P0.01)。3)饲料Co源极显著影响脊椎骨Co含量(P 0.01),饲料Co含量极显著影响脊椎骨和全鱼Co含量(P 0.01),饲料Co源和Co含量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脊椎骨和全鱼Co含量(P0.05)。由此得出,饲料中适宜含量的Co可改善军曹鱼幼鱼的生长性能和血液学指标,提高组织中Co沉积量。以Co-Cl和Co-Met为Co源,饲料Co含量分别为17.75、19.40 mg/kg时军曹鱼幼鱼可获得最大SGR。以SGR、RBC、脊椎骨Co含量为判据,Co-Met的生物学效价分别为Co-Cl的1.47、1.49、1.12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