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正绿盲蝽属半翅目,盲蝽象科。近几年已成为我省枣区主要早期害虫,危害逐年加重。1形态特征1)成虫。体黄绿至浅绿色,体长大约5 mm、宽为2.2 mm。头部三角形,前胸背板绿色,前缘广,上有细微小黑点。前翅基部绿色、革质,端部灰色、膜质。2)若虫。初孵若虫体浅黄色,短而粗,体长0.9~1.2 mm,取食后黄绿色。3龄后有翅芽,体长约3.8mm。5龄体色鲜绿,翅芽端部黑色。3)卵。黄绿色,长约1 mm,稍弯曲,端部尖,中前部粗,卵盖奶黄色。  相似文献   

2.
葡萄园绿盲蝽重发原因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形态特征 绿盲蝽属半翅目,盲蝽科.若虫头、胸、腹均为浅绿色,密生黑色绒毛,翅芽顶部黑绿色,触角、足褐色.成虫呈长椭圆形,体长约5 mm,浅绿色,触角和足褐色,前胸背板深绿色,上有许多小黑点,小盾片上有2个黄色斑,前翅绿色,膜质部分为灰色,半透明,体背圆凸,胫节刺黑色.  相似文献   

3.
绿盲蝽,又称绿蝽象。前几年主要危害葡萄的叶片和果实,2008年在苹果园、樱桃园发生非常严重。我们调查烟威地区80个苹果园和50个樱桃园,发现绿盲蝽危害的果园占80%,严重危害的园片占35%,现分析总结如下。1形态特征成虫体长5mm绿色头呈三角形黄褐色,复眼突出,黑色,触角丝状,4节,前胸背板深绿色,密布许多小黑点,前翅绿色,膜质部分  相似文献   

4.
绿盲蝽属半翅目,盲蝽科。若虫头、胸、腹均为浅绿色,密生黑色绒毛,翅芽顶部黑绿色,触角、足褐色。成虫呈长椭圆形,体长约5mm,浅绿色,触角和足褐色,前胸背板深绿色,上有许多小黑点,小盾片上有2个黄色斑,前翅绿色,膜质部分为灰色,半透明,体背圆凸,胫节刺黑色。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在安徽、江苏、山东、河南桃产区绿盲蝽危害严重,为保证生产效益,现将绿盲蝽发生危害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供果农参考. 1 形态体征 绿盲蝽,又名绿盲椿象、棉盲蝽、苜蓿盲蝽、小臭虫等,属昆虫纲,半翅目,盲蝽科.成虫体长约5~7mm,宽约2~3mm,绿色.若虫为5龄,与成虫相似.  相似文献   

6.
绿盲蝽在果树上发生危害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绿盲蝽已成为我区苹果、桃树的主要害虫。发生重的年份,叶片被害率达70%,苹果幼果被害率达30%以上,桃树幼果被害率高于50%,严重影响了果树的正常生长和果品质量。笔者1997~1999年在东港区南湖镇果园,以苹果(红富士、新红星)、桃树和山楂为对象,连续观察了3年,基本摸清了该虫在东港区的发生特点,现总结如下:1 形态特征绿盲蝽,成虫体长5mm左右,触角比身体短,体绿色,前胸背板上有黑色的小刻点,前翅绿色,膜质部暗灰色。卵长约1mm,卵盖奶黄色,中央凹陷,两端翘起,无附属物。若虫初孵时全体绿色,…  相似文献   

7.
“蝽三疯”(亦称叶切疯、破叶疯、破头疯)是绿盲蝽的俗名,其学名是叫Lygus lucorum Meyer—Dur.别名又叫小臭虫、粉谷虫、天狗蝇,属半翅目,盲蝽科的一种害虫。此虫具有“三多”、“三广”、“三强”、“三重”的特点。1绿盲蝽的特点1.1“三多”一是虫体颜色变化多。绿盲蝽成虫体长5毫米,宽2.2毫米,绿色,密被短毛。头部三角形,黄绿色,复眼黑色突出,无单眼,触角4节丝状,较短,约为体长的三分之二.第2节长等于3、4节之和,向端部颜色渐深.1节黄绿色。4节黑褐色。前胸背板深绿色,布许多小黑点,前缘宽。小盾片三角形微突,黄绿色,中央具1浅纵纹。前翅膜片半透明暗灰色,余绿色。足黄绿色,胫节末端、跗节色较深。后足腿节末端具褐色环斑,  相似文献   

