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临武县东山国有林场2019年森林资源调查数据,分析其森林资源现状及特点,并针对林场中幼林多、针叶纯林多、防护林比例高等特点,提出了提高森林资源管护效率、开展中幼林抚育、森林质量精准提升、优化树种结构、编制多功能森林经营方案等相关建议,以期为林场的森林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以现有人工纯林地力普遍衰退,林分总体质量下降为背景,从分析宁化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现状入手,分析总结较优的混交造林模式和选择适宜造林树种,以优化造林模式,增加阔叶树造林面积,利用阔叶树在林地养护、地力保持、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等诸多方面的作用,从而达到调整和优化宁化国有林场树种结构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针对连江陀市国有林场森林资源各地类面积、各类林木蓄积、以及树种结构和龄组结构等现状,分析其特点,找出存在问题,提出林场未来森林资源培育对策与多种经济发展措施,在不断提高林场经济效益的同时,保持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绩溪县国有扬溪林场更新观念,创新机制,从保护森林资源、提高林分质量、调整林种结构、鼓励发展私营经济等方面入手,探索国有林场发展新路子,取得了初步成效,促进了林场发展。  相似文献   

5.
谢学华  曾祥秀 《绿色科技》2023,(11):143-148+159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黄冕林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黄冕林场的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结果,对黄冕林场的森林资源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结果表明,黄冕林场的林地利用率较高,但可扩展空间不多,场内森林类型和资源丰富,场外较为单一,场内树种结构日趋合理,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但场外树种结构仍需不断优化,场内近成过熟林较多,可利用森林资源充足,但场外森林过熟林占比较多,中龄林和近熟林相对较少。只有改善和优化树种结构,科学发展桉树人工林,全面提升森林经营管理水平和质量,优化产业结构,才能够促进黄冕林场的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商都县中心林场森林资源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出林场的森林资源特点,并根据其主要特点,提出了以提供森林生态服务为林场森林经营的主要目标,以调整树种组成、林分密度以及人工造林等为主的森林经营措施,旨在为今后该林场的科学经营和管理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1983年以来历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结果,就林地面积、蓄积、森林覆盖率、用材林主要优势树种分龄组平均蓄积等方面进行动态变化及原因分析,并从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工作,调整林种和树种结构、大力发展经济特产林和原料林,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科技对林业的贡献率,封管造并举、继续提高林分质量,切实提高生态公益林的经营和管理水平等内容提出了磐安县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龄级结构是反映林分结构是否合理的主要方面,而建立森林收获调整模型是对龄级结构优化调整的重要途径。以河南省内黄林场优势树种杨树和刺槐为研究对象,基于林场2018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利用线性规划和目标规划方法对林场优势树种龄级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并采用欧氏距离和平衡率对调整结构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调整期末各龄级面积分布均衡,2个树种龄级结构的平衡率均达到0.96,欧式距离缩小至85%以上,其中刺槐缩小达100%,接近法正状态;优势树种杨树和刺槐调整期内出材量分别达68 059.3m^3和15 358.4m^3,期末蓄积量分别占初期的127.6%和46.5%;优势树种杨树和刺槐碳储量期末分别达到26 797.4t和4 415.4t,分别占初期的111.3%和85%。  相似文献   

9.
针对广东省森林资源存在总量不足、质量不高、自给不强等问题,本文对广东省森林资源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快发展森林资源培育、提升森林质量和储备的建议:(1)调整树种结构,建立大径材战略储备基地,大力发展优良乡土树种和速生丰产林;(2)集约化经营,加大财政造林资金投入和引入社会造林资金,提高营林效率;(3)以点扩面,带动区域林业建设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为进一步优化树种结构,提高林分质量与效益,推进现代林业建设,海南省国营澄迈林场根据海南省林业厅《关于大力发展珍贵树种的意见》和"绿化宝岛"的有关指导意见,立足实际,从调整和优化林种、树种结构入手,与中国林业科学  相似文献   

