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产实践上,实生毛竹造林采用的种苗,广泛应用着一年生春播实生苗、二年生的分株移植分蘖苗,单株的鞭生小竹苗等多种形式。它们各有利弊,只要根据当地具体条件,贯彻相应的栽培措施,灵活运用,都能达到较好的造林效果。 一年生春播实生苗,在广西等南方温暖多雨地区应用最多。但在我省因当年生长不高,分蘖不多,菌株幼嫩,即使原丛栽植亦往往因造林地水土条件差和管理措施不能紧紧跟上而生育不好。分丛栽植的更因鞭根受过损伤,恢复困难,甚至不断死亡。而一年生温床冬播春移毛竹苗由于生长期长,竹苗高粗和分蘖旺盛,原丛栽植后,成活率高,繁殖率强,能在造林后初期就充分发挥竹丛的群体力量,弥补上述缺陷,可望达到提早成林成材的要求。本此目的,1976年春天,我们进行了一年生冬播春移毛竹实生苗原丛栽植的造林试验。  相似文献   

2.
实生毛竹造林的竹苗,当前在生产实践中广泛应用着一年生春播实生苗、二年生的分株移植分蘖苗、单株的鞭生小竹苗等多种形式。它们各有利弊,只要根据与当地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贯彻相应的栽培措施,灵活运用,都能达到满意的造林效果。 一年生春播实生苗,在广西等南方温暧多雨的地区应用最多,但在我省因竹苗生长不高,分率不多,苗株幼嫩,即使原丛造林亦往往因造林地水土条件差和管理措施不能紧紧跟上而生育不好,甚至不断死亡。而一年生冬季温床播种春移的毛竹苗,竹苗生长高大,分蘖旺盛,原丛栽植后,成活率高,繁殖率强,能在竹林生长初期就充分发挥了竹丛群体的作用,使竹林生育良好而弥补上述的缺陷。基于此目的,我们于一九七六年春进行了一年生冬播春移毛竹实生苗原丛栽植的造林试验,现将初步效果整理于下: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竹母的来源,提高造林成活,降低费用,我场在县委的直接关怀下,1974年底我县从广西调进一部分毛竹种子,采用温床育苗的方法,达到了早播种、早出苗、多出苗的要求,66斤毛竹种子,于2月16日下种,3月10日开始出苗,到4月16日移栽出圃,共培育出毛竹实生苗13万株,移栽苗圃36亩。 在广西可以随采种随育苗(10—11月份播种),当年苗高可达10厘米左右,1974年我们竹种到家已经12月份,根据南京气候条件,如立即冬播,怕难出苗、受冻害,发生烂种或遭鼠雀危害,若延至第二年三、四月份播种,竹种贮存时间太长,又怕影响发芽率。我们学习了溧水县林场的经验采用了温床育苗的方法。大体做法:  相似文献   

4.
为了落实毛主席“竹子要大发展”的伟大号召,加速毛竹生产发展的步伐,我们于今年初从外地引进了毛竹种子二十斤,进行土温床培育毛竹实生苗试验。现在,预计可产苗六万二千株。苗高一般十厘米,最高达十七厘米,并大部分有分蘖芽,部分已分蘖1—2支。在“五一”节前夕,已全部移植到地,成活情况很好。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5.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我场党支部带领全体职工,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破除迷信,克服重重困难,使培育毛竹实生苗初见成效。二年来,已培育一年生竹苗18万株,二年生竹笛6万株,实生竹造林2.5亩。目前,竹苗生长茁壮,竹林长势喜人,全场职工正遵照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关于“竹子要大发展”的教导,团结战斗,乘胜前进,决心为发展毛竹生产做出较大贡献。 现将我场对培育毛竹实生苗中几个问题的探讨回报如下: 一、关于温床育苗 由于竹种不能久贮,我县又地处毛竹产地北缘,冬季气温较低,采用温床育苗,有利种子发芽和幼苗安全越冬。温床育苗,根据毛竹特性,除要做好温床选地、温棚设置、土壤消毒等育苗常规工作外,主要在播种后,要调节好水、肥、气、热、光等五个因子的辩证关系及做好苗期的病虫害防治,才能保证温床育苗成功。  相似文献   

