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家蚕新品种粤枫一号是广东省丝绸集团蚕种繁殖试验所育成的适用于华南蚕区热带亚热带气候环境高温造饲养的夏用四元杂交种,其杂交型式为“东43C·芙蓉×7532·2065”(即“C·芙×7·2”),于1997~1998年参加我省新蚕品种共同鉴定,1999年4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蚕桑专业组组织的审定,并可  相似文献   

2.
根据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蚕桑专业组确定的新蚕品种鉴定试验任务,广东省桑蚕新品种鉴定工作小组于1999年至2000年对夏用品种华夏二号进行了为期两年的室内鉴定和农村生产鉴定。室内鉴定点设在省丝绸集团蚕种繁殖  相似文献   

3.
采用杂交育种,系统选育的方法,育成了体质强健好养、茧丝质优良、稳产丰产的中系蚕品种“东43C”和日系蚕品种“2065”,并组配成一代三元杂交种“东43C×7532·2065”。经二年省品审共同鉴定,其生命力、茧丝质性状、经济性状等各项鉴定指标均达到或超过省审定标准,并于1996年4月通过了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蚕桑专业组的审定。  相似文献   

4.
“东_(43)”及“东_(43)×7532·湘晖”组合是广东省丝绸公司蚕种繁殖试验所选配出来的夏秋用新蚕品种。1988年到1991年,在翁源县由少到多、逐步扩大饲养。几年来,共饲养原种1871张,制得普通种95716张,大田饲养杂种91792张。无论是原种还是普通种都普遍受到欢迎。省蚕桑品种鉴定网点于1990年至1991年,以现行蚕品种“新九×7532”为对照,对“东_(43)×7532·湘晖”组合进行了两年实验室,一年农村的品比鉴定。1992年1月27日,省蚕桑品种审定委员会举行二届二次会议,按《广东省桑蚕品种审定条例(草案)》对两年来的饲养鉴定成绩与丝质鉴定  相似文献   

5.
夏秋用蚕品种“东43×湘晖”经省新蚕品种鉴定工作小组两年来室内和农村鉴定结果基本上一致,从农村鉴定成绩看,克蚁产茧、产值分别比对照(新九×7532)增产4.26%和7.03%。五龄50kg桑产茧亦增8.54%,蚕儿孵化、眠起、上簇均齐一,食桑快,体质强健,好养,抗逆性能较强,是一个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新品种,于1994年3月17日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蚕桑专业组召开桑蚕品种审定会议审定通过,宣布“东43×湘晖”作为合格种可在我省范围内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2002年,广东省桑蚕新品种鉴定工作小组在省丝绸(集团)公司行业管理办公室、省蚕业集团和省蚕种所的大力支持下,根据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蚕桑专业组确定的新蚕品种鉴定试验任务,以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的科学态度,严格执行《广东省桑蚕新品种室内鉴定工作细则》和《广东省桑蚕新品种农村鉴定工作细则(1999修订)》,尽量做到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地进行新蚕品种的鉴定工  相似文献   

7.
2001年,广东省桑蚕新品种鉴定工作小组在省丝绸(集团)公司行业管理办公室、省蚕业集团和省蚕种所的大力支持下,根据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蚕桑专业组确定的新蚕品种鉴定试验任务,以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格执行《广东省桑蚕新品种室内鉴定工作细则》  相似文献   

8.
桑蚕新品种“两广2号”(932·芙蓉×7532·湘晖)是广西蚕业指导所和广东省农科院蚕业研究所合作选配的四元杂交种.该品种进行了两年的实验室、农村饲养、种场繁种及有关缫丝厂测试鉴定.分别比两广当前推广的“桂夏2号”和“两广1号”提高.自治区桑、蚕品种审定小组接受育种单位的申报.依据农业部(80)农业(经)字第9号关于《桑蚕品种国家审定条例》(试行草案)规定于1992年2月29日进行审议.  相似文献   

9.
2015年-2016年,广东省蚕业技术推广中心对四川省阆中蚕种场选育的桑蚕新品种锦·苑×绫·州进行了两年实验室鉴定.根据蚕期饲养表现和茧质成绩、丝质成绩以及综合经济性状成绩进行了综合分析评价,客观反映了锦·苑×绫·州在广东试验点的饲养表现及性状特点,为国家蚕品种审定提供科学、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采用杂交育种的方法,充分利用广东一年多次养蚕、高温多湿的恶劣气候环境条件,经严格的后代选择,育成了抗逆性较强、各方面性状表现优良的中系蚕品种“东43C”和日系蚕品种“2065”,并与生产品种中系的“芙蓉”和日系的“7532”组配成四元杂交新组合粤枫一号蚕品种(即“东43C·芙蓉×7532·2065”,简称“C·芙×7·2”)。经过多次实验室饲养鉴定,农村生产试养试繁,该品种强健好养,产茧量高,茧形大而匀整,壳身厚,茧丝质优良,特别是解舒性能良好,制种性能好,蚕种产附优良,是一个理想的蚕品种。  相似文献   

