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为明确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玉米生长及病害的调控作用,开展了五谷丰素浸种防治玉米茎基腐病和促生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五谷丰素浸种对乳熟期玉米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达60%以上,对蜡熟期玉米茎基腐病的防效在40%以上;对玉米倒伏率的防效为58.75%,对玉米倒折率的防效为30.93%;可以显著提高玉米出苗率,增加株高和茎粗。玉米增产效果明显,穗长、行粒数、穗粒数、穗重、有效穗数、百粒重、单粒重增加,玉米秃尖长度有效降低。研究证实五谷丰素可以应用于宁夏玉米生产,以促进玉米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除草剂及其他农药药害,诱发的扭曲卷裹型、腐烂型玉米顶腐病症状,诱因是药害,其实也是玉米顶腐病。防治由药害诱发的扭曲卷裹型、腐烂型玉米顶腐病,喷施具有抗性诱导作用的除草剂药害补救剂植力源,一次喷施3 d后防效分别为90.8%、92.0%,二次喷施3 d后防效均为100%;喷施具有抗性诱导作用、防控作物枯黄萎病的新型多功能肥猛加力,一次喷施3 d后防效分别为46.7%、93.9%,二次喷施3 d后防效分别为66.7%、100%;喷施杀真菌剂多菌灵和杀细菌剂噻森铜,一次喷施3 d后防效分别为5.8%、21.1%,二次喷施3 d后防效分别为9.2%、31.2%。  相似文献   

3.
灰霉病、基腐病是食用百合上的常发性主要病害,采用海岛素加杀菌剂进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海岛素+常规杀菌剂对百合抗病增产效果明显。对百合灰霉病防效达85.40%,对百合基腐病防效达73.49%,较单一使用杀菌剂增产15.48%。  相似文献   

4.
试验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对庄浪县玉米顶腐病进行田间喷雾防治,结果表明,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喷雾防治玉米顶腐病效果最好,三次药后防效分别为64.4%,52.38%,60.6%;72%农用硫酸链霉素1 100倍液效果次之,防效分别为53.3%,35.71%,42.4%,这两种药剂在实际生产中可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出对水稻穗腐病有良好防治效果的杀菌剂,通过对部分试验田块进行水稻穗腐病病菌接种,开展4种杀菌剂对水稻穗腐病的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在未接种区,4种杀菌剂对水稻穗腐病的防效相当;在接种区,当水稻穗腐病大发生时,以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对水稻穗腐病的防效最高,达71.54%,显著高于250 g/L嘧菌酯悬浮剂,但与18.7%丙环·嘧菌酯悬浮剂、75%戊唑·嘧菌酯可湿性粉剂间防效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选用10种药剂,通过各药剂的复配进行种子包衣,研究对玉米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0.2%噻虫·咯菌·苯甲对玉米茎基腐病的防效最好,防效达75%;其次是0.3%苯甲+0.1%途保利+0.2%吡虫啉,防效达到44.6%;灭菌唑0.2%+0.2%吡虫啉及0.1%戊唑醇+0.2%吡虫啉对茎基腐病没有防效,发病率大于对照。  相似文献   

7.
几种药剂复配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了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3.8%氢氧化铜干悬浮剂、45%咪鲜胺4种单剂以及用量减半后两两复配组合:组合Ⅰ:腐霉利+甲基硫菌灵,组合Ⅱ:腐霉利+氢氧化铜,组合Ⅲ:腐霉利+咪鲜胺,组合Ⅳ:甲基硫菌灵+氢氧化铜,组合Ⅴ:甲基硫菌灵+咪鲜胺,组合Ⅵ:氢氧化铜+咪鲜胺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单剂腐霉利和甲基硫菌灵的病株防效和病指防效可达到80%以上.氢氧化铜和咪鲜胺病株防效和病指防效均低于70%.除甲基硫菌灵和咪鲜胺复配组合病株、病指防效较低(分别为64.44%、71.06%)外,其他5组组合防效均十分理想,病株防效达到89%~94%,病指防效达到90%~96%.  相似文献   

