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该文对比了目前4种常见的酶抑制法、酶联免疫分析(ELISA)、化学速测法及活体生物检测等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法的检测原理、需要耗材、检测方法、注意事项、检测项目及方法优缺点,以期为乡镇选择适合自身条件的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抗虫棉抗虫性表达检测方法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转基因抗虫棉抗虫性检测是抗虫品种选育和指导抗虫棉生产上合理补充施用农药的必要手段。本文分别从定性检测和定量检测、快速检测和常规检测角度研究与总结了现阶段转基因抗虫棉抗虫性表达的检测方法及其特点。定性检测法主要包括PCR检测法、Southern和Northern杂交法、生物学检测法以及形态检测法、卡那霉素检测法和GUS基因表达检测法;定量检测法主要包括蛋白质印迹法(W estern B lot)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对抗虫棉品种选育及生产上安全补充施用农药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饲料被霉菌毒素污染会导致营养价值降低,引起动物疾病,并直接或间接地危害人类健康,应当建立相应的体系对其监控.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检测方法主要有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荧光检测法(FLD)、近红外光谱法(NIR)、薄层色谱法(TLC)、气相色谱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GC-MS)和高效液相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PLC、HPLC-MS/MS)等.综述了霉菌毒素常见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芽孢杆菌B21菌株及其发酵液对番茄灰霉菌C31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利用组织透明法、叶盘法、平皿法和对峙生长法,观察了芽孢杆菌菌株B21及其发酵液对灰霉菌C31生长的影响。结果,灰霉菌菌株C31分生孢子的萌发和菌丝生长均受到明显的抑制。芽孢杆菌B21及其发酵液可导致灰霉菌C31菌丝变形,细胞壁破裂,细胞内容物流出。  相似文献   

5.
猪瘟病毒4种检测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病毒分离鉴定、荧光抗体法、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夹心ELISA 4种方法,分别对23份猪瘟病料组织中的猪瘟病毒(CSFV)进行了检测,并比较4种检测方法的优缺点。结果显示,病毒分离鉴定法准确性较高,诊断比较容易,但存在试验步骤繁琐,所需时间长的缺点;荧光抗体检测法所需时间较短,但需要经验比较丰富人员来判定结果,且存在假阳性结果,特异性比较差;RT-PCR检测法具有快速、敏感等优点,特别是样品保存不理想时更有价值,利用套式PCR(nested-PCR)可以提高检测的特异性;夹心ELISA检测法具有快速、敏感等优点,但在样品保存不理想时会出现假阴性结果。  相似文献   

6.
分别用酶检测试剂盒法和传统酶检测法测定水稻根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比较了这两种方法的精确性和灵敏度。结果表明:与传统酶检测法相比,用酶测定试剂盒法检测水稻根部SOD、POD和CAT活性时进样量少,操作简便、快速,且所测定结果的变异系数小。因此在水稻抗氧化酶活性检测中,酶试剂盒检测法的精确度、灵敏度、稳定性、重现性均优于传统酶检测法的。  相似文献   

7.
分别用酶检测试剂盒法和传统酶检测法测定水稻根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比较了这两种方法的精确性和灵敏度。结果表明:与传统酶检测法相比,用酶测定试剂盒法检测水稻根部SOD、POD和CAT活性时进样量少,操作简便、快速,且所测定结果的变异系数小。因此在水稻抗氧化酶活性检测中,酶试剂盒检测法的精确度、灵敏度、稳定性、重现性均优于传统酶检测法的。  相似文献   

8.
重金属超标是食品安全的重要问题之一,因此,需通过严格的监测,确保食品中的重金属含量在限量范围之内.传统的重金属检测方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但操作较为复杂,检测费用高,不适用于大量样本的快速筛选.近年来,随着酶联免疫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酶联免疫(ELISA)法已广泛应用于食品中重金属的检测.从样品前处理、重金属人工抗原及特异性抗体的制备、ELISA法的选择三个方面介绍了该法在重金属检测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对ELISA法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7种杀真菌剂对蒜薹灰霉菌抑制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7种常用杀真菌剂对蒜薹采后灰霉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在PDA培养基上,保鲜克和施美清的4个浓度处理都能完全抑制蒜薹灰霉菌的生长,抑菌率均达到100%;施美特、山推007、盖克、醚菌酯、霜疫力克的抑菌率都高于95%,但灰霉菌对它们的反应灵敏度均不高,且对醚菌酯产生抗药性。  相似文献   

