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蛋氨酸螯合锌不同添加量对肉用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灶福 《畜禽业》2006,(1):20-21
将600只鸡分成3组,每组200只鸡。分别为对照组、试验1组和试验2组。对照组微量元素采用的饲料级无机盐;试验1组和试验2组分别添加60mg/kg,40mg/kg的羟基蛋氨酸螯合锌,以研究蛋氨酸螯合锌不同添加量对肉用仔鸡生产性能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以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代替无机盐可显著提高内用仔鸡的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且肉用仟鸡日粮中蛋氨酸螯舍锌添加量以每千克饲料中添加60mg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硼对肉仔鸡脂类代谢和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爱娟  吕林  王鹏  袁缨 《畜禽业》2002,(10):Y014-Y015
选用168只1日龄健康的艾维茵肉仔鸡(公母混养),采用单因子随机化试验设计,分成7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其中第2~7组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20、40、60、80、100、120mg/kg无机硼,第1组为对照组,研究不同水平的硼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和脂类代谢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不同水平的硼均能不同程度地降低血清总胆固醇、总脂、甘油三酯的含量,其中以20mg/kg添加量对0~6周龄肉仔鸡的效果最显著(P<0.05);(2)不同水平的硼添加均有促进生长的效果,其中以60mg/kg添加量对0~6周龄肉仔鸡效果最显著(P<0.05)。  相似文献   

3.
以蛋氨酸微量元素螯合物作为饲料添加剂饲喂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s),对其生长、免疫力和鱼体组成进行分析。实验分为蛋氨酸微量元素螯合物添加剂组和无机微量元素添加剂组,在每千克饲料中添加Cu^2 2mg、Fe^2 150mg、Zn^2 30mg、Mn^2 12mg、Co^2 2mg;每种饲料设4个重复,采用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在25℃下喂养,通过60d的饲养实验表明,有机微量元素使鱼对微量元素的消化率有所提高,而对鱼体的增重、免疫力没有明显的提高;蛋氨酸螯合物组鱼血液中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低于无机盐组,鱼体肝脏、肌肉、血液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比无机盐组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4.
戴德渊 《畜禽业》2004,(1):36-37
本试验选用了3种药物饲料添加剂饲喂0~21日龄肉仔鸡。结果表明:在全价日粮中添加5mg/kg黄霉素、4mg/kg杆菌肽锌和10mg/kg土霉素饲喂0~21周龄肉仔鸡的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2.66%、8.54%和5.49%;料肉比分别为:1.59∶1、1.68∶1、1.72∶1和1.83∶1。添加黄霉素和杆菌肽锌均能显著P<0.05提高0~21日龄肉仔鸡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5.
在水温28~33℃、盐度27~31条件下,将体质量(0.340±0.001)g的凡纳滨对虾,随机分养到18个380L玻璃钢桶中,每桶放虾40尾,投喂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40mg/kg源于七水硫酸锌、蛋氨酸锌、甘氨酸锌、美多C-锌A型(结合型)和美多C-锌B型(包被型)锌的饲料(含锌量为78.28~86.18mg/kg),对照组不添加(含锌36.62mg/kg),喂养8周,每个处理3个重复。试验结果表明,锌添加组虾的质量增加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蛋氨酸锌组最佳,饲料系数最低。锌添加组全虾粗脂肪和肝体比高于对照组,全虾粗蛋白及除美多C-锌B型组外的全虾粗灰分低于对照组(P0.05)。美多C-锌B型组凡纳滨对虾血清总蛋白含量最高,其次为蛋氨酸锌组;硫酸锌组虾血清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均最高。蛋氨酸锌组虾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碱性磷酸酯酶、酸性磷酸酶和酚氧化酶活性最高。锌添加组全虾锌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硫酸锌组虾肌肉锌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组与对照组和硫酸锌组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蛋氨酸锌促进凡纳滨对虾生长,提升免疫力的效果最佳,是饲料中适宜的锌源。  相似文献   

