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芦丁标准品作对照,应用分光光度法和红外光谱法(FT-IR)对碱提酸沉法、乙醇回流法和超声波辅助法3种不同提取方法制备的槐米总黄酮提取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利用碱提酸沉法提取,碱提取液pH值9及硼砂作稳定剂时,所得提取物的得率和总黄酮含量均较高,分别为19.44%和82.53%;由于提取方法和条件的不同,对应提取物红外光谱的特征峰型、峰高和峰位置存在一定的差异,通过分析提取物红外图谱特征,并与芦丁标准品比较,将为采用定量分析方法结合红外光谱技术控制槐米总黄酮提取物的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沙芥全草总黄酮提取方法及含量测定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采用碱提酸沉法、超声波提取法、甲醇直接提取法、乙醇提取法和热水浸提法对沙芥全草总黄酮进行了提取方法的选择,同时采用硝酸铝比色法进行了总黄酮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1)各种方法的提取效率依次为:碱提酸沉法>超声波提取法>甲醇直接提取法>乙醇提取法>热水浸提法;(2)碱提酸沉法提取沙芥总黄酮的提取效率较高,其精密度好,回收率高,适合对沙芥总黄酮的提取,同时采用硝酸铝比色法对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其精密度也较高,并测得沙芥全草总黄酮含量为4.8049mg/g,证明其是一种值得开发的药用植物资源。  相似文献   

3.
研究不同提取方法对柑橘皮总黄酮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选用碱溶酸沉、回流、超声、微波和水提等5种提取方法,测定5种不同的提取液中总黄酮的含量;采用DPPH、普鲁士蓝两种方法测定其抗氧化活性;并分析总黄酮含量和抗氧化活性之间的关系。在对总黄酮的测定中,结果如下:回流提取法超声提取法微波提取法水提法碱溶酸沉法,回流提取总黄酮含量大于其它几种方法,与其他3种提取方法进行对比,差异非常明显(P0.05),而与超声提取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抗氧化的结果显示,5种提取方法所得的黄酮提取液均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不同提取方法提取柑橘总黄酮抗氧化性的效果依次为:超声提取法微波提取法回流提取法水提法碱溶酸沉法。相关性分析发现,总黄酮的含量与抗氧化活性呈一定的正相关。结果表明,不同的提取方法会对柑橘黄酮含量以及抗氧化活性产生一定的影响,各提取液中黄酮含量和抗氧化活性之间具有正相关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槐花米抗氧化成分的提取及其活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用75%乙醇提取了槐花米中具有抗氧化活性的粗提物,然后通过碱提酸沉法从该粗提物中提取了芦丁,并制备了芦丁的水解产物槲皮素。采用磷钼酸盐法测定了不同质量浓度的粗提物、芦丁和槲皮素的抗氧化活性,并与BHT、VC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抗氧化性强弱顺序为:VC>槲皮素>芦丁>粗提物>BHT。  相似文献   

5.
对不同表面活性剂协同芦丁提取的效果进行了比较.筛选出对芦丁提取具有较好协同作用的表面活性剂——吐温20(Tween 20)。通过试验,得到了Tween 20协同提取芦丁的最佳工艺条件,提取两次,每次槐米与水、硼砂及Tween 20的质量比为100:700:0.75:0.5.在60℃下提取30min。合并提取液,用盐酸调pH值至2~3,静置40min,分离出沉淀物,干燥,即得芦丁.产率为17.5%.纯度为92.5%。与传统碱水提取法相比,Tween 20协同芦丁提取法能缩短提取时间和沉淀时间并提高芦丁产率。  相似文献   

6.
超声波辅助提取松仁蛋白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超声波法辅助提取松仁蛋白的工艺进行了研究,得到了超声波辅提松仁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液料比10:1,提取时间15min,提取功率900W,在此工艺条件下松仁蛋白提取率为97.645%。此法与常规的碱提酸沉法比较,缩短了很长的提取时间,而且大大提高了蛋白质的提取率。  相似文献   

7.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山西省运城盐湖、河津、稷山、万荣、夏县5地所采集的槐米进行芦丁含量的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山西省不同产地的槐米芦丁含量相差较大,在13.09%~24.59%之间。运城盐湖所产槐米的芦丁含量较高,而夏县所产槐米的芦丁含量相对较低;双季槐米芦丁含量略低于单季槐米芦丁含量;米槐小枝条芦丁含量为20.50%,与槐米中平均芦丁含量相差无几。经蒸晒处理的槐米芦丁含量最高,可达到23.77%;其次是烘晒处理槐米芦丁的含量,为22.16%;自然晒干方式下槐米芦丁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8.
竹叶总黄酮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竹叶的不同提取方法进行比较研究。采用回流提取、超声波提取、渗漉提取、冷浸提取、微波提取和索氏提取6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提取,并对提取物的收率进行比较,同时以芦丁为考察指标分别对其总黄酮进行含量测定。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提取方法所得的提取物中总黄酮的收率大小次序为:超声波法>微波法>回流法>渗漉法>索氏法>冷浸法。与其它方法相比,超声波提取法具有提取快速,不需加热,节省时间、溶剂和能源,所提取的总黄酮含量较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核桃叶总黄酮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对核桃叶总黄酮提取方法的研究表明:不同提取方法对核桃叶总黄酮提取得率有不同程度影响。样品经过烘干和石油醚脱蜡预处理可提高得到9-15%;70%乙醇作溶剂,回流提取较索氏提取总黄酮得率高出70.58%,较水回流提取总黄酮得率高出76.54%。综合考虑提取时间,溶剂用量,提取得率等因素后认为:70%乙醇回流法是提取核桃叶总黄酮的最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
芦丁是从槐米中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用于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和合成曲克芦丁的原料。我国槐米年产量达7000多吨,折合芦丁1400吨,多以槐米和粗芦丁出口,利润很低。随着药品质量的提高,国内外均要求以纯芦丁作为合成曲克芦丁的原料。芦丁中的植物性杂质如皂甙、树胶、粘液质、脂肪酸、挥发油等表面活性物质很难除去。精制芦丁一般采用甲醇加热精制,上述杂质可溶于热甲醇。当溶液放冷时,部分杂质随芦丁一起析出。这些杂质在后续合成过程中很难除去,影响到用药安全,如注射给药可引起严重的溶血反应。  相似文献   

