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利用GC-MS联用技术对不同表型特征的湿地松松脂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研究松脂松节油主要的单萜化合物、倍半萜、二萜在高产脂湿地松不同表型松脂中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A类型含油量最高,而B类型含油量的变异最大,含油量随凝结度的增加而降低;主要单萜和双萜化合物分别是B类型和D类型占比例最大;主要单萜化合物中α-蒎烯含量A类型最高,β-蒎烯含量B类型最高;倍半萜含量仅有D类型为0.1%,其余类型均为痕量;二萜树脂酸占总化合物含量随凝结度增加呈先降后升变化;海松酸型树脂酸含量随凝结度增加而增加,枞酸型树脂酸含量则先降后升;松脂不同表型的差异主要来自于高组分单萜α-蒎烯、β-蒎烯以及二萜树脂酸中的异海松酸和左旋海松酸。  相似文献   

2.
松香主要由各种树脂酸、脂肪酸、中性物质和少量的高沸点萜烯化合物组成.而树脂酸含量占80—85%.天然马尾松的各树脂酸组成为:海松酸8.8—9.2%;未知酸2.8—3.2%;长叶松酸22.1—25.6%;异海松酸3.4—3.6%;脱氢枞酸5.2—21.6%;枞酸38.4—43.1%;新枞酸14—16.1%.为了扩大松香用途,将松香改为聚合松香.松香聚合系枞酸型树脂酸的二聚.其反应如下:  相似文献   

3.
树脂酸组成与松香结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脂和松香树脂酸的组成,已能用气相色谱法在3%QF-I涂于80/100目的ChromosorbW.H.P载体上分析。已分析江西安远和福建尤溪的马尾松松脂由海松酸、长叶松酸、左旋海松酸、异海松酸、去氢枞酸、枞酸、新枞酸、未知酸(尚未鉴定)组成。松香中一般无左旋海松酸,其中枞酸型酸(长叶松酸、枞酸、新枞酸)的含量随松香煮炼的温度、时间和冷却条件而异。树脂酸的异构程度可用比旋光值测定,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松香低温结晶其中长叶松酸的含量较高,高温结晶则枞酸含  相似文献   

4.
异海松酸分离制备的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异丁醇胺对异海松酸的选择性结晶特性,采用湿地松松脂蒸馏后得到的新鲜松香,或者采用工厂生产得到的湿地松松香进行热异构使大部分枞酸型树脂酸异构成为枞酸,而后将异海松酸与异丁醇胺反应形成异海松酸的异丁醇铵盐而与其他树脂酸进行分离,再利用复式重结晶法纯化异海松酸铵盐结晶,分解游离得到异海松酸,其得率达到原料松香质量分数的10.1%,纯度达到95.4%,提取率为42.2%.  相似文献   

5.
中国油松组松树松脂的化学特征(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气相色谱和质谱法首次研究中国油松组13个树种松脂的化学特征。它们含有较高含量的单萜类化合物和较低含量的双萜类化合物,并含有较多的低含量的倍半萜类化合物。油松组松脂与五针松组松脂主要差别在于异海松酸、长叶松酸、左旋海松酸、糖松酸和枞酸含量不同。 采用气相色谱和质谱法首次研究中国油松组13个树种松脂的化学特征。它们含有较高含量的单萜类化合物和较低含量的双萜类化合物,并含有较多的低含量的倍半萜类化合物。油松组松脂与五针松组松脂主要差别在于异海松酸、长叶松酸、左旋海松酸、糖松酸和枞酸含量不同。  相似文献   

6.
气相色谱分析方法在脂松香种类化学鉴别上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纯马尾松松脂、纯湿地松松脂、纯思茅松松脂制得松香样品;应用DB-5毛细管柱对松香样品中主要的树脂酸含量进行了气相色谱定量分析;通过测定松香样品中异海松酸GC含量和海松酸/异海松酸GC含量的比值,可以确定并鉴别松香所属种类.纯马尾松、湿地松、思茅松松香的异海松酸GC含量及海松酸/异海松酸GC含量的比值分别是:<2%为8.58;4%~5%为1.24;≥14%为0.24.  相似文献   