6.
以酪蛋白和明胶为蛋白源,以七水硫酸锌为锌源,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锌0、50、100、150、200、400mg/kg,配制成6种等氮等能的精制饲料,饱食投喂初始体重为62.89±0.51g的星斑川鲽幼鱼66d,探讨饲料锌水平对星斑川鲽幼鱼生长、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和机体抗氧化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150~400mg/kg饲料锌显著提高了星斑川鲽幼鱼的增重率(WGR)(P<0.05),且WGR的最大值及饲料系数(FCR)的最小值均出现在150mg/kg锌饲料组.添加100~200mg/kg饲料锌显著提高了试验鱼血液红细胞数量(P<0.05),0mg/kg锌饲料组的血细胞比容和血红蛋白含量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血清蛋白含量不受饲料锌添加量的影响(P>0.05).血清溶菌酶(LSZ)活力随着锌添加量的增加而显著升高(P<0.05),在锌添加量为150mg/kg时达最高值;当添加量高于150mg/kg时,LSZ活力变化不显著(P>0.05).0与50mg/kg锌饲料组的血清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活力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0和50mg/kg锌饲料组肌肉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以150mg/kg锌饲料组最低(P<0.05).建议星斑川鲽幼鱼精制饲料中锌的适宜添加量为150mg/kg.  相似文献   

7.
在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蛋氨酸锌(添加水平分别为0、50、150 mg Zn/kg)并饲喂凡纳滨对虾,养殖14 d后,取样测定对虾鳃组织中Toll受体mRNA和溶菌酶mRNA的表达水平以及肝胰腺、肌肉和血淋巴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溶菌酶(LSZ)活性,并进行溶藻弧菌人工急性感染试验。结果表明,凡纳滨对虾肝胰腺及肌肉中锌蓄积水平随饲料锌添加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肝胰腺中锌蓄积更明显。添加50 mg Zn/kg组(锌含量为73.25 mg Zn/kg饲料)对虾鳃组织中的Toll受体mRNA和溶菌酶mRNA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未添加锌组和添加150 mg Zn/kg组(P<0.05)。添加50 mg Zn/kg组对虾肌肉、肝胰腺和血淋巴中溶菌酶活性显著高于未添加锌组(P<0.05)。添加50 mg Zn/kg组对虾肝胰腺和血淋巴中的SOD活性也显著高于未添加锌组,但与添加150 mg Zn/kg组无显著差异。而肌肉中SOD活性在添加150 mg Zn/kg组中最高。经溶藻弧菌人工急性感染后,添加50 mg Zn/kg组对虾半致死时间和全致死时间大于未添加锌组和添加150 mg Zn/kg组。本研究表明,相比摄食未添加锌组饲料和添加150 mg Zn/kg组饲料,凡纳滨对虾的免疫抗菌机能在摄取添加50 mg Zn/kg(锌含量为73.25 mg Zn/kg饲料)饲料时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蛋氨酸铬对鲤血清生化指标和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配制蛋氨酸铬添加水平分别为0、0.1、0.2、0.4、0.8、1.6、3.2 mg/kg的7种饲料,选取初始体质量为(40.95±4.80)g的鲤1 260尾,进行了为期8周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1)添加0.4 mg/kg蛋氨酸铬的试验组,其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含量最低,与其它组差异显著(P0.05);添加1.6 mg/kg的组,其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最高;添加0.8mg/kg的组,其低密度脂蛋白(LD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0.4~3.2 mg/kg蛋氨酸铬的试验组,鲤血清中的谷草转氨酶(GOT)活性高于对照组(P0.05)。(2)添加蛋氨酸铬的试验组,鲤肝胰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均高于对照组;0.8 mg/kg添加组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4 mg/kg添加组的丙二酮(MDA)含量低于其它各组。添加0.2~3.2 mg/kg蛋氨酸铬的试验组,其AKP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鲤肝胰脏中谷草转氨酶(GOT)的活性随着蛋氨酸铬添加量的增加呈现上升趋势,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除3.2 mg/kg添加组外,其它各组的谷丙转氨酶(GPT)活性均显著下降。综上所述,在饲料中添加0.4~0.8 mg/kg的蛋氨酸铬能够增强鲤肝胰脏的非特异性免疫力。  相似文献   