6.
毛竹是多年生一次开花结实的植物。开花时间在4—5月份,种子成熟时间在8—10月份。种子成熟后,不宜久藏,需随采随播,即需进行冬播。但冬播的种子要在土壤中越过慢长的冬季,这样,种子就要受到雨雪侵蚀和鼠兽危害,翌年春季出苗率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发动群众献计献策,集中群众智慧,成功地试验出了土温床育苗的方法。1973年采用土温床育苗,不但做到种子随采随播,提高发芽率,而且促进竹苗冬季生长分蘖,延长了竹苗生长期,加快了繁殖速度,培育出了优质壮苗。  相似文献   

7.
康宁 《安徽林业》2007,(2):26-26
1998年,祁门县先后从广西、云南调进毛竹种子,并育苗试验成功。1999年,利用毛竹实生苗在祁山镇芳村林场造林0.2hm~2,对实生毛竹林的高、径生长以及分蘖等生长指标进行了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8.
魏莉 《安徽林业》2015,(2):25-26
本文对毛竹实生苗采用营养钵和大田芽苗移栽方式,并且对它们进行90%、80%、60%、40%、0%遮阳比较。结果表明,不同遮阳率对毛竹芽苗移栽后成活率、苗高、分蘖有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9.
李志光 《湖南林业》2007,(10):23-23
毛竹种子苗造林具有适用性强,成活率高,发笋旺,运载方便,成本低等特点。种子实生苗的分蘖性强,用分株、埋鞭、压条留鞭等方法,以苗繁苗,建立永久的竹苗生产基地,是解决母竹来源少,多快好省地扩大竹林面积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0.
眉县商业园艺场(现第五村公社园林场)和眉县苗圃地处关中平原西部,渭河南岸,年降雨量575毫米,极端最高地温65.8℃,最低-13℃,无霜期149天。1973年春,眉县农副公司在这里开始进行毛竹种子育苗试验,面积1亩,播种3.6斤,种子出苗率为16.7%,共出苗15,000余株,入冬前(11月)有苗11,600株,越冬后(3月)存苗11,300株。越冬前,最大苗高56厘米,一般高30厘米左右。实生竹苗一年分蘖4—6代,一株分蘖最多为9株,一般为4—6株。今年3月中旬开始发笋,5月初最大苗高70厘米,一般高30—40厘米,苗色翠绿,生长茁壮。  相似文献   

11.
四川省天全县从2001年至2003年在17个乡镇发展毛竹实生苗造林14 466.67 hm2,至2006年郁闭成林,本文研究了毛竹成林到成材的前10 a生长主导因素。结果表明:毛竹造林用苗,宜用整窝实生苗。实生苗造林前5a主要是补植抚育保成活,最主要的措施是砍灌、除草、亮窝正苗。后5 a是成材的关键时期,主要措施是控制立竹度,保持4 500株·hm-2~10 500株·hm-2都可以,超过10 500株影响成材。施肥效应对成材影响不明显,毛竹苗从栽植到第8个年头,几乎都可以不施肥,以后施肥以P、K为主,每hm2在1500 kg以内即可;将四川毛竹造林海拨向上推进了200 m达到1 400 m。  相似文献   

12.
<正> 毛竹是用材林又是经济林,它不仅生长迅速,成林成材早,而且用途广,经济价值高,收益大。我场在1972年首次进行毛竹籽播种育苗,由于经验不足,一两竹籽只育出毛竹苗30多株。1973年继续引种毛竹籽四斤,通过总结前年经验教训和精心细致培育,培育出竹苗10,754丛,除分别在1974年和1975年用实生苗造林300亩外,还支援社队发展毛竹造林200多亩。  相似文献   

13.
我场职工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竹子要大发展”的教导,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共育毛竹苗2.78亩,用种9斤,产竹7992丛,计13万株,营造毛竹小母竹园17.5亩(1000株),毛竹造林整地47亩,取得了初步成效。毛竹种子育苗是一项新的工作,县委非常重视,经常来场指示和检查督促。林场成立了由工人、干部、技术人员组成的  相似文献   

14.
为了落实毛主席“竹子要大发展”的伟大号召,加速毛竹生产发展的步伐,我们于今年初从外地引进了毛竹种子20斤,进行土温床培育毛竹实生苗试验。现在,预计可产苗62000株。苗高一般10厘米,最高达17厘米,并大部分有分蘖芽,部分已蘖级1—2支。在“五一”节前夕,已全部移植到圃地,成活情况很好。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一、认真构筑土温床首先选择避风向阳、排水良好的地方作为圃地。在播耕前,按床宽1米开沟筑梗,深40—50厘米,然后在沟中埋入30厘米厘厚的稻草(共2000斤),浇水踏实踩平。稻草上铺10厘米厚的土灰(由三分之一砻糠、三分之二泥土及3斤皂凡拌和而成),拍平播种,每平方  相似文献   