11.
采用纤维素酶辅助法对沙棘果加工废弃物沙棘果渣中的总黄酮物质进行提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酶辅助法提取沙棘果渣黄酮类物质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建立并分析了酶用量、液固比、提取温度和pH值4因子与总黄酮得率关系的数学模型。沙棘果渣黄酮类物质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纤维素酶用量78.9 IU/g,液固比值25.9,温度59.1℃,pH值3.9。试验证明,在此条件下,总黄酮得率为(8.48±0.16)mg/g(n=3),与模型预测值8.57 mg/g基本一致。响应面模型回归方程与实际情况拟合良好,能较好地预测大果沙棘果渣中总黄酮的提取得率。  相似文献   

12.
酶法提取侧柏叶总黄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酶法提取侧柏叶总黄酮类的工艺条件进行研究。以总黄酮得率为考察指标,探讨了影响提取的主要因素,并用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提取效果影响的顺序依次为酶解时间〉酶用量〉酶解温度〉酶解pH值,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4,酶解温度45℃,介质pH3.5,酶用量0.3%,酶解时间2.0h,总黄酮得率可达1.026%。该提取工艺简便易行,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酶法提取荆芥总黄酮的工艺。通过单因素实验,探讨了粉碎度、料液比、酶解温度、酶解pH值、酶解时间、酶的用量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筛选出影响提取的主要因素,再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得到酶法提取荆芥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顺序依次为粉碎度〉酶解时间〉酶的用量〉料液比。通过正交实验优选得到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药材粉碎度为50目,料液比为1:16,酶的用量为0.8%,酶解温度为40℃,酶解pH值为5,酶解时间为20min后,煎煮1.5h。该法操作简单、提取率高,可用于荆芥总黄酮的提取。  相似文献   

14.
以柿叶为原料,研究了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不同方法,并对提取物进行分离研究.通过比较不同方法的提取结果,说明用乙醇作为提取荆所提取出的芦丁含量最高;用微乳液展开剂对提取物进行薄层色谱法分离鉴定,得出柿叶中含有黄酮化合物中的黄酮醇类,为进一步研究柿叶中黄酮类化合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竹叶总黄酮提取纯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芦丁为对照,竹叶总黄酮得率为考察指标,通过正交试验法优选破碎提取竹叶总黄酮的最佳工艺.在此基础上,采用真空薄膜浓缩,超声波脱色,大孔树脂Diaion HP-20吸附分离纯化竹叶总黄酮提取物.结果表明,20 g竹叶粗粉最佳提取工艺为用80%(体积分数)乙醇做溶剂,液固比为10:1(mL:g)提取1次,5 min.最佳分离纯化工艺为:采用大孔树脂Diaion HP-20进行分离富集,以不同浓度的乙醇进行梯度洗脱,洗脱流速为5mL/min,收集并减压浓缩各洗脱部分的总黄酮提取物,精制后的总黄酮纯度可达76%.  相似文献   

16.
比较银川市9种绿化树种SO2净化潜力de1结果表明,各绿化树种随着月份变化SO2净化潜力不同。其中,梓树、河北杨、白蜡、垂柳、悬铃木均从6月份开始上升,到8月份开始下降,9月份后又有所上升;国槐、丝棉木、金叶榆、龙爪槐则一直表现为先缓慢上升然后又缓慢下降的趋势。各绿化树种在同一时间的SO2净化潜力也不相同。其中,净化潜力最强的是国槐,最大净化值为8.620kg/株;其他树种的净化潜力依次为梓树、河北杨、白蜡、垂柳、悬铃木、金叶榆、龙爪槐、丝棉木。  相似文献   

17.
Following the extraction of Castanea sativa with an aqueous solution of sulfuric acid (pH 3.0), the ethyl acetate soluble fraction was tested for its antibacterial and allelopathic activity. The extract was shown to have pronounced antibacterial effects against seven of the eight strains of Gram-positive and Gram-negative bacteria used (MIC in the range of 64-256 microg/ml and MBC in the range of 256-512 microg/ml). The active fraction was analyzed by TLC and HPLC showing the presence of rutin, hesperidin, quercetin, apigenin, morin, naringin, galangin and kaempferol. Standards of the identified flavonoids were tested against the same bacterial strains. The highest activity was shown by quercetin, rutin and apigenin. The allelopathic effect was tested against Raphanus sativus seed germination. The extract, quercetin, rutin and apigenin caused a decrease in the percentage of seed germination and root and epicotyl growth.  相似文献   

18.
采用微波技术提取核桃花粉中的黄酮,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设计,研究微波功率、微波时间、花粉浓度和乙醇体积分数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80%、微波功率600 W、花粉浓度0.07 g/mL、提取时间3 min,提取率可达2.0%.  相似文献   

19.
城市绿地空气微生物浓度的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通过对北京市元大都遗址公园内不同类型绿地空气微生物浓度变化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时间段和不同类型绿地,各林地内的细菌浓度、霉菌浓度和放线菌浓度变化幅度较大,且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