11.
对吉林省东辽县树种结构进行了调查,得出树种结构单一对森林资源危害极大的结论,同时提出了调整树种结构的具体办法,探讨加强树种结构调整工作,以便提高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山东省森林资源变化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1992年以来的6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研究分析了山东省近25年间森林资源数量及质量动态变化,总结出全省森林面积经过迅速增长后放缓,森林质量稳步提升,森林组成结构逐步调整,林木生长消耗波浪性变化等森林资源变化规律,指出山东森林资源林地稳定性差、树种结构单一、采伐消耗低龄林木严重等问题,并针对性提出了森林资源培育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3.
牛达林场建立并经营管理森林资源30余年,其森林资源呈现逆向转化,资源结构发生了变化:经营面积减少,林业用地在向非林业用地转移或流失;蓄积量减少,消耗量大于生长量;林地利用率上升,林地生产力下降,林分质量变差;幼、中龄林上升,成过熟林大量减少,资源消耗集中在近熟林前后;林种配置以用材林为主,防护林次之,且结构比还在上升,薪炭林和经济林下降;以云南松占绝对优势的树种结构逐渐下降,多树种混合结构开始形成;荒山造林和迹地更新成效显著,覆盖率上升。针对资源结构变化情况,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现代林业经营的观点出发,提出今后的经营对策和方向:彻底改变传统经营观念,实行比较结合实际的模块分类经营。将林区分为一等林区、二等林区、三等林区,施行不同的经管方向和强度;加速森林资源培育、调整森林资源结构(加快造林和更新;实施幼林抚育、施肥,中林间伐;严格计划采伐,进行林龄、林种、树种结构比例调整);以及实施“科技兴林”战略。  相似文献   

14.
国有林场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趋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在系统剖析广西国有林场的森林资源经营模式、森林资源结构及其变化趋势、影响可持续发展因素的基础上,按照分类经营、分级管理的原则,提出了国有林场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模式:公益型国有林场应实行"多种经营",纳入各级公共财政预算,按公益事业单位进行管理,森林资源结构应以异龄混交结构为主;商品型林场应大力发展林产工业,实行"林板结合"永续利用经营模式,进行股份制改造或承包经营或拍卖,按商品生产企业进行管理,进行林种、树种和年龄结构调整,森林结构可以同龄纯林为主。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昭阳区大龙洞国营林场进行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掌握了大龙洞国营林场森林资源的基本数据,基于该国营林场的资源数据,采用生物量扩展因子法,估算了林场乔木林各优势树种(组)的人工林、天然林碳储量,并得出林场内乔木林各优势树种(组)的碳储量总量为110620t C。依据研究结果提出加强中幼林抚育、营造混交林提高碳储量及适度开展灌木林经营提高防护等综合效能经营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6.
广东省属国有林场森林资源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04和2014年广东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档案数据资料,从资源数量、结构、质量等3个方面对广东10个省属国有林场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及驱动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过10年森林经营,省属国有林场林地面积略有减少,但森林面积、森林蓄积和林分生物量呈上升趋势,公顷蓄积量达到81.98 m~3/hm~2,公顷生物量达到82.95 t/hm~2,超过全省平均水平,接近全国平均水平,但各林场森林资源数量与质量差异明显。省属国有林场中,中幼龄林仍占较大比重,成过熟林比重在逐渐增加;森林类别进一步优化,生态公益林面积比重明显增加,树种正在由以针叶林为主的树种结构逐步向以阔叶林为主的树种结构转变。  相似文献   

17.
根据林场森林资源现状及主要存在问题,结合国有林场改革后的职能定位与要求,明确了林场下一个经营期(2021-2030)的森林经营方针和经营目标,划分了生态保护、森林休闲游憩、林业产业经营和产业发展服务4个森林功能区,以及严格保育、重点保护、保护经营和集约经营4种相应的经营类型,提出了实施低效林改造、森林抚育、封山育林、采伐更新、非木质资源经营等森林经营措施。方案实施后将使林场的森林树种及林分结构进一步优化,森林质量显著提高,森林可持续经营能力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贵州省国有扎佐林场1993年、2004年、2016年3期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和2021—2025年森林经营方案数据为基础,分析了近30年来贵州省国有扎佐林场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及原因,对林场森林资源数量、质量、林分、结构、布局等进行综合评价,提出森林经营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从国内外林业发展状况分析,指出我国目前整体森林经营质量有待提高,包括林种结构、树种结构、林龄结构及整个植物群落等.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作者引入了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模式,并提出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的基本措施,通过对森林资源资产科学价值评估,有效解决提高森林资源永续经营利用问题.  相似文献   

20.
国有新岗林场为了走出资源危困,经济危机的困境,进行了大胆改革,改变了原有的经营理念,实现了林场的可持续经营.其可持续经营措施包括:实行内部改革,转换经营机制;调整树种结构,加强低产林改造;加速发展速生丰产林;引进市场机制,改变传统原木销售方式;发展林产工业,加强森林资源的综合利用;依靠科技,推进科技兴林战略.通过以上措施为林场注入了新的活力,取得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