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药防治奶牛繁殖障碍系列制剂的实验验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奶牛繁殖障碍常造成繁殖下降,使年产犊减少或产犊间隔时间延长,奶牛的产奶量也因而随之骤减。目前国内外治疗繁殖障碍,一般均借助于外源性激素制剂或抗生素。但长期反复使用,一方面会引起机体生殖内分泌的紊乱,另一方面由于乳、肉、蛋的残留激素、抗生素也会危及人体...  相似文献   

2.
在畜牧动物养殖过程中,畜牧动物疾病一直是影响畜牧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以生猪养殖为例,常见的猪病就有猪瘟、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等疾病,这些疾病会严重影响生猪养殖产业的发展。而抗生素药物可对多种猪病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所以也是猪病防治的常用手段。但是抗生素药物不能盲目使用,缺乏用药合理性,就会造成副作用,不仅达不到有效治疗的效果,也会引起病原菌耐药性的提升,进而加大猪病的防治难度。本文总结了目前猪病防治工作中抗生素类药物使用问题,并提出了正确使用抗生素药物的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方萍 《北方牧业》2004,(22):19-19
动物药品指的是专供预防、诊断、治疗动物疾病的物质和其他具有促进动物生长繁殖和提高生产性能的药品,包括生物药品、抗生素、磺胺化学剂药品、激素剂、驱虫剂及消毒剂等。  相似文献   

4.
母牛繁殖障碍分为暂时性和永久性不孕两种.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对暂时性不孕的母牛,按其不同病因采用不同的方法治疗,使其早日康复.2000年以前我们采用生殖激素,配合抗生素疗法来治疗和调节繁殖障碍牛,虽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在应用中也存在很多不足.近几年,我们通过应用中草药方剂治疗母牛繁殖障碍,既治标又治本,取得了满意效果,同时降低了生殖激素和抗生素给人畜带来的各方面副作用.  相似文献   

5.
《养猪》2017,(6)
<正>母猪繁殖性能高低直接决定了养猪场的经济效益,当前我国集约化养猪场饲养的种猪数量大,普遍繁殖性能不高,影响经济效益。生产中广泛应用生殖激素类药物促进母猪繁殖,如治疗母猪繁殖障碍疾病,诱发母猪发情、排卵,提高人工授精配种成功率等。但生殖激素如果使用不当,会产生毒副作用,甚至影响母猪受孕,造成产品中激素残留超标,直接影响人类身体健康。祖国医学认为,动物繁殖  相似文献   

6.
激素(荷尔蒙,hormone)是一种高效选择性的生物调节物质,由内分泌细胞和某些神经分泌细胞合成,释放到血液或淋巴液,通过体液循环传送到特定的靶器官,引起特异的生物化学反应。我们把与生殖过程有密切关系的激素称为生殖激素或性激素。生殖激素调节公、母猪繁殖的整个过程。当生殖激素分泌不足或过多时,猪生殖系统的功能将发生紊乱,引发产科疾病或繁殖障碍,此时就需要用药物治疗和调节。目前,由于在临床上滥用性激素的现象较为普遍,导致养猪生产中出现了一系列繁殖障碍的问题。现将几种常用的促性腺激素的药理、用途及正确使用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生殖激素是调控动物体内复杂生殖过程并影响繁殖性能的一系列的重要激素。近年来,利用生殖激素的批次化生产繁殖技术被广泛使用,提高了母猪的繁殖效率,促进了养猪业向集约化和规模化方向的发展。目前在批次化生产过程中主要采用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以及化学类激素进行繁殖调控。但是这些产品的应用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需要开发出成本低、活性好的高品质蛋白类生殖激素产品,应用于猪场批次化生产中,提高生猪养殖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为提升我国乃至全球畜牧业的动物繁殖效率做出贡献,为动物和人类的健康提供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8.
喹诺酮类(quinolones,QNs)是一大类具有1,4-二氢-4-氧代喹啉-3-羧酸结构的人工合成抗菌药物,对革兰阴性菌和阳性菌有抑制作用,因具有高效低毒、抗菌谱广、价格低廉、与其他抗菌药物无交叉耐药性等优点而广泛用于临床诊疗、动物疾病的预防。但近年来,滥用抗生素的问题日益突出,导致动物体内抗生素残留量过高,特别是对食用性动物滥用抗生素后,会引起动物体内菌群失调,耐药菌株大量繁殖,而且耐药菌株会通过食物链在人体内进行转移,从而使易感人群产生过敏反应、激素障碍变态反应。因此,对于生物体液和动物源性食品中QNs残留的检测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喹诺酮类药物残留检测的相关文献,概括总结了该类药物的微生物法、酶联免疫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一串联质谱法、高效毛细管电泳分析法等主要检测方法,旨在为今后喹诺酮类残留物检测方法的研究提供一个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影响种牛繁殖的因素很多,内源性激素缺乏或分泌失调造成的繁殖障碍是重要因素之一。为此,我们应用多种生殖激素进行试验治疗,取得了一定效果。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动物黑龙江省齐齐哈尔种畜场饲养繁殖的纯种肉种牛,包括利木赞牛、夏洛来牛、德系西门塔尔牛、其中有各年龄各胎次的母牛。1.2试验药物注射用促排2号,(南京动物激素厂制造、批号为960911)。促排卵3号,(宁波第二激素厂生产一批号为970506)。氯前列烯醇,(上海计划生育研究所生产,批号为970311)。三合激素,(内蒙古畜牧科学院动物保健厂生产,批号为950918)。绒毛…  相似文献   