9.
为考察吉富罗非鱼(GIFT,Oreochromis niloticus)对饲料中锌的需要量,以蛋氨酸锌为锌源,配制锌添加水平分别为0,10,20,40,80,160 mg/kg的6组等氮等脂饲料(实测值分别为9.98,21.47,33.75,56.03,88.16,172.54 mg/kg),饲喂初始体质量为(84.44±3.04)g的吉富罗非鱼,试验鱼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鱼,养殖周期为10周。结果显示,随着饲料中锌含量的增加,吉富罗非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先显著升高,在锌含量达到33.75 mg/kg后趋于稳定,添加锌显著降低了饲料系数,提高了成活率。饲料锌含量对全鱼水分、粗蛋白及灰分含量无显著影响,显著降低了全鱼粗脂肪含量。饲料中添加锌对血清总胆固醇含量无影响,显著提高了血清碱性磷酸酶的活性,碱性磷酸酶活性在锌含量达到33.75 mg/kg后趋于稳定,血清甘油三酯含量,乳酸脱氢酶、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则呈下降趋势。饲料锌含量显著影响脊椎骨、全鱼和肝脏锌的含量,脊椎骨和全鱼锌含量先线性上升,在锌含量达到56.03 mg/kg后趋于稳定,各组的肌肉锌含量无显著差异。以增重率、骨骼锌和全鱼锌含量为评价指标,根据折线回归分析得出,以蛋氨酸锌为添加锌源,吉富罗非鱼对饲料中锌的需要量分别为32.37、55.67和56.13 mg/kg。  相似文献   

10.
在肉仔鸡基础日粮中,用甜菜碱替代蛋氨酸添加量的1/2和2/3,结果表明:肉仔鸡的日增重和体重用甜菜碱代替1/2蛋氨酸时与对照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替代2/3时差异显著(p<0.05),饲料转化率替代1/2蛋氨酸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替代2/3组(p<0.05),死亡率各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1.
选用初始体质量约8.50 g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在56 d的饲养期中分别投喂添加5种不同剂量谷胱甘肽(GSH)(添加量分别为0 mg/kg、100 mg/kg、200 mg/kg、300 mg/kg和400 mg/kg)的试验饲料,观察GSH对草鱼生长、生理指标和抗病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GSH能够提高草鱼特定生长率、存活率和饲料效率。其中,300 mg/kg GSH组草鱼的特定生长率和400 mg/kg GSH组草鱼的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添加GSH各组草鱼的饲料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当添加量为200 mg/kg时草鱼饲料效率达到最高。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GSH的各组草鱼肝胰指数明显升高,其中200 mg/kg组达到显著水平。饲料中添加GSH能够提高血清IGF-1水平,其中300 mg/kg和400 mg/kg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各实验组草鱼血液白细胞数目有不同程度升高,其中300 mg/kg和400 mg/kg组均达到显著水平。饲料中添加GSH可以提高草鱼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抵抗能力,其中200 mg/kg GSH组草鱼攻毒后存活率达到最高。以特定生长率为判定指标,GSH在草鱼饲料中的适宜添加量为350 mg/kg。  相似文献   