10.
研究胶红酵母对梨果采后贮存过程中青霉菌、灰霉菌的控制效果,采用生长速率法分别测定了胶红酵母对这2种霉菌的室内抑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胶红酵母对青霉菌、灰霉菌的LD50分别为2 560万、2 940万CFU/m L,LD95分别为156亿、251亿CFU/m L。由结果看出,胶红酵母浓度越高,抑菌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筛选番茄灰霉病的拮抗菌,并采用分子生物学手段进行鉴定。[方法]以番茄灰霉病病原菌为供试菌,从耕作土壤中筛选拮抗菌,利用平板对峙法对拮抗菌进行初筛和复筛,并通过16S r DNA序列分析对拮抗菌进行鉴定。[结果]从番茄灰霉病发病植株根系土壤中筛选出13个拮抗性能较为稳定的分离物,其中3个菌株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拮抗作用较强,抑制率达60.00%以上。结合形态学观察及16S r DNA系统进化树分析,分别鉴定为固氮类芽孢杆菌、多黏类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结论]该研究为番茄灰霉病的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野外采集苍耳和室外种植苍耳提取物为对照,利用生长速率法、孢子萌发法及显微观察,研究了苍耳愈伤组织提取物对番茄灰霉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苍耳愈伤组织提取物对番茄灰霉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抑制菌丝生长的EC50为20.27 mg/mL,在30 mg/mL浓度下,对番茄灰霉菌孢子形成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均达到70%以上,其对孢子形成和孢子萌发的EC50分别为9.06 mg/mL和15.21 mg/mL,其抑菌活性与野外采集苍耳和室外种植苍耳抑菌提取物相当.  相似文献   

13.
山西省灰霉菌对啶酰菌胺的敏感性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啶酰菌胺是一种较新的用于防治灰霉菌的杀菌剂,国内鲜有灰霉菌对该杀菌剂的抗性报道。为了明确山西省灰霉菌对啶酰菌胺敏感性情况,通过菌落直径法测定了山西省8个地区139株灰霉菌对该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所采菌株中137株为相对敏感菌株,2株表现为低抗,敏感菌株占98%以上,说明山西省灰霉菌对啶酰菌胺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但啶酰菌胺具有中度抗性风险,且灰霉菌极易产生抗药性,故有必要做好抗性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明确壳聚糖与有机硅对番茄抗灰霉病菌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叶面喷施法,通过测定在 4 个处理下,即空白对照、灰霉病菌处理、壳聚糖+灰霉病菌处理、壳聚糖+有机硅+灰霉病菌处理,番茄的抗氧化酶活性来研究壳聚糖和有机硅对番茄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壳聚糖+有机硅+灰霉病菌处理组和壳聚糖+灰霉病菌处理组与灰霉病菌处理相比可提高番茄幼苗叶片中抗氧化酶活性,在第 6 天,壳聚糖+有机硅+灰霉病菌处理组和壳聚糖+灰霉病菌处理组的 PAL、SOD、POD、PPO、CAT 活性比灰霉病菌处理组分别提高 27.36%、52.07%、43.55%、82.02%、71.82%和 18.91%、30.22%、57.14%、38.09%、53.64%。[结论]壳聚糖和有机硅可增加番茄幼苗感染灰霉病后抗氧化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15.
山西省黄瓜灰霉病菌对乙霉威的抗药性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明确山西主要蔬菜种植区黄瓜灰霉病菌对乙霉威的敏感性,采用组织分离法从罹病黄瓜上得到176株灰霉病菌菌株(Botrytis cinerea Pers.),并采用最低抑制浓度法(MIC)和菌落直径生长法分别测定了176株菌株的抗性频率和抗性水平。结果表明:来自8个市区的176株黄瓜灰霉病菌菌株对乙霉威的抗性频率为77.84%,平均抗性水平为312.1倍,其中,敏感菌株39株,低抗菌株46株,中抗菌株28株,高抗菌株50株,特高抗菌株13株。表明山西黄瓜灰霉病菌对乙霉威的抗性程度增强,建议在生产中减少乙霉威的使用或与其他药剂混合使用。  相似文献   