10.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严重影响患牛生产性能和繁殖能力的主要疾病之一。目前,临床主要应用抗生素、化学药物、防腐剂、消毒药、激素和中药进行治疗,其中抗生素和化学药物一直是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主要药物。长期大量使用抗菌药物,不仅易引起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1.
母牛不孕症是指成年母牛不发情或虽然发情但经多次配种难以受孕的一类繁殖障碍病,是一种常见多发产科病。统计资料显示,我国母牛不孕症达到25.84%,在卫生条件差、技术含量低的奶牛场,达到40%。因此,母牛不孕症不论对养牛农户、奶牛专业户、奶牛场的经济损失是严重的,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对该病激素治疗和抗生素治疗有一定效果,但长期使用会在奶牛的乳品中出现激素和抗生素残留,存在乳品安全隐患,采用中药治疗具有独特优势,疗效确实而稳定,安全无药残。现将我局兽医站和畜牧站合作在母牛不孕症病机探讨和临症时应用中药的情况予以总结。  相似文献   

12.
中药治疗奶牛乳腺炎与"放心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牛奶中抗生素残留问题是世界范围内一直没有办法解决的大问题。欧美各国进行专题研究,已经有20~30年,但至今未能找到疗效上可取代抗生素,愈后又无抗生素残留的药物。牛奶中抗生素残留,是对患病奶牛,主要是对乳腺炎等常见疾病治疗时使用抗生素造成的。使用过抗生素后,抗生素就会从奶牛体内移行到乳腺,并持续残留进入牛奶中。由于奶牛群中奶牛乳腺炎的患病率都在40%左右或更高(美国奶牛患乳腺炎的比例为38%),由于目前世界各国只能采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乳腺炎,并且使用抗生素治病期间和治愈后的5~7天内必须将该奶牛四…  相似文献   

13.
新型饲料添加剂——半胱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由于各种激素、抗生素类添加剂在动物生产中的大量应用,药物残留带来了肉质下降等难以克服的问题,加上国际市场对肉品品质要求严格,肉品出口受到限制,肉品质量已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因此,寻求一种既能促进动物生长,又能保证肉品品质、提高动物免疫力的新型饲料添加剂以取代抗生素的使用成为目前饲料行业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4.
促排素和促黄体素在牛不孕症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牛的繁殖障碍在牛群中的发病率占30%~40%,对养牛业的危害很大,表现为卵巢机能失调、排卵困难或卵泡囊肿、持久黄体或黄体囊肿,并存在严重的子宫炎症,这些症状仅仅通过抗生素和传统中医治疗的效果均比较保守,必须配合使用激素治疗,才能提高卵巢机能和净化子宫,维持正常的卵泡发育、排卵和受精,从而提高母牛的繁殖效率.  相似文献   

15.
目前,动物繁殖率低是畜牧业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并且这种疾病在国内外普遍存在。具了解,本病发生的原因除了与季节和气候有一定的关系之外,大部分主要是与动物患有繁殖障碍性疾病有关。对此病国内外都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但效果都不太理想。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验室从中药治疗原理的角度出发,自行研制了中药“壮阳促孕散”。中药“壮阳  相似文献   

16.
母牛产后乏情及育成牛已进入初配阶段但不发情是常见的奶牛繁殖障碍性疾病,给养牛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其表现为推迟发情或长期不发情。以往采用激素疗法以及加强饲养管理,合理搭配饲料的方法,也有一定的作用,但过量或重复使用外源激素也会带来一定的副作用。近年来,我们尝试使用牛初乳治疗奶牛乏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繁殖障碍是制约奶牛正常繁育的重要因素。正确诊断奶牛所患疾病、合理有效地使用生殖激素是解决繁殖障碍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前养殖业日益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使用抗生素、维生素、激素、金属微量元素已成为保障畜牧业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尤其是过去传统用于预防和治疗畜禽疾病的不少兽药被作为饲料添加剂在大量广泛使用。据报道,在美国大陆有80%的食品动物,在其一生中或多或少地服用过兽药或饲料添加剂,而在我国国内及我区范围内则可以说几乎所有的食品动物都不同程度地用过。这些兽药和饲料添加剂被应用于饲料后,可促进动物生长,提高饲料转化率,控制生殖周期及繁殖性能,改善饲料的适口性,提高动物食品的风味,总之对畜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1动物生产中的关键控制点肉和家禽的卫生和安全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活畜健康、所用饲料及其饲养的环境,这是因为:许多经肉传染给人的病原例如沙门氏菌、旋毛虫等如果牧场的实践不当,就难以控制;其次为了防止肉和家禽中化学残留(杀虫剂、抗生素、激素)对人构成健康危害,也需要牧场实践正确。牧场使用的抗生素类型、数量和时间也构成关键控制点,可以经常监督。由于治疗或饲料中使用抗生素,可能产生抗生素抵抗性病原,这样的结果是使用抗生素不能消除带菌状态,感染食源性病原的动物不表现症状。这些动物将病原带进屠宰场,再扩散到胴…  相似文献   

20.
在动物的精清里包含一些与动物生殖生理活动密切相关的活性蛋白和多肽。驼科动物的双峰驼、美洲驼、羊驼和澳洲考拉等哺乳动物精清中含有类似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作用的活性蛋白质,诱导排卵因子(ovulation inducing factor,OIF),它能引发外周血液中促黄体素(LH)峰浓度的出现和诱发母畜排卵。OIF被认为是一种新的生物活性蛋白质或潜在的新型激素。甚至报道在牛等自发排卵动物以及人精清中也存在类似的活性蛋白。这类因子的发现对于哺乳动物生殖生理及繁殖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助于动物克服繁殖障碍及繁殖疾病的治疗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