12.
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的研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忠刚  林映才  郑黎 《畜禽业》2000,(12):38-39
1 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应用现状   在络合物化学发展过程中,发现有些配位体能够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配位原子与同一中央离子络合,称为螯合离子。1989年美国饲料监察局出版物中,载入了多种金属元素氨基酸螯合物以及被称为“金属元素蛋白盐”的复合物。1977年Ashmead博士报道铁螯合物可以预防仔猪缺铁性贫血。美国Albion公司和Zinpro公司也有各种商品微量元素螯合物相继投放市场。有研究表明以鸡体锌沉积率或锌表观代谢率为判定指标,各种锌源的综合平均生物效价相对值为:ZnSO4:100%、100%;Zn-(Met)2:155%、317%;Zn-EDTA:141%、260%。螯合锌在锌的利用方面明显优于ZnSO4,表现出显著的抗植酸、高钙的不良影响。Wedekind等1992年研究发现蛋氨酸锌在鸡体内的生物利用率要比硫酸锌多出206%,在肉种鸡的饲料中添加蛋氨酸锌,可增进仔鸡的免疫力。Flinchum等1989年研究表明,在鸡的饲料中添加蛋氨酸锌,能改善子代在感染大肠杆菌之后的增重和存活率。有研究指出按150mgkg铁在围产期母猪日粮中添加甘氨酸螯合铁饲喂5周,仔猪生后不加任何补铁措施,可以达到预防和治疗仔猪贫血的目的。仔猪血红蛋白、体增重、成活率等方面均优于初生后注射右旋糖苷铁的试验组。同时仔猪可以从母乳获得高于等量无机铁2倍的生物活性铁。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在罗非鱼饲料中添加阿散酸,添加量为每公斤饲料60、80、100mg,试验结果表明:各添加组的增重率、饲料效率与对照组比有显著的提高,添加量以80mg/kg组为最佳,增重率、饲料效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8.96%、11.24%。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不同锌水平对凡纳滨对虾生长、非特异性免疫指标、抗病力以及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实验以ZnSO_4·7H_2O作为锌源,在对虾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对照组)、20、40、60、80、100、150 mg/kg有效锌配制成7种等氮等脂饲料,分别投喂初始体质量为(0.45±0.01) g的健康凡纳滨对虾幼虾8周。结果显示:(1)随着饲料中锌水平的提高,对虾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存活率(SR)和蛋白质效率(PER)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饲料系数(FCR)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其中60 mg/kg组WGR和SG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80 mg/kg组FCR最低,PER和SR最高,均显著优于对照组。(2) 80~150mg/kg组虾体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40~80 mg/kg组虾体粗灰分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3) 40~150 mg/kg组对虾血清总蛋白(TP)、总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饲料中添加锌提高了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酚氧化酶(PO)、碱性磷酸酶(AKP)和酸性磷酸酶(ACP)活性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同时显著降低了血清中的丙二醛(MDA)含量,表明锌可改善凡纳滨对虾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5)在人工急性感染哈维氏弧菌的实验中,随着锌水平的提高,对虾存活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锌添加组存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80 mg/kg组存活率最高,抗病力最强。(6)在对虾肠道物种多样性分析中,40和100 mg/kg组对虾肠道有效OTU数目显著高于对照组。随着锌水平的增加,Ace指数和Chao1指数均显著提高,而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无显著变化。研究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添加适宜水平的锌可促进凡纳滨对虾幼虾的生长、提高抗病力;当饲料中缺乏锌时,对虾的生长和抗病力较差;而过量的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对虾的生长,但未出现不良病症。以增重率作为评价指标,饲料中添加94.46 mg/kg锌可显著改善凡纳滨对虾幼虾的生长;以抗病力作为评价依据,凡纳滨对虾幼虾饲料中锌的最适添加量为80 mg/kg。  相似文献   

15.
以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us×Oreochromis niloticus)幼鱼为试验对象,以蛋氨酸锌为饲料锌源,研究了在饲料中添加6种浓度的锌(0、5、10、20、40和80 mg/kg)对奥尼罗非鱼幼鱼生长和肌肉抗氧化功能的影响。试验周期56d。试验结果显示:饲料转化率、全鱼脂肪含量、肝脏中水分和脂肪含量随锌添加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脊椎骨中锌离子含量和血液红细胞数量在锌添加浓度为10 mg/kg时达到最大值;肌肉中硫代巴比妥酸底物(TBARS)值在锌添加浓度为5 mg/kg时达到最小值。饲料中锌添加浓度为5~10 mg/kg时,奥尼罗非鱼幼鱼生长迅速,鱼体抗氧化功能增强。  相似文献   

16.
《畜禽业》2017,(8)
该试验旨在探讨饲粮中添加葡萄籽原花青素(GSP)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1日龄爱拔益加(AA)肉仔鸡200只,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分别包括各组包括对照组和低剂量组(Ⅰ组:基础日粮+50mg/kg GSP)、中剂量组(Ⅱ组:基础日粮+100mg/kg GSP)和高剂量组(Ⅲ组:基础日粮+150mg/kg GSP),饲喂21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GSP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肉仔鸡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免疫器官指数中、高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但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趋势(P0.05);在抗氧化力方面,各GSP添加组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氢酶活性(SOD)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试验结果表明,在饲粮中添加葡萄籽原花青素可以提高肉仔鸡的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7.
在水温10.2~12.4℃、p H 7.8~8.0、盐度24~28条件下,将平均体质量为(45±5)g的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饲养在室内养殖池的网箱中,投喂蛋氨酸硒添加量分别为0mg/kg、0.2mg/kg、0.4mg/kg、0.6mg/kg、0.8mg/kg和1.0mg/kg的6组饲料。饲养60d后,测定仿刺参的特定生长率(SGR)和体壁中常规营养成分含量。结果表明:当蛋氨酸硒添加量为1.0mg/kg饲料时,仿刺参的特定生长率、粗蛋白、粗灰分含量最大,较对照组分别高155.56%、5.65%和2.9%(P0.05),而仿粗脂肪含量最低,较对照组低10.61%(P0.05)。  相似文献   

