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大麦新品系高产稳产性评价方法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分别运用变异系数法、高稳系数法及AMMI模型对2011—2013年度大理州大麦新品种区域试验中6个试点9个参试品种(系)的高产稳产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种分析方法都能为大麦新品种(系)的高产稳产性评价提供参考,但它们各有其局限性。变异系数侧重于揭示产量的稳定性信息,结合平均产量的变异系数法计算简便、直观易懂,但其可靠性较难保证,且难以反映出基因与环境间互作效应;高稳系数法侧重于反映品种(系)的丰产性,虽然实用性较强,但稳定性劣势易被高产掩盖;AMMI模型分析不仅有效地揭示了环境、基因及基因与环境间互作效应对参试品种(系)的影响,对9个参试品种(系)的产量潜力和稳定性类型划分也很充分,而且分析过程严谨评价结果可靠性高,在区域试验大麦新品系高产稳产性评价中应该优先选择运用。综合3种分析方法,品系052DM3-8-8、071DM11-7为高产稳产类型,其中品系052DM3-8-8的产量最高,生产潜力最大;052DM3-3、071DM11-4、凤03-39为高产不稳产类型;对照品种S500及品系凤03-9、071DM16-1、071DM16-4为低产稳产或低产不稳产类型。  相似文献   

2.
应用高稳系数法分析油菜新品种的高产稳产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高稳系数(HSC)法分析1999—2000、2000—2001、2001—2002年度江西省油菜区域试验22个参试品种(系)的高产稳产性,并与常规的几个评价高产稳产的统计参数进行对比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高稳系数是一个比较理想的衡量油菜品种高产稳产性的综合指标,计算简便,可用性强。  相似文献   

3.
根据1997~1998年河南省小麦超高产冬水组以及黄淮南片小麦春水组的区试结果。利用高穗系数法对参试小麦新品种(系)的高产稳产性进行了分析.并将高稳系数与常规的几种稳定性统计数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高稳系数是一个简单、准确地反映品种高产稳产性的综合指标.高稳系数法是评价小麦新品种(系)高产稳产性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4.
应用高稳系数法分析了1999~2000年度江苏省大麦品种区域试验各参试品种的高产稳产性,并与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计算的几种稳定性参数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高稳系数法是分析大麦新品种(系)高产稳产性的准确、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采用高稳系数法,对我省几个主要马铃薯新品系进行高产稳产性评估,结果表明,以161-2高产稳产性最好,本文还对高稳系数法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应用高稳系数法分析了1999~2000年度江苏省大麦品种区域试验各参试品种的高产稳产性,并与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计算的几种稳定性参数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高稳系数法是分析大麦新品种(系)高产稳产性的准确、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利用高稳系数法 (HSC)对 2 0 0 1、2 0 0 2年湖北省芝麻区域试验中的品种 (系 )进行高产稳产性分析 ,结果表明不同品种 (系 )的高产稳产性不同 ,“97- 4 13”在 2 0 0 1和 2 0 0 2年均表现出高产稳产性突出的特点 ,“98- 4 15 5”表现高产稳产性较好 ,“AE0 80 9936”高产性优于对照鄂芝 2号 ,“0 0 - 5 10 13”在 2 0 0 2年参加一年区试中表现稳产性好、高产性较好的特点。HSC法与方差分析法相比计算较为简单 ,能更客观反映芝麻品种的高产稳产性  相似文献   

8.
应用高稳系数法分析红麻新品种的高产稳产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高稳系数 (HSC)法分析了 1 992~ 1 993年度江西省红麻区域试验 5个参试品种 (系 )的高产稳产性 ,并与常规的几个评价高产、稳产的统计参数进行对比和相关分析 ,结果表明 :高稳系数是一个比较理想的衡量红麻品种高产稳产性的综合指标 ,计算简便 ,可用性强。  相似文献   

9.
7个小麦品种(系)高产稳产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高稳系数法(HSC),结合变异系数和稳定性参数对2004~2005年山东省高肥小麦新品种区域试验的7个品种(系)进行高产稳产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烟2415的平均产量、增产点率、适应度、高稳系数均最高,地域变异和变异系数最小,是一个适应性良好的丰产稳产品种。三种分析方法得出的结论基本一致。高稳系数法是一种简便而有效的评价作物高产稳产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大豆区试品种(系)的高产稳产性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高稳系数法,综合分析了2006年国家黄淮南片大豆区试中18个较对照(徐豆9号)增产的新品种(系)的高产稳产性。结果显示,菏99-34、郑97196、临747高产、稳产和适应范围广。高稳系数法能有效的体现大豆品种(系)的高产稳产性,对大豆育种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用高稳系数法分析了2006~2007年河南省油菜区域试验B组9个参试品种(系)的高产与稳产性,并与常用的统计分析法计算的几种稳定性参数进行了比较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高稳系数法是一种准确、简便分析油菜新品种(系)高产稳产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水稻生产中合理利用镇稻10号提供依据。[方法]以2004~2005年度江苏省水稻新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为分析资料,采用高稳系数法,结合产量变异系数和适应度,对镇稻10号和对照武运粳7号进行比较。[结果]在2004~2005年区域试验、2005~2006年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镇稻10号的平均产量分别为9 008.258、655.008、319.15 kg/hm2,分别比对照增产3.27%、3.59%、5.37%;高稳系数分别为90.56%、86.33%和70.41%,均大于对照;产量变异系数分别为3.53%、8.33%、26.50%,均小于对照;适应度分别为57.14%、71.43%、75.00%,均大于对照。[结论]镇稻10号是一个高产稳产、丰产性好的晚粳稻新品种,具有较好的广适性,增产潜力大,适宜在沿江和苏南等中高产地种植。  相似文献   