7.
使用气液色谱和质谱研究了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的化学成分。油松松节油主要含α-蒎烯以及少量其他单萜及倍半萜烯烃。鉴定了酸类组分中的一般树脂酸。两种馏分的化学组成与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松脂极相似。计算出非挥发性树脂酸成分中有5%的中性物。中性物被分离成羰基、羟基以及所谓残留中性组分。羰基和羟基馏分分别由树脂酸醛类和醇类组成,其中以具有海松醛或异海松醛结构的成分为主。残留中性馏分由二萜烃和树脂酸甲酯组成,除海松醛二烯和异松柏烯外,主要成分可能是松柏烯。  相似文献   

8.
十九种松树树脂化学组成与树种、松干蚧危害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与归纳了十九种松树松脂、枝条中的树脂酸,以及数种松树松节油中萜烯的化学组成;探讨了马尾松、湿地松、华山松、南亚松、思茅松、云南松等的树脂化学组成与树种之间的关系,为上述松树化学分类再次提供数据。发现枝条树脂酸中含有大量去氢枞酸和少量的枞酸型酸,在松脂中此二类酸含量关系恰好相反,认为在生理上可能存在一个去氢枞酸与枞酸型酸,特别是长叶松酸之间的转化过程。枝条中树脂含量、树脂酸组成与遭受松干蚧(Matsucoccus matsumurae Kuwana)危害的程度存在一种明显的关系,树脂含量愈高,树脂酸中枞酸型酸含量愈高,愈易遭受危害。同时还考察了马尾松松脂中单萜、倍半萜烯、树脂酸组成在地理分布上的变异范围。  相似文献   

9.
湿加松Pinus elliottii × P.caribaea及其母本湿地松P.elliottii是我国南方重要的脂材两用商品林树种。研究通过比较二者松脂成分与特性的差异,分析湿加松成为广东采脂优势树种的潜力。以广东台山种子园20年生的湿地松与湿加松子代测定林为材料,割脂采集松脂样品,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分析二者松脂成分差异;同时,通过高压蒸汽蒸馏松脂获得松香和松节油,并将以上的松香进行深加工获得138#和145#松香树脂,以及其调配得到的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SIS),并根据标准测定松香得率与软化点,以了解深加工产品的物理性质。湿加松与湿地松松脂成分的含量存在差异,其中β-蒎烯、β-水芹烯、海松酸、去氢枞酸和枞酸呈显著性差异。湿加松的β-水芹烯、去氢枞酸和枞酸含量高于湿地松,而β-蒎烯和海松酸含量低于湿地松。两者的松香软化点存在显著差异,并且湿加松的松香软化点高于湿地松。湿加松与湿地松松脂的主要成分一致但相对含量存在差异,说明湿加松松脂具备母本湿地松松脂的特性;此外,湿加松的松香软化温度高于湿地松,其调配的SIS具备更好的耐低温性能和增粘性,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马尾松松脂化学组分在家系间的变异以及松脂组分间的相关性,为以松脂品质为目标的马尾松遗传改良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方法】以福建省国有来舟林业试验场11年生马尾松高产脂半同胞家系测定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检测每株样木树干胸径部位木质部内松脂化学组分的种类和含量,分析这些组分在家系间的遗传变异以及它们之间的遗传相关性,并利用在家系间差异显著的松脂化学组分对所有家系进行聚类。【结果】从马尾松松脂中共检出20种主要化学组分,其中,α-蒎烯、β-蒎烯、长叶烯、β-石竹烯、海松酸、山达海松酸、长叶松酸/左旋海松酸、脱氢枞酸、枞酸和新枞酸为松脂中含量较高的组分。经方差分析发现:单萜中的莰烯和柠檬烯,倍半萜中的长叶环烯、洒剔烯、β-石竹烯和α-石竹烯以及二萜中的海松酸和新枞酸在家系间的差异显著或极显著,家系遗传力为0.45 0.59,意味着通过家系选择,这10个组分的遗传改良可取得较好的成效。对松脂化学组分进行遗传相关分析发现:在单萜类内,β-蒎烯、莰烯和柠檬烯间遗传相关显著或极显著,组分间遗传相关系数为0.59 0.78;在倍半萜内,长叶蒎烯、长叶环烯、洒剔烯和长叶烯之间遗传相关达极显著水平,遗传相关系数为0.67 1.00,β-石竹烯和α-石竹烯遗传相关性也达极显著水平;但在二萜类内和各萜类间,遗传相关性较弱,未达到显著水平。依据在家系间差异显著的10个松脂化学组分将所有家系聚为3类。【结论】马尾松树干木质部松脂共检出20种组分,其中,莰烯、柠檬烯、长叶环烯、洒剔烯、β-石竹烯、α-石竹烯、海松酸和新枞酸受家系影响较大,受中度遗传控制。在单萜、倍半萜类和双萜类内和类间,较强的遗传相关主要出现在单萜和倍半萜类内。  相似文献   