11.
由华南农业大学蚕丝科学系主持,与广东省丝绸(集团)公司合作选育的家蚕新品种“华大3号”(57限·芙蓉×782·湘晖),于2002年3月7日通过了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该品种为四元杂交种,最适宜广东的春秋蚕期饲养。蚁蚕孵化齐一,克蚁约  相似文献   

12.
1992年4月7日在省丝绸公司七楼会议室由省公司主持组织进行了“桑蚕新品种‘东_(43)’的育成与‘东_(43)×7532·湘晖’杂交组合的选配”专家鉴定会,会议由罗玉先副总经理主持,有来自生产、教育、科研以及科技管理部门的专家等共38人参加了鉴定会。“东_(43)”原种和“东_(43)×7532·湘晖”杂交组合的选育任务由省公司蚕桑生产部下达,由省蚕种繁殖试验所蚕品种选育试验室承担完成。根据我省养蚕季节高温多湿威胁较大的气候特点,新品种的选育主要着重注  相似文献   

13.
2000年,广东省桑蚕新品种鉴定工作小组在省丝绸(集团)公司行业管理办公室和省蚕种所的大力支持下,根据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蚕桑专业组确定的新蚕品种鉴定试验任务,以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格执行《广东省桑蚕新品种室内鉴定工作细则》和《广东省桑蚕新品种农村鉴定工作细则(1999修订)》,尽量做到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地进行  相似文献   

14.
为了了解广东现行蚕品种9·芙×7·湘和东43×7·湘在粤西地区饲育情况,及其春制夏用短期冷藏蚕种处理的经验,省蚕学会蚕种学组于1997年7月28日至8日8月2日前往茂名的化州市、高州市和湛江的廉江市等丝绸公司、蚕种场  相似文献   

15.
桑蚕品种“东43”及其一代杂交种“东43×7532·湘晖”自1992年通过鉴定开始在全省推广以来,已显示出其优质、好养、易繁、高产的特点,目前已推广到海南、广西、福建等华南热带亚热带蚕区,推广量达到150万张以上,该种于1995年先后获得广东省丝绸(集团)公司科技成果二等奖和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但是,近年来生产上时有反映该品种抗湿性欠强,  相似文献   

16.
家蚕新品种粤枫三号(全称“五·选×28·32”)是广东省蚕业技术推广中心和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蚕丝科学系合作承担国家茧丝绸发展风险基金第四批项目育成的四元杂交蚕品种,适应于广东、广西、福建、江西南部等华南蚕区全年饲养。该品种在2004~2006年参加广东省桑蚕新品种审定鉴定,各项经济技术指标达到或超过广东现行生产品种两广二号,具有体质强健、抗高温多湿、抗氟化物和大气污染、好饲养、产量高、茧丝质优良、蚕种繁殖系数高等特点,已于2006年12月14日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  相似文献   

17.
根据农作物新品种审定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于2007年接受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育成的桑蚕新品种粤蚕8号(越·春5×航诱7·研7)参加省2007-2008年非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在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使品种审定工作得以顺利完成。现将二年的品审鉴定工作汇总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中央农牧渔业部一九八二年六月二日印发《桑蚕新品种国家审定结果报告》的通知,同意全国桑蚕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对新品种的审议意见,我区选育的早秋用蚕品种“群芳×朝霞”(539B×7532),其经济性状符合国家审定标准,可供全国试养、推广.同时通知可供全国试养、推广的新品种有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选育的春用蚕品种“春蕾×明珠”(春试一号×春试二号)、“菁松×皓月”(春试三号×春试四号)和早秋用蚕品种  相似文献   

19.
1999年,广东省桑蚕新品种鉴定工作小组在省丝绸(集团)公司茧丝绸管理部和省蚕种所的大力支持下,根据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蚕桑专业组确定的新蚕品种鉴定试验任务,以严肃认真,实事求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1997-1999年三年桑蚕品种“九五”攻关南方蚕区联网鉴定广东点的试验成绩。以“苏3·秋×苏4”为对照种,参加鉴定的品种有“953×954”、“317×854BP”、“芙·10×7·11”、“781·881×782·882”、“云·山×东·海”、“501·502×116”等6对早秋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