15.
毛竹籽育苗施肥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场遵照毛主席“竹子要大发展”的教导,为加速发展毛竹生产,解决我县缺竹材问题,今春育八分地毛竹苗。于一月十三日采取条播育苗,二月下旬开始出土,四月下旬幼苗分蘖很少,同时还有相当一部分幼苗不断枯黄致于死亡现象。为了解决这个问  相似文献   

16.
毛竹笋期切秆育苗与造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毛竹笋期切秆育苗与造林技术的7 a研究.结论是;(1)采用笋期切秆培育的毛竹苗具有竹秆分枝高度降低,竹节密度增加、枝条生长旺盛的特点.竹苗矮化、健壮,尤以笋期抽枝展叶前切秆培育的竹苗,其造林成活率为95.91%,第1年发笋株率为79.1%,发笋株单株发笋数为1.66个,分别比普通毛竹苗增加了21.31%、27.26%、53.7%,造林效果明显优于未切秆培育的普通毛竹苗.(2)切秆时期和切秆高度不同,对毛竹苗质量有明显影响.其中,笋期展叶前切秆、切秆高度在1.0~1.3 m的苗木造林效果最佳.(3)笋期切秆育苗是毛竹苗培育的一项技术创新,能大幅度提高造林成活率、发笋率,加快成林,提早受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7.
一、抚育效果我场1965年春至1966年冬先后从江苏、湖北等省引种毛竹一百余亩,八、九年来,由于抚育管理情况不同,生长发育差异很大。 1965年春引种的江苏龙潭毛竹和1966年春引种的湖北蒲圻毛竹,经过间作套种、施肥等抚育管理,到1973年,每亩分别由40株发展到609株和240株,同自然生长的毛竹相  相似文献   

18.
为了迅速发展毛竹生产,我县从1978年起,从广西柳州引进毛竹种子进行育苗,共培育实生苗十四万株(其中实生苗八万、分殖苗四万、小母竹二万)。1980年选择了四个立地条件不同的山场,营造了122亩毛竹试验林,除在李枚山区因造林工作粗放,成活率较低外,其他三地造林成活率均在96%以上。据调查,造林当年新竹高100Cm。第二年每棵发新竹22株,最多41株;竹高172Cm,最高255Cm,地径1.2Cm,最粗1.8Cm;竹鞭长176Cm,且四出横生,遍布林地,长势旺盛。现将其造林及管理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为了加速毛竹生产的发展,解决南竹北移的种苗问题,我场自1974年以来,进行了实生毛竹嫩竹压条育苗试验,初步获得成功。如1977年5月下旬压条,8月上旬生根,11月上甸掘苗,在适宜条件下,不足1米长的嫩竹压条,可出苗21株,苗高50厘米,发鞭7条,最长20厘米。现将具体做法简介如下:1.圃地选择与整理:选择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稀疏实生毛竹扩圃地或造林地。冬季将空地深翻松土(注意勿损伤竹鞭和竹根),翌年早春进行翻耙细整,施适量厩肥,以备压条育苗。2.压条季节和种条选择:在实生毛竹发笋期,春、夏、秋季均可进行。春、夏季压条,当年新竹生根发鞭;秋季压条,翌年的新竹才能生根成苗。在实生毛竹扩圃地或新造竹林内,选用竹丛边缘发枝低的植株上的侧枝或用新笋形成的嫩竹进行压条。  相似文献   

20.
毛竹实生苗、分蘖苗具有适应性强、成活率高、运输和栽植方便、造林成本低等优点,采用实生苗是发展毛竹的经济便捷的途径. 一、采种毛竹种子在8~9月份陆续成熟脱落,采集后要及时阴干(忌晒)、脱粒、拌药(用粮虫净等).可随采随播,在阴凉、干燥处贮藏时间不宜超过半年.也可在种子库0~5℃低温贮藏,发芽率可保持一年以上.每千克种子在5万粒左右.新鲜种子室内发芽率约60%,而春播场圃发芽力则降为30%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