8.
桃一点叶蝉又叫桃小绿叶蝉、桃一点斑叶蝉和桃浮尘子。以前在我市稍有发生,近几年危害程度逐渐加重,严重的果园造成早期落叶。为了解该虫发生及危害规律,1997年进行了田间观察和防治试验。 该虫虫体较小,成虫体长3mm左右,约为大青叶蝉的1/3。虫体绿色,头顶中央有一黑点,其外有白色晕圈,翅绿半透明。若虫体长2.5mm左右,复眼紫黑色。卵长椭圆形,一端略尖,乳白色半透明。  相似文献   

9.
正绿盲蝽,属半翘目盲蝽科。又名花叶虫、小臭虫、棉青盲蝽、青色盲蝽、破叶疯等。近年来,陕西省渭北关中果区果园危害较重。以成虫和若虫危害顶芽、嫩叶、花蕾及幼果。主要危害苹果、梨、桃、枣、李、杏、山楂、葡萄等。1形态特征成虫(图1)体长5~5.5毫米,宽约2.5毫米,全体绿色,头宽短,复眼黑褐色突出。背胸背板深绿色,密布刻  相似文献   

10.
桃园蚜虫无公害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地桃树上主要蚜虫为桃赤蚜与桃粉蚜,过去主要采用有机磷农药如氧乐果等进行防治,费用较高,且有农药残留;另外,蚜虫易产生抗药性,长期使用后防治效果较差。2002年后我市建立无公害生产基地桃园,桃园蚜虫采用无公害综合防治措施,取得较好的效果。1蚜虫特征与为害规律1.1主要特征桃赤蚜:无翅胎生雌蚜体长约2mm,绿色、黄绿或红褐色;有翅胎生蚜体长1.8~2.1mm,头和胸黑色,腹部中央有黑斑。卵长椭圆形,初为绿色,后变为黑色。桃粉蚜:无翅孤雌蚜长2.3mm,草绿色,体被白粉;有翅孤雌蚜长2.2mm,头胸黑色。1.2主要发生规律两种蚜虫在10月为害农作物与禾…  相似文献   

11.
正大青叶蝉和蚱蝉都是危害苹果枝干的害虫,虽然其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和危害规律不尽相同,但因其防治措施有共同之处,这里一并作以介绍。1形态特征大青叶蝉是一种虫体较小的害虫,其成虫(图1)体长7.5~10 mm,头部黄色,着生刚毛状触角,前胸黄绿色,其余部分深绿色。前翅绿色,半透明,后翅黑色。卵乳白色,长卵形,稍弯曲。幼龄若虫灰白色,3龄以后黄褐色。雌成虫末端有产卵器。  相似文献   

12.
正1应用背景猕猴桃椿象类害虫主要有绿盲蝽、麻皮蝽和茶翅蝽,特别是绿盲蝽近年来在猕猴桃上危害程度愈来愈重,已上升为猕猴桃主产区重要害虫。绿盲蝽属半翅目盲蝽科,主要以若虫和成虫的刺吸式口器吸食猕猴桃幼芽、嫩叶、花器和新梢表皮细胞的汁液,对幼果伤害尤大。  相似文献   

13.
《果农之友》2011,(6):51-51
绿盲蝽象又称牧草盲蝽,能危害果树、蔬菜、棉花、苜蓿等多种经济作物,1年发生4~5代。绿盲蝽象在枣树上以成虫和若虫刺吸枣树幼芽、叶、花蕾、花和果实进行危害,在叶片上形成小斑点及不规则小孔,枣吊受害似烫发状,花蕾受害枯死脱落,幼果受害形成小斑点。绿盲蝽象以卵在枣树病残枝、剪口、蚱蝉卵穴和多年生枣股等处越冬,萌芽期开始孵化为若虫。  相似文献   

14.
2005年山东乐陵枣区枣大面积减产,减产总量达60%以上,甚至不少园片绝产。主要原因是绿盲蝽及枣锈病的危害。绿盲蝽和枣锈病的发生、发展与降水密切相关,降雨多发生重。乐陵5月上旬连续降小到中雨,绿盲蝽发生严重;7~8月份雨水多,超过250mm,枣锈病重于常年。防治绿盲蝽的关键时期是其第1、2代卵孵化期,以高浓度药剂于下午、傍晚喷药效果最好。对枣锈病要以防为主,7月上旬开始喷铜制剂,10~15天1次,连喷3~4次。  相似文献   