16.
苍耳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抑制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番茄灰霉病菌为供试材料,对苍耳提取物的抑菌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苍耳提取物对番茄灰霉菌的菌丝生长、分生孢子的形成和萌发都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当处理浓度为30 mg/mL时,苍耳提取物对番茄灰霉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达78.1%,对分生孢子形成和萌发的抑制率分别为85.1%和77.4%.苍耳提取物能引起番茄灰霉菌菌丝细胞膜透性发生变化,造成菌丝体内含物的渗漏,从而导致液体培养基电导率增加.用苍耳提取物处理番茄灰霉病菌后,可使菌丝体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魔芋灰霉病病原菌进行分子鉴定。[方法]通过提取DNA、PCR扩增、电泳检测以及魔芋灰霉病病原菌rDNA的ITS序列分析。[结果]采用CTAB法得到的DNA产量较高且纯度较好;以其为模板进行PCR扩增,条带清晰;ITS序列测序证实魔芋灰霉病病原菌属于富氏葡萄孢盘菌(Botryotinica fuckeliana),Genbank登陆号KF802809。[结论]该致病菌在魔芋种芋储藏期间和设施繁育过程中危害极为严重,属首次报道,为魔芋灰霉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监测灰霉病菌对腐霉利的抗药性,2012 年12 月到2013 年5 月,在山东省内10 个市县,采集灰霉病菌样本150 余份,分离得到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菌株130 株,采用生长速率法对130 株灰霉病菌进行抗药性检测。结果表明,腐霉利对灰霉病菌的EC50的范围为0.1208~12.486 μg/mL,平均EC50为4.03 μg/mL,抗性频率达到67.69%。其中低抗菌株占52.38%,中抗菌株占19.048%,未检测到高抗菌株。本研究可为灰霉病的防治特别是杀菌剂的轮换使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黄瓜灰霉病菌对多菌灵、速克灵及乙霉威的抗性检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明确山西省晋中地区黄瓜灰霉病菌对多菌灵、乙霉威及速克灵的抗性水平,运用组织分离法从太谷、祁县和平遥的罹病黄瓜上分离到30个灰霉病菌菌株(Botrytis cinerea Pers.),并用最低抑制浓度法(MIC)和菌落直径生长法分别测定了这30个菌株的抗性频率和抗性水平。结果表明,30个菌株对乙霉威、多菌灵和速克灵的抗性频率分别为70%,80%和90%;3种杀菌剂敏感菌株的平均EC50分别为0.036 9,0.057 4,0.269 2μg/mL;3种杀菌剂抗性菌株的平均抗性倍数分别为66.0倍、421.5倍和55.3倍。表明山西晋中地区黄瓜灰霉病菌对乙霉威和速克灵的抗性达到中抗,对多菌灵的抗性为高抗。建议在该地区生产中停止使用多菌灵,减少使用乙霉威和速克灵或与其他药剂混合使用。  相似文献   

20.
拮抗细菌B9对灰霉病菌的影响及在番茄叶表的定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生长速率法、抑菌圈法及分生孢子萌发法测定了拮抗细菌B9菌株对番茄灰霉病菌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番茄灰霉病菌的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均受到其明显抑制,发酵原液的抑制率均达80%以上。B9菌株在番茄叶表的定殖试验表明,拮抗细菌喷施于番茄叶表3d内,拮抗细菌的定殖数量较高且数量基本稳定,然后定殖数量逐渐下降,可维持20d左右。温度及接种灰霉病菌对定殖都有影响,在温度28℃左右先接种拮抗细菌1d后再接种灰霉病菌的情况下,拮抗细菌在番茄叶表的定殖数量最多,定殖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