11.
为更好地开发利用来自印尼的松香,对其理化指标和成分进行分析,用马尾松松香对比,探讨其歧化反应活性。结果表明,来自印尼的松香含有14.26%异海松酸和8.74%的南亚松酸,歧化反应产品达不到歧化松香产质量标准,它不能作为反应的原料。  相似文献   

12.
杂种松松脂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杂种松是湿地松×加勒比松杂交的后代。采用GC/MS仪DB-5毛细管柱对湿地松、加勒比松、杂种松三种松脂及其松香、松节油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杂种松松脂中枞酸型树脂酸及蒎烯含量较双亲湿地松和加勒比松低。  相似文献   

13.
松脂中枞酸型树脂酸在酸的作用下经过异构反应、结晶分离得到99.15%高纯度(-)-(4R,10R,9S,5R)-7,13-二烯-18-枞酸,得率74.2%.通过MS,1HNMR,13CNMR,IR光谱分析和单晶X-光衍射研究确证其化合物分子结构,其单晶X-光衍射测试数据与湿地松松香和马尾松松香直接经过重结晶分离得到枞酸样品的结果一致,都为单斜晶系,P21空间群,分子绝对构型和天然枞酸构型一样.在枞酸晶体结构中2个枞酸分子的羧基生成氢键连接是得到高纯度结晶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雪岭云杉针叶叶绿素-胡萝卜素软膏中含酸性物质约22%(占软膏重),其中脂肪酸占44.86%,树脂酸占52.49%。该酸性物质经气相色谱和质谱定性,定量分析,共分离出31个峰,鉴定出26个化合物,被的组分占酸性物质总量的97.35%。其中主要成分为检酸(21.55%),异海松酸(12.89%)、油酸(12.07%)、亚麻酸(7.31%)、新纵酸(6.10%)等。研究发现,雪岭云杉针叶叶绿素-胡萝卜素  相似文献   

15.
中国脂松香二萜中性部分的组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6.
以汽油-硫酸法生产聚合松香的方法和工艺对马尾松、洪都拉斯加勒比松、云南松/思茅松、湿地松、南亚松的松香进行聚合松香聚合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洪都拉斯加勒比松松香与马尾松松香具有同样好的聚合性能,云南松/思茅松较马尾松松香得率稍低,湿地松、南亚松松香不适合于生产聚合松香.  相似文献   

17.
松香分析中影响不皂化物含量的关键因素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脂松香分析测定过程中影响松香不皂化物含量测定的关键因素及其影响机理,讨论了树脂酸在皂化过程中的形态变化特征及其导致不皂化物需要进行树脂酸校正操作和计算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马尾松松香的不皂化物中易挥发组分最多,湿地松松香的不皂化物含量较高,易挥发组分含量也相对较高,加勒比松松香和南亚松松香不皂化物中可挥发性物质较少。随着烘干温度的提高,松香中不皂化物的含量降低,但高温可能明显地使松香不皂化物中易氧化的醛类物质等发生了部分氧化,致使4种松香不皂化物的酸价则呈增加的趋势,但是,松香不皂化物中存在的酸性应主要来源于由强碱和弱酸形成的松香树脂酸盐类与松香树脂酸之间的电离平衡反应。  相似文献   

18.
采用不同浸泡时间、催芽温度以及不同浓度的CaCl2和GA3对南亚松(Pinus latteri)种子进行引发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南亚松种子萌发及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0.5 mg/L的GA3浸种24 h,于30℃恒温箱催芽是促进南亚松种子萌发的最佳处理方法,CaCl2不适合用于南亚松种子的引发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