8.
三种涂抹剂防治苹果腐烂病田间药效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效防治苹果腐烂病,选取噻霉酮、寡雄腐霉、甲基硫菌灵3种作用方式不同的涂抹剂作为苹果腐烂病进行试验药剂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苹果腐烂病发生严重的果园3种涂抹剂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噻霉酮处理的防效最好,对病疤复发防效和新增病疤防效均明显高于另两种涂抹剂,防效分别为89.78%和87.84%;寡雄腐霉处理基本能够控制苹果腐烂病的发生,对苹果腐烂病病疤重犯的防效为76.84%,略低于甲基硫菌灵防效。寡雄腐霉对苹果腐烂病新增病疤防效为71.36%,明显低于甲基硫菌灵的药效。腐烂病防治适期应在早春苹果发芽前病害发生之前或发生初期,试验期间未发现各供试药剂对果树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
几种药剂浸种对马铃薯环腐病的防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台县沿山冷凉灌区进行了四种不同药剂对马铃薯环腐病的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除50%甲基托布津外的三种药剂对马铃薯环腐病都具有明显的防治效果。用10%次氯酸钠处理种薯的小区平均防效最好,为89.6%;其次是用高锰酸钾处理种薯的小区,平均防效为83.1%;用硫酸铜处理种薯的小区平均防效82.8%,居第三位。三种药剂对防治马铃薯环腐病效果明显,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四种药剂对桃褐腐病的防治效果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能有效控制桃褐腐病发生与危害的适宜药剂,特于2018年5月进行了24%腈苯唑SC、70%丙森锌WP、50%速克灵WP、10%苯醚甲环唑WG对桃褐腐病的防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这4种药剂对桃褐腐病的防治效果相近,对桃褐腐病均有较好的防效,且对桃树和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耕作方式改变对玉米主要病害带来的影响,比较了不同耕作方式下玉米主要病害发生的差异。调查结果表明,新的耕作方式与传统耕作方式相比,玉米苗期病害总体呈减轻趋势,发病率平均减幅为0.16~0.50个百分点。在玉米吐穗、灌浆期,丝黑穗病和茎腐病发病率减幅分别为0.20~0.33个百分点和0.67~1.33个百分点,大斑病和弯孢菌叶斑病减幅分别为6.00~15.30个百分点和1.60~6.50个百分点。玉米纹枯病和灰斑病呈上升趋势,发病率上升幅度分别为0.34~5.33个百分点和1.67~8.00个百分点。改变耕作方式对玉米主要病害的影响因病害种类不同而异,其发生程度总体改变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金玉糯856是以自育自交系糯玉米9195为母本,自育自交系彩甜玉米5105为父本配制的杂交种。从出苗到鲜穗采收102 d。株高240 cm,穗位高120 cm,穗长19.2 cm,穗粗4.9 cm,穗轴白色,穗行数13.5行,行粒数36.6粒。籽粒含支链淀粉达100%。经人工接种鉴定,表现高感大斑病,感丝黑穗病、瘤黑粉病,中抗茎基腐病、矮花叶病,抗红叶病。平均鲜果穗产量(带苞叶)15 982.5 kg/hm~2,比对照品种垦粘1号增产4.2%。适宜在甘肃省河西地区和兰州周边及相似生态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13.
在直播稻上进行30%爱苗乳油防治纹枯病、稻曲病、紫秆病试验,结果表明:用30%爱苗乳油1500倍液在水稻破口期和齐穗期用药2次效果最好,稻曲病防效达83%以上,紫秆病防效达70%以上,纹枯病防效达77%以上,且具有一定的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杂交稻新组合“甬优9号”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福鼎市引进甬优9号籼粳交晚稻新品种,连续两年试种表现高产、稳产,稻米品质优;但中感稻瘟病、白叶枯病,易感基腐病、稻曲病、稻飞虱,熟期耐寒性较粳稻弱,较感青枯病。栽培上应注意种子消毒,培育壮秧,大田插足基本苗,加强肥水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确保丰产稳产。  相似文献   

15.
以抗除草剂两系杂交早稻香125S/Bar68-1为材料,比较了直播、抛秧、机插3种轻简栽培模式与草胺膦除草、常规除草两种除草方式对水稻病虫害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栽培模式对病虫害发生的影响大于除草方式;直播栽培模式下稻飞虱发生明显较轻,抛秧栽培模式下纹枯病始发期较机插、直播早;各处理采取的防治方案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显著,对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稻曲病等的防效也明显,但对二化螟的防效不佳;建议施药时间以二化螟达到防治指标为开始时间,一般在5月26~28日第1次施药,约2周后第2次施药。  相似文献   

16.
辽北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防控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进行了防控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以全防病处理作为对照,产量损失率表现为全不防病不防纹枯病不防稻曲病,分别为5.53%,5.11%和2.79%;在孕穗期和乳熟期时,防治纹枯病有助于降低纹枯病的病情指数;不防治稻曲病的穴发病率、穗发病率、结实减退率及产量损失率因品种不同差异较大。生产中应重点对水稻纹枯病和个别品种稻曲病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7.
章守富 《安徽农业科学》2014,(10):2952+2955-2952,2955
[目的]筛选防治水稻纹枯病、稻瘟病和稻曲病的有效药剂。[方法]研究32.5%阿米妙收悬浮剂、24%噻呋酰胺(满穗)悬浮剂、75%肟菌·戊唑醇(拿敌稳)水分散粒剂、250 g/L嘧菌酯悬浮剂、12%井·腊芽(纹曲清)对水稻纹枯病、稻瘟病和稻曲病的防治效果。[结果]5种试验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的病指防效为63.86%~85.22%,对水稻穗颈瘟的病指防效在为36.60%~81.88%,对水稻稻曲病的病指防效在48.91%~73.48%。[结论]32.5%阿米妙收对水稻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有较好的综合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8.
玉米新种质资源对多种病害的抗病性鉴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从国外引进的60份玉米自交系进行了苗期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筛选出了高抗玉米弯孢病自交系10份,高抗玉米大斑病自交系20份。对从国外引进的93份玉米自交系、126份杂交种穗行材料和33份国内主推玉米杂交种的骨干自交系进行了田间发病调查,经综合分析筛选出小斑病发病率低于0.5级、茎腐病、黑粉病和粗缩病发病率低于或等于5%的多抗玉米自交系49个。从引进的国外玉米杂交种三代穗行材料中筛选出小斑病发病率低于0.5级,茎腐病、黑粉病和粗缩病发病率低于或等于5%的多抗穗行材料18份。  相似文献   

19.
玉米是世界3大栽培作物之一,河南省玉米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的1/10,是全国重要的玉米生产基地。玉米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经济用途。但近年来,玉米病害的发生有加重的趋势,苗枯病、粗缩病、锈病等也在局部地区造成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20.
采用均匀设计方法,将木霉30371菌剂和放线菌F05菌剂复配施用,探讨其施用对西洋参立枯病和锈腐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西洋参播种时,仅施用5次木霉菌1.6×109/m2;栽种参根时,施用1次放线菌6.98×108/m2、木霉菌1.6×109/m2,对西洋参立枯病的防效为46%,对西洋参锈腐病的盆栽和田间相对防效分别达到88.93%和44.57%,盆栽的根重比对照增重22.4%。2株菌剂复配施用,可降低西洋参发病率并促进参根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