13.
春小麦新品种陇春30号丰产稳产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2010、2011年甘肃省西片水地春小麦区域试验数据,采用方差分析、高稳系数及Shukla变异系数分析法,对春小麦新品种陇春30号的丰产稳产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陇春30号产量构成三要素相互协调,丰产稳产性好,适应性强,增产潜力大。  相似文献   

14.
杂交油菜新品种黔油22号的丰产稳产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给黔油22号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以20052007年贵州省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为分析资料,采用高稳系数法,结合产量变异系数和适应度,对黔油22号的丰产稳产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20052007年贵州省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为分析资料,采用高稳系数法,结合产量变异系数和适应度,对黔油22号的丰产稳产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20052006年、20062006年、20062007年区域试验中,黔油22号的平均产量分别为2 707.60 kg/hm2、2 972.54 kg/hm2,分别比对照油研10号增产8.22%、15.90%;高稳系数分别为96.28%、104.19%,均大于对照;产量变异系数分别为2.13%、1.12%,均较小;适应度分别为87.5%、100%,均大于对照。说明,黔油22号是一个高产稳产、丰产性好的杂交油菜新品种,具有较好的广适性,增产潜力大,适宜在长江上游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5.
根据2007~2008年国家谷子品种区域试验(西北春谷区组)产量汇总资料,采用方差分析、变异系数、高稳系数、回归系数等多种分析方法,对长生07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长生07是1个丰产、稳产且对优良环境更适应的品种,是理想的高产谷子新品种。  相似文献   

16.
回归分析在芝麻区试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2006年湖北省芝麻区域试验产量进行了方差分析,同时通过线性回归相关系数对参加区试的品种稳定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品种03-H02和03-4067在产量和稳定性方面都较对照鄂芝2号好。  相似文献   

17.
利用髙稳系数法(HSC法),对2011~2012年参加国家大豆品种区域试验的材料进行了高产性和稳产性分析。结果表明:产量最高的中黄41稳定性较差,仅适宜在高产地区如北京、天津和山东等地种植;中作05-15、中黄39和冀06B9高产性和稳定性均较好,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中作017020、汾9877-10和中黄30产量均  相似文献   

18.
几种稳定性分析法在大豆品种区试中的应用与评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2004年度国家北方春大豆区域试验(中熟组)资料,通过联合方差分析、F测验、新复极差测验、变异系数、回归参数法和HSC法,分别对吉农17和其它6个品种的丰产性和稳产性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HSC法评价各参试品种的优劣准确、可靠、简便易行;吉农17、P9231和公交03-1212等品种增产显著,地点适应性较佳,显示其具有较高的丰产性和稳产性。  相似文献   

19.
利用2002—2003年河南省夏播花生区域试验结果,通过变异系数和回归系数分别对开农41和对照豫花6号的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开农41是一个丰产、稳产、适应性强的品种,具有广阔的推广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采用广义联合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对福建省1995-1996年甘蔗新品种区试试验资料的8个供试品种的丰产性和稳定性进行估测和评价。结果表明:闽糖88-103蔗茎产量比对照种增产31.5%,经L.S.R测验,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其回归系数接近1,是一个高产稳产、早中熟、适应性广、农艺性状优良的新品种;选50蔗茎产量比对照种增产22.6%,增产达显著水平,回归系数b<1,是一个高产稳产、中晚熟、适应性广的甘蔗新品种;闽糖90-525、闽糖90-913和闽糖85-843个品种蔗茎产量分别比对照种增产12.8%、10.8%、8.7%。除闽糖90-913的回归系数b=1.2901外,闽糖90-525、闽糖85-84回归系数b<1,均属早熟高糖、丰产稳产、适应性广的甘蔗良种;闽糖87-912蔗茎产量比对照种增产15.1%,增产未达显著水平,其回归系数b<1,属丰产稳产、中晚熟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