18.
饲料中添加肉毒碱对陆生动物有促长作用,且可使动物耐受不良环境,提高饲料转换率。为验证L一肉毒碱对鲤生长的影响,在饲料中添加3种含量(200,400,600mg/kg)进行试验,并在内毒碱添加量400mg/kg的饲料中添加蛋氨酸或赖氨酸。试验用鲤体重30~125g,试验60天。结果表明:投喂添加L-肉毒碱400mg/kg和600mg/kg饲料的鱼,饲料转换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比值均高于不添加肉毒碱的对照鱼,而且与对照组相比,耗饵量降低10%,鱼体耗氧量和氨排泄量降低15%。可见饲料中添加肉毒碱因释放氮和磷可降低精养鲤的成本。饲料中添加肉毒…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旨在探讨微量元素锌、硒及维生素E对雌性黄鳝(Monopterusalbus)生长、肌肉营养成分及肝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根据正交试验设计L9(34)正交试验,3个因素分别设定3个浓度梯度(锌为20mg/kg、40mg/kg、60 mg/kg,硒为0.66 mg/kg、1.31 mg/kg、1.97 mg/kg,维生素E为170 mg/kg、270 mg/kg、370 mg/kg),制备9组等氮等能的饲料。挑选1350尾初始平均体重为(19.67±1.59) g的2冬龄雌性黄鳝,随机分为9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尾鱼,养殖周期为12周。结果表明:(1) 0.66 mg/kg硒添加组黄鳝生长性能显著高于另外两个较高浓度硒添加组(P<0.05),而锌及维生素E添加不影响黄鳝的生长性能(P>0.05),试验组1即0.66 mg/kg硒、20 mg/kg锌、170mg/kg维生素E添加组雌鳝的生长性能最好,增重率及特定生长率分别为(115.04±8.71)%及(1.39±0.07)%/d;(2)维生素E是影响黄鳝肥满度的首要指标, 370 mg/kg维...  相似文献   

20.
在水温19.1~23.2℃下,将平均湿体质量为(19.9±3.5)g的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以2kg/m~3(D1)、3kg/m~3(D2)、4kg/m~3(D3)和5kg/m~3(D4)kg/m~3的密度饲养在水库中长2.0m×宽2.0m×高2.0m的网箱中,投喂基础饲料;再按D2组的密度饲养上述规格黄颡鱼幼鱼,分别投喂基础饲料(CK组,对照组)和添加10mg/kg(G1)、30mg/kg(G2)、60mg/kg(G3)和(G4)100mg/kg饲料抗菌肽(水溶)的饲料,研究养殖密度和饲料中添加抗菌肽对黄颡鱼生长性能和体成分的影响。抗菌肽(水溶)用海藻酸钠(剂量250mL,0.5%)包埋,自然风干。70d的养殖结果表明:黄颡鱼末体质量、末体长、特定生长率(SGR)和肥满度(K)随养殖密度增高而下降,饲料系数则上升;D1组黄颡鱼幼鱼末体长、末体质量、日增重率(DBW)、K、存活率(SR)显著高于D3和D4组(P0.05),但D1和D2组的鱼体K、饲料系数(FC)无显著差异(P0.05)。饲料中添加10~30mg/kg抗菌肽可以显著提高黄颡鱼的DBW以及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当添加量为30mg/kg时,SGR最高;当添加量为100mg/kg时,肝脏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血清中溶菌酶(LSZ)活性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实验证明,黄颡鱼网箱养殖适宜放养密度为3~4kg/m~3,饲料中抗菌肽添加量不超过60mg/kg能促进鱼的生长。添加抗菌肽10mg/kg组鱼的CAT活性最高,显著高于60mg/kg、90mg/kg以及对照组(P0.05);当添加量为30~60mg/kg时,DBW、SGR、K出现差异显著(P0.05),60mg/kg时DBW、SGR和K达到最高,高于其余各组,饲料系数FC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