15.
绿盲蝽在枣树上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盲蝽在枣树上的发生及防治绿盲蝽属半翅目,盲蝽科,主要为害棉花、豆类、豆科绿肥、十字花科蔬菜及蒿类等,但1997年我地区在枣粮间作的情况下,绿盲蝽在枣树上严重为害。绿盲蝽体绿色,体长4mm左右,成、若虫刺吸为害枣树幼芽、嫩叶、嫩梢和花蕾,被害叶、芽先...  相似文献   

16.
绿盲蝽又称牧草盲蝽,能危害多种果树、蔬菜、棉花、苜蓿等经济作物。2 0 0 1年绿盲蝽在我市发生面积较大,据6月1 6~1 8日第2代绿盲蝽发生盛期调查,2 6块枣园平均每株枣树2 0 0 0头,最高的1株达40 0 0头。1 发生危害特点绿盲蝽以若虫和成虫刺吸枣树幼芽、嫩叶、花蕾及幼果的汁液。被害叶芽先呈现失绿斑点,随着叶片的伸展,小点逐渐变为不规则的孔洞,俗称“破叶病”、“破天窗”。花蕾受害后,停止发育,枯死脱落。幼果受害后,有的出现黑色坏死斑,有的出现隆起小疱,果肉组织坏死,大部分受害果脱落,严重影响产量。在我市1a(年)发生5代。以卵在杂…  相似文献   

17.
王铤 《河北果树》2012,(6):16-16
<正>梨网蝽又名梨花网蝽,梨冠网蝽,梨军配虫,是危害梨树叶片的重要害虫之一,除危害梨外,还危害苹果、桃、李、杏、樱桃等果树。近几年在成都市主要桃产区大面积发生,危害严重,已成为桃的主要害虫。1形态特征成虫体长3.3~3.5mm,扁平,暗褐色;头小、复眼暗黑色;触角丝状4节,翅上布满网状纹;前胸背板隆  相似文献   

18.
黄斑蝽象(麻皮蝽)和茶翅蝽在华北、华东、东北、西北各地都有发生,主要危害梨、苹果、桃、李及部分林木及农作物的嫩梢和果实,果实被害后变硬,木栓化,严重时形成疙瘩果,失去食用价值。现将其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简介如下。1形态特征1.1黄斑蝽象成虫:体长18~24.5毫米,宽8~11毫米,呈棕黑褐色,密布刻点和皱纹,由头端至小盾片中部有1条黄白色的或黄色的细纵脊。卵:略呈鼓形,周缘有刺,灰白色。若虫:初孵若虫呈圆形,体为白色,后变为红褐色或黑褐色,足黑色。1.2茶翅蝽成虫:体长15毫米左右,宽约8毫米,体扁平茶褐色,前胸背板,小盾片和前翅…  相似文献   

19.
绿盲蝽对葡萄的为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盲蝽食性广,寄主多,近年已成为为害葡萄的主要害虫之一。在我县及周边地区普遍发生,笔者对我县部分葡萄园(以酿酒葡萄品种为主)调查表明,轻的果园被害株率 30%左右,严重的达80%以上,为此,各葡萄产区应引起重视,及时检查防治。1绿盲蝽的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3.5~4.5cm,宽约2mm,全身绿色。头宽阔、粟黄色,复眼大而黑,向两旁突出,前胸黄绿色并带有小浅刻点,前翅绿色,膜区暗灰色,足黄绿色。 若虫:体长1~3mm,共5龄。1龄复眼鲜红色,体浅绿色2龄起复眼灰蓝色,体绿色3龄开始长出翅芽,其长度不…  相似文献   

20.
绿盲蝽越冬卵在枣园的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天津市大港、静海、宝坻等六区县的枣园绿盲蝽越冬卵的分布研究,结果表明:绿盲蝽越冬卵在枣树树冠上部的分布明显多于树冠下部,树冠外围略多于内膛;绿盲蝽越冬卵在枣树各器官上的分布为枣头残留橛处最多,枣股次之,树皮缝隙处绿盲蝽越冬卵分布最少,其中枣头残留橛带卵率为29.8%~54.9%,枣股带卵率为4.4%~28.4%,树皮缝隙带卵率为4.4%~9.9%。经调查发现,枣园周围或行间种植棉花的枣树上绿盲蝽越冬卵分布较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